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當北京市民送走十月的第三次重空氣污染時,首屆國際冬季運動(北京)博覽會(簡稱“冬博會”)在國家會議中心也落下帷幕。
初出茅廬的冬博會想要一掃霧霾帶來的不悅,更打算在5-8年內,將自身打造成世界上規模最大、最權威的國際性冰雪運動博覽會之一。
2015年7月,北京和張家口聯合申辦2022年冬奧會時,曾許下舉辦冬博會的承諾。在這樣的契機下,由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和IDG集團聯合舉辦的冬博會應運而生,未來將每年舉行一屆。
舉辦冬博會的目的不言而喻。一方面為北京冬奧會造勢蓄力,另一方面,也要推廣冰雪運動的普及,即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這實際上要比成功舉辦一屆冬奧會更具挑戰。
京城的主干道上,到處飄揚著冬博會的旗幟。懶熊體育參加了這個為期四天的展會,它和預想中的熱鬧場景確實有點距離。首次亮相的冬博會更多是高端論壇環節,在更接地氣的舞臺——展區里面,冰雪運動裝備、器材的缺乏讓不少人略顯失望,大多時候仍以雪鏡、頭盔、滑雪服為主,專業性的裝備并不多。張家口市委副書記馬宇駿在參觀展區后都表示,“沒有看到知名的冰雪運動器材和裝備制造企業的展臺,這可能是我們這次冬博會的欠缺。 ”
不過我們還是歸納了它所傳達關于中國冰雪產業的5個核心信息,而這也是要了解當前這個產業需知的5個現狀。
一、從“3億人上冰雪”變成“3億人參與冰雪”
首先是說法變了。
數據依然在印證冰雪產業的美好前景。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助理李穎川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到了2020年,中國冰雪產業總規模將達到6000億元,五年后這個規模更將高達1萬億元。
從市場參與度看,2009年,全國滑雪人次不到500萬,而到了2015年,這一數字已經達到1250萬,同比增速20%以上。按照這個趨勢,到了冬奧會年,全國滑雪人次將突破5000萬人次。
但5000萬人次即使加上上冰人數,與最終的3億人,仍有較大差距。
“3億人”這個概念從何而來?據新華社報道,2015年1月14日,在北京、張家口籌備聯合申冬奧之時,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對國際奧協主席、亞奧理事會主席艾哈邁德親王表示,北京舉辦冬奧會將帶動中國3億多人參與冰雪運動,這將是對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巨大貢獻。
而后,這個目標被歸納為“3億人上冰雪”。但在冬博會上,北京市東城區體育局副局長馬力表示,原來的“3億人上冰雪”現在改為“3億人參與冰雪”。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曾這樣解釋3億人的構成:直接“上冰上雪”去參加活動的人群,參加“冰雪季”、“嘉年華”等冰雪活動的人群,以及為冰雪運動開展各項服務保障工作的人群,包括冰場服務人員、教練和冰雪體育產業的參與人員。根據新京報的報道,劉鵬曾表示,中國冰雪運動長期在東北發展,若加上華北、西北,人數遠不止3億。
馬力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很多人誤解以為參與就是在冰上,其實不是,有很多大眾成份是間接里面,3億人一點問題沒有。”
