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到現在為止專車的事情已經多次走到輿論視野的中心,比如:2014年上海市交通委宣布:滴滴專車是黑車,營運不合法;廣州專車遭遇釣魚執法;前不久北京市交通委運輸管理局、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和北京市公安局公交保衛總隊則共同約談“滴滴專車”平臺負責人等。這類故事應該還沒完,如果想理解為什么沒完,那則要把視角拉高一點,不把這類事情看作單純的商業模式變革也看成一種社會變革。
互聯網到底增不增加GDP?
互聯網到底增不增加GDP這事要分開來看,社交網絡和IM是一定增加GDP的,因為這是新領域里的新商業,但在電商和O2O這類領域里,互聯網扮演著對現有市場進行存量優化的角色,最終增不增加GDP則要看被優化下來那些人到底干什么去了。
這并不難理解,我們拿一個最簡單純粹的例子來做點說明。
比如說國外近來有一款非常出名的產品叫Zenefits,它的主要功能是可以讓企業通過它很方便的為員工買保險,取代原本作為中間層的保險經紀人。商業模式則是對企業免費,向保險公司收取傭金。用或不用這產品,買保險這事對于企業和保險公司而言除了操作方式上,其實是沒有太大變化,但對原來的保險經紀人意義則完全不同,他們變成需要被淘汰的角色了。
這確實是用更少的人做了同樣的事情,但這樣一來增不增加GDP其實依賴于那些被淘汰的保險經紀人能不能干點別的什么出來,否則可以近似認為GDP保持不變甚至趨于減少,因為這產品優化了效率的同時使買保險這一過程中的產生的交易傭金額變小了。
這并不是個案,當互聯網走出數字空間向傳統行業大舉滲透時這類故事會變換各種形態反復出現。
我之前曾經發文說互聯網是同步加強了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趨勢,而所謂的中心化趨勢通常是以破壞現有的經濟結構而實現的,除非并不存在現有的存量市場。而存量市場內力量的有無大小則決定是否會出現專車這類風波,以及出現后的對抗有多劇烈。
Google的中心化是沒有風波的,因為它面對的是幾乎沒有的存量市場;淘寶的中心化雖然很多被影響了的人會抱怨,但這些人通常是純粹的商人也沒有被很好的組織起來,所以表面上來看并沒有什么太大的風波,最多是做傳統商業的偶爾出來打個賭,或者把公司改個名,接下來趕緊自己也做電商;專車的事情則因為存量市場里力量強大,所以沖撞最厲害,各方紛紛介入。
而所謂的沖突微觀看最關鍵的是利益重新分配,宏觀看則關鍵的是就業和發展。就業再引申一點則是相關人員角色的轉換,比如說:如果Uber這類模式大興,那出租車司機到底干什么去。這可以說是摩擦性失業,但在我們這里可能就沒那么簡單。
利害相關者們
每當一個行業被互聯網以這種中心化加去中心化同步加強的方式顛覆的時候,核心的利害相關者會來自三個方面:
第一個是代表顛覆的一方。這是依托互聯網重組生產要素的核心力量,成了他們就可以成為新貴。
第二個是代表被顛覆的一方,他們是盤踞在傳統生產結構上的力量。典型的是上面說的那種保險經紀人。這一方的力量大小取決于其被組織的程度和人數多少。
第三方則是監管方。但監管方的高層和直接當事人立場一定會不一樣。當事人會更多的看到風險,所以會偏保守,因為出事情他們會承擔責任。高層則會有全社會的視角。自熊彼特以來大家已經普遍認可創新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核心力量,而創新的根本特征是對生產要素的重新排列組合達到更高的效率。這對局部未必沒問題,比如工業革命就會導致大部分手工業者失業,但全局來看則是不可能逃避的事情。這點非常關鍵,這決定了這類創新不太可能被一棍子打死。
作為結果,線下牽涉越深,其前進步伐就越緩慢,短期各種反復應該比較正常,但徹底取締應該是不太可能的,畢竟在監管層也比較容易獲得一定的支持力量。這也是合理的,就和升息或降息一樣,總是要一步步調整,才更容易讓人接受。
這并不是中國獨有的問題,美國一樣有的州會禁止Zenefits這樣的產品。但確實不同國家會導致博弈形式不一樣,比如在我們這里就會有國退民進等比較有特色的問題,但就和電商拼殺過后只有四種模式(淘寶、天貓、美團、唯品會)相類似,打車這地方最終也還會只是幾種平臺能生存下來比如:一種代表共享經濟,一種則代表純自營的車輛。而這種競爭里通常拼殺極為兇狠,除非有牌照這類非市場型的措施,否則傳統企業是不太可能拼過互聯網企業的。所以專車這事雖然看著紛爭很多,但本身其實沒什么特別好說的,結果也是基本確定的,專車就是會出現并逐步發展,只是需要一點時間。
