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田園綜合體,是尚在路徑摸索階段,還是將成為鄉村振興的真正抓手?
諸如農村集體所有制土地和農民宅基地流轉政策的放開,宏觀政策的利好已更多釋放,但田園綜合體的走向目前還不明朗。
或可對比的是,加拿大的一家莓果農場,以莓果種植起家,構建莓果產業價值鏈、精致且特色的產品服務體系,成為加拿大最富盛名的鄉村體驗地之一。
外為內鑒,同為農業大國,橫亙在中國田園綜合體面前的,到底有幾道坎?
近日,執惠專訪來也股份創始人楊振之,并結合其在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高峰論壇上的主題演講內容,試圖為田園綜合體的走向提供路徑參考。以下為精編內容,未經當事人及關聯方審閱。
閱讀之前,請先思考:
1、鄉居的產業機會在哪里?
2、怎么解決土地流轉的難點?
3、投資商如何避免砸盤?
鄉居是發展鄉村度假的必然
鄉村旅游內涵多元,主要類別包括農業旅游、鄉愁旅游、戶外探索,基于主要類別,還衍生出美酒佳肴、烹飪學習、特色民宿、自然學習等風靡世界的細分體驗。
鄉村旅游并非近程短時休閑的代名詞,鄉村度假才是效益最大化的旅游形態。近程短時是為鄉村休閑,在都市郊區日常開展,停留3天之內,大多一天。中程中時是為鄉村旅游,多以古村鎮為依托,停留時間不過3-5日;遠程長時是為鄉村度假,游客涉足目的地全域,停留時間可達半月。
度假就是換一種生活方式,鄉村的差異化生活方式供給可謂自然而然、渾然天成。
鄉居是發展鄉村度假的必然選擇。
鄉居是鄉村居民以自用住房為載體,將地方文化、鄉村生活、田園景觀環境、綠色農業食品等在地資源有機融合的一種特色旅游產品,是扎根于地方文化與鄉村環境之上的休閑生活方式。
鄉居在國外早就開始做了,在歐美以前叫“購回空間運動”,鄉村的人在鄉村住久了去城里買房子,城市的人因為熱島效應和環境污染,又想到鄉下居住,二戰以后,歐美很多中產階級,尤其汽車普及后聚集在鄉村。
國外很多鄉村都有鄉村客棧、民宿,還有精品酒店(鄉村酒店)、度假村,各式各樣的居住場景,提供鄉村度假和深度體驗的方式。在長三角地區,已經有很多地方這樣。城市化到了一定程度后,鄉村就越來越珍貴。
鄉居的基本原則:一、對鄉村在地資源的充分利用。關鍵在于突破“空閑房間”的局限,充分認知、挖掘和組合在地資源體系,并始終保持農林漁牧的主業地位,不可以旅游經營越俎代庖;
二、保持小規模的自有運營。鄉居產品的主客之間脫離簡單的商品交換層次,上升至社會文化交往的層面,游客的消費與東道主的盈利都只是這一社會交往形式之下的副產品;
三、開展廣泛而深刻的住客互動與交往。確保實質性的主客交流對話,實現城鄉文化的互動,這也是發展鄉居的關鍵初衷;
四、提供多樣化的參與體驗項目配套。客房只是鄉居產品的一個體系,除此之外,豐富多樣的鄉村體驗項目才是民宿經營的成功保證,是它們構成了“鄉村慢生活”的主要內容。
鄉居與田園綜合體是天作之合。鄉居與田園綜合體恰為互補。鄉居需要良好田園環境為背景和活動空間;鄉居需要優質農業提供食物和活動素材;鄉居需要高水平農村社區提供交互支撐;田園綜合體恰可統籌實現上述鄉居訴求。
土地問題怎么解決?
