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2月16日至20日,我應河南太和國旅董事長趙淑紅邀請,參加了第4屆“新時代大文旅”高峰論壇,并在論壇上擔任圓桌論壇主持。
活動現場,來自北京、安徽、廣東、上海、河南的行業專家貢獻了大量的真知灼見,一貫利他的我充當綠葉,為各位嘉賓精彩的輸出提供服務。
文旅大會主持發言 圖源:筆者提供
利用論壇間隙,我在當地旅企朋友的陪同下,走訪了洛陽和鄭州的一些優秀文旅項目,深感河南歷史文化的厚重,以及當地文旅新物種的巨大能量。
在“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的觀眾席上,我幾度被演出內容中的動人故事觸動,不禁哽咽落淚。
史上的輝煌和近代的苦難,交匯在這片中原大地上,我站在景區大門外的麥田里,半晌都回不過神來。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景區外 圖源:筆者攝
“中”這個字對河南有非凡的意義,飯桌上我跟當地朋友學會了它的發音,但“中”字不僅不土,而且文化意義深厚。
這篇考察收獲,我就先從河南為什么很“中”開始說起。
本文撰寫過程中,得到了執惠集團董事長劉照慧老師的悉心指導,在此表示感謝。
河南文旅的“中”表現在哪里?
漢語中用于表示肯定的詞很多,比如說“行”、“可以 ”、“好的”,再比如“是”,還有“成”。
從音調上比較,“是”有點太急促,“可以”有點軟軟的,“成”也不提氣,只有這個“中”就像一個石頭扔到水里,聲音恰到好處,聽起來就覺得舒坦。
河南人給你回答這個“中”字的時候,你會覺得很踏實。他們用這個字,表達了自己的一種豪氣和底氣,特別鏗鏘有力,特別自信。
自2018年文旅加速融合以來,河南當地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眾所周知河南衛視通過傳統佳節“奇妙游”系列出圈,已成為河南文旅的品牌形象。
河南衛視“元宵奇妙游” 圖源:河南衛視
在河南文旅的發展優勢里,我總結了三個“中”。
① 地理位置居“中”帶來的交通區位優勢
17日15:17我從洛陽白馬寺拜謁完出來,我有點擔心地問:18點在鄭州河南飯店的接待晚宴,我不會遲到吧?
結果我17:50信步走進晚宴餐廳,途中我們還花了半個多小時,去看朋友在社區新做的項目,這只是河南交通區位優勢的一個縮影。
從全國范圍來看,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飛抵鄭州均在2小時以內,坐高鐵深圳最遠,也在7小時以內,跟到溫州的時長差不多。
鄭州是全國唯一擁有米字型鐵路線的城市,順時針依次可以直達北京、濟南、徐州、合肥、武漢、重慶、西安、太原。
河南米字形鐵路 圖源:筆者提供
河南省內高速路網密度堪比珠三角和長三角,13個5A景區的9個距高速出口在10公里內,鄭汴洛之間交通便利度,讓外地人根本看不出這是3個地級市。
“要致富先修路”,要發展文旅業,自然少不了交通基礎設施的助力。
② 發展狀態的“中”庸表現出的大氣從容
“中”還代表中庸,我從河南朋人的身上,體會到中庸更深層次的2個意思。
第一個是“和”,以和為貴,從他們發自內心熱情友善的態度可以看出來。
即便一個飯店服務員,操著我聽不懂的濃重鄉音,臉上卻帶著樸實的笑容,腿腳還很勤快。
第二個是“正”,對事公正、對人正直,這幾年我沒聽過河南文旅消費中的高曝光負面新聞。
在景區買商品,在路邊吃排檔,絕不會因為你說普通話,就會擺出兩幅面孔、拿出兩套價格。
孔子說:“中庸是最高的境界,人們很少能夠長期踐行它”。
河南文旅業的發展狀態,既不見海南云南的雍容華貴,也缺少新疆貴州的冷艷清絕。
它就像河南人一樣中庸,四平八穩,不溫不火,大氣從容地往前邁步。
③ 產品特色的“中”國風深受年輕人喜愛
到洛邑古城時,我發了一條朋友圈,說全洛陽的小姐姐恐怕都集中到這里來了,穿漢服打卡的人比穿便裝的游客還多。
洛邑古城漢服打卡 圖源:筆者攝
洛陽正在建設全國首個沉浸式文旅目的地,力求打造最具專業性、最高知名度、最大影響力的中國“劇本娛樂之都”。
我在洛陽隨手拍了一些照片,發現它確實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華麗的古風裝扮,沉浸感十足的街景,熱鬧的吆喝叫賣聲……
洛陽古風旅拍場景 圖源:筆者攝
很可惜此行沒去開封,我猜那邊盛況恐不輸洛陽,大眾點評搜索“漢服體驗”,洛陽共有結果60多條,開封20條,而1800萬人口的深圳也只有22條。
河南衛視奇妙游之所以出圈,底層邏輯是90后的主流消費人群,已經把中國風當作時尚潮流,正如我年輕時的港臺風一般。
云臺山《七賢游園》國風演藝 圖源:中國旅游協會
逢“中”必捧已成為主流價值觀,作為文旅從業者,我找不到比河南更符合的場景,可以在產品中植入中國風元素。
華夏九州正中,中庸從容大氣,最潮的中國風,河南文旅的資源基礎,真的很“中”。
哪些還可以再靠“前”一點?
