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本文根據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魏小安在“國家主題酒店與特色旅游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大會”上的演講整理。
魏小安在會上表示,中國旅游業正從“有沒有”到“好不好”轉變,優質旅游成為大家的核心需求。他建議“強化軟開發,并進行適度硬開發”。在硬開發方面,充分利用現有建設,補足缺少的項目,豐富內容單薄的項目;在軟開發方面則需要從策劃、規劃、設計、活動、營銷、品牌等方面下功夫。
閱讀之前,請先思考:
1、優質旅游是如何提出的?
2、均質旅游是什么?
3、精細旅游存在哪些問題?
4、如何追求精細旅游?
以下為魏小安演講全文
旅游行業說起來叫新興行業,但是這個新興行業卻不是新型行業。行業的技術含量比較低,技術的推動力也不強。任何一個行業最終要靠技術推進,但是我們這個行業由于技術含量不足,所以看著很熱鬧,但是內在的動力差一些。從“精耕山海,細作人文”說起,優質旅游是旅游發展的新格局。
1.優質旅游的提出
今年全國旅游工作會的主基調就是優質旅游。實際上這個優質旅游,是新時代的新要求,是呼應十九大報告。多年以來,旅游從總體上都是高速增長的階段。現在這個轉換,就是從粗放型的高速增長,轉向集約型的優質增長,說到底是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根本轉變。
優質旅游是高線,需要優質的基礎設施、優質的城市環境、優質的產品建設、優質的組織流程、優質的服務體系、優質的技術跟進、優質的品牌擴張。我們現在只是提出了一個愿景,離優質旅游還有一段距離。
提出優質旅游的基礎是什么?中等收入階段,中產消費主體,城市化發展和基礎設施的提升,交通格局變化,環境逐步改善,這是很自然的。尤其是中產消費主體,消費主體變了,消費的要求自然而然就會變化,這也是優質旅游不得不提出的一個基礎。
2.均質旅游是底線
除了優質旅游之外,還有一個均質旅游。因為中國的發展不平衡、供給不充分,結構問題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地區的差異、城市的差異、城鄉的差異,包括季節差異、氣候差異、環境差異都存在。這些差異很大程度上要求我們的底線就是均質旅游。
什么叫均質旅游?就是最基本的東西要能夠保障。早期的時候,中國旅游是兩套服務體系,對外國人是一套服務體系,對國內是一套服務體系,包括貨幣都是兩套,那時候有外匯券。到了中期是基礎設施的制約,在90年代的時候,基礎設施對我們有強烈的制約,尤其是鐵路、公路、航空等等。
現在均質化程度都提高了,這就要求:
一是交通。大交通快捷,小交通順暢。現在大交通快捷,全國各地都達到了。小交通順暢,很多地方還沒有達到。
二是設施。從世界范圍來看,有一個國際均質化的問題。主要取決于城市化的發展。同樣也有國內均質化的問題。比如現在,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實際上差別很大。原來搞星級飯店評定的時候,那時候提的要求就是西部地區要讓出一塊來,烏魯木齊的五星飯店,到了上海可能四星都算不上。但是為了支持西部發展,不得不給五星。這實際上就是均質化程度不夠的表現。
三是運作。運作要求效率,要求組織系統銜接,要求公共服務的增加。達到公共服務完善,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公共服務逐步增加,內容逐步豐富,這是可以的,這就是均質化。
3.精細旅游是追求
優質旅游是高線,均質旅游是底線。精細旅游應該說比優質旅游還要高,這是一個追求,“精耕山海,細作人文”。中國作為世界旅游大國,現在我們的規模達到了世界第一,我們的出境人數、國內旅游人數、旅游總收入,這三項主要指標都達到了世界第一。而且現在均質化水平比較高。
我這幾年出國感觸非常深,尤其到了發展中國家,就感覺發展中國家只要涉及到國際均質化的方面都可以,比如說坐國際航班、住酒店,大體上基本要求都能滿足。但是到了目的地的具體安排,就會發現差距巨大。
中國不同,均質化的水平比較高。這幾年變化最大的就是廁所,原來我們很頭疼廁所的事,現在這個問題基本解決了,甚至有的地方都有點過分了,但是總體來說感覺很不錯。
