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2021年,十四五開局之年,旅游業開局艱難,新局、新勢在立。
疫情變異、疫苗接種,抗擊疫情進入新一年的博弈場,旅游企業、從業者亦如是。
在經歷了煎熬的2020年后,疫情常態化、行業較長恢復期、業務被重創等確定性,對2021年旅企形成生死博弈的環境,亦是橫亙能否跨越2021年,迎來真正復蘇乃至涅槃新生可能的“鴻溝”。
辛丑年,如何以對,如何“牛”轉乾坤?
于此,執惠推出春節特輯,邀請文旅業者大咖執筆成文,凝練所行所思,以窺前路,以析大勢。
第四篇,執惠結合業內大咖公開發言、采訪等信息,展現10位大咖觀點,以資參考,助業者廓清前路。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秘書長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維利近期表示,盡管很多國家已采取措施確保國際旅行的安全,但這場疫情危機遠未結束。繼續采取檢測追蹤、疫苗證書發布等減少新冠疫情感染風險的合作、協調、數字化措施,是條件允許時推動安全旅行和準備旅游復蘇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
針對UNWTO專家組最新的一次調查數據顯示,近一半受訪者(45%)表示2021年全球旅游業會比2020年好,25%的受訪者認為與去年類似,而30%的受訪者認為比2020年更差。但2021年整體復蘇的前景不容樂觀。50%的受訪者認為要到2022年全球旅游業才能開始復蘇,而去年10月這個數字是21%。另外一半的受訪者認為2021年可能會開始復蘇,這與去年10月調查的79%相比下降不少。旅游業重啟后,UNWTO專家認為,戶外、自然類旅游活動方面的需求會上升,國內游和“慢旅行”體驗會受到追棒。
展望未來,大多數參與調查的專家認為,2023年前,全球旅游業不會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41%的受訪者認為要等到2024年,甚至更久。
而UNWTO針對2021-2024整體預測結果顯示,國際旅游要恢復到2019年水平需要兩年半到四年的時間。
具體到國內旅游業,2021年開局艱難,但目前春節游卻顯示了較好的恢復活力。對2021年旅游業乃至更長時間里,其明顯及更深層次的恢復、變革發展走向,10位大咖將如何“回答”?(以下內容按作者名字首字母順序呈現)
Airbnb CEO 布萊恩·切斯基
布萊恩·切斯基在路透社線上會議表達了關于旅游業的四個趨勢預判:
1、旅行再回不到疫情前的那種方式,但這不意味著旅行不會恢復。疫情前,旅游中的商旅占主打地位,旅行趨勢正在發生轉變,由于消費者因疫情在家待的時間很長,他們迫切需要更多的休閑旅行。
2、消費者不僅從城市轉移到非城市目的地旅游,更是開啟從城市到一切周邊目的地的旅游,游客會去頭部50個城市外的任何目的地,包括以自駕的方式去規模小的城市、社區和鄉村地區旅游。
3、從去大城市、住度假區酒店、排隊看城市地標的大眾旅行,轉移到更有意義的旅行。他表示,調查結果顯示,54%的游客他們正在或已經制定2021年的旅行計劃,他們想去見朋友、家人,期待“更有意義、更有人情味、更真實和更貼近自然的旅行”。
4、旅行客流重新分配,城市里旅游區和居民區不再有嚴格的分界線。Airbnb將加強與服務業務所在的社區,這樣能夠“給社區帶去他們認為適量的游客,不會達到過度擁堵的程度”。
首都文化和旅游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 厲新建
未來一段時間有哪些趨勢值得關注?
