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在百年青島啤酒歷史上發展起來的亞洲最大的啤酒盛會——青島國際啤酒節在2000年后實現收支平衡,略有盈余。青島西海岸啤酒節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在2019年元旦過后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說:“去年舉辦的青島國際啤酒節,首次實現了600多萬人次的游客量,已經比肩世界最大的啤酒節慕尼黑啤酒節,但后者辦節的直接和間接收益加起來達10億歐元。這是青島啤酒節的目標。”
企業發展工業旅游,因為其專業性較強、線路單一或體驗感不強,盈利不易。一個城市把寶押在工業旅游上,要實現盈利,就更難。
全國有幾十個啤酒節,但把啤酒節辦了38年沒有間斷、規模越做越大、人氣越來越旺的啤酒節只有青島國際啤酒節。
據官方統計,青島國際啤酒節2018年接待游客創紀錄達620萬人次,除了青島本地多個分會場外,同時在全國30個城市舉辦。青啤股份作為最重要的參與方,海、陸、空,高鐵和飛機上均舉辦過青島啤酒節。這場亞洲最大的啤酒節盛會規模已僅次于慕尼黑啤酒節。
“2000年以后,我們通過不斷摸索,在市場化運作上取得長足進步,實現了收支平衡,利息和稅扣除后,還略有盈余。”去年底,青島國際啤酒節辦公室所在地——嶗山區旅發委的綜合處崔主任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青島國際啤酒節始于1991年,實際上早在80年代后期就開始籌辦。據崔主任回憶,那時,政府搭臺,經貿唱戲。山東有濰坊風箏節、大連有服裝節,青島市政府也想辦一個城市的節日,研究后發現,有著百年歷史的青島啤酒最具有代表性。
夏天,稱上兩斤蛤蜊,用塑料袋或罐頭瓶打上幾斤新鮮青啤掛在自行車上回家,這就是過去青島人的生活方式。就這樣,定位為市民狂歡節的青島啤酒節在1991年鳴鑼開張了。
青島啤酒有中國最早的啤酒工業,理所當然成了啤酒節的主辦方。但第一屆辦下來,政府發現,作為大型國企,面對多個政府職能部門,很難協調。有人戲稱:“青啤辦一屆啤酒節,得罪了全社會。”
這樣下去節還怎么辦?
從第二屆開始,青島市政府決定,啤酒節由青島市旅游局牽頭,各相關職能部門組成組委會來協調,青啤參與,體制上理順了很多。
1994年,隨著群眾的喜愛,由青島市政府出面,在嶗山區引資興建了青島國際啤酒城,一改啤酒節在中山公園臨時搭建場所的尷尬境地。第5屆啤酒節由青島市旅游局和嶗山區政府共同主辦。從第6屆啤酒節開始,嶗山區政府作為具體承辦單位成立指揮部,青島市旅游局作為組委會成員,分管副市長作為組委會主任,啤酒節的組織機構逐漸清晰明確,一直延續至今。
啤酒節要辦下去,場地是第二大難題。
1997年,位于石老人度假區的青島國際啤酒城因投資方經營不善,造成了場地資源的閑置。因為該啤酒城唯一的功能是從每年8月的第二個周末開始,連續16天辦啤酒節。
后來,上實發展集團對青島國際啤酒城進行重新開發改造,啤酒城不再是啤酒節專屬的公共場地。到2012年,啤酒節往東移到了世紀廣場啤酒城,這才有了固定場所。
和組織結構、場所相比,連續大規模的啤酒節舉辦,最難的還是內容創新。
從2013年開始,青島市政府發動全市各區縣舉辦多個啤酒節分會場,從嶗山主會場擴展到西海岸、平度、即墨等地,便于市民狂歡。結果啤酒節越做越大,參與人數越來越多。崔主任說,到2000年時,每屆啤酒節的旅游人數相當于兩個五一和十一黃金周的總和。到去年,青島啤酒節成為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參與人數最多的一屆,共有30多個國家,400多款啤酒參展,長達38天,歡聚的游客多達620萬人次,其中有一半是外地游客。
在啤酒節定下“青島與世界干杯”的統一口號下,青島西海岸新區開始創新,意欲分下更大的啤酒節慶蛋糕,提出了“一樣的啤酒節,不一樣的啤酒文化。”青島西海岸啤酒節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該啤酒節分會場的文化包括國際化、多元化和大眾化。啤酒節要回歸大眾,消費價格不能太高。
在內容和形式上,西海岸的啤酒節增加了開放式體驗項目,比如引進精釀啤酒廠,游客參觀時可以看到麥芽進入工廠,然后從龍頭里流出黑啤、黃啤。同時在啤酒城邊上修建劇院,啤酒節舉辦時音樂節也同時開幕,配套服務方面則引入智慧停車、可視化游客限流系統等,游客可以在網上購買電子門票,刷臉入場等。
主會場、分會場競相PK,眾多啤酒節分會場把啤酒節的內涵推向了高峰。青島市長輪流在不同會場上開啟第一桶啤酒。開啟的啤酒不僅流淌酒香泡沫,還開啟了財富之門。以西海岸新區為例,2015年辦第一屆啤酒節分會場,拉動直接經濟效益8億元。2017年啤酒節期間,游客數量同比增長219%。
據介紹,2000年以前,啤酒節不僅要財政補貼扶持,還要靠政府每年預借幾百萬元才能資金周轉。近幾年,啤酒節分散舉辦,資源不再一家獨大了,政府投入更大一些,但由于采取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如冠名門票、展位出租、合作辦節等,一屆啤酒節辦下來,已略有盈余。
但青島西海岸啤酒節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認為,和世界第一大啤酒節慕尼黑啤酒節相比,青島啤酒節雖然游客數量與之相當,2018年也是600多萬人,但前者只有短短兩周,辦節帶來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高達10億歐元。
”除了經濟效益,青島市借助工業旅游加快了對外開放的步伐,讓數以萬計的外國人認識了青島,向世界傳播了企業和城市的特色文化,這才是最大的贏家。”崔主任說。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文靜,原標題:《比肩慕尼黑啤酒節: 政府主導下“青島啤酒節”的 市場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