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最近幾年,國家公園、國家文化公園等概念逐漸廣為人知,而文化旅游帶和這些概念有比較緊密的聯系。
國家公園一般指由國家批準設立并主導管理,以保護具有國家代表性的大面積自然生態系統為主要目的,實現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陸地或海洋區域,其具有清晰的邊界。國家公園以自然區域為主,兼顧人文遺產,它的覆蓋范圍比之前的風景區要大得多。自2015年開始推進試點以來,我國已建成10個國家公園試點區。
國家文化公園的概念提出時間更晚一些。
——2017年5月,中辦、國辦印發了《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其中明確提出要規劃建設一批國家文化公園,形成中華文化的重要標識。
——2019年12月5日,中辦、國辦又印發《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明確了建設這三個國家公園的相關事宜。
——2020年10月29日,十九屆五中全會上提出要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這一決議在今年經人大審議通過的十四五規劃中得到確認,至此形成了四大國家文化公園的格局。
目前,由于長城、大運河、長征三個公園起步略早,因此建設已經卓有成效,而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尚處于規劃與建設初期階段。
我們可以從這樣簡單理解風景區、國家公園、旅游帶之間的區別:
風景區、文化遺產的覆蓋區域較小,在一個小比例尺全國地圖上往往顯示為一個點;
國家公園、國家文化公園是以公園的標準建立的一個區域,一般面積較大,在地圖上顯示為一小片;
旅游帶則如其名所指,是一個比較長的、連貫的帶狀區域,它串起了相關的一個個點與小區域,覆蓋的區域顯然要更大一些。
這幾者在空間上往往會有所重合。
為何要建設黃河文化旅游帶
十四五規劃中提到了兩個旅游帶的建設,分別是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黃河文化旅游帶。同為旅游帶建設但具體表述不同,在黃河流域著重強調了文化旅游,這也體現了國家政策的導向與因地制宜。
在我國,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是較長時間里旅游界力推的工作,因為文化旅游可以增強旅游產品的吸引力,提高經濟效益,還可大力弘揚中國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文化自信。
一般認為,文化旅游包括多種層面,如歷史文化、現代文化、民俗文化等,這其中,以文物、記錄、遺址、古建筑等為代表的歷史文化層是最為難得的資源,而黃河流域恰恰具有這類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
黃河流域有厚重的文化積淀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被國人尊稱為“母親河”,它發源于青海巴顏喀拉山北麓,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及山東等9個省級行政區域,最后于山東東營注入渤海。在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的河口鎮以上的河段被稱為上游,而位于河南鄭州市的桃花峪則成為中游與下游的分界。
史學界認為黃河文明的形成期大體在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間,主要為夏商及以前,現已發掘出的文化遺址代表有仰韶文化、二里頭文化、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馬家窯文化等,沿著黃河中下游呈密集分布的狀態。
在黃河中上游,由于地理條件的相對嚴酷,文化遺存不如中下游豐富,但也足夠閃亮,對探究黃河文化乃至中華文明的內涵與外延都具有重要意義。例如:甘肅省秦安縣大地灣遺址出土的彩陶,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彩陶,距今約8000年;甘肅省臨夏州東鄉縣林家遺址出土的青銅刀,距今約5000年;青海省民和縣喇家遺址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面條狀食物,距今約4000年。
大概從春秋時期開始,黃河流域的文明程度得到了極大發展,在兩千年間一直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高度發達的經濟水平與活躍的思想文化熔鑄了燦爛的黃河文明,也構成了中華文明的內核,給后世留下了眾多古城、古街、古堡、古村鎮、古廟宇等建筑寶藏,再搭配禮儀、風俗、服飾、音樂、藝術、思想文化等,就組成了我們現在所希望挖掘的黃河文化的框架。而這些無疑是發展黃河文化旅游帶必不可少、極具獨特性的關鍵要素。
像處于黃河流域的云岡石窟、龍門石窟、少林寺、西安古城、洛陽古城、開封古城等早就名揚海內外,不用贅述,下面再選取一些黃河流域極具文化內涵的人文景點:
