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景域驢媽媽集團副總裁任國才先生的新書《任在旅途之二:旅游行思錄》已在執惠官網獨家連載,此文為第三篇。截止2019年11月底,任國才先生在旅行中考察了國內34個省份、270個地市州、1000個區縣市以及國外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積累了數百篇旅行游記,拍攝了數萬張旅行照片的同時,也寫作了近百篇旅游專業文章。為紀念到達中國1000個區縣市的里程碑,任國才先生將十多年來對旅游行業的思考研究文章精選成冊,于是有了《任在旅途之二:旅游行思錄》。
全書文章共69篇,一線真實體感、持續研究之果,多點連線成面,其間所思所得可為從業者之參考。此亦是執惠連載之義。
《旅游行思錄》之中國旅游統計指標亟需優化——
數據,是過去情況的記錄,也是未來決策的依據。數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小到影響個人和企業的決策,大到影響行業和社會的發展。
2019年5月4日晚上8點,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在官網上公布了5月1日至4日全國旅游人次和旅游綜合收入數據:全國旅游共接待游客1.95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176.7億元。截止5月5日17時,全國已有22個省區市公布了“五一黃金假期”的數據:四川省接待游客4322.87萬人次,同比增長40.35%,旅游綜合收入382.83億元,同比增長48.85%,雙雙排名全國第一;四川、江西、河南、山西、廣東、山西、湖北、安徽、貴州等九省的接待游客數量超過3000萬人次;江西、重慶、河南三省(市)的旅游收入超過200億元……22個省份的旅游人次數據相加達到5億多人次,如果再加上江蘇、浙江、山東、上海等9個省區市數據,全國旅游人次超過7億人次,比國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全國旅游人次整整多了3.5倍。
由于工作和興趣的原因,筆者先后到中國260多個地市州、960多個區縣市旅行考察,也經常查詢各地的國民經濟統計公報和旅游行業統計數據。全國各省、市、縣的旅游統計數據中,最核心是兩個數據指標: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總收入。從以上兩個指標數據看,旅游業發展“形勢一片大好”。如2018年河南省共接待海內外游客78582.9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8.2%,旅游總收入8120.21億元,比上年增長20.3%;2018年江西省接待國內旅游者68550.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9.7%,國內旅游收入8095.8億元,增長26.6%;2018年杭州全市接待旅游人數18403萬人次,同比增長13%,全市實現旅游總收入3589億元,同比增長18%;2018年德宏州(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共接待旅游者2528.02萬人次,同比增長20.32%,實現旅游總收入476.25億元,同比增長23.07%……
各地旅游業發展情況真的是“形勢一片大好”嗎?旅游統計數據是否真實地反映了地方旅游發展實際呢?抱著這個疑問,筆者對多個省市的旅游從業人士(旅游部門官員、旅行社老總、酒店老總、普通旅游從業者)進行訪談和調研,結果發現,旅游統計上有幾個問題非常突出:第一、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綜合收入的統計數據水分較大(如一個游客到一個地方旅游,在交通工具、景區、酒店等環節被重復統計了多次,到底應該被統計多少次,全國各地沒有明確的統計標準);第二、旅游統計數據無法“驗證”,基礎旅游數據簡單依靠于旅游企業和下級部門的上報,上級旅游主管部門只是進行簡單的數據匯總統計,沒有也無法進行驗證;第三,旅游統計數據經常被人為“修正”,經常會根據領導的授意和“面子”的需要(每年都需要持續增長、最好有兩位數的增長)進行“修正”,修正的結果幾乎都是“可喜的增長”……
根據筆者對多位行業專家的咨詢請教,中國旅游統計數據 “不科學”、“不客觀”、“不可信”的情況,在很多省、市、縣都存在,全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結果,旅游統計數據“橫向不可比,縱向不可加”,從數據看 “宏觀報喜”,實際情況往往是“微觀報憂”。旅游統計指標和數據的問題,對旅游企業的投資行為和旅游政策的制定造成很大的誤導,對旅游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也造成了不少的負面效應。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經濟正在進入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2018年,我國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社會就業綜合貢獻度超過10%(有待核查商榷),旅游業已經進入從“高速增長”轉向“優質發展”的新階段,旅游供給正在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進入消費升級和全域旅游時代,旅游者的消費習慣和行為方式與過去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異地體驗生活的“無景點”旅游比例越來越高,游客對品質和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真正讓游客滿意才是旅游的關鍵。