他進一步闡述了這3億人的定義,包括運動員、學員、裁判員、教練員、體育院校冰雪師生、接受知識培訓的在校學生、冰雪服務人員、從業人員以及比賽運營組織者和參與者、受比賽活動影響的吸引者。“這樣構成3億人,遠遠不只是這個數,”馬力說。
東城區體育局副局長馬力闡述3億人的構成
不過,前中國奧委會秘書長魏紀中就對“3億人”有另一番解讀。在懶熊體育舉辦的中國體育產業集市北京站上,他說,“中央提出了3億人上冰雪,就意味著至少有5億人參與體育運動,這至少意味著10萬所體育專項學校。大眾體育的基礎在于學校,而現在我們的弱勢恰恰在于學校體育不發展。”
哈爾濱新秀俱樂部創始人楊志剛也表示,“雖然說這次3億人上冰雪在政策層面上做的很好,但是在下面執行力度不夠。我們作為經營者來說,很希望這個政策能真正落地。”
去哪找這么3億人?“也許3億人次更合理一些,”一位不愿具名的體育業內人士告訴懶熊體育。
二、政策要推冰雪運動進校園,但并不容易
要想實現3億人參與冰雪的目標,冰雪運動進校園迫在眉睫。
“北京市要求冰雪運動知識在中小學覆蓋率達100%。全國大概中小學生加起來是2.2億,如果都達到百分之百覆蓋,3億人光這2.2億就足夠了,”馬力表示。
北京冬奧組委總體策劃部部長徐達則指出,青少年的參與要注重三個方面,一是讓冰雪運動進校園,二是進公園,在公園里給更多的青少年提供參與冰雪運動的機會,三是進商業園。
在這樣的趨勢下,北京市在規劃和政策上都下足功夫。2015年,北京市共有400萬人次參與冰雪運動,到2022年要達到500萬人次以上,去年有近100億元的全市冰雪及相關產業收入,2022年的目標則是400億元。
北京市體育局局長孫學才在冬博會上透露了幾個舉措:到2022年,北京將新建至少16座室內滑冰場,在交通便利、覆蓋人群較多的地區至少新建1座不小于1800平方米的室內滑冰場;另外將冬季項目納入到北京市中小學體育課必修課,每名中小學生至少掌握一項以上冬季項目技能,切實保障中小學生平均每周不小于一小時冰雪健身活動。
不過這樣的政策受到了部分網友的質疑。和3億人概念一樣,冬季項目技能和冰雪健身活動的范疇目前也較為模糊。
在微博上,不少網友調侃,打雪仗、堆雪人、吃冰棍算不算冬季項目技能和冰雪健身活動。
但更多的質疑來自對于現狀的擔憂。“足球還沒普及呢,就又搞冰雪項目,雖然冰雪項目很有前景,但是基礎設施呢,連場地都沒有都是空話。即便有了,基層的專業教練待遇太低,沒人愿意干,就連熱愛這項運動的退役運動員都不愿干,因為得生活,歸根結底基礎建設和基層教練,”一位懶熊體育的微博粉絲如此表示。
四年前開辦了滑冰學校的國際奧委會委員楊揚同樣認為,目前場地和人才都較為匱乏,“任何運動離不開場館,怎么能夠讓3億人都有機會體驗和感受冬季運動的魅力,場地是一個非常大的需求。”而在專業指導方面,楊揚表示,不少冬季項目運動員退役后轉型做教練,但沒有經過教學和管理上的專業培訓。
楊揚在冬博會上發言
而楊揚的另一個憂慮來自冰雪運動商業化與普及之間的矛盾。“3億人上冰雪,還有一部分可能是收入相對比較低的人群,我不希望冰雪運動未來會變成一個完全高消費的運動”。
中國冰球協會主席、中國雪橇協會主席趙英剛表達了類似擔憂,“北京有116支青少年冰球隊伍,但打冰球是貴族運動,家里面有一定的投入,孩子才能滑冰,打上冰球”,他希望有更多孩子“能上得起冰”。
歐美冰雪大國對此有不少值得借鑒的政策。哈爾濱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朱志強就介紹,“比如說減免稅收。人家的孩子上冰的時候,在歐洲是不要錢的,瑞典不在學校開冰雪課程,一周給你一個小時的時間,給你1500塊錢,讓你休假,第一次給你3000塊錢的護具。”
身為滑雪世界冠軍的郭丹丹,從退役后就一直參與到青少年冬季運動培訓的事業中,其成立的體育公司聚動力在冬博會期間啟動了“冠軍明星進校園”系列活動。這個公益計劃將從北京市海淀的幾所學校開始,計劃向全國十座城市擴展,還為這個計劃研發了一個“VR體育冠軍教學系統”——但VR目前的水準很可能還只是一種形式上的輔助。
