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1994年動畫版《獅子王》伴隨了一代又一代觀眾的成長,早已成為迪士尼乃至世界動畫領域不可超越的經典。當迪士尼宣布重啟“真獅版”《獅子王》時,這一承載了眾人青春回憶的項目便引起了萬分關注,觀眾期待著在最新技術的加持下,乞力馬扎羅大草原能夠在銀幕上煥發新的生機。
作為好萊塢動畫大鱷,迪士尼的資金與技術實力毋庸置疑。但回溯新版上映前的宣發歷程,我們又隱隱感到有些不對勁——一開始,新版《獅子王》以“真人版”的面貌登場,宣告包括碧昂絲在內的一眾明星加盟,大家紛紛猜測一部以動物為主角的電影將如何與有血有肉的真人相結合。隨著幕后物料的增加,片方又似乎在向觀眾傳達“這僅僅是一部用最新技術繪制的動畫而已”的訊息。于是“真人版”變成了“真獅版”。
長久以來在人們的認知中,動畫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它結合了繪畫的手作精神,同時又能夠觸及真人影片力所不逮的虛構世界,是凌空于現實與幻想間多彩斑斕的橋梁。而新版《獅子王》既站隊動畫片,又不遺余力地強調CG“逼真性”的做法,是一種根源上的分裂,預示著影片可能既無法達到動畫片飛揚的效果,又無法企及真人電影扎根現實的深度。
果然,大銀幕上的新版《獅子王》僅僅是一篇令人失望的“迪士尼技術宣言”。當《生生不息》那熟悉的旋律響起,小獅王辛巴被狒狒巫師拉菲奇高高舉起,呈現在觀眾面前的仍舊是那片十五年前的草原風光,一樣的站位,一樣的景別,甚至,相似的角度。盡管片長比原版增加了40余分鐘,新版可謂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復刻”。
如果說“懷舊”是新版主打的王牌,那么高精尖技術的加持,則并未給影片的敘事或角色塑造帶來任何令人眼前一亮的元素。相反,精密的制作讓這個原本具有莎翁古典悲劇色彩的故事,看上去現代而急躁。1994版《獅子王》在故事層面幾乎已經無懈可擊,作為一部面向兒童的動畫片,它完美地用淺顯清晰的線索串聯起了辛巴作為少年英雄的成長歷程,并讓逗趣的彭彭和丁滿成為動畫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二人組。在如此巔峰面前,新版編劇憚于做出大刀闊斧的修改,只能象征性地加入娜娜出走、獅后莎拉碧不屈反抗等橋段,過于明顯地指向近年來好萊塢風生水起的女權主義運動。然而,這樣的段落并未與獅子王本身的故事貼合,甚至稀釋了辛巴成長的人物弧光,無疑是失敗的貼標簽式處理。
更為糟糕的是,新版《獅子王》通篇呈現出被技術“劫持”的短板,當主創團隊驕傲地宣稱CG技術已經能夠讓動物在風中飄揚的毛發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他們似乎忘了自問,“難道動畫的終極目的,是繪制出一幅紀錄片式的圖景?”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別忘了迪士尼可是以一只會開汽艇的老鼠起家的。反觀銀幕上幾乎讓人以為在觀看《動物世界》的《獅子王》,我們不免察覺到其中的吊詭之處:一方面,技術讓一切細節都變得完美,連角色的表情都遵循野生動物日常不動聲色的狀態。另一方面,影片仍舊沿用了大量對白與歌曲段落相穿插的方式,以音樂鋪墊情緒的高潮,一種強烈的割裂感由此而生。
技術與動畫究竟應該以何種關系存在,花費巨大的新版《獅子王》并未給出一個完美的答案,相反,它作為一個失敗的案例,將問題深化得更為尖銳。在可預見的將來,隨著經典動畫IP大量翻拍的潮流,越來越多的嘗試將浮出水面,而作為觀眾的我們也衷心希望動畫中自帶的溫度,不要被冰冷機械的技術所吞沒。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柳鶯,原標題:《《獅子王》:一篇令人失望的 迪士尼技術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