第一,從旅游發展理念上,高質量、高科技、高消費、融合化、跨界化、平臺化的發展,空間思維、場景思維、互聯網思維、專業化思維將是未來產業發展的主要思維。
第二,從旅游組織方式上,自組織模式與花錢買服務的團隊游之間的消長關系會發生變化,團隊游仍有創新發展空間,小規模、定制化、家庭型的旅游團隊會受到青睞;小規模、自組織、家庭型、開放性,戶外休閑產品、個性化定制產品、小團深度游產品會受關注。
第三,從旅游產品類型上,自組織的產品如自駕游,強調家庭和親子的產品會有顯著增長,周邊微度假產品也會有較大的增長空間,(距離)微旅行、(節奏)慢休閑、(體驗)深度假;此外,研學產品因為市場規模大、需求穩定而受到后疫情時期亟待補血的旅游企業的關注;除了當前廣受關注的文化研學類產品之外,戶外研學、自然教育的發展空間更是有待深入挖掘。
第四,從旅游產業融合上,生活世界與旅游世界之間的界限會模糊化,傳統旅游企業會嵌入生活屬性的業務,生活服務平臺會積極向旅游領域衍生。
第五,從旅游主輔關系上,在以往關注“旅游+”的基礎上,未來的旅游發展需要更多的推動“+旅游”。
第六,從旅游價值挖掘上,微信微博短視頻等社交媒體的電子商務化進程會進一步加快,導航地圖、壟斷平臺等入口流量效應的旅游價值空間將得到更好的開發和釋放,內容生產平臺/集成平臺也需要解決從內容生產到商業價值生產的有效轉化。
第七,從旅游人才模式上,人才是旅游業發展長期以來的困境,近些年尤其是疫情中靈活就業、零工經濟的興起將深刻影響到旅游基礎人才供給,旅游業尤其是傳統旅游業的薪酬制度改革將面臨更大的壓力;在高端跨界專業人才的使用與合作模式方面,其他行業的經驗會深刻影響旅游行業,包括影視領域長久以來在高端人才(比如明星等)的運作模式方面的經驗對旅游業也很有借鑒價值。
第八,從旅游并購力度上,行業內的收購趨向活躍,尤其是面臨資金鏈斷裂、現金流受困的優質標的的收購可以引起關注,新創的模式創新企業與專業細分領域的企業會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大型旅游集團的業務線重整、戰略性并購和非旅抗風險業務拓展的步伐會加大。
第九,從旅游影響力度上,世界級旅游景區、度假區、目的地建設加快,但需要進一步增強自信,不要一說到發展創新就先看國外有沒有榜樣可借鑒;未來最重要的不是客源結構的世界性,而是服務、管理、品質與信號機制的世界性,以及在管理能力現代化的視角調整固有的資源利用觀念,尤其是在文化文物資源的旅游化利用以及自然生態資源的精準化利用方面要有大提升。
第十,從旅游科技進化上,智慧旅游將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發展,注重“面子”向注重“里子”轉變。
執惠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劉照慧
生產要素變遷,人口紅利漸衰,資源驅動型發展模式將逐漸讓位于創新、技術、文化驅動的高質量發展,國家經濟結構和文旅產業結構都將迎來巨變,疫情后城市目的地,短途、周邊、自駕、微度假、輕休閑、跨界復合的產品將是未來的主流,文旅大消費產品、供需在時間維度上調整,空間上的復合,以及時間和空間疊加后的創新將是十四五文旅發展的主線。
未來中國文旅的發展,至少還有兩年的戰略機遇期,從供給端到需求端都有機遇。未來會集中在三個新興領域,城市目的地、鄉村振興及城鄉互動。在以觀光游為核心的供給體系中,往往主導的是二老資源,老天爺、老祖宗、名山大川、歷史古跡,未來,城市目的地將誕生更多的超級文和友、和平菓局、寬窄巷子、正佳廣場;傳統商業中心、商業街將更多讓位于文商旅體驗綜合體、FEC;鄉村旅游也將從農家樂、單業態民宿、粗糙周邊游升級到田園綜合體、民宿集群、輕奢新型度假營地,新型海島創新業態。而大城市集群的虹吸效應,一方面在城市功能上集約化、規模化,但在周邊鄉村一定會形成反城市流的休閑度假洪流,城鄉新型的互動關系將是美好生活的一道風景線。
未來文旅產業需要打破認知邊界,創新產品、創新業態、提升產業效率,這些都需要新型人才的供給和保障,包括新型文旅項目需要大量懂生活美學、有文化素養、熟悉互聯網、了解新消費特點、懂現代服務體系的新型人才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 宋瑞
經濟新發展格局下如何促進旅游消費?
