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據《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我國國內游客60.1億人次,同比增長8.4%;國內旅游收入達57251億元,同比增長11.7%。我國旅游市場整體高速增長勢頭不減。
但同時,2019年也是文旅企業競爭日益激烈、面臨諸多挑戰的一年。下調景區門票、競品持續增長、游客消費需求多元化等新的市場環境,正在倒逼文旅公司重視運營,改變傳統模式。
2019年是新政策環境下的第一個財年,不少企業對于門票降價新規仍處于逐步適應階段。據三文娛統計的23家上市文旅企業2019年財報信息,有7家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有10家公司歸母扣非凈利潤較去年同期下滑,其中景區經營企業占比較高。
下面將按照各企業經營特點,大致分為依托自然、歷史人文景觀資源的景點類和主題樂園類兩類,詳細分析23家代表性文旅企業2019年經營情況。
主題樂園:IP持續發力、新業態促增長
2019年運營主題樂園的企業整體表現較好,在23家上市文旅公司中盡管占比僅四分之一,但營收前五名中就有4家屬于主題樂園類。
IP化運營和新業態的助力,或許是主題樂園去年保持總體良好業績背后的兩大重要因素。
主題樂園在適應市場新動向方面表現出了較高的靈活性。通過打造IP、引入IP、品牌輸出以及推出定制化和個性化服務等措施,抓住年輕人消費市場。
華僑城2019年總體營收600億元,同比增長24.7%,歸母凈利潤123億元,同比增長17%。華僑城主營業務以文旅和地產兩大板塊為主。從下表可以看出,旅游板塊營收較2018年大幅增長58.96%,超過全年全體營收50%比重。旗下各景區、酒店累計接待游客5209萬人次,同比增長12%。
(華僑城營收構成)
去年華僑城歡樂谷在IP自創、IP合作方面也進一步展開了布局。重慶歡樂谷第一次引入IP,與奧飛娛樂合作打造首個超級飛俠IP實景主題區。歡樂谷還與“第五人格”、“夢幻西游”、“新倩女幽魂”等熱門游戲IP展開限時聯動活動。同時,北京歡樂谷五期·香格里拉區推出了融合民族文化元素的IP形象金翅勇士、格桑公主等,在IP與文創商品研發領域繼續探索。
華強方特在“IP+主題樂園”運作方面則顯得更加輕車熟路。2019年華強方特實現營收53.42億元,同比增長23%。增長主要動力來自新項目投入運營以及數字動漫收入增加。兩大主營業務(主題樂園、文化內容產品服務)營收較前一年同期均大幅上升。
(華強方特營收構成)
主題樂園業務占華強方特營收超8成。2019年,華強方特長沙東方神畫、邯鄲國色春秋、荊州東方神畫、嘉峪關思路神畫主題樂園相繼開園;另有濟寧、寧波、臨海、鷹潭等新簽約項目,以及綿陽、贛州、太原、自貢等在建項目,主題樂園繼續向低線城市下沉。
而華強方特旗下最強IP“熊出沒”在2019年同樣表現不俗。賀歲動畫大電影《熊出沒之原始時代》獲得7.14億元票房,系列動畫推出新作《熊出沒之怪獸計劃》《熊熊幫幫團》等。與此同時,華強方特去年展開國際IP合作,引入《綻放瓢蟲少女》和《太空鼠一家》, 進一步拓展其動漫IP矩陣。
海昌海洋公園與大連圣亞均是以經營海洋主題樂園為主的兩家公司。
海昌海洋公園2019年收入28億元,同比增長60.5%,毛利潤12.85億元,同比上升47.1%。其中,公園門票收入19.4億元,較前一年同期增長52.3%,占總營收近70%。
(海昌海洋公園營收構成)
大連圣亞2019年營收3.19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8.32%,歸母扣非凈利潤42799.82萬元,同比上漲4.71%。主營業務收入3.02億元,比上年減少4.34%,原因為主要客源地受臺風登陸影響,游客量下降。其中,門票收入2.8億元,占總營收88.2%。
兩家兩家主營海洋主題樂園的公司都體現了出目前國內主題樂園的一大現狀——過于依賴門票收入。為優化營收結構,兩家公司已開始將目光投向IP打造。
海昌以自創IP“七萌團”、“玫朵”、“艾米”等為核心,開發動畫故事內容和舞臺劇,推廣角色表情包,創作、出版繪本《玫朵奇遇記之愛換殼的小海龜奧斯卡》《多多向東出發》等。2019年海昌圍繞原創IP新開發100多個SKU,用于園內消費;IP人偶豐富花車表演;在園區空間應用、商餐應用方面也加強了IP視覺體驗。
大連圣亞多年前便已聯合多方合作伙伴提出“大白鯨計劃”,圍繞大白鯨IP進行圖書、動漫、影視、演藝、游戲及主題樂園等形式開發,并陸續打造了企鵝、海龜等網紅動物IP。
但原創IP打造并不容易,利用IP破局“門票經濟”更不容易,“大白鯨”IP啟動幾年過去,大連亞圣門票收入占比依然高達9成;海昌提出七萌團“369”戰略,計劃利用9年時間實現IP的“孵化-產品-推廣授權”長線開發運營。
另一方面,為適應市場需求,主題樂園也在積極推出新形態旅游服務,夜間游、研學游逐漸成為熱門項目。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旅游產業運行與企業發展》,夜間旅游已成為旅游目的地夜間消費市場重要組成部分,人均體驗兩晚;中青年情侶、家庭夜游占主流,18-22點為黃金四小時。
2019年1月三亞海昌夢幻海洋不夜城開業,實施24小時營業;大連圣亞推出“2天1夜大白鯨海洋研學營”等項目,將夜宿與研學融合在一起。
