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近年來,隨著國內人均GDP的不斷增長,旅游業持續發展,中國人均出游率大幅度上升。據了解,2019上半年,國內旅游收入2.78萬億元,年增長達到13.5%,國內旅游業持續增長。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IP×文旅”成為傳統旅游產業升級轉型的新支點。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旅融合發展、互動共進是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而IP打造,則是文旅融合、跨界、轉型發展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博物館:依靠文創崛起,IP與文旅融合發展
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是我國歷史、文化的濃縮,成為吸引游客、特別是吸文化游客的高品位旅游資源。近年來,我國博物館通過IP化打造,走上了一條文化IP與旅游融合發展的道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
博物館游客數量持續增長,不僅是物質需求滿足后的精神需求使然,更與博物館文創爆紅出圈息息相關。隨著一批“網紅博物館”的“橫空出世”,消費者對于博物館的熱情在持續增長,近60%的消費者愿意為文化溢價買單。
國內大多數博物館開始進行IP開發。其中最典型的就是600歲的故宮,“雍正”萌出天際、“乾隆”成為實力帶貨王,一頓館藏IP的“神操作”,讓故宮踏上了“網紅之路”。此后,出美妝、產口紅,上綜藝、開快閃,一發不可收收,如今儼然成為中國博物館的一個超級IP。
出圈后的故宮更是吸引了世界游客的目光。據公開報道稱,2019年故宮博物院接待觀眾數量首次突破1900萬人,截止到2019年12月30日,共接待近1930萬人。
此后,國內各地博物館也紛紛以自家館藏為依托,走上了IP打造之路,各種文創產品層出不窮,吸引了眾多年輕人消費。數據顯示,博物館文創產品消費者“90后”用戶過半,其中“95后”買得最“兇”,占比高達30%。很多博物館,例如陜西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等均推出了自己的代言人。憑借文創打出知名度的中國博物館,成為文旅IP化發展的成功范例。
2019年,國內的博物館在IP化的道路上持續發力,不僅借力傳統節日IP、引入虛擬偶像,還紛紛打造傳統節日飾品吸引更多消費者的目光。2019年春節,上海博物館與知名IP《秦時明月》跨界合作,二次元與三次元破壁聯合,吸引了不少游客;中秋節期間,各家博物館腦洞大開,紛紛推出文創月餅,又引來很多關注。
主題公園:IP與地產跨界聯合
在“IP×文旅”領域,不僅有博物館這種自帶IP光環的文化圣地,也有能與IP跨界聯合的文化地產。主題公園正是其典型例子。
世界主題公園權威研究機構美國主題娛樂協會(TEA)與第三方旅游行業研究及咨詢機構美國AECOM集團聯合發布的《2018全球主題公園和博物館報告》顯示,全球排名前10位的娛樂/主題公園中迪士尼占據8席,且前4席被迪士尼包攬。迪士尼樂園的成功依托的是其強大的IP群體。在第一座迪士尼樂園正式誕生之前,迪士尼的IP積累長達近30年,1955年世界第一座迪士尼樂園落地美國加州,彼時迪士尼動畫作品已經不下20部,知名角色也有10多位,其中米老鼠、唐老鴨、白雪公主等已經風靡全球。這些知名IP明星也順理成章地成為迪士尼樂園的引流利器。
走過30年的中國主題公園,也看到了IP的巨大潛力,紛紛開啟了IP化之路的嘗試。
2016年底,華僑城旗下歡樂谷簽約國產原創動漫IP“餅干警長”,正式開啟IP化之路,各個地方的歡樂谷也深挖原創內容,進行自有IP培育。從2008年以來主打“IP+文化+科技”概念,采用“地毯式”擴張的華強方特,隨著《熊出沒》系列作品的出圈,旗下的主題公園知名度也迅速提升。珠海的長隆海洋王國,于2017年至2018年度躋身全球主題公園TOP10,長隆集團旗下的主題公園主要集中在廣州和珠海兩個城市,躋身頭部主題公園主要靠深挖特色,走差異化IP打造之路。
整體來看,中國主題公園的IP化之路其實并不好走。
起步晚、缺少國際知名IP仍然是其發展最大的掣肘。數據顯示,自“錦繡中華”以來,30年間,全國共有約2700座主題公園落地。但近10年已有80%的主題公園關門,甚至還有不少樂園在開業不久就宣告失敗。AECOM數據指出,目前中國僅有10%的主題公園能實現盈利,53%的主題公園無主題,且過分依賴門票經濟。
歡樂谷集團總經理劉冠華也坦言:“目前歡樂谷還未擁有一個成熟的IP,下一步將采取租賃、買斷以及自主研發等方式密集引入新IP,包括歡樂谷曾啟動的大電影計劃也有望加速落地。”
但隨著二胎政策的落地、旅游業態的發展、動漫IP產業的推動,中國主題公園將會繼續擴張,艾媒咨詢(iiMedia Research)數據分析指出,2019年中國主題公園的直接效益規模預計將達到3237.6億元,未來走上IP化之路的中國主題公園或許能夠依靠IP的力量扭轉一賺二平七虧的局面。
*本文來源:央廣網 ,作者:郭子一,原標題:《IP×文旅 傳統旅游產業升級轉型新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