田園綜合體的主流土地獲取方式有四種:采用土地銀行的方式;建立以土地股份為基礎的合作社;農村閑置宅基地及廢棄園地的指標整理與農林復墾;土地置換、租賃、入股聯營等。
土地問題現在不叫門檻了,現在土地政策上也沒問題,只是具體的操作實施細則還沒完善,微觀方面操作需要創新。
其中,基本農田肯定是不能動的,生態保護也要做,鄉村的傳統村落和文化的保護及復興也要做。
創新方面,只要不違背政策和法律法規,都可以創新。比如廣東那邊,有些傳統村落拆不動,是因為有客觀的文化環境。廣東人哪怕到南洋或者海外去了,他都必須保留自己的祖屋,老宅子一定要保留下來,很多村落是上百年的。這里的困境在于廣東人不愿拆掉,他們的宅基地很難被流轉起來。
但這些村落本身就是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村,是應該先保護的。如果要依此做田園綜合體,就可以依托這個村落來做,把它活化利用。先流轉房子使用權,用來做民宿餐飲,做接待服務,在傳統民居基礎上做一個相對更深化的東西,在村民自己居住的物質形態上,轉化成依托田園綜合體發展的文旅創意產業。
在保護的過程中,還要復興傳統村落,深入挖掘它的文化。有些地方已經衰落了,文化挖掘和復興還需要去找到這個地方的歷史記載或文獻。
做田園綜合體的區域,首先是農業規模化和集約化程度比較高,形成了比較大的規模效益,這是一個很基本的條件。之后如果要做文旅,最好是有村落形態,很多人去傳統村落,因為有些含有文化的東西保存了下來,如果沒有含有文化的東西保存下來,就很難了。
另外一個就是地形地貌很有特色,比如周邊有山水的融合,有非常好的空間環境,有適合人居住或旅游的景觀資源,這些都是很基本的要素。
田園綜合體的頂層規劃中,哪些民居需要保護,哪些生產生活必須保證,哪些原來的生產生活空間需要保護,把這些確定下來后,再進行土地的整體確權。
有錢不是最重要的能力
農業+文旅+地產的規劃設計,這個東西肯定要根據具體項目來,做的是什么農業很關鍵,生態循環農業是一個大主題,但具體做什么,是做花卉,還是做養殖種殖,不同農業的做法不一樣。
還有地形地貌環境空間,這些也不一樣。所以不同的地方做法肯定是不一樣的。田園綜合體的規劃設計中農業是先行的,然后再去匹配相應的文旅。在做成園綜合體的時候,首先都要研究農業,要有農業專家參與進來。首先要研究的這個地方做什么農業,還有投資商本身的專長是什么?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農業,不做農業,但是肯定要找一家專業的農業公司參與進來。
這意味著這個團隊里邊,做農業有專業的人才,沒有專業的人才做不起來,所以誰來投資,投資商的能力怎么樣?那個能力不僅僅是一個投資人問題,技術能力如何,人力資源能力如何和運營能力如何,這幾個都是很關鍵的,這樣就形成了他能不能把這個事做好的能力,這是比資金更重要的能力。
不能每個人都做田園綜合體,找一個團隊做個規劃,做好以后把政府忽悠一下,把土地指標拿下來,最后干不成,那就不行了,所以這個里面也是一個政府管控的問題。就是對投資商本身的能力要進行考察。這個投資商是田園綜合體建設中的龍頭企業。
中國做產品走向質量化了,要求優質品質。優質品質對投資商的運營能力、技術能力的要求,比對資金的要求更高。如果對農業一竅不通,他怎么做得起來?
田園綜合體的一二三產融合,在規劃設計階段,就要進行完整的體系化的考慮,因為它畢竟是要社會資本進入,社會資本進入以后,必須要體制化考慮這個問題,就是誰來做農業?農業怎么做?怎么做市場?你有什么技術?
