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10月7日晚間,文化和旅游部發布了2022年十一黃金周旅游數據——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2022年國慶節假期7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4.22億人次,同比減少18.2%,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872.1億元,同比減少26.2%。
有意思的是,《數據線》對比了2019年-2022年這四年的國慶黃金周數據,發現的是無論是從國內旅游人次還是國內旅游收入,都是近乎直線下滑的兩條線,尤其是國內旅游收入方面,更是直接只有2019年的44.2%,遠遠落后于旅游人次的60.7%。
2019-2022年國慶旅游人次與旅游收入對比圖
圖源:界面新聞*數據線
這說明了啥?
這說明旅游越來越“傷不起”了啊!
今年國慶的三個“冰火兩重天”
天氣冰火兩重天——先熱后冷,一周經歷四季!
今年十一伊始,國內氣溫較常年偏高,大部分地區仍處于盛夏,尤其是黃淮地區和長江流域,10月4日之前,一直處于30多度的高溫中,而從10月4號開始,隨著寒潮席卷我國大部地區,全國迅速經歷一輪大降溫過程,中東部地區尤甚,如黃淮和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溫更是超過20度,從酷夏瞬間進入初冬,正如我一個好朋友所發朋友圈——開冷氣下鄉,開暖氣回家!
2022十一假期全國天氣地圖
圖源:中國天氣網
正如我在8月22日的文章《文旅收官之戰怎么打》中所說,今年將有可能見證以下從未見過的奇跡——曬秋與避暑同在,漂流與滑雪同游,企鵝與北極熊擁抱,軍大衣與比基尼同框!
地域冰火兩重天——東部火爆西部靜默,南方爆火北方溫吞
雖然黃山景區早就將客流限定在最大承載量的50%,但無論是春游期間的清明端午還是暑期游還是這次秋游的中秋和十一黃金周,朋友圈里看到的黃山卻永遠是人頭攢動,上一次刷爆朋友圈的“我再也不來了”的那句金句,并沒有阻止后人繼續蜂擁而至,于是,我們又看到一個億萬級別的視頻出圈,并誕生一個新的旅游計量名詞——10分鐘走1米。
媒體報道十一假期黃山景區游客擁堵情況
不過相對十一泰山看日出的堵在泰山十八盤的黑壓壓的人頭半天挪不動一步,十分鐘能走一米的黃山還算挺順暢的呢。
疫情下開業,三次關三次開的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按照某種情況下叫生不逢時,但卻依然爆火,十一您想停車都停不進去!
十一期間的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停車場爆滿 圖源:畢超
總之一句話,東部的名山大川和中部的重要旅游地標(景區、游樂園等)是這次十一黃金周的最大贏家。
難過的也有,比如新疆,比如內蒙,兩大自治區的首府更是重中之重(內蒙主要集中在呼包鄂三市),10月4日晚,新疆烏魯木齊市發布《關于烏魯木齊市嚴防疫情風險外溢工作措施的公告》,決定烏魯木齊市各區縣人員暫不離烏;這也是自烏魯木齊市自8月10日8時起在全市重點城區實行臨時性靜態管理措施近兩個月以來,再次實施的防控措施;
烏魯木齊市防控公告
另外一個烏市——大烏蘭浩特也于10月7日開始實行靜默管理;其隔壁的呼倫貝爾等多地也因發現陽性人員開始實行靜默管理;
這次十一,四川和云南也受影響很大,青藏地區和河西走廊地區很多景區都是門可羅雀,十一旅游仿佛以“胡煥庸線”為區分,呈現明顯的地域冰火兩重天格局!
胡煥庸線 圖源:地理公社
消費冰火兩重天——城市中一線新一線回血快,二三四線多躺平
中東部地區和一線新一線城市(含部分標桿龍頭景區)回血快,尤其是北京和上海兩地,北京商務局數據顯示,北京百家重點監測企業實現銷售額78.4億元,同比增長5.4%,全市52個重點商圈客流量3192.2萬人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5.1%;而上海的數據是線下消費金額407.7億元,同比恢復至8成,線上消費金額約254.8億元,同比增長2.9%。
北京上海長三角等地國慶商貿消費情況
圖源:界面新聞*數據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的消費數據是在幾乎半數北京人進山的情況下統計的市區消費數據(意味著還有一大半的消費數據未能充分體現出來);而上海的消費數據更給人意外之喜,要知道在今年3月底之前,上海的經濟和消費基本都沒傷筋動骨的,而這次十一黃金周上海的消費數據如此堅挺,確實讓人驚喜。
十一文旅先高后低、先火后淡,“十一”是一個濃縮版的暑期
為什么十一文旅先火后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十一黃金周無論各地存在什么樣的地域差別,各地按照時間軸而言整體呈現的先高后低、先火后淡,呈現出是一個濃縮版的暑期(七月火、八月淡)——
那么,是旅游”上氣不接下氣’嗎?
還真不是!
是那該死的疫情+突變的天氣形成的“雙殺”!
這次十一黃金周,云貴川三地客流互不往來損失巨大
游客是要出門的,受壓抑如“驚弓之鳥”的旅游還能爆發嗎?
