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簡稱《方案》)正式公布,被稱為最高開放水平的自貿港,將在海南展開它的特色建設路徑。
按《方案》,海南自貿港將按三步走: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貿易自由便利和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到2035年,成為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自由貿易港。
作為一個旅游屬性非常明顯的大省,《方案》中涉及旅游業的篇幅亦不少。土地、財政、稅收、入境游、數字文旅、免稅等層層涉及。我們摘取其中部分內容進行解讀,拋轉引玉。
據公開信息,《方案》出來后,已有新的去海南買房的“躁動”情緒。在一個龐大的利好政策下,錢流、人流和商流等,將有新的流動走向。在那些政策字眼中,于旅企、從業者來說,又可能藏著怎樣的機會?
康養、醫療、郵輪旅游是突破點
旅游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圍繞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推動旅游與文化體育、健康醫療、養老養生等深度融合,提升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發展水平,支持建設文化旅游產業園,發展特色旅游產業集群,培育旅游新業態新模式,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加快三亞向國際郵輪母港發展,支持建設郵輪旅游試驗區,吸引國際郵輪注冊。設立游艇產業改革發展創新試驗區。支持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和5A級景區。
解讀:
這段話中有多個信息點,也都有明確指向之義:
1、“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海南的旅游業發展依然“高懸”生態環保紅線;
2、旅游與文化體育、健康醫療、養老養生等深度融合,提升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發展水平,意味著體育旅游、康養旅游及醫療旅游是海南接下來有新產品供給體系的重要內容。海南是旅游大省,但仍欠缺具備標志性成體系的、差異化的旅游產品。
其中康養旅游地產還將有不小的空間,不少地產商依然會考慮繼續布局;同時,從消費趨勢看,醫療旅游的客單價、消費客群及消費能力等將保有一個整體上升的態勢;此外,從生態環境及政策優勢來看,海南算是目前國內發展醫療旅游最適合區域之一,其中醫療資源的吸引聚集提升不算很難,但要將醫療、康養與旅游有效嫁接融合,也要看旅游產品的供給,以及如何避免醫療或康養旅游的地產化,也是個問題。
3、郵輪游艇消費,是海南需要抓住的一個上升的旅游消費點,能否突破看三亞,氣候、港口和碼頭,三亞擁有發展郵輪游艇的天然優勢,但旅游產品及服務供給層級較低,距高端化、體系化尚有不小距離,對外競爭能力還不夠。接下來,要看政策傾斜支持下,資本玩家進入情況、國際郵輪以及入境游客的吸引力,以及郵輪產業的發展躍升能力。
15天免簽,為了入境游
實施更加便利的免簽入境措施。將外國人免簽入境渠道由旅行社邀請接待擴展為外國人自行申報或通過單位邀請接待免簽入境。放寬外國人申請免簽入境事由限制,允許外國人以商貿、訪問、探親、就醫、會展、體育競技等事由申請免簽入境海南。實施外國旅游團乘坐郵輪入境15天免簽政策。
解讀:
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最近提到,簽證便利化是國際通行的入境游吸引政策。當前我國入境游客源中,來自世界排名前10客源國的游客占比不足三成,其中全球每年到亞太旅游的游客人次為1.37億,其中僅3000萬,僅兩成多選擇中國。
而如果減去港澳臺游客,外國游客人數所占比例更小。在文旅融合情境下,入境游的游客與收入進一步提升,既是旅游產業的要求使然,同時文化輸出的需求下,入境游也是重要實現渠道。
具體到海南,其要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入境游提升是一個關鍵。在“省內游+國內長線游+入境游”的客群結構中,國內長線游相對可能會更為依賴,或也可以說海南承接了不少類同出境游的消費需求,隨著其在免稅、郵輪等產品體系進一步豐富,這種依賴還可能將加強,但這也意味著風險的增加,類似這次疫情下,海南旅游業復工早,但游客恢復、行業復產會有更長的過程。從自身發展、推動國內入境游的角色定位來說,海南需要在入境游方面交出更好的成績單。
免稅額度每人10萬,免稅市場競爭加劇
放寬離島免稅購物額度至每年每人10萬元,擴大免稅商品種類。
解讀:
從2011年至今,海南作為離島免稅政策的試點地區,9年時間已將免稅額度上調5次,從5000元、8000元、1.6萬元到3萬元,再到10萬元,為歷年來最大增幅。
既提到免稅額度,同時也擴大免稅商品種類,兩相搭配才可能帶來更大刺激效應,將提升的額度轉化為消費的提升。這背后也有進一步拉升消費推動內需的考慮。郵輪、免簽、免稅等都能更好的串聯起來。
這一政策對中國國旅等企業來說也是利好消息。最近,中國國旅擬將公司中文名稱由“中國國旅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中國旅游集團中免股份有限公司”,主攻免稅業務意圖明顯。此外,海南也正在爭取引進世界著名免稅銷售集團在海南開設免稅店,引入高端消費品牌等,這是做大免稅盤子的必然,圍繞海南的免稅市場也將進一步加劇。
試點開放第七航權,為了什么?
