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疫情又起,海南、新疆這些7月大火的目的地相繼告急,它們的暑假已經提前結束了。
而在幾個公認的網紅城市,仍然還是人從眾,抖音上的段子一條又一條。
有人說“全中國一半的游客去了重慶”,還有人說“全中國的游客都來了長沙”。
我在三峽游輪的考察行程結束后,在重慶和長沙分別停留了2天1晚,看到了這火爆的場面。
很可惜,相較于總游客量,網紅城市的同業接待量并不大,能吃到的訂單跟新疆、云南比,差距還很大。
為何網紅城市的旅行社大多成了過客,沒有吃到當地的紅利呢?
網紅城市為何會火?
先挑起一點爭論,誰是目前網紅城市引流能力最強的前3名?
這個問題,就跟中國排名第1的城市有2座,排名前3的城市有4座,排名前5的城市有一群一樣,沒有正確答案。
但如果我把引流最強從前3加到前4,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會跟我一樣了:重慶、西安、成都、長沙。
在疫情前,網紅之都被成渝西安霸占,但湖南的省會,硬是憑文和友和茶顏悅色,霸蠻沖了上來。
他們為什么會火?
① 去中心化的個人傳播
很明顯,現在是自媒體為王的時代,這點本文不贅述。
我們的媒體傳播,已從以新聞聯播為代表的“劇場模式”,迭代到以抖音為代表的“廣場模式”。
無一例外,四大網紅都是最先從抖音上火起來的,比如洪崖洞引爆了重慶熱度。
夜晚重慶洪崖洞的人氣
人性的底層邏輯是只關心自己,游客在抖音上打卡,并不說明他真正“愛”這個城市,而是通過打卡熱點來秀自己。
這幾個網紅城市正好滿足了游客的這一人性。
② 普通素人也可以網紅
這幾個城市有自己的代言人嗎?就像劉若英給烏鎮做的那樣。
有,也沒有,對吧?
“有”是確實有一些網紅IP,“沒有”是這些網紅無一不是素人。
西安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姐姐皮卡晨,是不是很多游客要去這個景區打卡的理由?
重慶的浪胃仙,長沙的唐藝,成都的小甜甜,她們都是跟我們一樣的普通人。
素人成為這個城市的代表,拉近了網紅城市和普通游客的距離,親近感是喜歡上的前提。
③ 頗具儀式感的打卡
什么是“打卡”?是拍照,還是親自去看一下?
我理解的打卡是一種儀式感,這種打卡行為本身,成為不少游客前往網紅城市的目的。
沒有摔碗酒,就沒有西安的脫穎而出;而成都春熙路的漢服,有人自己穿,有人拍別人。
我在長沙生活了4年,自覺真沒啥好“打卡”的,但當時沒有文和友和茶顏悅色。
長沙網紅粉店排隊人流
據我所知,真有年輕的小姐姐,為了這一杯幽蘭拿鐵去了星城,買到后迫不及待地曬圈。
掀起自傳播、打造素人網紅、營造打卡儀式感,這是我總結的三點成功之道。
接單量和訂單量的差距
作為業者,我始終堅持中小旅行社的立場,我看到了游客塞滿大街小巷,可當地旅行社大多沒吃飽。
這個接待量和訂單量的差距,是什么造成的呢?
① 網紅城市游客大多自由行
這一點很容易總結,也是當地業者自己的說法。
大城市擁有非常便利的地面交通,去長沙怎么可能要跟團啊?