山西平遙古城,最早始建于周宣王時期,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也是世界文化遺產、5A景區。
位于山西太原的晉祠,是集古代祭祀建筑、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此圖為晉祠主體建筑圣母殿。
香爐寺建于明代萬歷年間,位于陜西榆林佳縣的香爐峰峰頂,其東臨黃河,三面絕壁,“香爐晚照”被游人譽為仙境。
陜西榆林的鎮北臺是明代長城遺址中最為宏大、氣勢最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
位于河南登封的觀星臺是由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主持建造,是第一批全國文保單位,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天地之中”的一部分。
朋友圈廣告滿天飛
從自然角度來說,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從青藏高原的汩汩溪流到黃河三角走的河海一體,五千多公里的河段所經之處,自然景觀十分豐富,有雪山、湖泊、濕地、草原、密林、瀑布、荒原等多種地形地貌,知名的景點讓人目接不暇。
極具神秘色彩的星宿海,在黃河河源區域的一個盆地里,黃河在這里流速較緩,形成了數以百計形狀各異的湖泊。從高處望去,這些湖泊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亮光,宛如夜空中一顆顆閃爍的星星,星宿海由此而得名。
離黃河源頭不遠的扎陵湖,和鄂陵湖一起被稱為黃河上游的兩顆明珠。
阿尼瑪卿山,藏語意為“祖父大瑪神之山”,主峰海拔6282米,終年積雪,極為壯觀,是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西藏阿里的岡仁波齊、云南迪慶的梅里雪山、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黃河從其東南側流過。
位于四川若爾蓋縣唐克鄉的“九曲黃河第一彎”,景致迷人。
天下黃河貴德清,在貴德地區有大片的森林與濕地,黃河水流緩慢,有眾多支流匯入,河水極為清澈,與大多數河段的景色迥異。
壺口瀑布的壯美與攝人心魄,每位身臨其境的游客都印象深刻。
乾坤灣位于山西省永和縣與陜西省延川縣接壤處,宛如一幅天然太極圖,是黃河干流秦晉峽谷中一大天然佳景。
黃河三峽景區位于河南濟源,景色秀麗,文化遺存眾多。
位于山西的龍門景區由于鯉魚躍龍門的傳說而廣為人知,黃河在此處從兩面大山中沖出,河寬不足40米,黃水奔騰,一瀉千里。
黃河周邊的這些自然景區這些年基本都經歷了升級改造,一是更強調對自然環境的保護,二是更人性化。尤其是在黃河流域上游,由于三江源國家公園、祁連山國家公園等保護區的設立,得到了更高標準的保護。
這些絕美的自然景觀附近往往具有形態各異的人文景觀,二者完美融合在一起,能給游人帶去豐富而獨具個性的旅游體驗。國家大力提倡的“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之文旅融合理念,或許在黃河流域能得到完美的落地實施。
黃河文化旅游帶的發展演變
在黃河流域沿線,歷史上有不少省市都曾經推出過黃河文化主題旅游項目,例如蘭州的黃河文化旅游節已經開展了十幾屆,青海貴德也在很早前就開始舉辦本區域的黃河文化旅游節。但這些往往是地域性的,影響面很小,更多可視為一種對旅游資源的營銷行為。
同時,學界也在較早就有更好開發黃河文化旅游資源的探討,但影響力始終不大。黃河文化旅游開始被重視,并發展成為一種整體性的政策行為,是近幾年的事情。
歷史上,黃河決堤泛濫如家常便飯,也曾多次出現大的改道,由此給兩岸人民造成了深重災難。改革開放后,黃河干流沒有出現特別重大的險情,但整個流域的生態惡化現象一度很嚴重。例如,河源地區出現荒漠化趨勢;祁連山、秦嶺等地區長期存在非法開礦、毀林建設等情況,水土流失嚴重;沿線用水缺乏規劃,干流多次出現斷流。
美麗的秦嶺曾經因保護不力而被國家高層多次點名批評,一大批官員因此而被處理,秦嶺也開始實施史上最嚴的保護措施
位于青海省久治縣的年保玉則峰是黃河、長江水系分水嶺,景區風景極佳。2017年中央第七環保督察組指出青海自然保護區違規旅游開發問題突出,生態修復進展遲緩,2018年4月年保玉則保護區宣布關閉并實施保護修復,至今仍未開放。
因此,2019年8月國家高層在視察蘭州時,就嚴肅指出黃河“體弱多病,水患頻繁”,需要持續嚴加保護與治理。之后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國家高層又三次去不同省份視察黃河,并于2019年9月在河南鄭州主持召開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這次座談會在黃河的治理保護開發利用歷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地位,自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上游以三江源、祁連山、甘南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等為重點,推進實施一批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和建設工程,提升水源涵養能力;中游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做好保護工作,促進河流生態系統健康,提高生物多樣性。