深刻理解疫情對游客消費的影響,并做出全面適應。疫情對人們的旅游心理、行為、需求產生了深刻影響。游客風險意識普遍提高,對目的地和旅游設施的衛生狀況、應急措施、退費政策、旅游保險、客流預警與疏導措施等更為關注。短距離、高頻次、親自然、重家庭、微定制、小團游等成為國內旅游消費的顯著特征。“預約、限量、錯峰”成為新的旅游規則。博物館、城市公園、休閑街區、夜間旅游、城郊鄉村游等備受青睞。從全球疫情走勢和消費者行為角度來看,旅游消費的上述趨勢恐將延續一段時期。從目的地到企業,均需充分重視這些變化,并從產品、服務、營銷、品牌等方面做出適應。
滿足不同群體的旅游需求,并打通旅游消費的堵點。旅游企業要重視中產階層、老年市場、Z世代群體等的旅游需求,針對各自消費痛點,開發相應產品,滿足不同群體在需求偏好、需求層級、質量要求等方面的差異。政府有關部門需優化旅游消費環境,完善旅游公共服務,引導行業打通旅游消費環節的堵點。要挖掘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居民的旅游消費增長潛力,具備條件的地區可實施農村居民旅游消費倍增計劃,鼓勵農村居民出游。
攜程集團CEO 孫潔
(執惠:數字化在文旅項目運營中被更多提及和應用,相關政策也不斷出臺加碼,請問您對文旅產業數字化怎么看?)
孫潔:2019年中國在線旅游只占到21%,遠遠低于發達國家50%以上的市占率,這說明中國在線旅游市場潛力巨大。出現疫情以后,中國出境旅游用戶正在回流國內市場,倒逼國內住宿、景區等產品進行升級。文旅產業強化自身的優勢,通過數字化深度進行耕耘,能夠幫助我們挖掘潛力,進行跨越式發展。
第一,要打造一體化智慧解決方案,推動智慧景區和酒店的建設。在防控防疫大背景下,智慧旅游基礎建設對于景區和酒店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將數字化應用鋪向景區景點等文旅基礎建設,既能保證我們的優勢,又能開拓新消費增長點,打動年輕人的心。特別是對于一定資源的文化旅游欠發達國家和地區,多開發旅游,加強智慧化基礎建設,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契機。
第二,利用OTA技術優勢,將大力推動網約導游服務。當前,旅游業正在消費升級,消費的文化體驗得到很大的刺激,旅游業貢獻了10%的GDP,以及10%的就業。以往只有大團才帶導游,但現在通過一個APP就能根據自己的需求找到合適的網約導游。通過搭建線上平臺,將原有線下導游咨詢服務轉到線上,實現自由行和網約導游的高度匹配,推動就業、推動資源、推動信息共享,使旅游更加私人化、個性化。
第三,建立目的地大數據和智能應用平臺,提高智能管理。隨著文旅事業發展,數字化進程更加深入,與之相應的服務也不斷發生變化。為了助力目的地游由傳統方式向智慧旅游的轉型,旅游目的地適當、適時建設大數據以及智能應用平臺,采用數字處理、機器學習、構成用戶畫像、出行預警、行業市場分析,整合上下游資源,建立一套旅游大數據平臺,同時大數據的開放應用也將提升各級政府對數據能力、突發事件等資源的協調,提高產業運作效率,監控全旅游業發展情況,促進數字旅游目的地的開發,提高客戶服務能力。
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首席專家、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會長 魏小安
從旅游總體來看,今年沒有黑天鵝。可以看到的過程,三四月份旅游開始緩和,五六月份一個小高潮來臨,七八月份形勢放緩,九十月份形成大高潮,天冷之后,可能又一輪疫情來襲。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很可能會有疫情局部發生,畢竟世界性的難關沒有過去,輸入性疫情隨時隨地可能產生。這就是疫情常態化,一年以前,我們有恐懼感,現在至多有緊張感。這種感覺,直接決定旅游消費的行為和方式。也就是說,我們有多半年的市場機會,可以喘過一口氣,恢復現金流。本地市場和周邊市場是主體,這類市場不拉自動,所以,不必大動干戈做市場營銷,要點在于內容的競爭力。