實施更加開放的航空運輸政策。在對等基礎上,推動在雙邊航空運輸協定中實現對雙方承運人開放往返海南的第三、第四航權,并根據我國整體航空運輸政策,擴大包括第五航權在內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所必需的航權安排。支持在海南試點開放第七航權。允許相關國家和地區航空公司承載經海南至第三國(地區)的客貨業務。實施航空國際中轉旅客及其行李通程聯運。對位于海南的主基地航空公司開拓國際航線給予支持。允許海南進出島航班加注保稅航油。
解讀:
公開信息顯示,第七航權被稱為“完全第三國運輸權”,指的是某國或地區的航空公司完全在其本國或地區領域以外經營獨立的航線,在境外兩國或地區間載運客貨的權利。例如,巴黎—新加坡航線,由(德國)漢莎航空公司承運,就是法國、新加坡兩國給予漢莎航司第七航權。
一旦海南開放第七航權,境外航企可以開通由海南出發,往返第三國(地區)的航班,且不用返回本國。這將有助于推動已在海南經營航線的境外航企,以及部分國內航企增開新航線,幫助加密海南出發的國際航線,提升海南的民航開放水平,并幫助提升海南的入境游客體量。但另一方面,這也將對本土航企帶來分流壓力,如何通過產品、服務、營銷等運營能力提高來應對,是個挑戰。
數字文旅迎來利好
高新技術產業。聚焦平臺載體,提升產業能級,以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貿易等為重點發展信息產業……建設智慧海南。
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在確保數據流動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擴大數據領域開放,創新安全制度設計,實現數據充分匯聚,培育發展數字經濟。
解讀:
智慧城市、數字經濟,承擔著一個城市(省域)政府管理能力提升、產業發展轉型升級的角色,趨勢已不可逆。
今年,“新基建”第一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提到“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這種產業政策定調,對智慧城市、數字經濟會是推動力。而智慧海南、數字經濟的建設,其中的一個重要抓手是旅游業,由此海南的智慧旅游、數字文旅產業將迎來政策利好。海南省一省層面的數字文旅、三亞和海口在全省內跑在前面,且可能較為輕量化,預計是接下來的走向。
一方面,海南是旅游大省,但距離旅游強省還有較長距離,這使得其通過數字化來改革塑造旅游業的需求較為旺盛;另一方面,大數據統合打通應用、數字化在文旅產業方面的滲透趨勢向前。
零關稅,對標購物天堂
零關稅。全島封關運作前,對部分進口商品,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全島封關運作、簡并稅制后,對進口征稅商品目錄以外、允許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口的商品,免征進口關稅。
對島內居民消費的進境商品,實行正面清單管理,允許島內免稅購買。對實行“零關稅”清單管理的貨物及物品,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清單內容由有關部門根據海南實際需要和監管條件進行動態調整。
解讀:
海南這次的零關稅政策,多被拿來與香港對比,除了酒類、煙草等幾類特殊物品之外,香港對所有進口貨物都不征收關稅,也不設任何增值稅或一般服務稅,這才造就了“購物天堂”之實。
相比下,“對島內居民消費的進境商品,實行正面清單管理,允許島內免稅購買”,這是海南零關稅政策的一個突破,海南省居民將由此獲益,也拉升島內的消費。但這個幅度如何具體也要看零關稅商品的覆蓋面。拉動內需、吸引外需即吸引入境游客前來休閑度假和購物,上述的免稅額度提高到10萬,要和這個零關稅搭配來看。
用地政策改革繼續探索
強化用地用海保障。授權海南在不突破海南省國土空間規劃明確的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面積、耕地和林地保有量、建設用地總規模等重要指標并確保質量不降低的前提下,按照國家規定的條件,對全省耕地、永久基本農田、林地、建設用地布局調整進行審批并納入海南省和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積極推進城鄉及墾區一體化協調發展和小城鎮建設用地新模式,推進農墾土地資產化。建立集約節約用地制度、評價標準以及存量建設用地盤活處置政策體系。總結推廣文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經驗,支持海南在全省深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依法保障國家重大項目用海需求。
解讀:
從這些內容的總基調來看,一方面耕地紅線、生態保護紅線還是不能逾越,另一方面也明確積極探索土地制度改革,為持續的項目建設提供可用土地。放到全國來說,不斷出新的文旅項目建設用地需求,與既有的土地制度之間的矛盾,雖有小范圍探索突破,但整體還是加劇的態勢,短時間難以解決。
