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國慶黃金周已過5天,新成績單很快也將出爐,作為今年最后一個旅游絕對高峰期,承載了旅游人對行業盡快恢復的熱切期待,現實好像已給了呼應?
在前三四天的公開信息中,不少景區包括部分知名景區“人從眾”的突出現象,似乎再現了行業久違的熱火,在一些國慶旅游高熱的聲調描述中,“報復性出游、報復性反彈”,再次出現。
但陳向宏“潑了一些冷水”。
10月4日晚上,陳向宏在其個人微博上,提到烏鎮旅游迎來久違的小高潮,但比起疫情前的高峰,還未恢復至五成。他對“旅游報復性反彈”的樂觀輿論提出了質疑,認為國慶旅游表現應更多理解為短期回暖,與行業性恢復是兩回事。
陳向宏微博截圖
他認為,旅游行業真正的恢復,根本是世界范圍內疫情的抑制。而國慶假期過后,行業依然要進入煎熬的冬天。盲目粉飾和缺乏理性的陶醉,只會侵蝕業內人士應對低谷的信心和耐心。
某方面說,這些都是理性之言。當我們將今年清明、端午、五一與中秋等旅游數據串聯,并結合國內外疫情變化走向、國內疫情防控政策,以及文旅消費市場正在發生的深度變革,綜合來看,會發現,旅游業的真正完全恢復,依然征途不短。
我們自然樂見旅游行業的盡快恢復,但同樣不可不正視其中的問題與挑戰。
見仁見智,陳向宏之言是否切中現實?對這個國慶、旅游業恢復,您又如何看?
給“旅游報復性反彈”潑冷水
先看下與陳向宏微博內容相關的一些重要背景信息:
10月1日,全國鐵路迎來“十一”黃金周客流高峰,發送游客1599.5萬人次;2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173.2萬人次;3日,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050萬人次。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預計,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補償式”探親、旅游觀光等客流交織,全國鐵路客流預計與去年同期持平。
部分景區出現“人從眾”現象,游客量達到假期峰值(一些景區游客擁擠排長隊、客流密密麻麻的圖片在社交媒體上大量傳播),被迫采取暫停門票銷售、限流乃至關閉等措施。比如泰山兩天兩次停售夜間門票;洛陽老君山景區10月2日發布限流公告;10月2日,因參觀人數已達景區最大承載量,三星堆博物館已停止售票;10月1日,九寨溝景區2日41000張門票正式全部售罄,景區接待游客人數達到最大承載量。
尤其上述景區等信息,讓報復性出游、旅游報復性反彈的聲調開始出現。
陳向宏“潑了點冷水”。
將他這條360多字的微博內容拆分,有不少值得關注的信息:
1、十一黃金周假期過半,盡管烏鎮旅游也迎來久違的小高潮,相信實際經營業績在全國景區行列中名列前茅。但比起疫情前的高峰,甚至還未恢復至五成。
2、與烏鎮旅游情況形成鮮明對比,各種輿論卻樂觀宣稱“旅游報復性反彈”已經出現。據此是各開放性的街區、商場和一些不需要門票的公園式景區人流如梭。長期以來,我們對旅游人數統計界定是模糊的,假日郊游、城市逛街和中遠程的度假旅游,本質上有著很大的差別。
3、今天近郊和街頭的人流旺盛,只是長假中當地百姓的假期出門透氣。這種短期回暖與行業性恢復是兩回事。
4、假期過后,依然要進入煎熬的冬天。盲目粉飾和缺乏理性的陶醉,只會侵蝕業內人士應對低谷的信心和耐心。
這些信息有較明確的指向。
烏鎮在國慶假期前半段人次及消費數據不錯,但與疫情前的高峰還沒得比,恢復未到一半,陳向宏對此數據可能并不覺得樂觀,而為較為難得的客觀與理性心態。而從大趨勢來看,待國慶假期結束,烏鎮7天的旅游數據預計可以恢復到疫情前的一半多,他此時選擇發微博,應該對整個假期的恢復情況已有所預測,大概率不會很“喜人”,因為烏鎮正常客源是中遠程的度假過夜客人,但目前跨省游仍有不少政策限制,加之人們的中長距離出游心態也還有點“束縛”,同時疫情影響工作及收入,包括一些公司的經營狀況,部分消費者及企業的消費能力不如以前寬裕。這些對烏鎮的客流量、消費收入都有不小影響。
某方面甚至可以說,只要跨省游或中遠程出游沒完全恢復,烏鎮旅游恢復到疫情前高峰水平,就難說樂觀。
