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2016年10月17日9時,國家減災委、民政部針對今年第21號臺風“莎莉嘉”、第22號臺風“海馬”可能造成的影響緊急啟動國家救災預警響應。
“莎莉嘉”未來強度會繼續加強,并以鼎盛期的狀態(強臺風或超強臺風級別)登陸海南,有望成為1970年以來10月登陸海南的最強臺風。
那么在兩大臺風來臨之際,你是否有合適的預防措施呢?比如買好了天氣保險或者做好了其他保障。執惠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一家類保險公司,是國內首個天氣風險管理服務公司,為旅游、個人生活、農業、水力風力發電、國內外航運業等提供自動化的天氣“類保險”服務。購買天氣保障服務的用戶,在遇到壞天氣以后,就能在72小時內自動收到現金賠償,不用報案、定損、等待,可以迅速彌補損失。
創業創新:氣象預報切入旅游行業
提到旅游保險,你會想到什么?
你或許想到的是旅游人身意外傷害險。沒錯,目前國內保險公司開展的旅游保險業務主要有以下五種:旅游救助險、旅游求援保險、旅客意外傷害險、旅游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住宿游客人身險。但是在旅游行業,除了以人身安全為主的保險類型,還有多種保險和類保險,比如天氣保險。
關于天氣保險的應用,在我國早在十幾年前只在農業上有過實踐,第一次應用在旅游行業是2014年眾安保險首推的旅游天氣保險。但由于對于保險公司而言,推出一個新型天氣險種自然有法定的流程要走,需要在多部門(如保險、氣象、農業、地理)合作的基礎上進行精細的數據分析和復雜模型設計。而傳統保險公司由于缺乏天氣領域數據能力與技術基礎,無法對天氣指數實現實時動態定價,因此“旅游(出行)天氣保險”始終是目前傳統保險公司及互聯網保險公司尚未正式涉及的險種,這一領域的創業創新也因為技術和人才壁壘而發展緩慢。
而目前在我國氣象預報的商業化運作,則主要在公眾服務市場,拿天氣做文章的企業都主要集中在氣象預報、用戶服務方面,以大體量的天氣客戶端為主。例如墨跡、天氣通等,墨跡天氣已積累上百萬用戶,覆蓋2000多個城市;天氣通則是國內最早的手機專業天氣軟件。
但是在國內旅游行業,以氣象預報切入為旅游企業和用戶做服務的商業模式,據執惠了解,目前只有美天科技推出的“美天氣”和武漢低溫寶信息有限公司推出的“天氣寶”,執惠根據公開信息將兩者盤點如下:
天氣寶是武漢低溫寶信息有限公司旗下產品,主要為旅游,個人生活,農業生產等場景提供自動化“保險”服務。2015年6月完成425萬天使輪融資,投資方主要為騰訊電商控股集團原CEO吳宵光,以及天使投資人王剛。目前已經與OTA、大型保險公司達成渠道合作。例如去哪兒、途家、平安保險等。盈利模式主要為在各個領域通過各個渠道銷售天氣保障獲取收入,其次作為保險公司天氣保險產品的產品設計方,獲取盈利。
美天氣是美天科技有限公司(商業氣象公司)推出的旅行天氣保險產品,除提供天氣實況詳情、空氣指數、生活指數、預警提醒等信息以外,還根據天氣情況為用戶制定出行計劃。2015年初獲得1300萬人民幣融資,投資方未透露。主要和全國各省市氣象單位建立長期戰略合作。盈利模式為以天氣指導用戶生產、生活,按功能模塊前項收費,其次是后項廣告收入,提供付費的行業化氣象解決方案等方式實現盈利。
由此可見,美天氣主要傾向于用戶做出出行計劃的參考意見,專注于為用戶的出行計劃做制定和監測,從旅行計劃的前端切入旅游行業;而天氣寶則在用戶做出出行計劃之后為用戶提供出行天氣“保險”,從旅行計劃實施的后端切入旅游行業。
執惠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上面兩家利用氣象預報進行創新的公司中的一家類保險公司。
以天氣保障切入旅游行業,這家類保險創業公司有何不一樣?