上文提到的文昌是海南全省唯一開展農村土地改革的市縣,其自2015年以來,先后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農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農村宅基地(簡稱“三塊地”)制度改革。其“海南文昌允許村集體有償收回農戶自愿退出的宅基地,并轉變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入選了第二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經驗。
隨著城鎮化進一步推進,農村宅基地或集體用地會騰出更多空間,如何流轉如何入市交易,還難有可直接復制的模式,畢竟各地區的環境條件皆有差異,復雜程度不同。諸如文昌模式能否在海南全境推廣,也要打上問號。
自貿港方案下若有對應的用地改革配套政策,海南將有更多先行先試的機會,但也要警惕文旅項目地產化傾向。
財稅政策突破,要的是引來企業
優化稅收政策安排。從本方案發布之日起,對注冊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并實質性運營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設立的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企業,其2025年前新增境外直接投資取得的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
解讀:
“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是關鍵信息。除了一些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西部鼓勵類企業等“特殊”企業享受15%的所得稅率,我國內地多數企業所得稅是25%。
同時,“對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設立的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企業,其2025年前新增境外直接投資取得的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也即海南稅收政策優惠幅度接下來還將進一步提高。
這些明晃晃的利益,將對國內資本或企業進入海南投資、創業等,帶來巨大吸引力,包括很多旅游企業。
旅企融資難境況可能緩解
試點改革跨境證券投融資政策。支持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內注冊的境內企業根據境內外融資計劃在境外發行股票,優先支持企業通過境外發行債券融資,將企業發行外債備案登記制管理下放至海南省發展改革部門。(在跨境證券投融資領域,重點服務實體經濟投融資需求,扶持海南具有特色和比較優勢的產業發展,并在境外上市、發債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簡化匯兌管理。)
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率先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落實金融業擴大開放政策。支持建設國際能源、航運、產權、股權等交易場所。
解讀:
受制于企業屬性,旅游企業的融資整體不易,對獲取更多資源、擴大再生產、模式轉型升級等都帶來不少制約,進而又對融資帶來不利因素,形成不良循環。
海南的上述政策,對已落地的大型旅企以及本地旅企獲取融資支持,會有利好,不管是增加獲取融資的渠道,還是降低獲取融資的門檻,都有幫助。這也會吸引一些旅企更積極在海南落地投資。
不過,這些還要看上述政策下具體的配套措施如何,以及落地情況。
積極財政支持,文旅要積極分羹
加大中央財政支持力度。中央財政安排綜合財力補助,對地方財政減收予以適當彌補。鼓勵海南在國務院批準的限額內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支持自由貿易港項目建設。在有效防范風險的前提下,穩步增加海南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額度,用于支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向全球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由海南統籌中央資金和自有財力,設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投資基金,按政府引導、市場化方式運作。
解讀:
一個區域的變革,除了直接或間接的政策支持,資金支持頗為關鍵,相比來說,后者更為直接,不管是直接拉動改革,還是為吸引其他投資形成“助攻”,效應都會比較直接。
今年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高達3.75萬億元,雖目前奉行“早發行早拉動投資”之義,但不同區域也將有側重,基礎底蘊較好、拉動投資見效較快的區域相對更受重視,比如沿海地區,而海南相對偏弱,不過自貿港的建設推動又會帶來推動力,由此在地方專項債發行方面帶來一些利好。結合海南的旅游產業特色,文旅業從地方政府專項債中能分到的比例應該尚可,接下來海南的文旅項目建設還會維持較高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