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3月5日,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出爐。作為承前啟后的國家綱領性文件,《報告》引起了廣泛關注,各行業都希望從中捕捉到未來的某種蛛絲馬跡。
作為生活服務業的一部分,旅游屬于典型的幸福產業:亦即先有“國泰民安”,后有旅游的自然繁榮。所以即使《報告》中沒有大篇幅直接提及旅游,旅游人也不必妄自菲薄,《報告》發布依然是與行業息息相關的大事件。
更進一步,我們可以從《報告》中看到中國旅游的哪些過去、現在與將來?
《報告》只有一處直接提及旅游業,留得青山、各安其命
回到《報告》本身,縱觀下來,直接提及旅游業的只有一處,發生在政府總結過去業績、且強調成果極其不易的環節。
@政府工作報告:...著力擴大消費和有效投資。疫情發生前,消費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面對需求不足甚至出現收縮,推動消費盡快恢復。支持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汽車保有量突破3億輛、增長46.7%。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從15.8%提高到27.2%。發展城市社區便民商業,完善農村快遞物流配送體系。幫扶旅游業發展。圍繞補短板、調結構、增后勁擴大有效投資...
在“擴大消費”方面,旅游排在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以及電商與線下商業之后,這體現了各產業對經濟拉動效應的排序;另一方面,《報告》對旅游的闡述是“幫扶”發展,也代表著旅游業過去受到的沖擊,在國家層面是有感知的。
但因為旅游業“國泰民安”屬性太強、過度依賴大環境本身,所以相關的產業政策并沒有大宗消費和商業那么強烈——有政策也是“幫扶”性質的,主要是在困難時期幫瀕死企業續上一口真氣。
這種思路,在香港旅游業的案例中尤為明顯。
香港文體及旅游局局長楊潤雄,曾在2022年9月對媒體表示:過去兩年,香港政府幫助旅游業都超過38億元了。但是這個和行業本身有生意做、自己去發展,還是相差很遠。
事實上,當疫情時期限制出行的措施取消后,旅游業自然就從春節前夕一直火到現在。最新的數據如下:
國家統計局稱,春節過后服務業復商復市加快,景氣水平升至近期高點。2 月國內航班執飛架次持續位于相對高位,與2021年6月日均架次基本持平。居民出行半徑擴大有助于零售、餐飲、住宿等行業恢復,道路運輸、航空運輸、住宿、商務服務等 8 個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
所以,宏觀層面關于旅游業過去幾年的隱含態度,或許可以概括成:留得青山,各安其命。建議業內商家領會精神:如果再碰上疫情這樣的暴風驟雨,怎么做才是最務實的。
旅游仍是“擴大消費”的重要抓手,假日經濟+消費券雙管齊下
在未來“擴大國內需求”部分,旅游作為生活服務消費的一部分,將繼續扮演重要作用。
@政府工作報告:...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大宗消費,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
總體而言,促消費的底層邏輯是實現居民增收,大家有錢了自然會消費。《報告》將2023年GDP目標定在5%,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與GDP增速掛鉤,于是有分析機構推測,今年居民收入增長的空間有限、消費恢復明顯上升的可能性不高。
換句話說,在這種預期之下,還是要多一些刺激手段才可能實現目標。
具體怎么做?紅塔證券分析師認為,其中一個重要抓手是,利用節假日,搭建消費場景,配合消費券和現金券,以激活旅游、酒店、電影、體育、餐飲、展覽、演出等服務消費。
這里的一個背景是,近幾年國內消費市場的“假日經濟”效應,確實越來越明顯。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報告,2022年7個節假日期間,全國出游人次約占2022全年的42.35%——在2019年這個數字還只有27.9%。
大家集中在節假日扎堆出游,帶來的結果就是旅游與大消費“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典型案例是2022年十一期間,全國國內旅游出游人次同比減少18.2%,連帶著整個10月全國餐飲收入也同比下滑了8.1%。
所以選擇在節假日通過發放消費券、集中火力刺激消費,是一個很務實的選擇。
事實上,發放文旅消費券刺激消費,在疫情三年間已經是個被驗證過的打法。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至2022年4月,全國已有40%的地級市發放過文旅消費券。
而在如今“疫情已經消失”的當下,繼續啟用消費券可能會取得比以往更好的成效。
但地方政府自身背負的財政負擔,會是個阻礙嗎?
《報告》顯示,從2023年的赤字安排看,新增赤字5100億元,全部是中央赤字,通過國債發行彌補——這或許意味著,中央政府正在試圖將地方政府的債務置換回來,以更高等級的國家信用,來替地方政府“找錢”。
在未來,地方財政支出中的一個小小支流,可能就會流入消費券的補貼當中。所以這里還是有個可期的前景。
旅游可以如何為國分憂?加速吸納就業的“蓋世英雄”
猜想過《報告》中折射的旅游業前景之后,也來看看旅游業可以做哪些事“為國分憂”。
@政府工作報告:...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導向。把穩就業作為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關鍵指標。著力促進市場化社會化就業,加大對企業穩崗擴崗支持力度。
從《報告》中提出的2023年政府就業目標來看,今年跟往年比屬于壓力更大:城鎮新增就業由過去兩年的“1100 萬人以上”,提高至“1200 萬人左右”。
數據顯示,2022年城鎮調查失業率最高曾攀升至6.1%,16-24 歲青年失業率全年均處歷史高位;今年進入1月以來,城鎮調查失業率為 5.5%,但16-24歲青年失業率高達17.3%,青年就業難問題依然突出。
在這種背景下,旅游業能起到什么作用?首先,從2019年數據來看,疫情前中國旅游直接和間接就業7987萬人,占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31%,總盤子上確實有“為國分憂”的空間。
其次,旅游業在復蘇期可以創造的就業機會,正在加速井噴。
據前程無憂發布的報告顯示,伴隨國內、國際旅游出行市場進入持續復蘇態勢,旅游業招工需求量增大,促進相應崗位招聘需求觸底反彈——但疫情管控放開至今,只有近三成的受訪從業者表示,其所在企業/機構的員工人數有恢復性增長,仍明顯低于疫情前水平。
人才供不應求的結果,就是招聘薪資的大幅提升。
開年至今,各大酒店集團在前程無憂發布的招聘薪酬均有所上漲。例如,之前超過三成的酒店基層員工月薪在“3001-3500元”,但現在酒店的禮賓員崗位薪酬基本在“4000-5000元”,甚至有酒店6000元招聘全職客房保潔員。
一切跡象都指向了,旅游業未來吸收就業的潛力非常龐大。在穩就業就是穩民生的當下,旅游對中國社會經濟貢獻的價值也將水漲船高。
除此之外,《報告》中還有多處與旅游相關的信息點。
比如高鐵里程、高速公路里程、機場容量等交通出行基建的進一步增長;以及生態環境改善、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地的增加,意味著國內旅游市場的“硬件”在日趨向好。
而鄉村振興、支持港澳發展經濟,則指向了旅游產業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發展”依然是不變的時代主題,“旅游致富”本就是“共同富裕”實現過程中一個經典且有效的場景。
對全球大多數國家來講,旅游從來都不是一個生死攸關的產業。有數據顯示,全球旅游業受疫情影響,其直接GDP占總GDP的比重在2021年為2.2%——即使是在疫情前的2019年,這個數字也不過是4%。
所以,旅游人不必奢望這個產業會在《報告》中占據多大的篇幅:因為國家大事一眼望去,事事不提旅游,卻又事事關乎旅游。不管是否明確被感知到,這個產業都已經是大棋局中的一員。
我們繼續保持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