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核心閱讀:從十幾年前的紛紛關門倒閉到如今購物中心、商業地產、社區、景區都在積極引入,實體書店走出低谷,2018年更是展現出罕見的擴展之勢。
考察過不少國家實體書店的專家感慨,“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的政策環境能比中國好。政府的堅定扶持是實體書店今天復興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國已有28個省區市出臺了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措施。這些政策利好極大緩解了因房租和人工等成本上升帶來的生存壓力。此外,實體書店的回暖也離不開經濟增長帶來的人們對文化產品的消費升級。
現在越來越多的城市和鄉村被書店的燈光點亮,那光亮也是人們的文化理想在閃耀。
作為城市的文化名片,實體書店在經歷了漫長的低沉期后迎來轉機。記者從8日在京召開的2019中國書店大會獲悉:2018年我國實體書店發展態勢良好。中宣部印刷發行局副局長董伊薇說:“如今,實體書店的市場熱度不減,購物中心、商業地產、公共設施,街區、社區、景區、學校,都在積極吸引優質實體書店入駐。”她認為,我國實體書店迎來了發展新機遇,迎來了做大做強的“窗口期”。
現象
擴展速度驚人,新華系統、民營連鎖、網絡新媒體紛紛開設新店
百道網創始人程三國說,以前我們擔心的是實體書店倒閉消失,但2018年我們發現實體書店擴展速度很驚人。各地新華書店集團、大型連鎖書店、新興獨立書店大部分投入開店熱潮;開店數量最高的大型連鎖書店,一年新增店鋪達到100家以上;多個城市宣布了年度新增數百家乃至上千家的書店扶植計劃;開店速度最快的企業,一天之內多家店同時開業。程三國預測,未來一兩年,坐擁數百家店鋪的大型連鎖書店的數量可能超過10家。
民營連鎖書店的擴展正在加速。截至2018年10月,西西弗已在全國近60個城市擁有160余家圖書零售店,其中85家店是2018年新開的;截至2018年11月,言幾又在全國13個城市開設了53家自營實體書店;成立僅兩年的樊登書店已擁有200余家書店,遍及全國94個城市地區。
新華系統也不甘示弱,紛紛在2018年加速開店。河南省新華書店“尚書房”社區書店品牌自2015年創建,已在河南省內建店198家;河北新華的“小桔燈”繪本館已開設150家;新華文軒旗下品牌書店“軒客會”已在四川省內開店12家,2018年9月至11月,短短3個月,“軒客會”就開設了4家書店。
參與開店熱的不僅是傳統發行業內的力量,網絡新媒體也加入了開設實體書店的行列。2018年,新媒體大號“一條”和“十點讀書”都開設了線下實體書店。“十點讀書”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線上的獲客成本普遍提高,用戶增長放緩,他們需要通過線下書店找到新的流量入口。他們希望用戶將線下作為入口,然后回到線上實現復購,增強用戶黏性。
此外,校園書店、社區書店、鄉村書店和景區書店也成為2018年書店業投資的新熱點。
原因
政策持續給力,已有28個省區市出臺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具體措施
實體書店的復興與政府的扶持政策直接相關。自2016年11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來,全國已有28個省區市出臺了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和具體措施。2018年,圖書批發零售免征增值稅的政策進一步延續,也為實體書店贏得了又一個寶貴發展期。
各地政府也正以真金白銀的方式大力扶持實體書店,極大緩解了因房租和人工等成本上升所帶來的生存壓力。
2018年7月初,北京市出臺《北京市關于扶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以大型書店為骨干,打造一區一書城的綜合文化體驗中心,形成以16家綜合書城和200家標志性特色書店為支點的遍布京城的實體書店發展新格局。《意見》發布以來,151家實體書店共獲得50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今年北京實體書店扶持資金有可能增加至1億元。
西安市2018年新增實體書店840余家,成為2018年“書店之都”。專家委員會認為西安在書店數量、全民閱讀率、書店類型和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等綜合評價當中得分最高。西安市2017年出臺《西安市書香之城建設實施方案(2017—2021》,2018年下發《打造15分鐘閱讀圈行動計劃》。西安市財政每年為實體書店建設提供1000萬元扶持資金。
程三國近年來考察過不少國家的實體書店,“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的政策環境能比中國好。政府的堅定扶持是實體書店今天復興的重要力量。”程三國說。
實體書店的復合化經營已經成為書店業的主流。據百道網對62家非新華系統的書店所做的調查,只有1家書店單純賣書,3家書店沒有經營咖啡餐飲,所有62家書店都在經營文創和文具產品。言幾又創始人、董事長但捷說,他們開了兩家書店主題餐廳,本以為會虧損,結果不到半年就盈利了。
中國傳媒大學BBI商務品牌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呂艷丹指出,全國86.7%的購物中心引進了實體書店。百道網的調查也顯示,62家受訪書店有41家在購物中心開店,占比66.13%。呂艷丹說,現在很多購物中心把開設實體書店作為引流的手段,來逛書店的客人一般收入和素質都較高,符合商場定位,因此商業地產給書店的租金通常比較優惠,這也是推動實體書店出現開店熱的一個重要原因。
未來
加快轉型升級,引流之后還要增強讀者的沉浸感和歸屬感
盡管實體書店展現出罕見的擴展姿態,但困擾實體書店發展的一些深層問題仍未解決——書店的人氣和流量并未轉化成相應的銷售額和利潤。
近年來裝修別致的“最美書店”不斷涌現,很多“高顏值”書店成為“打卡必到的地點”,但圖書銷售量并未隨之增加,很多讀者在店內拍照、喝咖啡,但并不在店內買書消費。線下逛店、線上下單的現象依然突出。“實體書店現在要思考的是如何把顧客從爭先恐后來觀光,變成爭先恐后來花錢。”程三國說。
中信書店原負責人盧俊認為,連鎖書店進入大規模搶賽道的擴展競爭階段,都在利用商業綜合體的配置需求和入口機會擴大在賽道中的權重,但大部分經營狀況不是很理想。
程三國認為,如果實體書店的追求還停留在表面的“顏值”,而不是對讀者有意義的“價值”,未來實體書店很可能還會遭遇危機。他解釋這個價值或者是為消費者省錢,或者為消費者節省時間,或者降低消費者的搜尋成本,或者是以專業能力為消費者提供實際幫助,或者讓消費者感到愉快……“總之一定是對消費者有意義,他愿意花錢的東西。”程三國說。
展望2019年,書店從業者認為實體書店將加快轉型升級。湖北新華書店集團董事長邱從軍認為,2019年實體書店最值得關注的還是跨界融合:“融合包括兩方面,一是出版、發行的深度融合,書店和出版社要摒棄簡單的商品供銷關系,要以適應客戶對知識服務的需求為導向,建立一種全產業、跨領域的深度融合發展模式。還有書店業與新技術的融合,商品、客流、場景以及顧客消費行為的數據化將使實體書店智能化成為可能。”邱從軍說。
“當前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書店都在加速轉型升級,未來書店將以數據為驅動力,將線上線下相結合,增強讀者的沉浸感和歸屬感。”深圳友誼書城總經理龔縣流說。
*本文來源:人民日報,作者:張賀,原標題:《購物中心、公共設施吸引入駐,網絡新媒體線下尋找流量 重新認識實體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