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3月31日,由常熟市人民政府主辦,常熟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執惠承辦的“2020中國文旅大消費線上峰會暨常熟文旅發展研討會”正式拉開帷幕。本次研討會聚焦常熟文旅發展,以“春暖新消費、百花新生態”為主題,下設3大板塊,5個細分領域,定向邀請了百余家機構,從“新消費、新產品、新渠道、新營銷、新目的地”五大角度,以全新視角,再析常熟市的文旅融合、跨界創新,深剖疫后文旅產業發展新思路、新路徑、新趨勢。華南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學院客座教授、執惠研學導師委員會汪冬梅在直播現場帶來《全域視角下的研學生態》主題分享。
汪冬梅表示,研學旅行的最終形態是,教育要完成研究性學習,而旅游要完成旅行體驗,這兩件事情同等重要。在全域視角下,整個研學生態會是研學目的地城市打造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她認為,導師人才培養非常重要,未來如果常熟希望成為研學目的地城市,也需要大量專業導師人才來補足當下研學導師系統性短缺的現狀。
以下為汪冬梅分享全文
(本文根據演講實錄整理而來,執惠略做刪減)
大家好!我今天的分享大致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先解讀一下研學旅行。
研學旅行政策中最重要的兩個詞,一個是“研究性學習”,一個是“旅行體驗”,但是現在在社會上聽到的更多聲音往往會把教育旅游、研學旅游、生態教育、科學普及等等內容都囊括到研學旅行里,其實跟教育系統想要的“研究性學習+旅行體驗”還不是完全一回事。所以現在教育系統重新命名了,希望把研學旅行更加清晰的稱呼為“研學實踐”,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當中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研究性學習是什么?我覺得所有從事研學旅行的同仁都要深度了解,了解什么叫做“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從小學到高中課程標準有什么樣的要求?怎樣做研學旅行課程才能夠達到“研究性學習”的要求?這是我覺得文旅行業希望轉型研學旅行的企業都要去深度理解的,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再來講講旅行體驗。我是一個從教育行業走進研學旅行的人,所以我對旅游本身我覺得不是太了解,但是這兩三年我一直很認真學習。中國研究生入學有一本教材謝彥君老師的《基礎旅游學》上面把旅行體驗的定義講的非常清晰和透徹,把全世界許多專家對旅行體驗的定義都給大家進行剖析和分享,最后總結出在國內,他是怎樣看待旅行體驗,這件事情也值得大家深思。研學旅行最終形態是教育要完成研究性學習,而旅游要完成旅行體驗,這兩件事情在未來發展當中同等重要。
第二部分是關于研學旅行的頂層設計。提到頂層設計,所有人都會講到國家和各級政府的政策怎么指引。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今年3月份,我國各地發布的研學旅行相關所有的政策有400多份,現在還在不斷發,接下來可能還會有更多城市會非常明確的講明研學旅行應該怎樣落地執行。總結起來就是各式各樣標準,而類型無外乎四個種類: 關于課程,導師,基地/營地和研學旅行服務機構。
而其中我們認為最重要的兩點是課程和研學導師。第一是課程。因為基地/營地和服務機構其實在中國旅游行業發展這么長時間以來,還是形成了一些標準的服務規范和要求。當然現在國家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定會對這部分規范提出更高要求,但是并不影響現在已有的基礎。但是研學課程標準建設,由于本身基礎教育對跨學科課程評定標準不夠清晰,所以研學課程標準是急需要完成的一個事情。第二是導師。當下導師人才缺到什么程度,缺到隨便抓一個導游就能做導師的程度,這是行業發展最大的難點。政府如何推動這兩件事情,是接下來這個城市這個片區能不能更好啟動研學旅行最重要的兩個因素。
現在,我們華南師范大學研學旅行以休閑教育研究中心,在研究的其中一個課題就是關于研學目的地城市,怎樣的條件才能夠符合研學目的地城市,在一個研學目的地城市整體構建上,政府應該做什么,企業應該做什么,學校最后采購的是什么等等。這個研學目的地城市行業生態研究,對目前為止,我沒有看到一個非常成熟的文獻報告。我們正在做這個研究,也跟某些地市政府一起在研究這個事,也希望能夠盡快給到整個行業一個新聲音,這是一個還沒有完成的大項目。我們認為全域視角下整個的研學生會是研學目的地城市打造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如何做全域視角下研學生態構建,這是一個拋出來的話題,大家可以一起討論,這里還有很多沒有完成的研究。
