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在收購了快的、Uber中國后,滴滴可能是中國智能出行領域最大的贏家,其分享經濟的理念,也切中了用戶的痛點——當私家車也能在路上分享出自己空出來的后座時,“滴滴一下,美好出行”也就讓理想照進現實了。
但出行領域的痛點絕不僅于此。智能出行這幾年非常火爆,有了眾多的理念,基于互聯網、移動互聯、共享、車聯、自動駕駛,再加上風風火火的新能源,諸多的概念其實將智能出行炒得火熱,那么智能出行到底是什么,這又切中了用戶的哪些痛點?9月9日下午,2016正和島全球創新大集之“創趣空間·智能出行”專場,車蘿卜CEO馬斌斌、神州專車副總裁龍杰、盼達用車創始人高鈺、信中利投資董事總經理劉朝晨等圍繞智慧出行領域的真實需求進行了深入探討,剖析了智能出行行業的技術現狀和市場前景。
痛點:安全,安全,還是安全!
互聯網創新,大家談得最多的是用戶的“痛點”。痛點是什么,痛點就是用戶急需滿足仍未滿足的需求。分享經濟語境下的智能出行,用戶最關切的痛點,排在第一位的,當然是安全。
而對于智能出行來說,安全意味著兩個方面,一是行車安全,另一個則是行車過程中如何保護乘客的安全。
為司機節省回頭的0.6秒
對于司機來說,開車過程中最容易分心的無疑是需要去處理其他信息,包括導航信息、收發微信、接聽電話等,這時候駕駛員經常需要手握方向盤,同時扭頭看一些信息,甚至用手操作,這給駕駛帶來極大危險。
“這就是用戶痛點,有一個數據統計,開車的時候分心看手機所導致的交通事故是酒駕的10倍。”車蘿卜CEO馬斌斌在演講中說,根據2014年交通部的統計,交通事故死亡3.4萬人,其中8%是因為分心的行為所導致的。
有什么辦法讓我們開車的時候既能專注于駕駛本身,還能安全的處理導航、電話、微信、音樂這些信息呢?不同于一些車載廠家僅僅是改造中控臺車機屏幕,因為對于行車司機來說,中控臺的屏幕位置天然地決定了當你在開車的時候還是要扭頭,一旦扭頭就會給駕駛帶來危險。因為視線從遠處切換的時候需要0.6-0.8秒鐘,這個時候一旦有車出來或者有車減速你可能反應不過來,就有可能帶來交通事故,所以交互體驗不好。
車蘿卜的解決方法則很徹底,他們直接將前擋玻璃做屏幕,結合ADAS+AR的圖象識別,增強現實導航的體驗,同時通過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識別出經過的行人和車輛,當車輛或者行人經過的時候框出來,同時開啟語音識別。
語音識別是車蘿卜系統最大的優勢,需要將語音操控、機器視覺和車載應用開發進行整合,目前的車蘿卜1.0版本雖然還沒有完成達到理想的狀態,但即將上市的2.0版本支持語音打斷、局部糾正等功能,人機交互更加真實,節省了回頭的那0.6秒,為開車的司機營造了一個安全的行車環境。
共享經濟的安全性如何來保證?
安全一直是纏繞在分享經濟頭頂揮之不去的烏云。2016年3月,廣東清遠一醉酒女子凌晨搭滴滴快車慘遭司機強奸;2016年4月8日,深圳一滴滴司機涉嫌強奸被寶安檢方提起公訴;2016年5月2日,深圳一名24歲女教師遭滴滴司機持刀搶劫并殺害……
沒有人否認網約車的價值,但安全問題卻是乘客和平臺不得不面對的難題,沒有人愿意賭,也賭不起!