我是湖南人,湖湘文化的精髓是“心憂天下、敢為人先”,它是近代湖南人群星璀璨、攬天下興亡于一身的根基,照亮了彼時舊中國的深邃夜空。
我也是深圳人,“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特區精神,讓深圳迅速發展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寫下了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的不朽篇章。
在“中”的基礎上,河南文旅業還可以勇敢地沖得再“前”一些,膽子再大一點。
① 優秀的文旅IP再多一點
河南的文旅宣傳做得如何?有河南衛視珠玉在前,誰也不敢說它做得不好。
我們仔細想想,省級官媒層面的宣傳,從傳播量去分析,目前是火得不行。
問題是,ROI呢?其實很難測算,因為體制內的宣傳,幾乎是不會帶貨產品的。
今年的元宵奇妙游再火,我看完后再動心,除了購買去鄭州的機票,我還能購買什么具體產品呢?
普陀山有小帥、杭州有小黑、泰山有娟姐、西安有冰蛋和皮卡晨,河南有誰?恕我孤陋寡聞了。
普陀山小帥 圖源:舟山日報
個人大V可以完全從商業化角度出發,在提升個人影響力的同時,帶來更實際的訂單轉化。
僅僅靠一家河南衛視力度也不夠,何況它只在全年中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帶來5波海量的關注度。
自媒體宣傳是一個常態化的工作,除了建議打造更多個人IP,各級文旅主管機關、各家河南文旅企業,也需要全面參與進來。
還是用數據來對比,作為浙江麗水的一個縣,“遂昌文旅”公眾號多年來一直保持日更,平均閱讀量在600+。
遂昌文旅已發布1587篇原創內容
而鄭州下屬某文旅資源大縣的公眾號,更新頻率在每周2次左右,平均閱讀量不足100。
黨和國家已經把自媒體渠道當作核心的宣傳喉舌,對于河南的朋友們而言,時不我待,機不可失。
河南衛視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選題和元素材,只要去好好利用,進行二次創作即可,這可是人家沒有的優勢。
② 產品主題化設計再深一點
河南缺少能提供優秀體驗的文旅項目嗎?不缺,只有河南算一個,清明上河園算一個......
開封清明上河園景區
但這些項目太碎了,它們以“點”狀散布,缺乏主題性的“線”路,更談不上形成全省層“面”的文旅高地,比如意大利的托斯卡納和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
一旦這些點要游客自己去串,就增加了轉化的難度,很大一部分人會在這個過程中迷失,選擇結束行程回家。
我們到巴塞羅那,知道去哪些地方可以尋找高迪的靈感;我們去阿姆斯特丹,梵高之旅也是早已清晰界定的路線。
德國的“浪漫之路”、“黑森林之路”、“童話之路”也不是旅行社做出來的,而是基于當地歷史文化沉淀的公認產品。
德國“浪漫之路” 圖源:作者提供
我們河南的“神都武曌之旅”、“國花牡丹行”、“白居易之路”,在哪里呢?
在我主持的圓桌論壇上,中國旅游研究院的張楊博士,從供給側和需求端,為我們總結了文旅融合5年來的行業宏觀成果。
我東施效顰一下,在產品為王的當下,河南文旅產品叫好不叫座的現狀,到底是哪一頭出了問題。
先看需求端,河南衛視的活干得確實漂亮,加上前面總結過的年輕人猛追國潮風,按理市場需求不存在問題。
再看供給側,我搜索了上海2家頭部旅企的小程序,稻草人沒有河南產品,麥淘親子只有1條河南產品,而青海有11條。
麥淘親子僅有一項河南產品可售
結果很明顯,河南文旅業需要更多優秀的產品經理,研發是產品的第一環節,它決定了產品的銷量。
③ 美食菜品的創意再新一點
此次河南行,東道主用碳水炸彈滿足了我這個吃貨的胃,回程發現肚子又大了整整一圈。
河南深厚的歷史文化,為豫菜提供了足夠多的故事性和儀式感,洛陽水席里的燕菜,其實是當年百姓獻給女皇的一只特別的蘿卜罷了。
鄭州方中山特色小吃 圖源:筆者攝
別說外省幾乎見不到豫菜的身影,即便到了河南省內,餐飲的創新性頗有些乏善可陳,尤其缺乏正餐的爆款菜品。
相比川菜、湘菜,為何它們越來越成為異地年輕人的消費選擇,根源我認為在足夠新穎且層出不窮的創意。
陳麻婆豆腐、李子壩梁山雞、文和友口味蝦、費大廚小炒肉,都是日銷過萬份的爆款,哪怕它們并不那么好吃。
正如我吐槽過的徽菜,在10、20、30年后,主流餐館里能點到的仍是小時候那些SKU,不知道是說它堅守傳統、還是不敢創新呢?
