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一些最具標志性的美國酒店品牌,如喜來登(Sheraton)、威斯汀(Westin)和瑞吉(St. Regis)等,也許很快就能迎來來自中國的新東家。
根據多方報道,包括中國主權財富基金在內的三家中國公司希望競購喜達屋酒店及度假酒店國際集團(Starwood Hotels and Resorts Worldwide)。這家酒店運營商管理著全球各地的喜來登和威斯汀酒店,目前市值126億美元。
這也許能成為中國迄今為止在美國實施的最大規模公司收購。
如果這宗交易坐實,那便是中國投資者最近一年內在酒店行業敲定的第二宗超巨型收購。
2014年10月,安邦保險(Anbang Insurance)斥資19.5億美元收購紐約市的華爾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一度成為媒體報道的焦點。《華爾街日報》上周二報道稱,三個投標方——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海航集團(海南航空的母公司)與上海錦江國際酒店——正在爭奪中國政府的批準,以避免彼此之間出現惡性競購。
但這一令人咋舌的交易規模只是中國投資美國房地產市場這一上升趨勢的一部分而已。
針對喜達屋這樣的酒店運營商的潛在競購,標志著中國投資者戰略的一個有趣轉變,普衡律師事務所(Paul Hastings LLP)全球房地產業務部總監菲利普·菲德(Philip Feder)說。“這跟購買升值潛力有限的地位象征型資產完全不同,因為它玩的是現金流。”費德在接受福布斯采訪時表示。
據菲德稱,跟過去的一個關鍵區別是,中國企業尋求的是對現金投入的豐厚回報,就比如酒店經營產生的源源不斷的收益。過去的幾年中,中國投資者是出了名地喜歡收購那些具有象征意義的商業地產類資產,比如華爾道夫酒店,以及2013年,中國億萬富豪張欣以14億美元收購通用汽車(GM)大廈40%股權。“[競購喜達屋]表明中國投資者開始以更加綜合的眼光看待收購——80年代的一些日本投資者就沒有做到這一點。”費德說,指的是一項潛在交易的長期前景。
雖然地位象征型資產可能不再是重點,但中國投資者依然十分關心品牌,這也使喜達屋成為一個合適的選項——它擁有一系列知名品牌,如瑞吉酒店、喜來登酒店和W酒店。
考慮到這些品牌在亞洲的高知名度,買家很有可能擴大現有網絡,并在中國開設更多酒店。目前,該公司光是在大中華區就設有150家酒店(包括負責管理的和特許經營的)——跟整個歐洲的數量幾乎相當。
據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房地產和酒店業繼續成為中國在美投資的最大驅動力,占到美國64億美元外國直接投資交易的65%。不像半導體等其他行業,房地產投資不會引來那么多出于國家安全考量的監管審查。因此,據費德稱,中國收購喜達屋不太可能在美國決策者那里遇到大的障礙。
然而,早前的報道顯示,中國并不是喜達屋酒店唯一的可能買家。凱悅酒店(Hyatt)已就收購事宜進入談判后期階段,來自中東的各方也表現出濃厚興趣。不管中國投資者最終能否成功競購喜達屋酒店,雄厚的財力,以及對建立多元化全球投資組合的強大愿望,將驅使中國投資者繼續物色交易對象。
“目前市場比較穩健,而且中國人有意放長線釣大魚,他們正用綜合的眼光看待投資。”費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