在這個技術過程中,怎么實現它的增值效應?這個增值效應就是怎么把一二三產業有效的融合,要研究它,用哪些技術來來做,生產什么東西,怎么生產,都要做全盤規劃。一開始就要考慮這個問題,規劃好了才布局。比如說上萬畝幾萬畝的空間,哪些地方做農業,哪些地方做農業加工,哪些地方做服務業,怎么融合都要考慮。
田園綜合體的運營,不能用一個模式去說它,因為模式太固化了。運營首先要考慮農業的問題,從種子、耕種到銷售,然后深加工,按照工業化產品來銷售,這本身就是一個產業鏈。另外農業和文旅康養融合的運營,也就是文旅產業如何運營,這又是一個東西,我認為農業的利益相對獨立性比較強,只要是專業化團隊在做就可以,缺少的是文旅康養產業的運營,中國最缺的是這個。
除了懂文旅項目運作之外,還要懂農業,還要懂工業,對復合型團隊要求較高,要整合成一個團隊,形成一個復合的能力。
政府應該站在農民一方
田園綜合體現在有幾個原則的紅線不能突破,那么最可能出現的問題就是農民利益解決不好,農民利益被侵占是有可能的。
怎么設計一個農民參與進來的模式,保證農民的活動產出,這是最關鍵的。這個如果做不好,田園綜合體也沒有可持續性,這是一個最大的問題。這里面涉及到幾方的利益博弈。
資本方進去后,對當地很關鍵,政府在里面扮演的角色很重要,政府不應該作為利益相關者一方參與進去。也就是政府應該是作為協調方,而且是利益平衡協調的平衡者、公共服務者,更多是要站在弱勢的一方,站在原住民利益的保護上面去思考這個問題,然后去考慮怎么來保持三農問題的均衡發展,這個挺難的。
如果脫離農民,那就不是田園綜合體,而是搞一個旅游開發項目或康養項目,本質上不一樣,田園綜合體首先是三農問題。在農村干一個度假村,或者一個旅游開發項目,不是田園綜合體,不能打這個概念。
現在還沒一些保護農民利益比較好的模式或模型。四川彭州寶山村是個不錯的案例。它完全是集體的企業來操盤,村民都入股了企業,然后一個領頭人帶領,產業越做越大,本身就是自己的鄉村集體利益,雖然是資本化操作,但不是外來資本,這是最容易成功的。現在的田園綜合體更多是外來資本在做,所以具體的利益組織構建很關鍵。
這個利益構架的搭建,應該是資本方、農民、政府三方來商量,而不能由誰來主導,如果資本主導,那農民的利益很可能被侵占,如果政府為了招商引資與資本方合謀,那更難辦。
農民在利益組織構架中屬于弱勢方,所以政府應該保護農民的利益。
延伸閱讀
楊振之在專訪中提到,目前田園綜合體建設的一個難題是運營團隊等人才的欠缺,導致一些規劃設計走偏方向,或者難以落地。
目前國內還難以看到一個較好的田園綜合體建設發展模型。“文旅+地產”模式,雖問題不少,但好歹有玩得溜的,但在前面加上“農業”,變為“農業+文旅+地產”,操盤手法已然迥異,懂文旅的人不懂農業,懂農業的人不懂文旅,兩者相加,融合并不容易,砸盤概率也不小。
在演講中,楊振之提及一個田園綜合體國際實例——加拿大Krause莓果農場,以下將對其層層解剖,展露其運營發展精髓所在。
一顆顆莓果,如何成就加拿大最負盛名的鄉村體驗地?