從國際上來說,參照日本、瑞士、德國這三個國家,可以說在精細旅游方面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這些國家沒有全域旅游的概念,但是有強烈的全域旅游的感覺。花園國家,優質環境,精耕細作,最終達到的效果是什么?時時是場景,處處是舞臺,個個是觀眾,人人是演員,就是這樣一種效果。這是中國旅游目前最大的差距所在。
現在從精細旅游的要求來說,有三個主要問題:
第一個叫大而無當。追求大,比如說一個項目投資100億,我們原來覺得不可思議,現在大家100億只是可以說一說,地方政府的態度基本上10億投資免談,百億可談,千億興奮。我經常有時候覺得炸耳朵,無法想象。比如說去年達到最極端的,華僑城進入西安,旅游投資2380億,如果配套城市化的發展,這點錢不算什么。可是投資旅游我實在想象不出來,2380億到底要干什么?所以我經常看到的項目就叫做大而無當。
第二個叫華而不實。我們中國人講面子,大家都是做酒店的,有些縣級市也提出來,搞五星級酒店,一定要用外國品牌,只要一個外國品牌進來了獎勵500萬。為什么?一個外國品牌就體現了當地發展的國際化水平,所以就給外國管理公司以可乘之機,我不滿意的就是這個。
這些外國管理公司在全世界基本上都集中在主要城市,唯獨到了中國,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現在都下沉到四線城市了,反正他們是輕資產,不承擔任何財務方面的負擔,這好嗎?這最終的結果不就是華而不實。
第三個叫是費而不惠。一點都不實惠,現在看到浪費很多,實際上意味著什么?意味著發展的一種泡沫化。在這個過程中,應該說技術含量的增加和技術推動力量的增強,這是我們的短板。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江蘇是個樣板,是全國的樣板。
1、吃:淮揚菜天下第一,連江蘇的面條都是天下第一。要說起來江蘇不是小麥產地,或者不是小麥主產地,也不是小麥的主要消費地,但是就能夠做到天下第一,什么道理?“精細”二字。
比如說蘇州有一種面叫禿黃油面,200塊錢一碗,一天只賣30碗。我去了兩次了都沒吃著,跟那個老板聊天,什么意思啊?第一次去吃早餐,第二次去吃個晚餐,他說你還差半個月。因為大閘蟹沒有到最好的季節,我就不能做這個面。這就是精細化的要求。
2、住:住宿設施多元化。江蘇什么特點?江蘇的酒店不追求奢華,但是只要求舒適。
3、行:大交通四通八達,自駕車和營地發展,在江蘇都不錯,尤其有一點,綠道的發展江蘇第一。因為綠道的發展全國起于廣東,但是巔峰就在江蘇,江蘇有幾個地方的綠道非常之好。
4、游:江蘇的資源并非全國一流,而江蘇的5A景區全國第一,現在是24家。從一開始就很多,一直到現在持續保持。什么道理?就是因為從5A的標準來說,更多的關注的是精細化,而不只是說你的資源多好多好。
5、購:購是個短板,缺乏品牌。嚴格地說,不短。現在全國講景區購物,故宮第一,一年的文創產品10億。無錫的靈山第二,一年旅游文創產品賣2億。但是整個城市的發展這是短板。
6、娛:娛樂不能只看幾個什么“印象系列”,不能只看這個,最重要的是城市中央休閑區。應該說在江蘇的城市里比比皆是。所以我以為江蘇從精細旅游的角度來說達到了全國第一。當然,核心就在于如何追求精細。蘇州的園林小中見大,細中生精,文化積淀形成了遺產,這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但是靈山是個典型,無中生有,有中生好,好中生優,優中生特,特中生品。這個“品”是什么?品質、品味、品牌。所以如果說老祖宗給我們留了文化遺產,靈山這樣的項目就在創造未來的文化遺產。
4.如何追求精細
全國來看,如果講精細旅游,北不如南,西不如東,東北傻大黑粗,西北大漠風塵,西南粗制濫造,華中辣遍天下,中原大而無當,都有相當的距離。這邊有自然條件的約束,也有社會傳統的制約,還有人文積淀的不足。每個地方都說我這兒文化厚重,文化如何豐富。不能光講,光說故事能行嗎?得讓大家感受到什么。
如果講精細旅游,第一,華東地區,尤其是江浙滬。第二,華南地區,尤其是廣東,都處于前列,福建都差一點。這樣的話我們就得研究旅游者的全面感受,不同類型的旅游者追求是不同的。
傳統的大眾觀光,追求的就是開闊眼界,對精細化的要求并不強。家常型的民俗休閑,享受型的各類度假,對精細的要求就嚴。在一個地方發呆發傻,一個小時過去了,什么細節都在我眼睛里。可要逛景點,這一個小時就走過去了,細節不關注。
一是需求膨脹,全面滲透,所以形成迭代不斷。
二是細化不足。客觀來說,客人要求細化,但是我們現在難以適應。
三是相互替代,各類產品難以定型。比如說迪士尼,七十年了,基本上定型了,在不斷更新,也在不斷創新,但是總體框架、模式都定型了。我們現在能說哪個東西定型了嗎?