郭丹丹在冬博會現場參與“冠軍明星進校園”的啟動儀式
三、冬季運動專業人才極度匱乏
冰場比教練多,這是世紀星滑冰俱樂部董事長范軍介紹的現狀,“全中國專業隊退役運動員從事教練工作的大概在花樣滑冰當中就是200多人,未來冰場肯定要超過這個數字。”
“在體育專業技術人才方面,我們的缺口是70%,是巨大的挑戰,”北京冬奧組委體育部部長佟立新借鑒了索契和溫哥華冬奧會的經驗,認為我國冬奧會體育職能下大概需要5000人。
哈爾濱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朱志強解析了背后的原因。“我們國家長期冬夏失衡,造成冬季項目發展慢,招生難,就業難,人才不足。”他建議,所有冰上雪上運動建立聯賽制度,把有條件的項目推向市場化職業化。
同時,他也指出運動員轉型問題,“運動員轉換教練的時候,這種職業教育還沒有建立起來。”他介紹,現在黑龍江省建立起一個相對完善的體系,“在中小學當中我們有冰雪運動學校,但是冬季項目的人才培養周期比較長,我們還有一段時間去做。”
除了人才總量上極度匱乏,南北之間的經濟差距也加劇了人才分布的失衡。哈爾濱新秀俱樂部創始人楊志剛表示,“作為一個地處在東北的俱樂部,優勢就是我們能夠拿到第一手運動員專業退役信息,但是東北現在的經濟和南方沒法比,南方高薪的誘惑太大了。”
在人才培養方面,中國冰球協會主席、中國雪橇協會主席趙英剛認為,冬季運動人才培養有一個周期,3-4年,需要發揮專業院校的作用。
但首都體育學院院長鐘秉樞表示,體育院校不可能培養所有的人,制造業、管理業等人才就應該交由其他行業,“體育院校最應該培養跟滑冰相關的教練員、指導員、教師,這樣的工作被我們校長命名為母雞的母雞。”
四、要求快速增加商業冰場,但沒有運營補貼
據哈爾濱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朱志強介紹,我國的冰場從申辦冬奧前的158個增至目前的264個。但人口僅有900萬的瑞典就有300多個滑冰館,“人家一個滑冰館的場地是4塊冰場,加上速滑更多,大概2萬平米。”
北京冬奧組委總體策劃部部長徐達呼吁,冰場需要更多地進商業園,“長江以南最早的冰雪運動就是從商場里面建的溜冰場開始,希望更多的企業能夠參與到2022年冬奧會的市場開發中來。”
但目前的問題在于,商業冰場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更缺乏政策的支持。
世紀星滑冰俱樂部在全國擁有28家門店,大多數位于南方。董事長范軍卻直言,“冬奧會的到來,理論上春風來了,但做了這么多年,春風來了,好象我們沒有感受到陽光雨露。46號文件提出將近兩年,我們在一線沒有體會到任何政策的扶持,光看到吹著別人的風,我們這邊沒有風。”
范軍口中的風,包括電耗、稅收等政策沒有落地。同樣在商業地產領域深耕的冠軍冰場零度陽光滑冰俱樂部董事長付野,也訴說了同樣的苦衷,“可不可以有一些耗電方面的補貼,包括雪場及所有做冰雪的,還有稅收問題,實實在在的政策給到我們。”
在南方擁有多家冰場的歐悅體育總經理劉海英也表示,“南方冰場運營成本比北方城市要高,包括天氣影響耗電量,以及人們對冰雪認知度,推廣費用非常高。尤其是最近冬奧會申辦成功以后,京津冀新開業的冰場商家,政府都會有一些補貼,現在南方城市根本沒有,造成那邊運營成本更高。”
“國家領導人已經說的很清楚,政府說的也很清楚,但是離我們非常遠,幾乎感受不到。” 范軍甚至失望地表示,“也許到奧運會之后,這個風還沒有刮來,跟第一線沒關系。”