(以下內容選摘自楊振之主題演講PPT)
Krause莓果農場西距溫哥華約40公里。以莓果種植起家,后發展多元化種植品種, 并探索莓果產業價值鏈的高端延伸。如今是加拿大最負盛名的鄉村體驗地之一。
Krause莓果農場的成功關鍵源自兩點: 莓果產業價值鏈構建;精致且特色的產品服務體系構建。
一、農產配置——主題突出,層次清晰
藍莓是Krause莓果農場的起家品種,然而并未拘泥于此,發展出由藍莓、草莓、樹梅、黑莓組成的核心農產系列和由甜豆、甜玉米和小土豆組成的差異農產系列, 并令果實成熟期覆蓋整個夏秋旺季,激發游客持續的農業主題出游動機。
該農場還培育了多品種的花田,花期覆蓋春夏秋三季,美化景觀并增加收益。
二、農場美食——主題鮮明,系列豐富
農場的菜式多以應季莓果為主料,突出Berry Farm(莓果農場)主題。 分為美味果汁飲料,鄉土風味大菜,優品莓果佳肴和新鮮乳脂制品四大系列。 可單點,也可為層次完整、特色突出、規格齊全的成套餐食,乃至定制設 計的婚宴、商務宴請等專項美食服務。
三、烹飪學校——王牌產品,絕佳平臺
提供王牌體驗產品和絕佳展示平臺;由知名大廚親手演示,選擇多樣且定期變化的授課菜式;全部選用農場自產食材,通過親身體驗, 有效建立消費偏好和習慣;靈活的組織形式適合情侶、親子家庭、太太團等多元客群。
同時,農場定期舉辦烹飪學校畢業匯報與新生招募露天餐會,通過提供社交場景,增加游客粘性,并有助于擴增游客量。
此外,農場購物門類齊全,自用與饋贈皆相宜。
四、配套休閑活動——親子主題,原味鄉村
休閑活動以親子型為主,依托原汁原味的鄉野環境。
莓果主題農事體驗:一家人可以采摘并學 習傳統手工果醬、果脯、果酒制作方法。
農場野趣體驗:農畜幼兒園、麥草迷宮尋寶、玉米谷堆大戰......
五、增值度假服務——莓果酒莊,獨具格調
包括主題會所、專業酒窖和釀酒工坊等設施;體現北美農場主題風格,使用專門設計的“馬靴杯”,可舉辦農場主題派對、婚前派對、商務派對等活動。
六、節事活動——題材多樣,品牌提升
農場收獲品嘗節:各種莓果收獲季節會舉 辦專場品嘗,激發購買農產和學習烹飪。
傳統節事嘉年華:利用農耕風情優勢,舉辦原汁原味的傳統節事嘉年華。期間,有完全以藍莓制成的圣誕節傳統拼盤,以及萬圣節嘉年華的系列主題紀念品和以自產優質南瓜為主材烹制的傳統萬圣節系列美食。
七、自營加工——創意開發,品質保證
兼顧創意與品質,且加工種類十分豐富。包括莓果奶油、莓果奶酪、莓果冰淇淋、莓果糕點餅干、莓果餡餅、莓果奶糖等全系列莓果食品,且均提供到戶配送服務。
還有手工莓果皂、莓果沐浴液、莓果潤膚乳、莓果空 氣清新劑、莓果浴鹽等莓果日化用品,在本地和 外部超市出售。
同時,農場價值鏈之間關聯緊密,收益疊加。
八、啟示
確立農場主題,并加以多元化發展:莓果主題鮮明,多元化的莓果和其他農產品種作為支撐,并以莓果酒莊、收獲品嘗節等產品和活動持續夯實主題品牌。
形成具有農場特色的產品和服務:“烹飪學校”和“莓果酒莊” 具有市場獨占性,從而實現理想的溢價水平。
構建多樣化產品體系,滿足不同市場群體需求:豐富的產品和服務體系,使不同年齡、偏好和消費能力的客群各享其樂,從而有效規避業務單一性造成的經營風險。
2018年6月7日8日,由執惠主辦的《CTCIS2018第三屆文旅大消費創新峰會》將在北京舉行,大會將全方位解碼中國文旅大消費產業的前景和未來。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報名參會、查看峰會全部議程。
5月10日,《第二屆國際海島游產業峰會》將在深圳瑞吉酒店開幕,本次大會主題為“海島2.0 深耕產業鏈”,40+嘉賓,10大主題演講、4大圓桌研討,從海島生態化到新生活方式進化助推海島產業,實現海島游市場從1.0向2.0階段進化。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報名參會、查看峰會全部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