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在股市下行、國際貿易摩擦的壓力下,作為消費彈性較大的產業,旅游業被認為下半年會受到沖擊。對此,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在世界旅游聯盟論壇上,接受經濟觀察網的專訪并發表了意見。
正文
宏觀經濟對下半年旅游產業的影響,我認為不會使整個產業收入的規模增長停滯,但結構上會有變化,消費也會更加趨于理性。
文化和旅游部在國內旅游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上半年,國內旅游人數28.2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1.4%;國內旅游收入2.4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5%。
從上半年的數據來看,旅游經濟依然保持穩健高速增長,無論是國內旅游還是出境旅游,都保持兩位數增長。旅游已經進入到國民的日常生活,客觀來講這是不可逆的過程,出游逐漸變成一種剛需。
但值得一提的是,數據顯示旅游經濟的發展出現了結構性變化。
出行人數增加的同時,人均單次消費變少,消費更加理性。比如過去坐飛機頭等艙,現在選擇坐經濟艙,過去坐火車一等座,現在坐二等。我不認為這是“消費降級”,而是“消費分層”,每個人選擇適合自己的消費方式。
政府要做的是因地制宜發展旅游。我們目前還處于大眾旅游的初級階段,去年50億的國內旅游人次,4.69萬億元的收入,人均旅游消費900多元。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所有地方政府都發展所謂高端旅游,大量進行公共投資、商業投資,那就和實際需求面不匹配了。
從投資上講,在宏觀經濟層面,供給和需求側一定要匹配;從微觀面來看,做旅游投資要有耐心,比如說市場的推廣過程、服務體系的建立,都是需要精雕細琢的,不是開一個大會投一筆錢馬上就能見效的。投資旅游獲得回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本文來源:經濟觀察網,作者:戴斌,原標題:《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旅游消費不會“降級”而是更加“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