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今年春節,全國共接待游客3.02億人次,占全國人口比重的近四分之一;
2015年超過40億人次國內旅游,相當于全國人均出游3次;
旅游業對全國GDP的綜合貢獻占GDP總量的10.8%,就業人口占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2%……
從北京到海南,從廣西到云南,從安徽到湖北,從上海到吉林,新華社記者一路采訪,一路追問,對旅游業的認識不斷深化:旅游不僅是經濟現象,更是社會現象;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人們的一種基本權利……中國已經站在“旅游社會”大門口,重新認識旅游業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創新管理方式,中國旅游業才能釋放更大潛力,在為經濟提供新動能的同時增加人們的獲得感,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添磚加瓦”。
小產業,大賬本
春節出發前,東北的趙女士為全家赴海南的假日行做了詳細的游玩攻略,涉及機票、酒店、包車、餐飲等各個環節。“每個環節我都要仔細研究,出了問題就玩不好。”她說。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旅游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然而,新華社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全社會對旅游業帶來的深刻變革和影響的認識還遠遠不足。
在人們印象中,旅游是小產業,是“閑”出來的產業;在國家統計局多年的統計年鑒中,旅游業的統計口徑只代表“旅行社”業的相關數據,直到2015年才針對旅游業開展了一次專項統計,行業統計從小口徑向全口徑邁出一步;在很多地方,城鄉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往往不會考慮旅游業,各部門征詢意見時往往忽視旅游業。
“到一個地方,人們通過旅游近距離接觸各個行業。然而,人們往往看到房地產、汽車等支柱產業的增長,卻忽略了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的增長潛力。”中國旅游智庫秘書長石培華說。
據介紹,旅游業的關聯產業超過110個,且近年來對相關產業貢獻不斷凸顯,對住宿業的貢獻率超過90%,對民航和鐵路客運業的貢獻率超過80%,對文化娛樂業的貢獻率超過50%,對餐飲和商業的貢獻率超過40%……“一業興、百業旺”,更重要的是,旅游業改善著當地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對安徽九華山友誼土菜館老板陸軍良來說,這個春節過得特別繁忙與充實。隨著祈福迎新走俏旅游市場,越來越多的游客來佛教名山九華山。“初五當天山上就來了9萬人,我家土菜館也是人流不斷”。他在餐館內打造了一個懷舊風格的音樂餐吧,和其他農家樂相比有了競爭優勢,一年經營收入幾十萬元。
以農家樂為切入點,鄉村旅游、旅游扶貧正風生水起。據統計,“十二五”以來,全國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帶動了10%以上貧困人口脫貧,總數達1000萬。很多農民在開展旅游經營中視野開闊了,市場觀念增強了,謀生本領提高了。
據介紹,2015年全國旅游總收入達4.13萬億元,完成旅游投資10072億元,同比增長42%。國家旅游局預測,未來3年,我國旅游直接投資累計將超過3萬億元,并將帶動15萬億元以上的綜合投資。
旅游,是開放的窗口、友誼的紐帶。近年來,很多國家爭相出臺吸引我國游客的政策,要求與我國開展多種形式的旅游合作。今年春節前,很多國家和地區紛紛出招吸引我國游客。通過旅游,中國文化軟實力走向世界:日本東京淺草寺前,仲見步行街懸掛起金猴圖案;美國紐約帝國大廈演繹著“大圣歸來”燈光秀;阿聯酋迪拜地標建筑帆船酒店秀出中文書法“猴”和“猴年吉祥”字樣……
“旅游業既拉動投資又拉動消費,富民富財政,融合度高、覆蓋面廣、拉動力強。我們一定要建設好這一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表示。
小管理,大社會
三亞,我國南部熱帶濱海旅游城市,很多游客冬季到這里休閑度假。
三亞本地常住人口約70萬,2015年接待游客1500萬人次,是常住人口的20倍;今年春節7天假期接待游客83.9萬人次。
“家里只有一兩張空桌,可是來了三四桌甚至更多的客人,該怎么辦?”這是三亞管理者經常要思考的難題。
過去,進入一個城市,游客活動在左邊,是景區、購物點、大巴車等;當地居民在右邊,是超市、菜場、百貨店等。如今,游客關注度已從景區景點轉向社會生活,進入城鄉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間。
交通管理、食品衛生、服務質量、電力供應、污水排放、垃圾處理……“他們既是游客,又是市民,包括公共服務出現的各種問題,都督促社會管理提升。”三亞市旅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鄭聰輝說。
