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去銀裝素裹的哈爾濱感受冰雪文化的魅力,在首都北京觸摸歷史文化,到哈佛耶魯感受世界頂尖大學的氛圍……除了補習班,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開始選擇以研學旅行的方式度過假期。
研學旅行由古代游學、近代修學旅行逐步發展而來。2013年,國務院正式提出研學旅行的概念。相比于旅游,研學旅行更強調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的結合,更加注重“學”的效果。“冬令營”、“夏令營”、“游學”等均可被統稱為研學旅行。
作為一門生意,研學旅行發展已久,但其逐漸走向火爆與國家的一紙文件有關。2016年12月,教育部、國家旅游局等11個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中小學研學旅行的意見》,研學旅行就此正式被作為一個細分行業來看待。
2017年10月,教育部發布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又提出將游學研學納入中小學生必修課,使得研學成為“剛需”。
同程旅游發布的《2018暑期旅游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國內研學旅行最熱門的是各類主題夏令營,一般面向13歲以下兒童,出游時長在一周左右,費用通常在2000至8000元之間,行程一周以上的高端長線研學線路可達1萬元以上。以名校為主的研學線路也很受歡迎,北京是國內名校研學旅行最熱門的目的地,其次是上海、南京、武漢等名校集中的城市。
而境外游學群體以中學生和大學生為主,熱門線路基本以發達國家目的地為主,主要集中在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澳大利亞等主要留學目的地,行程多以參觀國外高校為主。一周的費用一般在2萬元左右,兩周以上的行程費用則在3萬元以上。
2019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等三家機構聯合發布的《旅游綠皮書2018-2019年中國旅游發展分析與展望》(下稱《旅游綠皮書》)顯示,我國研學旅游主要潛在消費者超過2億人,潛在整體市場規模超千億元。
利好政策密集出臺,使得每年寒暑假、春節臨近時,教育機構與旅行社們就開始扎堆推出研學旅行項目,期望從中分得一杯羹。據《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僅2017年內,工商資料中新增“研學”的機構就超過5000余家。
在資本市場,研學旅行項目也同樣受到關注。除了新東方等傳統的知名教育機構,研學旅行市場也涌現出了一批以研學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如世紀明德、行動者、樂旅股份、中凱國際、啟行營地教育等。其中世紀明德、樂旅股份、中凱國際已在新三板掛牌。
但是,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的研學旅行仍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在2010年至2018年間完成的27次相關投融資中,B輪后融資僅有占5次。根據文旅消費新媒體“執惠”發布的《2018中國研學旅行和營地教育行業研究報告》,60.7%的研學旅行機構員工規模在30人以下,年接待量在1000人次以下的機構占比為56.9%。
極為分散的市場狀態也讓這一領域亟待監管和規范。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30日召開的發布會上,文旅部資源開發司副司長張吉林表示,目前我國存在多個類別的研學產品,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標準化不足,市場上還沒有可遵循的準則。因此,文旅部正在研究制定研學旅游的一系列產品標準,先把市場上的產品規范企業,然后進一步規范市場環境。
千億級的市場前景之下,研學旅行正逐漸形成學校、教育機構、旅行社多方聯動發展的市場格局。在大學招生錄取更加偏向綜合素質評價,超前超綱學習不再被政策鼓勵的背景下,研學旅行吃下的可能將是原本屬于課外培訓班的“大蛋糕”。
*本文來源:界面,作者:胡曉蕊,原標題:《課外補習熄火,研學旅行成假期教育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