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備受關注的華住酒店集團(HTHT.NASDAQ,下稱“華住”)赴港上市傳聞于今日終于塵埃落定。9月10日上午,華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網站上載了PHIP版招股書。
根據招股書披露,華住已經申請將公司的股份按照《香港上市規則》第19C章于香港主板上市。高盛及招銀國際為此次發行聯席保薦人、聯席全球協調人及聯席賬簿管理人兼聯席牽頭經辦人。
這意味著華住赴港上市邁出關鍵一步。
“旅美”10年,總營收年復增長率超20%
成立于2005年的華住酒店集團(前身為漢庭酒店),于2010年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鐘,這是被稱為“創業教父”的季琦帶到美股市場的第三家中國企業,之前兩家分別是攜程和如家。不過,如家在2015年被首旅收購后回到A股;攜程也在近日頻頻傳出將進行私有化運作。
回顧“旅美”十年,華住經歷了黃金發展期。
華住登陸美股初期,經濟型酒店剛剛開始走上快車道。那時候資本市場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后,重振旗鼓開始回暖。但是初到美國的華住并沒有表現出特別的優勢,直到2016年隨著七天、如家紛紛退市后,才一騎絕塵。2017年股價漲至翻倍,并在2018年迎來史上最高股價48.65美元。
作為投資者了解中國酒店業市場的主要途徑,華住旗下酒店房間的入住率始終保持著較高水平。根據STR研究機構的數據,最近兩年中國酒店業平均OCC(Occupancy入住率,簡稱OCC)在70%左右,而華住集團的成熟酒店OCC保持在90%左右,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此外,商旅活動的發展極大帶動經濟連鎖酒店的景氣度,也讓華住集團近十年業績保持高速增長。Wind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近十年間華住集團總營收從17.38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12.1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20.49%。公司扣非后歸母凈利潤也從2010年的2.16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7.6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23.4%。
雖然以華住為代表的連鎖酒店集團取得較好的業績,但7天連鎖、如家仍選擇在美股私有化退市,其背后原因也十分復雜。對于中國企業來說,一方面,納斯達克是一種向往;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對美國股市對中概股的異樣眼光。此外,對于很多“旅美歸來”的中國企業而言,美股估值低也是其中一個原因。根據目前市場上公開的信息,從美股回歸中國股市(含港股市場)的中國企業,股價均有較大增長。
華住在其港股上市的招股書中寫道:中概股的回歸潮是以優質的新經濟龍頭企業為主,這類企業的回歸給港交所增加了優質的稀缺標的,并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個港股市場的流動性。
在資本市場方面,2018年港交所公布的重磅上市改革,也是醞釀中概股回歸浪潮的推動力之一。其中一個重要改變,即允許同股不同權股權架構的企業在港上市。對于中概股來說,這是重磅利好。也因此,小米、美團等眾多內地科技概念股已率先在香港資本市場登陸。
應對國內外復雜環境,以退為進的穩妥打發
今年年初,在美上市且一度比肩星巴克的瑞幸咖啡被爆財務造假,讓人咋舌。無關合理與否,這一事件造成資本市場對中概股產生信任危機。加之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擴散,美國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劇,其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民粹主義呈抬頭趨勢。
根據華住集團最新發布的財報,因為疫情的影響,華住在2020年第一季度包括客房收入及非客房收入的酒店總營業額為50億元,同比下降32%。不包括德意志酒店,酒店營業額下降49%。第一季度凈收入為20億元(2.84億美元),同比下降15.7%。
疫情之下的防疫、維持經濟社會正常運轉,疫情之后的經濟恢復等,都對資本的支持提出需求。反觀美國,其針對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得中國企業在美國融資面臨更為不利的局面。這對“旅美”企業造成的不利影響不言自明。
有投資界人士認為,港股是一個能夠同時兼容國內、國外投資者的市場,本次回港上市將優化華住的股權結構,方便內地投資人在中外聯動市場進行交易,也有利于華住價值最大程度地釋放,減輕其資金壓力。
除了對資本市場的需求之外,回歸中國市場也是華住接下來重大戰略的反映。今年5月,華住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季琦在內部信中宣布,將對華住組織架構進一步調整,設立華住集團和華住中國兩個管理架構,季琦擔任華住集團董事長兼CEO,金輝則出任華住中國CEO,負責中國業務。這一調整被業內解讀為,華住未來將以國內市場為基礎,加快國際市場的開拓。
季琦表示,華住的業務重心在中國,中國市場是華住的根本和主體,而關于國際化和全球化還是要進行探索和嘗試,但只是部分資源的參與和投入,華住不會孤注一擲,不能影響和動搖到中國業務。
這也是華住未來的三大戰略之一,即重倉中國。未來,華住將聚焦千城萬店戰略,下沉到三四線市場。根據規劃,未來3年內,華住將開店數量提升至10000家,真正實現“萬家燈火”。而對于此次回港上市,有行業人士認為:華住選擇現在赴港二次上市,可以緩解疫情給華住的資金壓力的同時,更會助力其向下沉市場的擴張。
十五周年新起點 華住加速規模擴張
截至2020年6月30日,華住擁有在營酒店6,187家。這是華住自2005年成立以來(成立初期品牌名稱為漢庭)所交的答卷。甚至是在疫情之下,華住依然保持了逆勢開店的擴張節奏:一季度財報顯示,華住在一季度開設了296家酒店,其中包括10家直營店和286家管理加盟店和特許店。
華住今年所推出的“春耕計劃”持續為當地的門店提供包括資金、人員、供應鏈在內的多方面的扶持、提供50億元的金融支持和定制化的金融服務,加速旗下酒店門店的復工復產。截至8月中旬,華住開業率98%,單日出租率破90%,單日RevPAR(每間可供租出客房產生的平均實際營業收入)逾200元。
目前,華住集團總市值突破百億美元,堪稱本土身價最高、最富市場競爭力的酒店集團。回顧過去十五年發展歷程,華住集團構建了豐富多元的品牌組合體系,從平價到高端,從國產自創品牌到外資合作品牌,實現全面覆蓋。同時,華住依托自身會員體系、技術中臺能力、運營體驗和產品研發能力等優勢,賦能酒店業供給側改革,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季琦相信,中國消費市場的崛起,給予了包括華住等許多服務企業做大的機會。假以時日,這個市場必將培養出眾多世界級的服務公司,“中國服務”將成為中國企業新的成長力量。
如今,在國內大循環政策下,國內各旅游景點已逐步開放,酒旅行業進入了回暖的新高峰,華住集團將繼續向前,為“成就美好生活”不斷努力。與此同時,華住將緊跟國內旅游發展趨勢,深拓下沉市場,依托“品牌、流量、技術”、“三位一體”商業模式和強大的平臺優勢,拓寬中國乃至全球的市場布局。未來,華住將進一步提升中國式服務的張力,持續引領行業標桿,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更接地氣的住宿體驗。
(部分內容根據公開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