2020年1月初,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問題,指出黃河流域必須下大氣力進行大保護、大治理,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路子。國家高層又進一步強調,要實施黃河文化遺產系統保護工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開展黃河文化宣傳,大力弘揚黃河文化。
經過以上簡單梳理后我們會發現,黃河文化旅游帶的發展脈絡與邏輯十分清晰:首先對整個流域進行科學的治理保護,在這個基礎上實施高水平、高質量開發利用,并在新的五年發展規劃中予以明確,以期帶動更好的保護與利用。
沿黃九省都積極圍繞國家高層的指示與十四五規劃的要求,以更高的熱情與標準推進本省的黃河文化旅游建設工作,各省內的景點提升與擴建已經有一定基礎,跨省區的旅游區域建設也嘗試。未來需要的就是在此基礎上以更好的統籌規劃,進一步提升,然后將各個“點”串成一個美麗的“帶”。
未來的發展建議
雖然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剛剛列入十四五規劃,目前官方并無權威整體性的方案推出,但各級政府對此極為重視,未來的建設強度也會比較大。在現階段,對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如何保持高質量推進,文化產業評論有一些建議。
盡快組建高級別的協調機構
當前,治理開發黃河水利資源的機構是黃河水利委員會(簡稱黃委會),它是水利部直屬的事業單位,行使所在流域內的水行政主管職責。但黃河文化旅游帶的建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已經大大超出黃委會的職責范圍,因此需要設立新的協調機構。
由國務院有關領導掛帥,召集相關部委與省份的負責人組成高級別的議事協調機構,負責協調、決定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中的重大事宜以及跨區域問題,或許是比較好的辦法。沒有這個組織基礎,可能會有很多具體問題在推進中難以解決。
明確各省的開發重點,避免重復建設
從公開報道可知,沿黃九省都對黃河文化旅游的開發抱以厚望,尤其是中下游的陜西、山西、河南、山東這幾個文物、文化大省,他們在宣傳中有意無意地標榜“最正宗”的黃河文化標簽,在相應的文化旅游建設中,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雷同與“打架”現象。
例如,被尊為“中華人文始祖”的黃帝被大家所敬仰,而關于黃帝的出生地,主流的就有河南新鄭、山東壽丘、甘肅天水、陜西黃陵等多種說法。為了祭祀黃帝,相關省份都推出了一些活動,尤以陜西與河南兩省規格最高、規模最大。
陜西黃帝陵祭典也是每年陜西人民的一件大事
對于這些略有“沖突”的文化事件,游客尤其是外省市的游客,很容易將之簡單地歸結到經濟因素范疇中,認為是“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從而削弱對整體莊嚴性的理解。
作為國家規劃的黃河文化旅游帶,對類似這樣的事件最好有一個統一規范,能使各省區明確各自的定位,在符合統一建設標準的前提下,推出更多個性化的旅游項目,避免游客出現審美疲勞,而給游客帶去更好的旅游體驗。
處理好旅游帶與其他規劃的關系
在黃河文化旅游帶推出之前,在黃河流域中已經至少存在著如下國家級的規劃:“一帶一路”“中原經濟區”“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三江源國家公園”“祁連山國家公園”,除此之外,涉及的省級及以下的規劃更多。
黃河文化旅游帶在建設中,如何協調好與這些規劃的關系,從而實現和諧共存,確保基層在推進建設工作時輕裝上陣,不至于手足無措,也是應盡快解決的一個問題。
結語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起源,在日益提倡傳統文化、強調文化自信的當下,建設黃河文化旅游帶是自然而然、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的明智之舉。而在保護的基礎上有序開發利用的基本策略,也讓人們對黃河文化旅游帶的長期可持續良性發展充滿信心。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會有更多的國內外游客進入黃河文化旅游帶,在享受更好旅游服務的前提下,感受黃河文化的悠久與震撼,飽覽黃河沿岸五千公里的錦繡河山。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 文化產業評論 ”(whcypl),作者:奧特慢,原標題:《十四五規劃推出的黃河文化旅游帶,到底是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