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2018年,根據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生態環境部組建,不再保留環境保護部。名稱的變化反映了政府對生態環境的高度重視。那么到底什么樣的保護思路,才真正有利于整體生態環境的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與旅游業發展又該怎樣實現相互促進?無論答案怎樣,都不該因環保“一刀切”而按下旅游的停止鍵。大力發展生態旅游,不失為兩全其美的一條好路子。
“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
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如今已經深入人心,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優美的自然環境不僅為當地居民提供安全的空氣和水,其極高的觀賞和體驗價值還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到訪。海南昌江坐擁“山海林田湖草”等多種生態資源,在2018年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試點工作的同時,依托霸王嶺等自然資源和良好生態,借助“冬+春”“山嶺+田園”“文化旅游+體育旅游”等多種形式的串聯,建立了生態旅游大格局。實現2018年全年接待過夜游客96.2萬人次,增長5.2%;旅游總收入5.9億元,增長6.4%。
“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絕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不能搞環保“一刀切”
2014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兩會貴州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絕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為了將青山綠水變成金山銀山,未來在構建生態環境的過程中,重點之一應當是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在生活環境與旅游體驗之間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平衡。
早在1983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就提出了“生態旅游(ecotourism)”的概念。1993年,國際生態旅游協會把其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游活動。在發展生態旅游發展比較成功的國家里,既包括美國、澳大利亞這樣的發達國家,也有不少位于中美洲地區或者非洲地區的發展中國家。比如哥斯達黎加,作為中美洲的一個小國,每年吸引的國際游客中有一半人都是為了欣賞當地的熱帶雨林,正是依靠發展生態旅游,哥斯達黎加才能成為加勒比海地區最富的國家之一。而在發達國家中,日本早在2007年就出臺了《生態旅游推進法》。這些國家都在保護生態和發展經濟之間實現了“雙贏”。
重視環境保護,看似犧牲了一時的經濟利益,帶來的卻是長遠效益和利益,是綠色GDP產出。毋庸置疑,好的生態環境,才能吸引更多旅游游客,產生更多消費。但在我們抓環境建設、環境保護的同時,也要避免操之過急,和不切實際的“一刀切”。
首先,一些低密度的生活和旅游設施,并不會破壞景區的環境與美感。古語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在中國傳統的山水畫里,往往缺少不了書生、漁翁、樵夫以及亭臺樓閣的點綴。中國傳統文化追求的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那些與自然風光匹配的亭臺樓閣以及少量的人物,反而可以使得山水增色不少。西湖之所以能成為美景,不僅是因為山水美景本身,更離不開那些適宜的人文開發。
但是,在某省的海邊風景區,卻因為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名的一刀切禁令,禁止臨海200米內的所有開發項目。而在其他一些省份,也存在類似的湖濱嚴禁開發旅游設施的一刀切現象。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禁令的存在,并不以相關設施是否真實破壞環境或者治污水平是否達標為考量,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禁止而禁止,是以清理代替治理。