網紅城市的主流客群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大多選擇了自由行。
前一段時間有個視頻說30萬游客把長沙地鐵都擠爆了,可見這30萬人都是自由行。
② 只打卡不需要第三方服務
去洪崖洞打卡,只需要自己從1樓(濱江路)爬到11樓,發現這里是新的“1樓”(滄白路)。
去春熙路,去文和友,喝摔碗酒.......都不需要第三方提供服務。
復雜一點的,李子壩輕軌穿樓的拍攝點、去哪喝地道的成都大碗茶、騎行西安城墻怎么租單車,這些網上大把攻略。
重慶市軌道交通李子壩站
在網紅城市的打卡行為場景里,沒有第三方的位置。
③ 游客爆滿帶來資源端瓶頸
在長沙住的那一晚酒店,凌晨2點突然停電了,可能是配電箱負載太高。
那個時間電工師傅早就睡了,一邊等酒店處理,我一邊掏出手機查找周邊的酒店,這么熱的天,娃都被熱醒了。
但很快我就放棄更換一家的念頭,因為這個區域所有的酒店都是滿房,除了我住不起的天價房。
等了一個小時后電工師傅處理好了,我躺在床上,職業習慣又開始思考。
游客蜂擁而至到底是好是壞?資源端的瓶頸,會讓旅行社使不開拳腳。
自由行的客人在景點排隊2小時都沒問題,但旅行社的客人肯定早就投訴了。
長沙排隊實景
我們該如何破局?
我們要棄療嗎?如果不是,該如何破局呢?
個人認為,這么大的人流量,是最大的基本盤。
① 大力拓展周邊游產品
還是由淺入深來講,這一點不難想到,已經有很多同業這么在做了。
離開重慶的航班起飛前幾個小時,我拜訪了一家當地的同業,他們告訴我,最近日均接待人數是1200。
了解他們的產品結構,發現大部分都是城區往外走的,我曾經在《五一“名存實亡”,如何破局而上?》說過:重慶不是市,而是省。
直轄市重慶有8.24萬公里²的面積,網紅的只是主城9區,下面的區縣大有可為。
同理在成都,我跟當地多家同業非常熟悉,他們這個暑假日子算是比較滋潤。
廣闊的川西是成都的腹地,幾乎所有去川西高原的游客,都是在成都接駁的。
② 深耕在地文化做體驗
西安周邊相對川渝沒有這么多資源,怎么辦?
還是回到本質來分析,旅行的本質是體驗異地的文化,文旅部合并就宣告了這一頂層設計。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十三朝古都西安,曾經是許多人魂牽夢縈的地方。
西安,要歷史有歷史,要文化有文化,要顏值有顏值,要張力有張力,“網紅城市”我覺得不足以描述它。
我建議愿意挖掘當地歷史文化的業者,善用明城墻、陜歷博、大雁塔這些場景來做深度體驗。
一位當地朋友,結合顏真卿、顏杲卿兄弟抵御安史之亂的事跡,在西安的明城墻做了一個“古城墻防御”的研學活動。
西安明城墻
這個活動深受小朋友歡迎,因為有足夠的樂趣;它也讓家長愿意買單,無論從學術高度還是場景還原度都杠杠的。
這是自由行游客能自行解決的么?
③ 幫游客與當地人鏈接
這是我去年底在黃山參加考察活動結束后,大家復盤時提出的觀點。
倒賣資源的路子走不通,大家都知道要從文化上入手,但具體到執行層面怎么做呢?
除了花精力去打造“城墻防御”、“夏荷宴”這樣的場景,還有別的方法嗎?
有的。文化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概念,把文化聚焦到人身上,更容易被接受。
這個“當地人”包括汪瑞華老師這樣的徽學泰斗,也包括徽墨廠一名普通的熟練女工,或者西溪南村里開小店的女文青。
自媒體時代,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故事,當地人自己講述的故事。
通過這些故事,是了解當地文化最接地氣的方式,再比如重慶即將消失的“棒棒軍”。
這些人游客無法找到,無法鏈接,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一言以蔽之,“網紅城市”如何能走向長紅?
加大文化含量才能持久,這也是當地文旅人的責任。
最后的話
國內游在今年暑假的火爆程度,讓我們不得不感慨,這個歷經風雨的行業,它依然是朝陽。
不要提什么消費降級,不要說什么游客恐慌,只要有一點機會,旺盛的出游需求就會釋放出來。
我們背靠的是中國14億人的市場,以及國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這是我們最大的基本盤。
我希望所有的網紅城市一直火下去,排長隊買奶茶的人間煙火氣,才是真正的國泰民安。
我更希望我們業者能抓住產品升級的機會,讓更多游客不滿足于拍照打卡,深度體驗網紅城市的優秀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也是加強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