不過付野相信,“風遲早會到。”同樣期盼春風的還有哈爾濱新秀俱樂部創始人楊志剛,“作為一個生長在東北的俱樂部,我們希望46號文件的春風在東北盡快落地。”
五、要把冰雪項目放到冬季旅游里去
在冬博會展區現場,瑞士國家旅游局所在的展區格外引人注目。除了一個小型的滑冰區,整個展區按照地域分為瑞士東部、瑞士中部等各個區域。“我們內部也有競爭嘛”,瑞士滑雪勝地少女峰的中國代表安惠生向懶熊體育表示。
冬博會展區現場,瑞士的展位格外引人注目
瑞士國家旅游局局長約爾格·斯密德就在冬博會分享了152年以來的瑞士冬季旅游成功經驗。作為冬季運動旅游的發源地,瑞士在1864年就迎來了第一位來到圣莫里茨山旅游的客人。
悠久的歷史和優美的自然風光自不必說,但斯密德表示,只有這兩樣遠遠不夠,“旅行是全方位的體驗。”
從交通、住宿到活動,瑞士都堪稱做到了極致。由于冬季旅行比夏季旅游行李更多,瑞士航空公司提供免費雪具托運服務,可以將游客的行李從機場直接運到雪場。瑞士全境內的巴士、船、火車等交通工具都可以一張票搞定。除了滑雪,游客還可以體驗雪上徒步、雪地馬車、溫泉等各類冬季活動。斯密德同時也表示,體育旅游的基石,還在于教育系統和創新。
奧地利旅游局旅游部主任迪特·斯查夫介紹,奧地利一共有254個雪場,去年冬季運動和冬季旅游4000多萬游客。而整個歐洲的這個人數達到了1.27億人,“冬季度假不單單只是滑雪,大家可以做其他一些旅行,冰雪運動只占到了7%”。
長白山國際度假區總經理馬春野也看到了國內與國際上在冬季旅游方面的不足,“目前全球滑雪場大概有6000家,中國滑雪人次只占中國總人口的0.5%。奧地利占36%,日本大概占9%。”而在滑雪人次中,度假人群的比例也相當較低,馬春野介紹,“中國雪場目前狀況,75%以上都是體驗型的滑雪場,22%是練習型的,真正度假型的大概在3%左右。”
他表示,長白山正在探索新的運營模式的升級,“把度假區變成度假社區的概念,就是要通過中產人士的價值來實現度假投資的盈利模式創建。”
Club Med源自法國,是一個擁有60多年歷史的全球連鎖度假品牌,在運營方面提供了相當多的借鑒。大中華區副總裁沈沁以Club Med的兒童俱樂部舉例,“我們兒童俱樂部強調的是專業性、分年齡段,從嬰兒俱樂部、4個月到2歲,2歲到4歲,4歲到10歲,11歲到17歲,每一個小朋友的俱樂部都有不同的活動和服務人員來提供一整天的相對應內容。”
同樣,在滑雪方面,Club Med所有的教練服務是由法國國立滑雪學校提供。“2010年Club Med在中國的第一家度假村就開在亞布力。在Club Med進駐亞布力之前,它只是一個專業和發燒友的專業場地,2010年到現在,每年我們都接待上萬個家庭和成人、小朋友、團體到亞布力來享受我們的冰雪假期,” 沈沁說。
左馭資本董事韓澤建議,從供給端提供更多有差異化的產品,同時將賽事和體育結合。
國內的創業者們也在追隨這個趨勢。在冬博會舉行的同時,滑雪類服務商滑雪族宣布和百度糯米展開了戰略合作。
百度糯米旅游業務部總經理張熙表示,百度糯米將利用流量、技術、數據大平臺資源,為滑雪愛好者打造一站式的滑雪服務平臺。而滑雪族擁有全國近80家雪場的客戶資源,能夠獲得更優惠的門票和更及時的資訊,想要進軍冬季體育旅游的百度糯米,也正是看中了滑雪族的資源優勢。
滑雪族旗下的滑雪三人趣味賽HIGH SNOW從2014年開啟。滑雪族市場運營總監崔萌表示,HIGH SNOW有嘉年華的味道,讓雪場變成一個主題樂園,今年比賽將在三地的雪場舉辦,目標覆蓋1億人次——這個行業的目標顯然都不小啊。
*本文轉載自懶熊體育。
【號外】由執惠主辦的《2016中國旅游大消費年度峰會暨頒獎盛典》將于12月14-15日在北京舉辦。旅業年度盛會,執惠誠邀您的參與、見證。了解詳情及報名請點擊鏈接:我要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