天氣寶為旅游行業提供全球主要目的地,按照線路的天氣“保險”,游客旅途遇到壞天氣,就有機會得到全額旅行費用賠償。天氣寶通過與旅行社、OTA合作,向游客提供他們的服務,包括途家網、去哪兒網等平臺,都已經與他們建立銷售合作。
據執惠了解,保險有明確法律定義,是指對于未來可預測風險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主要在于對損失進行賠償。而類保險并不是保險,看起來和保險性質一樣,區別在于不需要證明損失,不需要核定損失金額,根據損失的金額進行賠償。而提前約定好一個金額,約定好一個到達金額的天氣條件,一旦到達這個條件,自動賠付。
天氣寶就是這樣一家類保險公司,定位于互聯網上向全球提供天氣災害保障的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產品對旅游業、農業、零售業的客戶,實現了全自動(用戶無需報案、定損和等待)對用戶補貼,一旦約定的壞天氣情況發生(以中央氣象臺數據為準),就無條件自動打款。
目前旅游行業的氣象市場還是一片藍海,但揚帆起航的兩艘快船還是引起了旅游行業和資本方的注意。而2015年6月,天氣寶宣布融資更是標志著旅游行業的在業務層面并不存在競爭關系兩家氣象保障企業從企業類型層面進入競爭狀態。那么后進入者天氣寶是如何解決市場痛點呢?
天氣寶創始人兼CEO向濤向執惠表示,在很多人看來“天有不測風云”,旅游(甚至是任何出行情景)遇到壞天氣只能自認倒霉,但天氣寶卻為這樣的情況提供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拿旅游行業的產品來說,對用戶而言,當籌劃多月的旅途因為異常天氣而不能成行,或者體驗非常差的時候,天氣寶自動支付的天氣補償款,可以讓游客再來玩一次,彌補心理上和金錢上的損失。而對于旅游企業來講,這一項天氣保障業務無疑是給旅游產品提供了體驗性的增值服務。
據執惠了解,其實無論是保險公司,還是類保險公司,研發與推出天氣保險或者天氣保障業務主要存在兩個門檻:龐大而精細的天氣數據積累與分析能力、復雜的精算/風控模型設計。而對于用戶而言,購買保險公司或者類保險公司的任一險種或者保障服務,都存在兩個問題:復雜的定損流程、冗長的理賠過程。那么作為類保險初創公司,天氣寶會用什么方式來解決以上門檻和痛點呢?它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么?
面對執惠的提問,向濤坦言,類保險服務相當于一個有條件觸發的服務,事實上,這類有或然性的服務在我們生活中是很常見的。比如車主熟悉的“道路救援服務”,就是有或然性的,當發生拋錨等事故的時候,服務才被激活,否則期滿失效。天氣寶的類保險身份,其實本身就是一個優勢。
相較于保險公司冗長的賠付流程,天氣寶的類保險保障服務賠付流程就無需很多核定和證明,以中央氣象臺實測數據為準,以事先約定氣象指數為指標,從而使賠付流程簡潔和迅速,一旦官方氣象部門發布實測數據達到約定值,即自動賠償,從而為用戶帶來的極致體驗。在曾經人們對壞天氣只能聽天由命的市場環境下,現在可以通過天氣寶服務獲得補償,用一定經濟補償來彌補心里損失。
向濤向執惠介紹到,天氣寶的天氣保障購買流程簡單,不需定損,賠償3個工作日內自動到賬:與傳統保險相比,從保障效率(同樣是做全國業務,十幾個人一臺云服務器VS 傳統保險上萬人上萬億資產),用戶體驗(即時補錢 VS 傳統保險冗長流程數日數周拿到補貼)上,都大幅改善。
但以上賠付流程的簡潔必須依賴大數據的支持,而對氣象的預測同樣需要龐大而精細的天氣數據積累與分析能力、復雜的精算/風控模型設計。由此,向濤向執惠介紹了天氣寶的第二個核心競爭力,龐大而精細的數據優勢。首先天氣寶的核心團隊70%是來自世界著名高校的數學家,精算師。其次,天氣寶擁有了遍布于全球1000 城市的兩萬多個天氣監測站點,海量的優秀歷史添加數據(兩萬多個站點的60-120年的逐日的天氣數據)。
