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當中國赴美游客在經貿摩擦等背景下減少時,美國旅游業出現“吸引印度游客來彌補損失”的聲音;去年普吉島發生沉船事故導致中國赴泰游客一度銳減時,泰國旅游官員和業界人士在穩定增長的印度游客身上看到新曙光,有人稱,該國帶來的市場潛力“或許能媲美中國”;大約3年前,韓國因部署“薩德”而無法再吸引中國游客后,韓觀光公社便聯合各地方旅游機構在印度舉行路演活動……同是正在迅速崛起的新興國家,又都擁有十幾億的人口,印度似乎被一些國家視為有望“替代”中國的旅游市場。盡管要想達到已經成為“世界現象”的中國游客規模,印度還要走很長一段路,但該國出國游市場對其他國家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這從美日等國在印城市投放的廣告數量也能看出來。那么,印度人出國旅游有何特點,又引發過哪些爭議呢?
不同階層的“旅游觀”
“我更喜歡在印度國內旅游。要是出國的話,我傾向于選擇不丹。”來自北方邦的阿比納夫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前年從尼赫魯大學畢業后,阿比納夫入職了新德里一家通信設備公司,他之所以這么選擇,主要是從經濟上考慮。“我們這行的年均工資大約是50萬盧比(1盧比約合0.1元人民幣),作為職場新人,我現在肯定拿不到這個數,所以國內游和周邊游是我出行的首選。出國旅行的話,當地物價最好不要太高。”阿比納夫告訴記者,他還沒去過歐洲國家,也沒到過中國,“如果有機會,我當然愿意去這些偉大的國家看看,但得先努力工作才行”。
阿莎是《環球時報》記者在德里的鄰居,今年不到60歲,目前退休在家,已經過上閑散的生活。出身名門、林下風范、衣食無憂,這些詞用來形容阿莎可以說是恰如其分。對她而言,出國游是家常便飯。“我每年至少出國旅游兩次——盛夏時避暑,霧霾季躲霾,”阿莎說,“當然也會偶爾去國外參加會議。”在她看來,旅游(Trip)和旅行(Tour)是兩回事,“相比走馬觀花的旅游,我更喜歡放松心靈的旅行”。
阿比納夫和阿莎反映了印度兩個不同階層對出國游的認識與實踐。前者是努力打拼的印度工薪階層的縮影。對他們來說,無論去哪里旅游,首先考慮的是性價比,出行以廉價航空和經濟型酒店為優先考慮項。阿比納夫告訴記者,他一般和大學同學或公司同事結伴自由行,平均分擔旅費。
而阿莎這樣“有錢有閑”的游客,出行首先考慮的是舒適性,講究“有范兒”。旅游回來后,阿莎通常會把相熟的鄰居們叫到家中喝下午茶,分享自己旅途的所見所聞,并且送些小禮品。
但無論是阿比納夫還是阿莎,從收入來說,他們都屬于印度中上層,至少能負擔得起動輒每人數萬盧比的旅費。而對于那些尚在為生計發愁的近4億印度貧困人口來說,出國游就無異于“天書”了。《環球時報》記者有一次去新德里近郊參加活動,當時腿腳受傷,臨時找了朋友的司機來開車。活動結束后,記者來到樓下停車場,司機正望著不遠處一幅日本旅游宣傳海報發呆,直到記者叫他的名字才緩過神來。“這是中國嗎?”這名司機文化程度不高,可以說英語,但不認識單詞。“這是日本。”記者說。“離新德里很遠嗎?”“比到中國遠一點,你努力工作,也許有機會去看看。”司機沒有答話,只是看了看記者,無奈又帶著些憧憬地笑笑,回到駕駛座位。
哪些行為被吐槽
根據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的估算,印度2018年的出國旅游人次接近2300萬。印度旅游發展協會副主席巴特拉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盡管這與中國1.4億多的出國游客規模相比差距不小,但縱向來看,十年前的印度年出國游規模僅980萬人次。UNWTO的數據顯示,印度有望在2022年以前達到年5000萬人次的出國游規模。
在線預訂網站繽客的最新調查顯示,2019年排燈節前后,最受印度游客歡迎的海外目的地是迪拜、曼谷、新加坡、吉隆坡、巴黎、伊斯坦布爾、東京、阿姆斯特丹、倫敦和普吉島。全球簽證便利化服務公司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加拿大、中國、捷克等國在印度也是熱門旅游目的地。
在泰國,2018年到訪的印度游客為160萬人次(中國赴泰游客超過1000萬人次)。據泰國《曼谷郵報》報道,近7成印度游客是與家人一起的,并且沒有跟團。泰國酒店協會一名成員告訴媒體,印度人會講英語,所以他們大部分時候選擇自由行。另外,印度有6億25歲以下人口,這是其出國游市場潛力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印度游客在外最擔心什么問題?繽客今年7月的一項調查顯示,36%的印度受訪者擔心不安全,30%的人擔心花出去的錢與旅游體驗不相符,23%的受訪者擔心食物不合胃口,這一比例要遠遠高出其他國家的平均水平10%。該調查訪問了1000名2018年至少出國旅游過一次的印度人。
