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上海作為中國革命的發源地之一、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如何進一步發掘這座城市的紅色文化資源?上海市政協常委、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金江波建議,在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大背景下,成立數字化“上海百年紅色文藝精品工程”資料和數據中心,記錄與傳播城市紅色記憶。
上海是一座紅色資源十分豐厚的城市。自1921年7月至1933年1月,中央機關眾多職能部門都設置在上海,長達12年之久,至今上海市留下了全國認定的紅色舊址遺址共400多處。可以說,上海保留著重要的紅色文化核心資源,上海用好紅色記憶、講好紅色故事與用足紅色資源,亦是為全黨與全國講述“新時代、新征程、新成就”樹立楷模的樣板。
自2020年初開始,全市上下掀起圍繞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四史”學習教育熱潮。金江波通過前期調研發現,目前上海城市的紅色文化數字內容轉換率低;從事數字紅色文藝創作的專業人才隊伍欠缺,缺少真正理解紅色精神內涵與紅色文化特色的文藝骨干隊伍。在他看來,需要用好的模式向世界傳播好中國紅色文化特質與中國精神,可借助數字化的便利性與數字國際一體化的優勢,充分發揮上海國際化大都市的特色,把數據資源和國際交流合作開發,數據資源的跨境流動以及數字信息的全球性應用作為重要的對接平臺和方向。
兼任上海市創意設計工作者協會主席的金江波,非常關注紅色文化中的創意傳播。他認為,需要打破紅色文化是屬于傳統的、繼承的、過去的概念,“紅色不僅僅屬于過去,也是當下的,更是未來的”。他建議,培育與涌現一批新時代紅色基因的青年文藝工作者,用青年人認同的方式演繹紅色精神,用青年人更喜聞樂見的藝術手法表達對紅色文化的理解與認知。
金江波建議,實施數字紅色文化主題展館工程,在紅色傳承工作中加入創新表現元素。具體來說,以科技沉浸體驗模式,運用全息影像、虛擬現實、三維聲場、機械舞臺等最新科技手段,建造具有高度震撼力和深度教育場景感的紅色文化主題系列場館,打造“永不落幕”的網上紅色文化教育體驗空間,創造最具未來感的數字之都新體驗,成為城市文旅融合的網紅打卡目的地,將數據共享給市民與大眾,更廣泛服務于市民精神生活,增加城市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此外,金江波認為,還需要有機統籌紅色文藝、紅色文創、紅色文旅的市場融合機制。借助紅色文化的特殊性。為紅色題材的文藝作品、文創產品、文旅商品提供優厚的商業扶植配套環境與政策,可考慮稅收與人才雙向的優惠法規,以及產權交易的投融資專屬平臺,為城市的新興產業賦能,并彰顯國內大循環背景下新經濟增長點的培育。
*本文來源:新民晚報,作者:方翔,原標題:《思想眾籌|市政協常委金江波提案建議“打造數字紅色文化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