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前日深夜,有幾個圈內的朋友問小西說,你對易觀剛推出來的報告怎么看?我答一聲靠,大半夜的我能怎么看,還不是趕緊爬起來掌燈看。不過認真一看,發現幾個問題還是蠻有意思的。下面分三點來分解。
第一點,易觀報告的一些核心數據很“突兀”,跟之前行業公認的數據差距很大,不符合行內人士的認知共識。
易觀的這個報告叫《中國生活服務O2O市場專題研究報告》。從時效性來看,這個報告其實是不合格的,因為熱點時段早就過了(半年數據會稍稍滯后,但推后半個多月還是不能忍受)。
其次,遭到很多小伙伴吐槽的是,報告中的數據問題。因為在此之前,大家公認的市場份額是,美團占比62%,點評占比20%、糯米占比15%。但在該報告中,占據市場第一的美團,其市占被計算為51.9%,而此前市場份額略超20%的大眾點評,卻激增至29.5%。
我想,對于這個數據,除了大眾點評一家比較得意之外,美團、糯米都不會高興(所以有些朋友在猜測這是某公司的定制報告,在此小西不予置評)。
因為在此之前,無論是業內人士,還是媒體、乃至美團、百度糯米兩家公司的高層在市場格局的認知表述上是差不多一致的。這個報告一出,誤差太大,美團不高興被少算了、低估了,百度糯米也不高興,因為點評市占一下高了不少,如果為真,那這將大大增加其下半年趕超點評的難度。
事實上,經營數據一直算是一個敏感問題。在美團、點評和糯米這三家企業中,在數據方面最透明的是美團。此前,美團一直在不斷公布它的月度、半年度和年度數據,這絕對是業界良心。像點評基本不怎么公布實際數據,提的比較多的是期望目標。
印象中有一次,點評高管說他的GMV“接近”百億,那到底有多接近,大家都不得而知。對于百度糯米,可能由于前一段忙于整合,數據也不多,但據小西的線報稱,最近一段時間糯米的增長是有目共睹的。
簡單說,小西綜合圈內朋友的看法,大家對易觀報告的幾個核心數據是基本不認可的。
第二點,與報告相反,從競爭態勢來看,目前O2O三雄中老二大眾點評的地位其實已經岌岌可危。年中之前,美團和點評、糯米,已經形成一個“123”的競爭序列。
但最近一月中,風云突變。百度內部整合完畢,拋出200億力頂糯米,明確宣稱年內就能干翻點評;美團則又是融資傳言,又是拆分事業部。老三、老大出招勢大力沉,而老二點評則沒有對應的戰略性動作出現,讓業內很多人感覺點評居中左支右絀,非常被動。
過去一月內給人驚艷最多的是百度糯米。簡單說就是,老板愿意砸錢了,團隊思路理清了。從老板李彥宏、到戰略副總金宇,再到總經理曾良,你從各種表述中能夠感受到現在的百度糯米的確發生了不少變化。
從大戰略上,百度糯米先是拋出一個200億的話題,一下搶過了業界討論的焦點。這是公司戰略和營銷的雙贏。在階段性目標(或者說成果)上,曾良在采訪中明確表示,當下市場中,美團占60%左右的市場份額,“點評下降很快,降到25%不到,而我們漲了5個百分點以上,超過了15%”,并借機拋出了年內趕超點評的階段性目標。然后在具體舉措上,百度糯米很快宣布上線旅游頻道,去哪兒網資源全面接入。這幾個動作,從戰略到戰術,都是實實在在的推進,讓人印象深刻。
再看美團,坐擁60%的市占,美團在近期可謂虛實并舉。虛的是融資傳言,不管融資是幾億,也不管從哪里傳出來了的,這都說明了資本、業界對美團的高認可度。
前幾天,王興開了一次很簡樸的發布會,關于融資沒說啥,但秀出了一組很靚麗的運營數據,同時就事業部分拆進行了解讀。這延續了美團高透明度的做法。
最后看點評,不得不說,最近一個時期的動作都頗為被動。首先從時機上,對年中這個關鍵時段重視不夠,當美團、糯米快速出手的時候,點評不是慢了一拍,是慢了兩拍(考慮一下他原有的站位),這是被動之一。沒有預置一個像樣的戰略動作來做下半年的KICKOFF,應該是最大的問題。
其二,如果像有分析所稱(即點評與這次易觀報告有深度合作)的話,其實這也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大家都是知道數據很敏感,沒有很好底層數據背書的數據報告是很容易被找出毛病來的。現在看來,這個報告的確有不少地方值得商榷。
第三點,從營銷角度來說,如果把美團、百度糯米近期的一系列動作放在一起看,你能看到一家在戰略、營銷等各層面具備高度協作執行力的公司的正常體現。相形之下,大眾點評在戰略被動的連帶作用下,營銷層面也是頗為被動。
分析美團、百度糯米近期的動作,明顯可以看出來不是為了PR而PR,而是典型的戰略先行、營銷跟上。營銷部門感覺有料好傳播,而業務部門也會覺得營銷效果很不錯。
這種效果反推回去,反映出的是一種相對高段位的營銷玩法,即:市場部門與業務部門保持高頻度的溝通互動,在一些關鍵的營銷時段、戰略方向上留出足夠的提前量進行討論。這樣當時機成熟,業務部門會感覺市場營銷很得力,而市場部門也會感覺比較主動,事半功倍。
反之,大眾點評的表現則集中體現了營銷的另一種段位,他可能花費了不少心思和成本,卻無法帶來足夠的“戰略性效果”。由此反推,在其內部,市場部門估計與業務部門的溝通、協作存在不少問題。
他們無法將營銷規劃“預置”相應的戰略性動作中,這導致市場部門做出的營銷動作很多都是本部門閉門造車的產物,缺乏最亟需的“戰略硬貨”。沒有硬貨,總是就那些虛頭巴腦的數據、邏輯說來說去,效果都不堪大用。
但話說回來,有時候營銷上出現這種情況也怨不得市場部門。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為無論業務數據、還是戰略動作,都需要積累、醞釀、規劃。這些東西,不是市場部門要有就有的,市場部要想辦法驅動業務部門去做,但更關鍵的是公司高層在這方面有足夠的前瞻性和節奏感。
最后說點八卦,前一段尹生采訪張濤時,張濤表示對點評的PR和營銷感覺“非常滿意”。對此,小西也是持保留意見的,因為即便公司的PR再好,作為公司老大也是不能公開夸的。
你看馬云什么時候夸過阿里的公關?!不但不能夸,你在公開場合還是謙虛一些,要說自己做得很不夠才行。因為那說明自己把時間花在內功上了,而非外面這些事上。這就是格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