參考國慶前攜程的預測信息,其提到,今年國慶七天假期多數游客將以本地周邊出游方式過節,其預訂數據顯示,截至9月21日,通過攜程預訂國慶景區門票的訂單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超三成,周邊景區門票占比較去年提升。其國慶期間度假酒店預訂數據,也有較明顯的周邊游趨勢,比如周邊酒店的訂單占比高于去年同期,另外,游客平均酒店入住時間為2天,屬較典型的周邊休閑度假或城市微度假范疇。
再看今年上半年烏鎮的數據,中青旅2021年半年報顯示:
今年上半年,烏鎮景區營收 5.12 億元,累計游客量 239.57 萬人次,凈利潤 1.21 億元;而其2019年同期,烏鎮營收8.55億元,游客量445.98萬人次,凈利潤4.72億元。即營收、游客量、凈利潤分別恢復至疫前同期的59.9%、53.7%、25.6%;
古北水鎮今年上半年營收 3.37 億元,累計游客量 97.09 萬人次,實現凈利潤 1009.95 萬元。與2019年同期的營收4.20億元、游客量100.68萬人次、凈利潤6543萬元相比,分別恢復80.2%、96.4%、15.4%。
一方面,與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烏鎮今年上半年的營收、游客量和凈利潤恢復,成績都不算很好;另一方面,古北水鎮同期的營收、游客量要比烏鎮恢復得更好,這和烏鎮較倚重中遠程客流、古北水鎮的周邊短程客流占比更多有關,疫情影響下,大城市周邊游需求高企,主流趨勢明顯,古北水鎮在北京及京津冀周邊的項目優勢更加凸顯,尤與烏鎮之于江浙滬或長三角對比,更是如此,古北水鎮承接了更多北京及周邊地區休閑度假的需求,而烏鎮轉化周邊游的消費需求相對少。
于此,陳向宏更為關注國慶及其前后、未來中遠程度假客群的體量多少,在微博里提到“旅游真正的恢復,根本是世界范圍內疫情的抑制”。疫情在全球范圍內得以抑制,才會有真正的跨境游的恢復、國內跨省游或中遠程旅游的恢復,回到類同疫情前人們自由出游出行的基本面。
反過來,各開放性的街區、商場和一些不需要門票的公園式景區人流如梭,或當前近郊和街頭的人流旺盛,背后其實是兩個指向:一是長假中當地百姓的假期出門透氣,和報復性出游存在區別,理解為“補償式”出游更符合實際。同時,不少景區自己主動或行政部門要求下的門票優惠、免票,在假期也會吸引不少游客出游需求的釋放。間斷但持續至今的門票優惠政策,某方面可視為景區的內卷,整個旅游行業還沒完全恢復,門票依賴丟不掉,自己的營收和利潤及發展也還面臨不少挑戰的現狀下,通過門票減免來吸引客流,少賺錢、不賺錢甚至倒貼,并非良性走向。
二是旅游人數統計的相對泛化、模糊化,將不同形式、不同屬性或意義的出行,交織在一起,雖可理解為“大旅游”,但也弱化了更細分、更精細的數據參考或指導價值,導致“旅游報復性反彈”聲調的出現,以及將短期回暖與行業性恢復,這兩個存在較大距離的現實境況混在一起。
也可以說,陳向宏更偏向認為國慶前半段的旅游數據,屬于短期回暖層面,與行業性恢復不能一概而論。行業性有效及完全恢復,還任重道遠。
假期過后,旅游業依然要進入煎熬的冬天
在微博中,陳向宏還做了一個重要預判:(國慶)假期過后,(旅游業)依然要進入煎熬的冬天。盲目粉飾和缺乏理性的陶醉,只會侵蝕業內人士應對低谷的信心和耐心。
延伸理解,陳向宏認為旅游業、旅游企業的“冬天”還沒過去,需要有理性心態、措施來應對這個煎熬過程,走過低谷。
早在今年1月14日,陳向宏發了一條微博,表示“疫情再度蔓延。這波泛濫中,各地和社會公眾防控更嚴格。古北水鎮已經退訂了8900間預訂客房和一大批年終商務會議,烏鎮景區也一改往日熱鬧,景區不能關,開張又虧錢。烏鎮西柵一酒吧業主,一個月虧損就要貼40萬。”
陳向宏2021年1月14日微博截圖
他還提到,“重要的是活下去,做持久戰的準備,守住不倒閉的底線”。
當時的背景是,部分區域比如北京、河北等疫情變化,導致防控政策走嚴。全國范圍內疫情變化走向的不確定性、防控政策整體較嚴,2021年旅游企業的命運面臨相比2020年更嚴峻的挑戰。
兩條微博發布時間間隔近9個月,彼時和當前,旅游行業、企業的境況及影響因素,有什么異同?