另一方面,則是灰犀牛的發生。灰犀牛事件具有三個特點,一是可預見性,二是發生概率高,具有一定確定性,三是波及范圍廣破壞力強。今年最大的灰犀牛是全球性的通貨膨脹,將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去年川普就已經開始貨幣超發,補貼經濟和消費,拜登上臺,又是一把洪水。美元的世界性,必然帶來各個國家集體放水,世界性的通貨膨脹是明明白白的。原本,黑天鵝和灰犀牛只是金融領域的描述,現在已經擴充到社會,影響到生活。
通貨膨脹,規律性的現象,一是對于底層購買力的直接影響,二是對于中產的資產性盤剝,三是高層的財富更加集中。所以,股市、房市層層上漲,資產買賣相對活躍。現在,從中央到地方,對于投機性的行為都高度防范,其他資產又看不準,所以開始普遍關注旅游,尤其是資源性的旅游項目,眼前盈利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成為資金的蓄水池,最好能夠增值。這是灰犀牛對旅游的第一個影響,但是我們不必又昏頭昏腦,又演變成為旅游的優勢,感受旅游的前景。因為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是加大供給總量,形成惡性競爭。第二個方面的影響則是在消費領域,一是產生加速消費,票子要毛了,趕快花吧。二是囤積現象,問題是現在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囤積,所以黃金價格上漲,奢侈品價格上漲。三是口紅效應,低品質的替代,高消費的感受。
山東旅游職業學院院長 閆向軍
2021年以門票預約為核心的景區信息化市場快速擴張,景區信息化迎來建設高峰。景區預約渠道收益管理和應用大數據以及其他技術手段監測狹小區域人群聚集可能會成為技術應用熱度。有型的景區門閘和無形的預約渠道爭奪戰進一步激化。將拉動博物館、文化館、藝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同步實現在線預約服務。以景區、文化設施等門票為主,線上形成龐大的目的地產品基礎,為線上目的地產品組織提供了前提和可能。景區產品渠道進一步分化組合,不排除產生新的商業模式和市場機會。
2021年,各地各級文化旅游機構振興旅游市場的主旋律是刺激消費。在以景區門票優惠、降價甚至免費為主第一波政策施行以后,第二波措施策略大多會以旅游產品組織優惠尤其是跨界產品組織優惠為主,比如目的地旅游卡。目的地旅游卡等目的地產品組織的開發設計會成為熱點。區域目的地產品宣傳運營尤其是帶有政府刺激消費背景的會形成市場空間。
2021年以及以后時期,旅行社業態可能產生“碎片化”。疫情以后旅行社規模縮小,且大量業者不可能短期回流;線上旅游的發展為小微旅行社尤其是個體經營者的旅游產品提供展示營銷平臺,這在疫情發生之前已小有規模;大量游離于旅行社之外的個體業者未來可能成為目的地旅游產品的組織者、服務者和提供者,比如為游客提供目的地車輛司機加導游服務、目的地旅拍加景區講解服務以及為游客提供愛彼迎網上“學做北京炸醬面”目的地體驗產品等等。這些個體業者可以稱之為旅游產品經理人,是旅行社計調、領隊、導游以及旅游定制師等職業的混合體。缺少運營資質是這個群體面臨的最大問題,未來旅行社以及線上旅游企業可以探討實現模式。
2021年,目的地國有旅游集團應該成為刺激消費的主力軍,而在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剛性約束下,國有旅游集團可能會面臨“旅游業務”收入壓力。目的地旅游資源的快速聚集并不意味著旅游業務收入的提高,許多場景下甚至相反。
旅游集團整合的國有景區以及這幾年大批開張的度假區、文旅小鎮、主題公園還有其他旅游大項目的市場運營將面臨考驗,尤其在線上旅游和數字化運營方面遭遇障礙,重點是到哪里尋找專業的運營團隊人員,也就是到哪里找專業廚師。
2021年,大干快上集聚資源時代缺乏專業運營團隊可能只是隱患,“互聯網+旅游”則是專業精細運營時代,隱患可能成為障礙。
2021年,旅行社業者依舊處于極大困境之中,人才流失尤其是流失到旅游行業之外依舊持續。一個可以考慮的現實策略是目的地旅游集團應關注并吸納優秀的旅行社業者,他們在旅游產品組織、產品宣傳營銷甚至數字化運營方面有很強的業務和技術優勢。
黃山旅游董事長 章德輝
2021年的旅游行業不確定性與確定性交織,依舊憂“喜”交加,但“喜”大于憂。不確定性有三:1. 疫情多點復發的局面何時可以控制住;2. 旅游企業有多少人正在度過困難期,何時能度過這個困難期;3. 疫苗何時能夠完全普及。而確定性有二:1. 疫情防控經驗為控制疫情多點復發的局面帶來信心;2. 整個旅游行業、市場、需求、消費的發展邏輯和基本面沒有變化,特別從2020年一整年的恢復期來看,不會有報復性增長,而恢復性的增長是一個確定性。