馬爾代夫是一個豪華旅游目的地,政府一貫奉行“優質旅游”政策,經常被視為可持續旅游的例子。馬爾代夫的酒店臨水而建,一島一主題,風格各不相同,有適合親子、情侶、家庭等不同需求人群的設施。每個酒店獨立負責島上的能源供應、污水處理、垃圾回收、供水、沙灘養護、防治植被退化、固體垃圾搜集及處理等具體事務。1972年,馬爾代夫的旅游業起點并不高,僅在卡福環礁(Kaafu Atoll)開設了兩個度假島嶼,共有280張床位。多年來,度假島迅速增加,產業從北向南擴展到全國各地。到2017年底,已有736家住宿機構,總床位41255張。此外,國外還有很多以生態旅游而著稱的濱湖臨海酒店,比如希臘米克諾斯島的Cavo Tagoo酒店,其無邊泳池曾被評為世界上最美的泳池之一;印尼松巴島的Nihiwatu酒店,曾榮膺全球百佳酒店榜首;斐濟的利庫利庫瀉湖度假村,曾在全球最浪漫的10處頂級度假村中排名第3。
如果我們針對濱湖臨海旅游項目采取全面禁止的極端政策,就等于放棄了自身原本的優勢,會嚴重削弱中國境內很多旅游目的地的競爭力,將大批高端客戶拱手送到國外。借鑒國際經驗找到更好的保護開發平衡點,才是務實的解決方案。
其次,我們人類沒必要把自身視為絕對的污染制造者,作為地球生物的一種,其新增污染的風險也許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關鍵還是在于管理,只要制定足夠高的排污和垃圾排放標準,對產生的不可再生垃圾等及時進行處理,其實就不會產生嚴重的污染。與其嚴禁一切開發,不如控制開發密度,并且制定嚴格的開發標準。在整體規劃上,要和當地的自然和文化匹配,這樣就不會影響當地的自然生態。比如在自然風景區內,要住宿簡約、環保、和自然融為一體,要嚴格進行垃圾和污水處理,要設置對環境友好的旅游線路等等。
以往在談及發達國家相對較好的生態環境時,人們經常會將其歸功于國民素質。但是,國民素質從來就不是憑空提升的,那些令我們羨慕的道德品質,往往建立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背景下,也就是所謂的“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在此基礎上,人民才會自然形成提升生活品質和保護環境的意愿。所以在中國的經濟發達地區,完全可以將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的決策權交給地方政府,因為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無論地方政府還是當地居民其實都有充足的動力去維護青山綠水,而且他們更了解當地的實際情況,更有利于形成更好的平衡,因而不會因為一刀切政策產生各類不服水土的弊端。
金山銀山反哺綠水青山
在眾多的人類經濟社會活動中,旅游特別是負責任的旅游會努力降低對環境的影響,還會提升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當青山綠水迎來游客時,人們總是擔心后者會對環境造成破壞,但實際上,隨著中國國民素質的不斷提高,當我們親眼目睹青山綠水的美景時,保護這些“金山銀山”的意愿也會被激發,由此形成的環保意識,不僅作用于青山綠水本身,同時也可能有利于城市內各項環保工作的開展。在這個問題上,千萬別因為少數游客的不文明陋習,而喪失對于中國整體國民素質的信心。尤其是對于很多貧困地區的自然風景區來說,旅游發展有效提升了原住民的生活水平,進而減少了各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提升了其保護生態環境的意愿。否則,在長期貧困的壓力下,當地也許只能被迫接受工業化改造,又或者不可持續地開荒種地,反而造成更嚴重的環境破壞。所以,適度有序的旅游開發,恰恰有利于這些落后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廣西陽朔遇龍河河水清澈見底、兩岸風光旖旎,吸引了不少游客。2000年左右,碼頭被無序開發,環境遭到破壞,安全問題凸顯,游客投訴不斷。2007年8月,遇龍河景區成立了溯源公司,作為經營主體,全河段實行統一定價、統一調度、統一對外促銷、統一景區規劃建設。“公司剛成立時,我們不理解,誤認為是搶我們的飯碗。”陽朔鎮朝陽村的潘志軍說,“現在,我做筏工,家里還經營農家樂飯館,再加上每年的景區分紅,一年純收入10萬元,比公司化前多多了。”嘗到了甜頭,沿岸村民越發感到自己的利益和景區保護與發展的密不可分,紛紛自覺保護美化環境。村民們不僅自己不隨手丟垃圾、不往河里倒污水,看到游客往河里扔垃圾也會進行勸阻并及時打撈。不少村民還主動種上油菜花,使游客流連忘返。
綜上所述,與其全面禁止在生態區搞旅游,不如在明確標準和嚴格規范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尤其在不同地區,應當根據具體的生態環境以及經濟發展水平,分別制定因地制宜的環境政策,避免一刀切的簡單思維。要秉承以人為本的原則,把綠水青山變成人類可以充分體驗美好生活的金山銀山。最終因此獲益的,不僅是經濟,更包括生態環境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