不僅是三亞,很多旅游熱門城市外來的游客數量超過當地居民數倍。廣西桂林陽朔縣30多萬人口,每年接待游客約1300人次;云南西雙版納110多萬人口,每年接待游客約2000萬人次。
這樣的挑戰愈來愈多。伴隨著居民“有錢有閑”,有旺盛的旅游需求,旅游正滲透并影響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業界學界指出,從多種指標看,我國站在了“旅游社會”的大門口,亟待重視、應對。
“一直以來城市管理主要面向生產、生活,旅游帶來的流動性與開放性,提出了新的挑戰。”石培華認為,要探索管理方法和體制機制的新方式,投入相應的資源。
目前,幾乎所有的省區市都將旅游業列入戰略性支柱產業,85%以上的城市、80%以上的區縣將旅游業定位為支柱產業。然而,記者了解到,多地未對此給予相應的規劃。
在城鄉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中,普遍沒有考慮旅游業的實際發展需求,城市公共設施規劃主要考慮常住人口,缺乏對外來游客需求的全面考慮。多地旅游部門反映,他們做的旅游規劃往往是自彈自唱,“說起來很美,做起來很難”。
李金早指出,我國旅游要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全域旅游是空間全景化的系統旅游,要跳出傳統旅游謀劃現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謀劃大旅游。
“青島大蝦”“哈爾濱天價魚”鬧得沸沸揚揚,背后反映出工商、物價、旅游等多頭管理,未形成合力的體制現狀。旅游行政執法手段分割,已經很難適應旅游市場綜合執法和旅游業綜合發展需求。
“旅行中出現的問題,不能指望旅游部門一家來管,相關部門應各司其職、形成合力。”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
在云南,西雙版納成立了州旅游發展委員會,由發改委、公安、工商、質監、衛生、文化等11個部門聯合建立旅游發展委員會綜合協調機構。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0個省區市實現旅游綜合管理體制改革創新。三亞、桂林、廈門等地率先設立旅游警察。上海、三亞、張家界等設立了旅游巡回法庭。
2月19日國辦印發通知,強調要加快建立權責明確、執法有力、行為規范、保障有效的旅游市場綜合監管機制,進一步解決擾亂旅游市場秩序、侵害旅游者權益等突出問題。
小休閑,大課題
“出門找廁所”關鍵時刻急煞人。針對這項最基礎、最緊迫的需求,國家旅游局在全國范圍內發起了頗具聲勢的“廁所革命”。截至去年12月底,各地已完工的廁所22009座,占全年總計劃的104.67%
“如廁非小事,政府要下決心解決此類問題。”李金早表示。
從身邊具體事出發,政府、學界、業界愈來愈關注旅游業大課題。
做好旅游統計工作。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旅游業統計是一個世界難題,目前我國多部門對旅游的統計遠遠不足。家底不清,家境不明,如果有一本旅游業對經濟增長、就業、稅收、結構調整的明晰賬,規劃部門制訂的發展目標和任務會更加科學。
為此,國家旅游局去年12月成立數據中心,負責旅游行業統計和經濟核算工作,這將從根本上改變旅游統計嚴重滯后于國家旅游發展戰略的局面。據悉,各地也將相應建立地方旅游數據中心。
力促旅游消費轉型升級。
國家旅游局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公民出境旅游達1.2億人次,出境人次和消費均列世界第一。商務部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游客在境外消費約1.2萬億元,繼續保持世界主要旅游消費群體稱號。
記者在三亞免稅店發現,消費者的購買熱情很高,但受制于購買品種、次數、金額等,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購買需求。專家指出,我國應進一步完善旅游購物的稅收政策,采取綜合手段引導境外消費回流。
加大旅游業創新驅動。
“旅游既是典型意義上的新消費,更是再生意義的新生產。這種新生產是對人的活力進行再造,必須加強旅游業的創新。”中青旅董事長康國明指出。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大到景區建設,小到旅游商品生產,目前雷同、低質現象突出。三亞市政協副主席鄭鋼說,必須加強創新,創造更豐富多彩、有特色的旅游產品。
提升全民文明旅游素質、更加科學合理的休假制度安排、推進旅游管理改革創新……
今年,我國與聯合國旅游組織將共同主辦首屆世界旅游發展大會。“世界從未像今天這樣關注中國、在意中國、審視中國。中國也從未像今天這樣關注世界、融入世界、影響世界。”李金早說,我們要不斷總結、與時俱進,深化對新常態下旅游業地位和功能的認識,充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旅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