如何讓河南文旅產業真的“能”
我在河南學到的除了“中”,還有一句“能”,這個字用在不同語境里,會表達出完全相反的意思。
"能"有時候表示質疑,“你這么能啊”實際是反感諷刺,好像別人什么都不知道,就你什么都知道似的。
但更多的時候,在河南話中“能”是個好話,夸人的時候會說這個人“能”,“恁能”也是聰明,能耐大的意思。
本文選擇這個“能”字,是從褒義的角度去理解,并從勢能、動能、潛能三個方面展開,如何才能讓河南的文旅產業真的“能”。
① 傳播的勢能
河南這幾年連續破圈的傳播動作,就是在歷史文化的基礎上,用平視的視角去跟年輕人交流,不再是宏大敘事,而是更加精致刻畫,更加突出文化的特色和潮流的美感。
唐宮夜宴 圖源:豫記文旅
它徹底改變了以往外省人對河南過去很窮的刻板印象,它把河南文化的頂層價值觀,定位在了有中國味、中華韻的落腳點上,正如西藏的純凈,泰國的友善和日本的精致。
經濟的發達,文化的自信,國潮的興起,底層邏輯也在于這一代年輕人他們有了更強的底氣,平視包括漂亮國在內的整個世界——你也不過如此。
河南代表著中原文化,但更代表著中國文化,它幫年輕人從仰望世界到平視世界,最終到擁有文化自信,所以他們愛河南,愛傳播河南的文化內容。
這股文化上的傳播勢能已如氣吞牛斗,噴薄而來。
② 發展的動能
相比傳播的勢能,在發展的動能上,河南文旅要做的功課還很多。
我有一種感受,對河南而言,文化跑得太快了,旅游有點跟不上,這并非文旅融合頂層設計的本意。
上文已經提到,河南旅游產品供給跟不上,結構層次不夠豐富,旅游這個文化的載體一旦缺失,那文化就是空中樓閣、鏡花水月。
如果不能把出圈的傳播勢能轉變成發展的持續動能,可能這一陣子熱度過去了,受眾對套路手法審美疲勞了,河南文旅業就會淪入沉寂了。
河南必須用這一波的勢能形成的傳播影響力,帶去整個供給端的改造和變革,加大優質產品的供應量和各種業態的優質服務。
產品始終為王,文化脈絡清晰的優質產品矩陣,是王中王。
③ 未來的潛能
產品供給一旦補上,未來持續發展的潛能在哪里呢?我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分別提一點小建議。
宏觀層面,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優化創新機制,帶領全省文旅從業者持續認知提升和理念轉變。
敢于走出來,到沿海去,到上海、到深圳去,學習更發達地區的成功做法和成熟經驗,比如浙江的鄉村振興和農文旅融合發展。
中觀層面,區域定位還要進一步明確,避免同質化競爭,內部打亂仗,傷害到友軍。
比如說鄭汴洛一體化,洛陽怎么定位?開封怎么定位?開封講大宋文化,洛陽講大唐文化,大唐文化又涉及到和西安怎么去差異化定位等。
河南開封府 圖源:開封網
微觀層面,要讓企業尤其民營企業成為創新的主體,深圳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19年高居全國城市首位,這跟深圳民營企業的活力是分不開的。
幫助文旅企業引入更多優秀的頂級人才,如果他們實在不能去河南扎根,那就把產品的研發中心設到沿海城市去。
最后的話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心靈故鄉,老家河南”,這些廣告語我們都不陌生。
“行走河南,讀懂中國” 圖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
我們對河南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宏觀宣傳口號的層面,往下到中觀的產品矩陣和創新脈絡,其實是缺失的。
微觀層面,洛陽漢服旅拍的火爆和開封清明上河園的亮眼,不足以讓整個河南沖到全國旅游目的地的前列。
最后,以我在新鄭機場登機離開前發的朋友圈內容結束本文:
謝謝你,河南!你在近代用厚重承受了半個中華民族的苦難;
謝謝你們,河南人!你們用真摯樸實又熱情洋溢的待客之道,讓我深深折服。
借助中原大地沉淀的五千年文明,依靠文旅融合引領的高品質創新,相信不用多久,我們都要對河南豎起大拇指說一句:“你咋恁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