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酒店在過去錯過了兩次機會,一次是2000年左右在線旅游崛起之時,酒店淪為了OTA的供貨商,自此以后一直處于乙方的劣勢地位,即便近來集體與OTA掐架,也依舊沒有改變自己的角色;而第二次則是“限奢令”和“國八條”的出臺,在政令出臺之前,沒有意識到消費變革的時期到來,如今,當初死抱公款消費大腿的酒店舉步維艱,而以消費需求為導向的酒店如今門庭若市。
“互聯網+”來了
在今年的兩會上,被提及最多的“互聯網+”,一時間成為各行各業轉型變革的熱詞。一個新的時代誕生,必將牽動各行業的變化,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結合起來,在新的領域形成一個新的生態系統,繼而形成了各種“互聯網+”模式:互聯網+農業、互聯網+醫療、互聯網+生活服務、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旅游……而互聯網+酒店也在行業內被津津樂道。
“互聯網+”并不等于“移動互聯網+”
“互聯網+酒店”讓未來酒店充滿了想象空間:自助化的預訂方式、自動化的入住過程以及智能化的入住體驗。但就目前酒店“擁抱”互聯網+的現狀來看,酒店對互聯網+的應用僅僅停留在微官網、服務號、訂閱號、手機開鎖等移動互聯網層面。
移動互聯網在當下盡管是趨勢,但并不能說明移動互聯網就是“互聯網+”的全部,尤其是通過移動互聯網上的某一個平臺去操作,其結果是這個平臺在未來很可能變成第二個OTA。
而從客人的需求來看,盡管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很高,通過智能手機去實現一些功能也是大勢所趨,但客人在入住酒店時同樣也希望感受到不一樣的智能化體驗,喜達屋在客房安裝了智能鏡子,涵碧樓為每間客房配置了“智慧e房”酒店智能互動電視,美國雅樂軒甚至使用機器人當客房服務員……
總之,互聯網+將帶給酒店更多的機會,但這些機會說不定也會像前兩次一樣,成為懸掛在酒店頭頂上的達摩斯之劍。而要杜絕這種可能,酒店應該利用互聯網在管理上、在入住體驗上下功夫,而不是只抓住某個方面不放。酒店為主導,服務商,包括互聯網服務商根據酒店的需求提供產品和服務,這才是“互聯網+酒店”應該成為“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