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的國家公園,目前已基本完成頂層設計,相關總體規劃正抓緊編制和報批。
在今天(19日)上午召開的首屆國家公園論壇上,國家林草局局長張建龍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開展以來,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就。中央出臺了《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和《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基本完成了國家公園體制的頂層設計。
張建龍介紹,目前,各試點國家公園組建了統一的管理機構,配備了專門的人員隊伍,組織開展了資源本底調查、規劃編制、標準制度研究、工礦企業有序退出等工作,加強了巡護執法、生態保護修復、基礎設施建設,當地生態狀況和民生問題逐步改善,生態美與百姓富的目標正在變為現實。
論壇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涂瑞和表示,不久前,中國政府制定了《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這是中國新出臺的又一項自然生態保護的重要政策,是國家公園建設與管理的頂層設計方案,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的需要。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自1956年建立廣東鼎湖山第一個自然保護區以來,經過60余年努力,我國已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超過1.18萬個,保護面積覆蓋我國陸域面積的18%、領海的4.6%,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保護生物多樣性、保存自然遺產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長期以來存在的頂層設計不完善、空間布局不合理、分類體系不科學、管理體制不順暢、法律法規不健全、產權責任不清晰等,導致我國自然保護地建設管理出現交叉重疊、多頭管理等問題。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在論壇上介紹,2017年、2018年“綠盾”專項行動共核查處理采石采砂、工礦用地、核心區及緩沖區旅游設施和水電設施等四類問題8000多個。截至今年5月,四類問題整改完成率已超過70%,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增人類活動問題總數和面積實現“雙下降”。
就下一步國家公園建設的走向,涂瑞和提醒說,在國家公園建設和管理過程中,需要注意幾個方面的事項,比如,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始終面臨著發展與保護的雙重壓力,國家公園建設和管理必須尊重科學和生態系統規律。
涂瑞和說,中國還應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加強執法監督,利用好現代信息和衛星技術,提升監管效率;增加資金投入,探索多渠道、多元化資金籌措機制,創新融資渠道,特別需要考慮如何完善國家公園體制,使區內和周邊民從受益,以調動民眾支持國家公園保護和建設的積極性。
“類似三江源這樣大面積、地形地貌、氣候多樣、位于高原的國家公園,還要注意氣候變化帶來的負面影響。”涂瑞和說。
上述《指導意見》明確,“建立以財政投入為主的多元化資金保障制度。統籌包括中央基建投資在內的各級財政資金,保障國家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保護、運行和管理。”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結束后,結合試點情況完善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經費保障模式;鼓勵金融和社會資本出資設立自然保護地基金,對自然保護地建設管理項目提供融資支持。
張建龍表示,下一步,國家林草局將抓緊編制和報批相關國家公園總體規劃,加快推進國家公園立法進程,推動出臺國家公園設立標準和空間布局方案,組織開展試點工作第三方評估,及時發現解決相關問題,力爭到2020年基本完成試點任務,為全面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積累經驗。黃潤秋也表示,生態環境部將建立健全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測制度,建設各類各級自然保護地“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絡體系,及時掌握并發布保護地生態環境狀況和人類活動狀況。
“在目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效評估的基礎上,將評估對象逐步擴展到各類自然保護地,利用衛星遙感監測等手段,綜合實地查處等方式,全面評估保護地保護成效,定期發布評估成果,推動保護地監管能力提升。”黃潤秋說。
黃潤秋介紹,生態環境部還將對各類自然保護地監管責任落實情況進行考核,重點考核地方黨政部門的主體責任落實情況,以及監管工作盡責履職情況,同時注重考核結果應用,將其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評價及責任追究、離任審計的重要參考。
根據上述《指導意見》,到2020年,完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設立一批國家公園;到2025年,健全國家公園體制,完成自然保護地整合歸并優化,完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法律法規、管理和監督制度;到2035年,自然保護地規模和管理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全面建成中國特色自然保護地體系,自然保護地占陸域國土面積18%以上。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國家公園體制頂層設計基本完成 相關總體規劃正抓緊編制和報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