印度游客在國外的一些行為也受到非議。在美國VICE新聞網今年8月刊登的一篇報道中,一名接受采訪的學生抱怨說,當航班起飛、安全帶指示燈熄滅后,身邊的印度人開始從包中拿出洋蔥、西紅柿等食物,甚至有人向空乘要刀和砧板,以便能夠隨心所欲地做“空中美食”,完全不顧及周圍乘客的“呼吸感受”。當空乘拒絕這些要求后,又有印度乘客拿出自備的塑料尺切菜,然后與其他同伴開始大聲交流,以便“傳菜”。
一名叫達瓦尼的作家說,她在瑞士度假時曾看到有印度人在纜車車廂旁隨意解手。另一名叫喬塔姆的律師吐槽說,他有天晚上住在蘇黎世的一家酒店時,煙霧報警器突然響起,后來知道,是隔壁的一家印度游客點蠟燭烤薄餅導致的。需要說明的是,這些接受VICE采訪的人全部來自印度。
記者的父母第一次來印度探親時,飛機上絕大多數是印度人。他們下飛機后對記者說:“光腳的、搓腳的、吃咖喱的、喝小酒的,睡醒一覺起來還以為自己在洗浴中心。”印度《德干先驅報》11月的一篇報道說,不久前,印尼巴厘島一家酒店曝光了印度住客偷拿衣架、煙灰缸、毛巾、電吹風等酒店用品,并指責他們“沒素質”。文章稱,此事讓整個印度“蒙羞”。
全球游客中“消費能力最強的群體之一”
與中國游客很像,印度游客一邊被吐槽,一邊又是各國拉攏的對象。海灣商業新聞網11月20日說,赴海灣地區旅游的印度人在未來5年內或將增加至1000萬人次,印度人正成為全球游客中“消費能力最強的群體之一”。歐睿信息咨詢公司的數據顯示,2018年,印度赴海灣地區游客的平均花銷為1100美元。
《曼谷郵報》說,在泰國,印度游客的平均旅費是4.5萬泰銖(1泰銖約合0.2元人民幣),或者是每天5700泰銖,一般待5至7天。不過《南華早報》提到,印度游客是出了名的會砍價。在曼谷的水門市場,一名攤販的印度顧客將4件塑料雨衣的價格從156泰銖砍到100泰銖;另一名攤販說,他不得不打五折賣給印度人一個包。
全球房地產公司高力國際的報告顯示,到2022年,印度游客境外消費額將從2018年的230億美元迅速增加至450億美元。巴特拉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印度近年來出國游人數越來越多得益于經濟迅速發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正大幅提高,消費能力增強,人們對境外游的渴望也越來越強烈。他說,有數據顯示,不少印度二三線城市的居民正成長為印度出國游的新生力量。另外,今年以來盧比對美元匯率波動等原因催生了印度人赴土耳其等國旅游的熱情。
不少國家都看好印度的旅游市場,這從美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在印度大城市投放的廣告數量就能看出來。古吉拉特邦是印度經濟發展名列前茅的地方邦之一,有印度“小廣東”之稱。記者前段日子到該邦最大城市艾哈邁達巴德的機場發現,這里至少有十幾個廣告牌都被馬來西亞旅游促進局買了下來。在機場,抬眼就能看到“馬來西亞,亞洲魅力所在”的宣傳口號。
從去年開始,馬來西亞就對印度發起“魅力攻勢”,該國負責旅游推介的官員還專門訪問了印度南部幾座城市,向當地市場展示具有馬來西亞特色的生態旅游項目。據《國際財經時報》報道,馬來西亞還與同為印度裔主要聚居地的鄰國新加坡暗暗較勁,希望自己能吸引到更多游客。
美國旅游業也正在深耕印度這片市場。根據洛杉磯旅游業界的數據,印度游客在美國的消費能力僅次于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今年11月18日,美國洛杉磯旅游會展促進會在孟買開設了其首個印度辦事處,專注推廣洛杉磯旅游項目。《印度時報》的一篇報道說,印度是洛杉磯市的第四大境外旅客來源地,2019年有13.5萬印度人到訪該市。2018年,印度赴美游客是140萬人次左右。
也有印度學者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印度出境游市場發展未來可能會經歷短暫低潮。印度經濟今年以來遭遇嚴重下行壓力,國內消費持續疲軟,在年度消費高峰——排燈節購物季,印度整體消費水平較以往有明顯下滑。若能順利跨越當前經濟低迷的窘境,加上中產階層人口數量持續擴大,那么印度出境游市場的潛力仍然可期。
*本文來源:環球時報,作者:肖昀,原標題:《印度要“替代”中國旅游市場?印度游客的全球消費能力到底有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