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
長城在中國歷史上是作為軍事斗爭的產物和永久性防御工程而出現的。它是由綿延伸展的一道或多道城墻,一重或多重關堡以及沿長城密布的烽燧、道路、各種附屬設施,巧妙借助天然險阻而組成的,并以城墻為線,以關隘為支撐點的點線結合、縱深梯次相貫的巨型防御體系。由于它長達千里甚至萬里以上,從總體上看,是一條線式既長且大的城防,所以一般稱之為長城。
中國歷史上曾修過多少長城?
長城的修筑延續了兩千多年,長城開始修筑的時期,大部分在公元前7世紀前后。這時正當我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由于諸侯互相兼并的結果,出現楚、秦、燕、齊、韓、趙、魏等較為強大的諸侯國家。這些國家經常有些沖突發生,它們彼此之間為了互相防御,便在自己的領土上修筑起一道或數道高大的城墻。由于這種城墻在國界上修筑的很長,不只是幾公里而是數百公里或上千公里。它與一般城市的圍墻也不同,是一條長線形而不是周圍封閉的狀態。所以,人們把它稱之為長城,也有的叫長垣。
最早修筑長城的是楚國和齊國,修筑的時間約在公元前7世紀前后。到公元前4世紀前后,燕、趙、秦、魏、韓各國相繼修筑互防的長城。
公元前4世紀前后,我國北部地區的燕、趙、秦等國,和我國境內北方的游牧民族東胡、匈奴等相鄰。那時匈奴正處于奴隸制階段,奴隸主貴族經常掠擾燕、趙、秦三國的土地,搶奪牲畜和人口,嚴重妨礙著人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所以這三國又在其北方修筑了防止東胡、匈奴南下的長城。后來,秦始皇又在這三國長城的基礎上進行連接和修筑,便形成秦始皇的萬里長城。
自秦始皇以后,經西漢、東漢、北魏、北齊、北周、隋、遼、金、明各代,都大規模地修筑或增建長城。其中尤以漢代和明代長城規模最大。
明代修筑萬里長城,但明王朝最終也從萬里長城開始崩潰。這說明一個國家的存亡與安危,不能完全依靠武力和城防,即所謂“在德不在險”。
長城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說起長城的功能,人們只說是防御工事,這是不全面的。其實它的功能應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防御擾掠,保護國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的安定。這是主要用途。春秋戰國時期的長城,主要是諸侯國家的互相防御,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后,主要是防御匈奴奴隸主貴族的擾掠,以后的許多朝代也大都是中原地區的統治者為防御游牧民族統治者的擾掠而修筑的。中國的長城為什么一直延續修筑了兩千多年?這主要是我國中原的農業生產為主的地區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統治者擾掠的需要。農業生產需要安定,才能有好的收獲,而游牧民族統治者則逐水草而居,游移無定。游牧民族統治者經常來中原擄掠,而中原人想擊敗他們,又不那么容易:你追他跑,你退他來。所以,秦漢及以后歷代中原地區統治者認為,只有修長城加以防范,才是最佳辦法。
開發屯田,保護屯田和保護邊遠地區生產的發展。凡是修筑長城的地方,都要組織修筑長城的人和其隨從家人,進行農牧業生產,以保證長城沿線的供應,從而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秦始皇時期在修筑長城的同時,不但在長城的沿線設十二郡,而且移民前往開發。漢武帝時又大量發展了屯戍和屯田,有組織地進行發展農牧業生產。同時,長城烽燧也是保護屯田和開發這些地區最好的屏障。
開拓絲綢之路。漢武帝時代,經過多次對匈奴貴族奴隸主的征討戰爭,開拓了廣大的西北邊疆,確保河西戰略要地的安全,修筑城障、列亭,最遠達臚朐山(約在今陰山北麓),這些城障使漢軍退可守,進可攻,從而保護了陰山和祁連山內外富饒的墾區和草原。
保護通訊和商旅往來。秦始皇時在修筑長城時,隨長城內外,都辟有寬大的直道和馳道,與首都咸陽相通,沿著長城的十二郡也有大道相通,無論傳遞文書,還是商旅往來,都很方便,這對發展中原與邊遠地區的經濟有著重要的作用。漢代又打通西域的交通大道,有利于各國之間的使節往來和商旅的通過。長城的烽燧也是沿著這條大道修筑,起到保護中西交通暢通的作用。
我國的防御性壕溝和城墻起源于何時?
筑城,是伴隨著戰爭的出現而產生的。
早在父系氏族社會時期,私有財產就已出現,這從大量古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中,可以得到充分的證明。
由于私有財產的差別而導致貧富分化日益懸殊,出現了階級對立。與此同時,掠奪私有財產的戰爭,也伴隨著階級的對立而進入人類社會的生活中。恩格斯說:“鄰人的財富刺激了各民族的貪欲,在這些民族那里,獲取財富已成為最重要的生活目的之一。他們是野蠻人:進行掠奪在他們看來是比進行創造性的勞動更容易甚至更榮譽的事情”。他認為這一時期是軍事民主制時期。
在我國,這一時期正是古文獻中記述的五帝時代。五帝,即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五人。
恩格斯對軍事民主制時期的戰爭,曾有過“純粹是為了掠奪”的評說,并認為這時戰爭已經“成為經常的職業了”。有掠奪,當然就有反掠奪。各個部落為了保障本部落的財物、人口不被掠奪,為了在頻繁的掠奪戰爭中“保存自己”,提高部落自身的生存能力,于是城郭溝池等具有防御性的筑城設施便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