而恐龍園在“主題樂園+科普”方面一直走在前列。2019年恐龍園以恐龍IP為核心,推出《恐龍探險家》雨林研學課程,開展《恐龍大學堂》,新增開放“恐龍基因研究中心”、阿細實驗室”、“魔法書奇遇記”等科技化體驗項目。
在此背景下,恐龍園2019年獲得營收6.5億元,同比增長12.63%,歸母凈利潤9669.53萬元,同比增加10.48%。從下表營收構成來看,恐龍園園區綜合板塊收入占7成,文創及衍生業務收入占2成,酒店業務和旅行社業務共同占約1成,營收結構較為多元。值得留意的是旗下恐龍人俱樂部酒店報告期內營收增長較為突出,反映出這種沉浸式住宿體驗氛圍,人性化、標準化的親子服務,受到市場的青睞。
景點類:門票經濟受困 突圍需轉型升級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的指導意見》,各地國有景區響應政策號召開始實施門票降價措施。2019年僅是一個開始,整體來看,降價景區范圍仍然較小,部分地方降價措施實施力度還不夠。
但景點類上市公司財報顯示出,不少公司一時間還無法良好適應新環境,17家此類企業中有5家出現營收減少,9家扣非凈利潤出現嚴重下滑,3家企業扣非凈利潤為負數。
本報告期內,虧損最大的是恐龍谷。2019年恐龍谷營業收入3710.31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1%。但扣非凈利潤負1542萬,較去年同期負增長5306.18%。虧損原因來自兩方面。一方面,自2018年10月1日下調景區門票及景區內索道、接駁車船價格,恐龍遺址區全票由120元/人次,降為70元/人次,半票由60元人次,降為35元人次。從下表可見,門票收入占恐龍谷營收比重最大,但從2018年至2019年占比下降1成,且收入金額同比減少6.5%,使得利潤縮水。另一方面是二期建設項目10月投產,短期內收入未大幅增加,但折舊、攤銷以及人工成本大幅增加,從而導致虧損。
(恐龍谷各板塊營收狀況)
張家界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票價下調,但成本不減。
2019全年張家界接待購票游客618.27萬人,同比增長3.65%,然而與此同時,全年營收4.25億元,同比減少9.21%,歸母扣非凈利潤525.78萬元,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75.17%。營業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為武陵源核心景區門票政策下調環保客運價格,以及自2019年4月10日擴大特殊群體的政策性免票范圍,環保客運營收同比減少;同時,寶湖峰公司因購票人數下降和政策性免票范圍擴大(對象以兒童和老人為主),影響收入同比減少。
長期來看,票價下調不僅讓消費者受惠,同時也是倒逼經營者降低運營成本、擴大二次消費、提升服務質量、開發衍生產品和服務,是一個好的趨勢。但短期內,各大企業需要找到應對措施,避免經營狀況持續下滑。例如,張家界已開始著手門票分離工作,計劃在2020年內將環保車票價從核心景區門票中分離出來,研究制定分開定價、單獨銷售,推動合并運行的可操作模式。
而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依然是旅游產業的重要威脅。
2019年成都文旅營業收入1.36億元,同比減少23.19%,歸母扣非凈利潤2117.53萬元,同比下滑57.88%。其主要原因是受到“8·20”洪災影響,西嶺雪山景區在8月低至12月初期暫停營業,12月中旬開放景區后,游客主要采用預約方式進入,全年客流量嚴重影響。
(成都文旅板塊營收狀況)
但2019年景點類文旅公司整體表現仍然向好。一些公司通過加強運營,充分利用互聯網和科技優勢,推出特色化、個性化服務,取得了較好業績。
例如九華旅游,酒店業務方面,創新經營模式,推出禪修體驗主題、差異化親子主題、休閑拓展主題等服務;客運業務方面,應對迅猛發展的自駕游市場,強化景區旅游交通秩序管理,提高游客便利性;旅行社業務方面,除了線下旅行社,還布局了九華在線、微信公眾平臺等,加強線上產品功能設置,提升游客體驗感,同時輸出優質內容,重視粉絲維護。在此背景下,九華旅游2019年實現營收5.37億元,同比增長10.7%,歸母凈利潤1.17億元,同比增長27.08%。
(九華旅游各板塊業績表現)
西藏旅游2019年業績也表現良好。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1.88億元,同比增長5.22%,扣非凈利潤611.71萬元,同比增長41.06%。營收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景區內二次消費產品得到豐富,同時通過智慧旅游小程序、微信公眾平臺、OTA平臺等實現線上線下聯動推廣,提高了現場游客的轉化率,景區內容消費得到增長。
總體來看,2019年對于文旅行業來說是充滿挑戰的一年,而2020年初受到重大疫情影響,給文旅行業帶來更大沖擊。未來,隨著5G網絡發展,新的媒體、娛樂形式(如VR\AR\MR等)的發展,科技在文旅市場中發揮的影響會更加廣泛而深刻。同時旅游行業與其他領域的合作與融合也將進一步加深,“旅游+”以及旅游要素多樣組合的旅游新業態,或許正成為下一片旅游藍海。
*本文來源:界面網,作者:三文娛,原標題:《23家文旅公司年度業績:IP化運營提振表現,景區業務多有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