四是高端消費產生,但是迅速轉變成炫耀性的消費。這是成長中不成熟的旅游消費,缺乏時間積累,缺乏世代積淀,缺乏休閑技能,缺乏休閑文化。
這就需要我們研究競爭的要點:
第一是效率競爭,我們現在就是越快越不覺得快。
第二是便利的競爭,越懶越想懶。
第三是個性的競爭,追求唯一性。
第四是細節的競爭,關注點在不斷地轉變。
我們碰到的這些情況,應該說全世界的旅游都沒有這么普遍感受的。很自然,這是中國的特點。
第一、市場規模大,海量特征。所以我們碰到這種情況,有時候接觸外國專家跟他們討論這個事情,我就發現他們聽不懂。因為他們想象不出來幾億人同時在移動是一個什么感覺。
第二、移動距離長。
第三、擁擠是常態。不要想著躲開擁擠,那是不可能的。
第四、高峰是挑戰。這在全世界基本都沒有碰到,這也是我們的國情所形成的。
中國的市場就是中產消費主體,年輕人消費主導,技術進步在加速度在不斷地變化。基礎設施和行業的特點這都要求我們跟蹤。行業有一個特點,對應新需求,促進新發展。沒有傳統,沒有包袱,自由競爭來推動,不像有些行業,一說就多少多少年代的歷史,如何如何積累,有多少老行尊,我們行業沒有這些東西。
這樣就需要強化軟開發,適度硬開發。有些地方,執政者好大喜功,開發商貪大求洋,規劃者推波助瀾,評審者隨波逐流。我只能說有些地方,這還不能說普遍。我的原則是,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好辦事。所以格外需要重視軟開發,錦上添花,提升效應。
軟開發第一是策劃,第二是規劃,第三是設計,第四是活動,第五是營銷,第六是品牌。最終說下來,稀奇古怪出思路,吹毛求疵摳細節,倒行逆施謀發展。沒有創新,沒有創意,沒戲。這里面尤其是吹毛求疵摳細節,如果細節摳不下來我們就不行。
對應未來:
第一,復合。下一步,一方面就是跨界越來越厲害,所以我們傳統的行業邊界基本上沒有了。另外一方面,從產品的角度來說,細化越來越厲害。所以它就構造了復合型需求和復合型產品。
第二,組合。一種叫組合性,內容是不是豐富。一個是組合度,這是交通和產品之間的關系。到新疆,兩句話:“天上太貴,地下太累”。新疆太大,到哪兒都要坐飛機。新疆的支線飛機壟斷經營,從來不降價。到了地下,300公里跑一個點,看半小時。一天800公里跑下來,看三個點一個半小時。雖然資源很好,但是組合度不佳。我們現在需要場景多元化,產品多元化,沉浸式體驗,說到底,細節決定成敗。
說一個細節的例子,靈山的第五期工程捻花灣小鎮。吳國平董事長做竹籬笆和門,需要扎制,當地的工匠說這個事我們行家里手,他從日本請了三個工匠過來教中國工人怎么扎,一共146種方法,日本工匠就說,這個籬笆爛了,我扎的這個結也不會松,中國的工匠徹底服了。江蘇的工匠還是比較精細的,但是比日本人就是不行。
所以很自然,精細旅游的基礎是工匠精神。這種工匠精神應該說在各行各業都缺乏,我們現在開始倡導工匠精神,但是不能只拿幾個案例說話,不能老拿幾個勞模技術能手來說話,要看行業的基礎水平。
我希望中國旅游在均質旅游方面打好基礎,在優質方面攀高峰,在精細旅游方面追求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