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近兩年博物館文創產業發展迅速,并吸引更多企業相繼入局。1月4日,《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對外發布,《報告》顯示,“文博文創”是2019年文化產業十大關鍵詞之一,且眾多互聯網企業也加入到博物館文創產業的行列中。且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由于博物館文創產品具有較高的溢價以及復購率,而博物館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不僅讓雙方獲得更高的收益,也讓互聯網企業在流量與市場規模等方面增添了競爭力。
《報告》顯示,2019年,博物館文創接軌數字經濟,搭建跨界文創產業鏈。眾多互聯網企業深入布局博物館文創產業,全面貫穿用戶調查、產品設計、推廣營銷等文創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文創生產實現數據共享、速效反應、精準營銷,打破了傳統文創產業高成本、低產出的困境。“線上購買+線下參觀”模式保證了從購買到售后整個用戶服務鏈的質量。博物館文創逐步實現工業化生產、電商化營銷,跨品牌合作、跨區域運營、跨媒體宣傳,“科技+文化”現代化文創生產體系逐步形成。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現階段包括BAT在內,多個互聯網企業均已向博物館文創產業進行布局。以騰訊為例,該公司現已就音樂、動漫、游戲等領域與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所、秦陵博物館等文博機構進行合作,推出多種產品,獲得較高的關注度。阿里也不例外,其中在天貓方面,該平臺曾對外發布“天貓新文創2.0計劃”,三年引進全球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并與1萬個品牌進行跨界合作。而對于百度,該公司則就線上博物館、AI博物館產品持續布局。
互聯網企業不斷與博物館文創產業接軌并深入合作,與該產業背后蘊藏的消費空間密不可分。天貓相關負責人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與文創IP合作商品的溢價是普通商品溢價的50%到100%。此外數據顯示,同時博物館文創的消費者擁有較高的粘性,90%的消費者會再次購買。在多方的共同作用下,我國博物館文創產業在2019年的整體市場規模已較2017年增長了三倍。
在業內人士看來,博物館文創產業與互聯網的對接也是文化產業與科技的融合,通過分享各自的渠道和資源,使得市場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進一步拓展市場空間并讓擁有一定歷史的文化尋找到新的生命力,同時互聯網企業也由此深入對接到一批用戶,從而使得自身能夠獲得流量和關注度。
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主任梅松認為,從現階段的發展戰略重點來看,融合發展、創新發展是其中的關鍵詞,文化要素若是不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就沒有發展前途。此外,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李鳳亮表示,“博物館文創的開發已走到一個業態創新的道路,可以看到博物館與互聯網的結合,不少大型博物館都紛紛加入線上商城,并與相關行業的融合,推動了產品和業態的創新。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不是一個新的話題,而近年來跨界融合有了很大的發展,文化怎么更好地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虛擬現實和區塊鏈的技術,搭上科技的班車是發展的關鍵。”
*本文來源:北京商報,作者:鄭蕊,原標題:《互聯網企業接連下注 博物館文創魅力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