第三部分是研學課程共同體系建設。
首先,研學實踐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有兩個,一個是關于研學目的地的課程體系建設,基地營地都是研學目的地。第二個就是學校的校本研學課程體系建設。接下來從這兩部分,就我們已經做了的工作給大家做一個簡單分享。這也可以帶大家重新認識研學旅行。
為什么我們認為研究性學習的需求其實不僅僅只是現在認為科普層面的需求?我們在做某自然遺產研學基地課程體系建設的時候,按照科普、科考、科研的等級,(這幾個層面都有精準的學術定義應該怎么分級),分年級進階設計課程主題矩陣。所有研學目的地都足夠宏大,一定要做出分年級分層次的課程矩陣。學校根據研學目的地的課程矩陣,甄選符合自己的校本課程建設需求的課程,可以是一個研學目的地在課程矩陣中給出100個或者50個課程,學校在里面挑選一兩個,又在另一個研學目的地挑一兩個,最后組成自己學校自己的研學課程體系。
第二,研學旅游解說詞的建設。接下來會是研學目的地建設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點。因為現在我們整個基地的研學解說詞都達不到研究性學習的基礎要求。舉例說明,如果大家要完成關于自然資源目地類型的研學解說詞,應該要達到要求如圖所示:地理背景,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工具、基本方法、日常知識和延伸知識都要融合到解說詞當中。所以解說詞構建不是一件小工程,這是一個非常系統的學術工程,也需要大家花很多時間一起去做。就像昨天和同行分享了一個詞“同課異構”,這在教學當中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同一學科、同一學段的所有的老師都做同樣的一節課程。基礎一致,就是教學大綱、考試大綱、知識點、能力點都完全一致,但是做出課程卻是各自精彩的、千人千面的。但是為什么在研學旅行課程建設中做起來就那么難呢?因為這些基礎都沒有建好,就在上面盲目的添磚加瓦,這個房子很快就會塌掉。
第四部分:關于研學導師人才培養。研學導師人才培養這件事我們正式開始對外實施是在前年,我們在研究和實踐到一定程度,覺得是時候開始做一些行業人才培養了。在大學和社會上同時開展研學導師的人才培養。當然這兩個是完全不同的體系,對于大學來講,現在應用型本科和高職院校大學人才培養方案,將會按照教育部《研學旅行管理與服務專業》的要求來設置,同時開展的還有1+X職能技能等級證書認證,今年挺多院校尤其是旅游類院校會大面積開設這個專業。
我們華南師范大學是一所211研究型大學。我們旅游管理學院針對所有學生開設選修課程,《研學旅行課程設計與運營管理》,因為是研究型本科大學,我們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更多項目策劃,運營管理和項目管控層面,基于打好前置課程內容的基礎上,希望同學們可以勝任更高層的管理工作。我們去年面向全校同學開設了輔修專業,未來還會在大學開設公選課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做的嘗試。我看到常熟當地也有高級院校,也有旅游管理專業,其實也可以嘗試當地人才培養,可不可以通過跟院校深度緊密合作,能夠廣泛開展起來。未來如果常熟也有可能成為研學目的地城市,也需要大量人才來解決現在行業人才系統性短缺的情況。
第二部分,在做社會人才培養這部分,我們在廣東開了十幾期的研學導師培訓班,就是培養兼職導師5000多人次,如果是全職導師近千人。整體培訓基礎來看,我覺得旅游行業同仁要轉型研學旅行還是會有一點困難的,因為大家在這種教育專業背景之上比較缺乏,所以在學習和理解的時候,跟學校理解教育話術都會發生偏差。昨天我們在討論關于勞動教育的部分,行業里同仁在發表,因為也有一些校長在講話,其實大家可以感受得出來,學校校長的理解好像跟我們行業同仁看上去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這就是行業的一個問題,在不同視角、不同基礎上理解同一事情會出現的偏差。如果我們不能站在客戶視角去理解,可能會對未來工作的開展產生一個極大的阻礙。這也是當下研學旅行機構進入學校服務領域會遇到非常多不認可和阻礙的原因。
整個社會的人才培養怎樣可以支撐行業發展,供給側改革一定是從供側發生的,如果供給側沒有合格的人才供給,就很難推行下去。
以上就是今天四個模塊的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