在1月的分析文章《旅游業繼續熬?陳向宏:重要的是活下去,做持久戰的準備,守住不倒閉的底線》中,執惠曾提出,2021年旅游業的境況,將至少取決于六個情況的進展或走向:
1、是否會有更多新增病例,以及這些病例的增長情況,還有這些病例的地域覆蓋范圍,零星分布或零星散發,還是集中或更多區域等;
2、新增病例的消滅清零速度;
3、新增病例區域的防控及出行政策,以及其他地方對這些區域來客政策的松緊度等;
4、疫苗接種速度、接種范圍以及有效性等;
5、國外疫情走向;
6、目的地政策,包括不限于對旅游企業的幫扶政策、拉動消費的政策、旅游成本調控與旅企營收等平衡等,以及目的地營銷有效度、文旅新產品的供給能力等。
這6個因素在當前同樣適用,將繼續影響國內旅游業的走向,但也有一些新變化。
一方面,7月底德爾塔變異病毒導致的疫情爆發,意味著未來變異病毒帶來的不確定性依然較大,進而也對疫苗的有效性(時間、范圍等)帶來影響。
另一方面,當前國內對新增病例的消滅清零速度,整體在加快,對疫情發生范圍的控制能力也在加強,同時,疫苗的接種人群在增加,但部分接種疫苗的有效期也快臨近。
這些因素相抵充,國內疫情防控依然還有不小變數,其中,目的地的疫情防控機制將更加完善有效,但目前及未來一段時間里,多數目的地的防控政策依然較為“高壓”,對跨省游的恢復還不夠“友好”。
國慶前福建疫情突然爆發,這兩天新疆伊犁發現新病例導致游客暫時不能離開,以及此前上海跨省游恢復僅一天又“中斷”......這些重要細節,折射出國內跨省游常態化熔斷趨勢漸成,文旅部在國慶前提出嚴格實施跨省旅游“熔斷機制”,是個例證。
另外就是國外疫情,整體也還談不上樂觀,防輸入政策依然“緊張”,但疫情外輸風險也還不小,目前文旅部等部門對出入境游的恢復政策,幾乎沒有松動。
大體可以說,疫情影響已近2年,國內的疫情防控在往積極方向走,旅游業的恢復態勢也逐漸向好,但還不足以說疫情與旅游業進入了一個常態化并存環境,旅游業還面臨不少可知、未知的變量因素。
參考官方數據,今年的清明、端午、五一和中秋旅游的數據,整體在往好的方向走,比如剛過去的中秋旅游的人次、收入都展現了更好的恢復走勢,人次與收入的恢復幅度上升,且兩者間差距縮小,但仍屬于“旺丁不旺財”,和前幾個假期類似。
對不少旅游企業來說,有幾個問題,不得不正視,不得不面對:
周邊游為主的現實,更加明朗,甚至還可能加強,供給端是否改變,怎么改變?
目的地政府對行業、企業的幫扶支持政策,相比去年在走弱,未來加碼的可能性不高,企業的現金流如何?營收及利潤的創造能力怎樣?
目的地的疫情防控政策(比如跨省游熔斷)變動常態化,機動、靈活的應對能力,如何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