鑒于此,簡單反映數量的“旅游接待人次”指標和“旅游綜合收入”的指標,有必要盡快進行調整與優化。著眼于反映市場需求的變化、著眼于體現目的地旅游質量和效益的要求,筆者建議,中國旅游統計數據應該增加以下三個質量指標:
一、過夜數
過夜數是反映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停留時間的指標。過夜數是國際上旅游發達國家的旅游統計必備指標,也是旅游統計的“國際慣例”。以瑞士為例,2018年8月瑞士聯邦統計局發布旅游統計數據,2018年上半年瑞士酒店業共登記過夜數量1835萬人次,同比增長3.8%。其中外國游客過夜數1000萬人次,增長4.6%;本地游客過夜數835萬人次,增長2.8%。中國大陸游客在瑞酒店登記住宿人數為43萬人,增長5.6%,在德國和美國之后排名第三位;過夜數為56.9萬人次,增長5.5%,在德國、美國、英國、法國之后排名第五位。以旅游景區景點為核心的目的地,可能旅游接待人次的數量不少,但過夜游客的數量并不多,旅游產業規模和效益發展受限。而美食(地方美食)、美宿(特色住宿)、美娛(夜間娛樂)特色鮮明、內容眾多的目的地,更多的游客會選擇住下來,過夜游客通常會比一日游游客對目的地貢獻數倍的收入。過夜數是衡量旅游業發展成熟與否的一個重要指標。
在統計方法上,過夜數的數據采集可以與全國各地公安系統的住宿客人登記數據(所有住店客人都需要實名制登記并刷臉拍照)對接和打通,基本能做到沒有水分,數據更加準確和客觀。
二、人均消費
人均消費指標是反映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平均消費額度的指標。筆者考察過全國近千個區縣市的旅游發展情況,很多區縣市由于旅游業態單一,游客往往“有錢花不出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游客 “用腳(消費)”投票,游客只在有東西可消費以及認為東西“值”的情況下才會去消費,特別是自由行的游客。在沒有坑蒙拐騙和強制消費情況下,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人均消費越多,對目的地的滿意度越高,對旅游目的地的經濟貢獻越大。(見任國才“旅游消費滿意度理論”——游客滿意度與游客消費額度成正比,消費越多,滿意度越高。)人均消費指標可以實現不同省份和不同區縣市之間的“橫向對比”,進行“全國旅游一盤棋”的比較研究,此外,人均消費指標還可以引導旅游目的地管理部門“眼光朝外”,重視和加強對需求側(游客)的動態研究和數據分析。人均消費數據高的目的地,通常旅游產品優質,旅游業態要素豐富,旅游消費環境(如商家誠信、性價比、投訴處理等)優良。
在統計方法上,人均消費指標數據的獲得,可以通過游客抽樣調查來實現。旅游管理部門可以引入大數據監測和分析工具,或者委托專業的市場調查公司進行抽樣調查,持續調查和跟蹤研究人均消費數據的變化。
三、重游率
重游率指標是反映游客到目的地重復旅游次數的指標。在理性情況下,游客如果在旅游目的地遭遇不好的旅游經歷、或者旅游目的地發生重大事故(如戰爭、災難),游客通常不會再去該目的地旅游。游客只有在旅游目的地得到優良體驗、或者認為旅游目的地的產品和服務“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的時候,才會再次到該目的地旅游。重游率是優質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指標。重游率也可以實現不同省市、不同旅游城市之間的“橫向對比”,重游率越高的目的地,游客的口碑越好,游客的口碑反過來又會促進重游率的提高,形成旅游目的地與游客之間的正向循環。同樣的旅游目的地,不同客群的重游率數據會有很大的差異,如商務客人(實際上不能算是真正的旅游者)的重游率很高,觀光游客的重游率一般最低,休閑度假客人的重游率中等。
在統計方法上,重游率同樣可以通過游客抽樣調查來進行。旅游管理部門可以引入大數據監測和分析工具,或者委托專業的市場調查公司進行抽樣調查,同時通過公安局統計的過夜游數據進行比對和驗證。
“世界大勢,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從數量型的“旅游接待人次”、“旅游綜合收入”指標,轉向質量型的“過夜數”、“人均消費”、“重游率”指標,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和旅游產業需要,是旅游統計指標的與時俱進。同時,新的旅游統計指標,也能夠促使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門從 “眼光朝里”(關注轄區內的旅游相關企業)到“眼光朝外”(研究市場和游客的需求和特征),更多關注旅游的本質:“以游客為本,為游客服務。”
【新書簡介】
*《任在旅途之二:旅游行思錄》是任國才先生《任在旅途之一:行走中國》的延續。《任在旅途之一:行走中國》是旅行的所見所聞,《任在旅途之二:旅游行思錄》則是旅游的所思所想;《任在旅途之一:行走中國》是輕松的感性游記,《任在旅途之二:旅游行思錄》則是專業的理性文章。《任在旅途之一:行走中國》積累了豐富的旅游素材,《任在旅途之二:旅游行思錄》對旅游素材進行了分析研究和提煉加工,實現從實踐到理論的升華。
想要預定《任在旅途之二:旅游行思錄》的用戶,可點擊查看《任在旅途》新書出版贊助方案及預定方案,也可添加任國才先生微信:renguoc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