據執惠了解,向濤本人曾于2009年創立國內第一批商業衛星情報公司之一的禾訊科技,并作為首席產品經理,帶領禾訊科技開發出國際首個公開商用農業衛星監測系統。他還曾在2014年3月8日帶領團隊,利用遙感衛星尋找失聯馬航MH370客機,并于3月9日凌晨7時形成分析報告公開發布,使得禾訊科技成為國內所有遙感監測機構中首先使用衛星參與飛機搜尋的機構,而天氣寶的的數據優勢正來自于禾訊科技的積累。
雖然這個數據是世界性的,但天氣寶通過這些數據的測算,利用這些數據量化地去評估任何一個地方的天氣風險,但也就等于天氣寶有能力為天氣風險進行動態定價。而天氣寶切入旅游行業,主要是利用這個動態定價和旅行社、OTA、在線短租平臺、保險公司合作,就是利用這個動態定價去為企業帶來增值性服務和大數據支持。對B端企業來講,一方面當旅游產品遇上天氣保障為產品本身增加了吸引力和特殊性,另一方面消費者金融的巨大利潤將成為B端企業的大額收入之一;而對于C端用戶來講,天氣保障主要是為用戶帶來更好的增值體驗,為用戶出行增加了一層保障。
這意味著對于天氣寶而言,其以精細化氣象數據+專業化算法模型+生活化使用場景,打造“天氣+”的專業氣象信息服務切入旅游行業的做法,一方面為用戶提供增值服務;另一方面和B端企業合作共贏,例如保險公司合作,既可以進行風險分散,又可以分散一部分保險費用;和OTA、在線短租合作,既增加自身的營銷渠道,又可以獲取消費者口碑。
執惠手記:
天氣是與人們生活最息息相關的領域,對人所造成的各方面影響隨時隨地滲透。單就旅游業來說,2015年全國出游(境內、外)人次達4.5億人次,以旅行天氣保障客單價20元/人次來算,潛在90億元市場未被挖掘;而個人生活(出行)、農業、物流、能源板塊的疊加,存在著未被天氣保障滲透和顛覆的萬億市場。但相較于美國、日本等國家相當成熟的商業氣象服務,中國的商業氣象服務則剛剛起步,應用于在旅游行業天氣保險和保障市場上的專業氣象服務商業模式更是寥寥無幾。隨著近些年來各行業對氣象信息專業服務的依賴性明顯加強,加上國家扶持商業氣象產業的發展戰略,目前處于起步階段的商業氣象服務正逐漸成為氣象市場的發展主流,那么對于場內玩家來說,未來就存在無限可能。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就市場需求而言,如何在競爭激勵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增加旅游保險和旅游保障的多樣性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目前旅游保險和保障業務的發展已經從過去的價格戰,發展至如今差異化服務項目與更優質的用戶服務體驗的競爭。因此產品的定制能力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金融產品又面臨無法申請專利,易被復制的特點,那么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為企業和用戶做差異化增值服務就顯得尤為重要。
其次就競爭而言,與其他大型旅游企業和創業創新的競爭都是需要注意的點。因為游客的保險意識正在逐年增加,新型的創業創新、旅游企業及保險公司都將開始關注旅游保險和氣象保障領域。來自攜程的數據顯示,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由2011年的28家發展到2014年的85家,類似旅游意外險這種投保流程相對簡單的保險,基本是每家開展互聯網保險公司必然會有的產品。另外如何在市場環境下規避風險,也值得考慮。
*本文作者:四夕(個人微信:sixi7890),執惠記者,歡迎關注交流!
【號外】由執惠主辦的《2016中國旅游大消費年度峰會暨頒獎盛典》將于12月14-15日在北京舉辦。旅業年度盛會,執惠誠邀您的參與、見證。了解詳情及報名請點擊鏈接:我要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