我對整個旅游行業的建議:第一,整個旅游行業上下游產業鏈要抱團取暖,加強溝通協作。第二,旅游行業要發揮行業自律作用,避免更多的價格戰和無序競爭。第三,具體到每一個旅游企業來說,此時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進行針對性地困難化解,比如有效控制成本、開源性拓展等。同時,旅企自身也要在內部增強信心,跟政府和主管部門做更多溝通,爭取更多的扶持和幫助,也服從于和服務于抗疫大局。
江蘇省文投集團副總經理 朱國強
在“常疫情”下,線下文旅將來有三個要點,首先,景區如果提高客單價必須要給人提供更好的體驗感。文化歸于內容,旅游歸于空間,而且旅游必須在線下,線上線下的融合就是把文化的內容更多地植入旅游的空間,線下空間+線上內容+網游互動,可以提高體驗度,是新文旅的一個趨勢。第二是文旅目的地必須打造一個安全、便捷、疏朗、有序的環境。最后一個是要關注“附近的遠方”,拉動本地和近途文旅消費。前面所提都需要文化和旅游業的產業互聯網的加持,而產業互聯網是互聯網的下半場,消費互聯網主要解決的是供需對接問題,文旅之產業互聯網要在文旅產品提高體驗度和文旅目的地提高服務方面賦能。
現在消費互聯網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但文化旅游業發展的難題在產品和服務的供給端,文化旅游業發展的困境和機遇,都需要線上線下的融合以及文化旅游業產業互聯網的逆勢破局。
華僑城集團旅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張樹民
更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為加快實現旅游業內循環助力。
進一步重視市場主體,優化其發展力,強化其持續力,提升其應對力,發揮其影響力,是加快實現旅游業內循環的重要課題。這需要多方面努力。一是在政策出發點和著力點上,要更多考慮企業能否受益、能否承受、能否借力、能否實踐,而不是把重點放在直接刺激社會消費、規劃業態布局、展望產品數量、提出數字目標等領域;二是要有更多針對旅游企業的研究成果,除在環境、效益、市場、生態等外部領域外,還要在商業模式討論、企業文化解讀、內部構架分析、管理方式總結等方面著力,給予企業更多的市場性參考資料和未來發展指導;三是構建更好的人才培養體系,針對投資、運營、營銷等市場短缺人才,在全社會層面提升培訓能力、增強培訓力度;四是認可、激發、保護、傳承企業家精神,根本性承認企業家的重要性,樹立鼓勵企業家發揮作用的輿論導向,精準提煉優秀企業家的各種群體稟賦要素與各自不同表現力,持續培養代際企業家群體等,都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
發揮市場主體作用,還有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加快構建旅游企業的市場化分工體系。現在基本上企業無論資本屬性、規模大小、基因特征、模式優劣,都大多在同一市場上進行同質化競爭,這就帶來一種“內卷” ——市場看似繁榮,實則混亂,不利于提升效率,不利于加快創新。改變這一點,需要國家進行進一步引導。首先,要摒棄旅游業發展“充分市場化是唯一靈丹妙藥”的觀點,認清旅游業市場主體的結構與分工需要更科學的頂層設計與路徑規劃;其次,要出臺精準政策,引導市場形成不同能力層次、不同供給角度、不同流域位置的企業群系;再次,要發揮大企業集團作用,讓其在旅游業的國家戰略推進、基礎平臺建設、產品創新研發、人才集聚輸出等方面發揮率先引領的作用;最后,直接培育,對一些基礎好、潛力大、模式新、人才強的中小企業,可以提供更多的扶持和傾斜,促使一些在構建市場分工體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的企業能夠盡快發育。
(部分信息摘選自旅游學刊及微信公眾號厲新建旅游文庫、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韋陀一杵等,一并致謝。執惠對相關內容略有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