盡管市場上專車司機侵害乘客的案件時有發生,但卻未波及到神州專車。神州專車的廣告語是“神州除了安全只有安全”,那么,他們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神州專車副總裁龍杰道出了兩點原因,或許可以為眾多的網約車平臺借鑒。
第一,神州專車對司機的甄別非常嚴格。
當然,這也是源于模式的不同,神州專車所有的司機都是合同制的員工,都是交五險一金的。他們要求司機有三年駕齡,身體健康,必須辦有健康證。另外在招聘司機前還進行背景調查,因為司機這個群體易怒,必須仔細挑選。“經過我們淘汰以后,往往在8個人面試里只剩下1個人。”龍杰說。
第二,對司機進行數據化管理。
智能出行是新時代互聯網應用的產物,除了要做好線下的安全措施,還需要在線上進行監管。神州做商務出行,是唯一一家將OBD(車載診斷系統)的車輛信息、司機的手機端信息、GPS定位這三個數據源進行合一的,形成一個全態駕駛窗的監督模式。“我們能夠真正做到的是按數據化管理車隊。當然我管的是B2B,所以我經常說我賣的不是專車服務,而是數據,而且我這個數據是不造假的,因為我有三個數據相互驗證,GPS、OBD以及司機的車載手機。”
通過線上線下的監管,迄今為止,神州專車司機沒有出現過一起侵害乘客的惡性事件。
需求:“行道遲遲”遇上智能坦途
痛點是用戶的切膚之痛,是需要緊急解決的,如安全,共享經濟如果不能解決安全的問題,治安事件、甚至是惡性犯罪事件繼續增加,那必將從根本上毀了這種模式。
那么痛點之外,還有哪些應該被關注的需求呢?如果用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來解釋的話,解決痛點只是滿足了用戶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層次,這只是最基本的生存階段;而對于用戶來說,更有社會需求、情感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這是用戶追求歸屬和自我成長的階段。隨著社會的發展,從生存階段過渡到追求歸屬和自我成長是必然的趨勢。
作為西部第一個智能出行平臺,盼達用車就是努力在開發用戶的社會需求和情感需求。“盼達用車不是一個汽車租賃公司,是一個以新能源車為主的智能出行平臺,我們主要吸引的是20-30歲年輕人,所以我們會深耕這個群體來圍繞出行做更多好玩兒的事情。”盼達用車創始人高鈺在分享中反復強調。
盼達用車主要有三點引人注目。
第一是主打分時租賃。這在年輕人中的接受度非常高,目前每臺車平均每天的使用時間7.9個小時。這樣的高接受度,原因在于,首先,盼達用車是新能源車,目前用的是集中式充電,然后送電上門,到車上進行換電的模式,和電力的運營公司共享每臺車的電量信息系統;其次,車輛是盼達定制的,預裝的車聯網系統對提升出行幫助很大,受到年輕人青睞;再次,性價比高,用車的80后、90后對經濟的敏感度是很高的,目前盼達用車推出了19塊錢一個小時,在重慶是99塊錢一天封頂。對于那些沒有買車卻又急需用車的年輕人來說非常合適。
第二是節能環保滿足綠色出行。盼達用車上線近十個月來,在路上同比減少了42萬私家車的出行,二氧化碳減少的排放量相當于一個水立方的大小。“目前我們在全國已經建了150個站點,支持異地還車,就是我在A點租車,可以在B點還車。接下來我們還將繼續在重慶、成都、杭州之外的城市推廣。”高鈺說,大家一提到分時租賃想到的都是共享出行,到底怎么樣實現共享,數字最能說明問題。
第三是新技術的驅動。未來盼達用車將進行無人駕駛的推廣,目前城市最難的不是用車,而是停車,客戶希望停車位就在最便捷、他視野最好的地方,比如酒店門口,但對平臺公司來說,這個停車位最好在酒店地下停車庫的角落,于是盼達用車的系統將在用戶下車之后自動將車停到地下車庫。
“這些都不是太遠的事,在我們看來很快就會到來。未來的智能終端肯定會和現在智能手機終端一樣的發生變革。”高鈺說。
睿見:智能出行的真正痛點是便捷出行
在信中利投資董事總經理劉朝晨看來,娛樂、互動是智能出行的偽需求,在出行這個領域,我們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巨大機遇。信中利投資了出行領域很多有生機的公司,包括阿斯頓·馬丁。“現在國內車的車機系統功能太落后,尤其跟移動互聯網的人機互動太差,每個開車、坐車的人使用頻率最高的依然是手機。”
未來智能出行要解決的無非是兩點,第一是解決交通便捷。現在市場上火爆的智慧出行,重點不在為了更多的娛樂和互動、新能源電動車宣傳的網絡互聯,在真正的交通便捷面前這些都是偽需求。車首先要能解決性價比高效的行使和代步的基礎性要求,尤其在短途代步,在交通擁堵的中國一、二線城市里,輔助駕駛和未來的自動駕駛最重要。在此之外,第二才是更快樂、舒適的互動娛樂的需求。
而要解決便捷交通,核心是服務和科技。
先說服務,中國出行市場非常廣闊,所以同時也非常區域化,有一些服務帶著非常強的O2O特色,某種情況下,區域化的產品和服務有可能形成競爭優勢。隨著分享經濟的發展,私家車可能就不僅僅是資產,在共享平臺里,就成了共享資源了。從資產到資源,就是一個服務社會化的過程。
對于新能源電動車來說,也許大部分人會認為,充電是絕對的剛需。但陳朝晨卻不這么認為,“在城市里停車永遠是剛需,在停車的同時能夠做到補電,才真正完成了剛需里的附加值,在停車補電之外延伸出來的數據導流才具有真正的延伸意義。” 未來這些,都需要技術的進步。
所有的痛點,也許最后都將落在技術的進步上,但有意思的是,現在中國出行領域的很多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更多也更泛濫,“但我相信現在的轉折點和機會更多是技術和模式、服務的結合創新。”劉朝晨提醒出行領域的創業者。
來源:秦朔朋友圈;作者:梁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