這次十一,至少一半的都市客流被錨定在本市之內,使得本地游客占比居于近三年國慶節來最高,以我小區和臨近小區為例,10月1日開出市區去玩的車輛總數不足兩成,而在345這三天,出去車輛近半,但6號就已經再次停滿,意味著即使出市區,也僅僅是小周邊淺嘗輒止,尤其是惠州這一波意外的疫情,讓有幾個朋友剛出去就被困,暫時回不了家。
我們的感受是,今年是大家萬萬沒想到的一年,疫情已經讓旅游從前年的“風聲鶴唳”到去年的“淡定篤行”到今年的“驚弓之鳥”,不僅游客感到不踏實,旅游業者心里也一直在打鼓。我一個做了十多年旅行社的朋友這三年不斷地在“想重啟、在重啟、被暫停、退款退團”中循環。而今年出深圳的朋友全部只有一個100公里內的旅游目的地,而且基本上是一站式,到那里吃個飯過個夜、露個營、泡個溫泉就回來,絕不拖泥帶水,就連去清遠玩戶外的領隊朋友們也基本上兩天一個頻次,寧愿跑多次也不要一次性連過幾夜,以免一不小心(突發疫情)被封在外地。
深圳這三年發明了不少新詞,這也是深圳創新力的一大證明
這樣受壓抑的旅游能爆發嗎?
當然能!
不信你看孩子放假后的家里表現。
為什么我們認為露營、戶外和冰雪之火是未來旅游的新四大天王
今年以來火爆全國的露營,大家一開始只是以為趕個時髦——
但我們從3月露營開始一露頭,就感覺這是一個旅游新風口!
露營與音樂是完美搭配
于是,我們不僅一直在堅信,而且一直在鼓吹,同時還不斷以身作則地在推動——
因為露營,不僅僅是親近自然,而是釋放心靈、回歸天性的最佳旅游方式;
更重要的是,露營百搭——露營可以和任何場景混搭,可以和任何行業聯動;
當然,露營流行還有一個重要元素,就是極其簡單,誰都能玩,誰都能參與!
更何況,露營還充分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極致浪漫,你看最偉大的哲人所思所為也不過如此——天當作被地當床!
露營與篝火,是人類回歸自然、致敬先祖的永遠圖騰
露營,更是家庭極致浪漫和親情融入和釋放的最佳空間!
而戶外,更多的是跟運動和探索有關——尤其是席卷海陸空的戶外新潮運動、以及探索戶外的徒步、研學等都是方興未艾;
哪怕是荒郊野草,也能點亮戶外的一片天
山野戶外、鄉村戶外成為戶外的最關鍵兩大場景。
冰上運動今年會暴增,尤其是少兒類——
滑雪運動會比往年更為爆火,滑雪場會更多的成為親子樂園,估計天氣也會加一把油。
2022北京冬奧會帶來的不僅是優異的成績,更是中國冬季冰雪運動的全新高位啟航
這個冬天,尤其是第四季度和明年的第一季度,中國文旅這新的四大天王會給中國旅游帶來巨大的能量和驚喜。
過山車式的十一,能給今冬明春的旅游市場什么啟示?
旅游跟天氣走、跟政策走這是新常態
這次十一黃金周,旅游整體呈現前高后低的行情,跟天氣和政策是息息相關的,這個每個人都有深切感受,我這里就不再復述(這也意味著文旅行業必須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預案應對未來——中國文旅人真的太難了)。
旅游跟游客走、跟創新走、跟文化走是新潮流!
今年文旅市場一個重要的轉變就是游客說了算,凡是欺騙過或者欺負過游客的景區和旅游城市,基本上都難以再翻身。游客也不去向這些體驗不好的地方的本地主管或者上級部門投訴了,直接將自身的經歷視頻掛上網,以至于傳統應對游客投訴的思路被屢屢破防。
游客想露營,于是露營一片大火;游客想住鄉村里的一個現代化的家,于是特色鄉村民宿全部爆火;游客想在本地玩出新花樣,于是上海搞了“海派城市考古”,解鎖上海本地深度游等報名供不應求;
還有一些游客選擇就地躺平,于是外賣比往年更火;也有一些游客選擇反向出游,于是我們看到以往從來不是旅游旺地如(鶴崗)客流暴增數倍以上。
某網絡博主分享的鶴崗酒店體驗筆記
創新方面,就光旅游IP禮物方面,就有不少,如綠馬神獸的火爆出圈和盲盒全面滲入景區和文旅營銷圈,帶來驚嘆和驚喜連連。
文化方面,更是驚喜不斷,前面說到的創新更多的也是跟文化相關,而《滕王閣》與王者榮耀的合作、河南衛視的“重陽奇妙游”,無一不給人一種將千年文化重新復活和流淌起來的感覺。
《重陽奇妙游》
加快調整人與事,文旅復興見曙光
當然,更值得興奮的消息是兩個:
一是首都今年的北馬(北京國際馬拉松)即將于11月6日正式開賽,這意味著3萬人級別的群眾戶外運動在3年多以來歷史性開閘!
二是香港宣布10月19日實行“0+0”的政策,全面向國際開放,這也是中國向世界敞開大門的兩大試點之一(一是沿邊城市放開旅游的試點)。
網傳媒體報道
所以,這個十一,香港不僅在近三年來第一次沒有缺席!未來說不定還將繼續引領中國旅游國際化新使命。
而復興中國文化和旅游這樣的使命,將歷史性地落在包括港澳臺在內地中國這一代文旅人身上!
中國文旅人,寒冬下一起抱團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