如果在專車這種傳統力量無比強大領域,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同步加強的趨勢都會取得勝利,那就沒道理認為在其他地方這種模式不會贏,而這在微觀來看是純粹的好事,在宏觀來看卻隱含著某種風險。
大變革里不止有正能量還有風險
抽象來看,58上的100%個人房源和專車的事情并沒有什么本質不同,唯一不同的是如果是單純在商業領域,那要被淘汰的如房產中介就趕緊去找辦法了,而不會考慮先給你定個非法,直接讓你不干了這類手段。而這模式在旅游、餐飲、服務行業等領域不停上演。
這種趨勢是不可逆轉的,但從宏觀視角來看,這種社會結構變更背后確實累積著社會風險,即值得歡呼,也值得警惕。
我們談工業革命這些事情的時候總是會更多的關注文明的進步,被忽略的往往是生產形式變更背后,人身上所需要承擔的巨大痛苦,以及它和很多戰爭間那種千絲萬縷的關系。
事情并不復雜: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遷移時,顯然會帶來農民向工人遷移這樣的角色轉換。從對英國圈地運動的記載來看這個過程是非常殘酷的,在這之后則會有市場和資源的爭奪,這是很多戰爭的原動力。所以馬克思才會講:資本主義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
我們有時候會歡呼互聯網帶來的是第三次工業革命,這應該是對的,但沒道理認為它帶來的就全是好處,或者說自然而然,它帶來的就全是好處。
在可見的問題里,最顯然的就是人的角色轉換問題,也可以說是就業問題。
在過去三十年里我們經歷了兩次比較大的就業問題:
一次是知青回城,沒法就業,后來就出現了個體戶這類私營經濟。
一次是國企改革,減員增效,大批人員下崗。
所幸那時候處在經濟起飛階段,雖然這種變動也給很多家庭帶來巨大影響,但富余的人員還是很快的吸收掉了。
互聯網一樣是產業升級,所以也一樣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只不過最開始它只在IT領域發威,大家感受的不是特別清楚。
之前分析互聯網的中心化與去中心化同步增強模式時曾經提到過,它最終會導致人們要么服務于中心,比如程序員、產品經理等,要么服務于去中心化一端,這就是能提供各種特色產品或服務各種手藝人,要么服務于物流。
如果不能在這幾類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那當互聯網波及到指定行業的人的時候,那很多人就會變成上面說的保險經紀人,累積了很多年的經驗和技能一下子被重置了,自己變得身無長處。從農民到一般工人的角色的轉換,通常是簡單的,因為相關技能并沒有很高的技術壁壘。但從工業時代的各種角色轉型到互聯網上所需要的手藝人可能就會面臨更多的困難,因為這往往需要更多的專業技能,否則就只可能在很低端徘徊。
工業4.0在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制造富余人口,而互聯網則在第三產業制造富余人口,這趨勢應該是非常的明顯。
細心想來,這問題在數字空間里其實是無解的。
數據化程度提高之后,人的生活方式上大致可能有三類發展方向:
一類是《黑客帝國》式的,這時候人的肉體基本被廢棄,人的精神直接接入數字化的世界,虛擬即現實;
一類是《代理機器人》類的,這時候人們存在于現實,但肉體被鎖在屋子里,只靠精神活動生活;
一類是《星際迷航》類的,這時候所有科技服務于肉體與精神相整合的人。
前兩類方向至少短期無助于解決上面說的問題,只有最后一種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向。只有人們被拉回現實空間,同時在精神和肉體上獲得更多的體驗滿足,富余人口才可能被激活并產生正能量。
理解了這個就可以理解萬眾創業的初衷。
小結
互聯網無疑的是火熱的。前幾天和朋友聚會的時候,一兄弟笑談,現在過天橋發現那種特喜歡帶粗大黃金項鏈的社會人士都開始談互聯網+了。互聯網拉低了每個人開創自己一番事業的起點,長線來看這是好事。但它帶來的變化太大了,而太大的變化通常就不止包含著好的一面,而也必然的包含著不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