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一、打造獨占性的新場景,獲取定義新品類的機會,擁抱指數級增長
市面上內容生產制作、傳播、分發的公司,走在最前列的是萬合天宜(萬萬沒想到)、暴走漫畫,他們已經是業內做的最優秀的內容生產商,因為投資人會擔心它們內容穩定持續的輸出能力和機制,所以他們的資本估值還不是特別好。不過基于IP的模式,使得萬合天宜與暴走受到追捧。
包括羅輯思維、河貍家在內,在這個時代,品牌更需要的是擁抱指數級增長的變化,要打造一種獨占性場景,當這個場景是新的,就能定義新品類,就能形成一種紅利。如果能找到這樣的場景,需要更要簡單清晰聚焦的商業模型。
不管你從哪種方式(020,智能硬件,細分垂直市場)切入,最重要的是,公司或品牌是否定義了新的場景?在定義的過程中,這個新場景是否為真實痛點的解決方案、真實細節的解決方案?新場景的獨特性是不是可持續性、指數級增長的機會?
二、場景是產品運用的第一法則,支付場景是場景維度的關鍵性要素
場景不僅僅是空間,如果用一句話來定義場景,就是在互聯網創業工具里面,帶來了強行的嵌入和植入。比如微信紅包,嵌入了社交場景,成為了社交場景的新品類。再仔細想想,還有多少需求是被忽略或漠視的?多少場景本身有待被創造?
三星發布移動支付,因為NFC是特別重要的支付場景,但是原來支持的終端太少。原來三星支付要匹配蘋果支付。但是三星現在嵌入MST,在歐美MST這樣終端很多,所以高效切入移動支付這樣一下可以挑戰蘋果支付的場景。
場景是產品運用的第一法則,而第一個場景就是支付場景。為什么支付場景被認為第一場景?因為我們在定義場景的時候是在定義人,定義人的動性。比如700bike和樂視智能自行車,生活方式發生的變化帶動騎行本身發生了變化,不再是簡單從A地到B地的目的。現在騎行本身就是一種場景。再舉個例子,跑步,晚上10點發個跑鞋的照片,跑步和跑鞋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的場景。
所以,如果我們設定的產品場景沒有清晰的目標運用,沒有使用需求,一定不成立。怎么判斷是否成立?看產品是否有支付的功能,支付場景是場景維度的關鍵性要素。
要注意的是,生活方式的變化催生了新的場景,背后對應的是正在消失的舊場景。途牛、同程、去哪兒、驢媽媽和攜程,所有這些都是傳統旅游網站,他們拼價格戰,但在這個時代他們正在被各種微信號與社群逆襲。
不過,Airbnb 就是典型的逆襲者,它只是旅行短租嗎?Uber 只是打車出行軟件嗎?它們是大數據公司,它們有入口能力,有高頻場景的定義和運營能力。現在Airbnb 推出餐飲分享,從解決住再到解決食的需求,背后是有用戶強大的個性化需求來支持,他們渴望本地化、沉浸式的消費需求。
三、場景的本質是對時間的消費
可以發現,河貍家、Uber、Airbnb的邏輯思維,在底層一定是沖突的,當試圖用新的連接方式定義場景的時候,這種場景的邊界也容易被融解。
比如驗光切入,短租切入,收單切入,看似不同,但其實消費者更加容易在碎片化的體驗層面完成場景切換。場景的本質意味著流量的顛覆,場景不僅僅是空間,更是在時間。
如今不能精準的定義場景,就無法定義好產品,產品某種程度上就是場景。我們洞察用戶的時間后,就能洞察用戶時間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的最大公約數:他們喜歡哪種日本動漫,在追哪部美劇,喜歡德撲還是密室逃脫?非常碎片化的時間也能體現用戶的屬性。所以,我們的創業切入的是哪種人群的真實生活狀態?
四、從產品場景回歸到應用場景
那找到產品場景后,又怎么做流行?其實問題還是聚焦于有沒有還原和深入到真實的用戶場景去定義產品內容。
案例1:云視野
云視野需要一種表達方式來落地:我近視,但是我的眼里只有你,我看你從未像今天這樣清晰;在云視野,只為像顯微鏡一樣去貼近你;只是想看你的戒指是在食指還是中指,只是想看清楚你要不要我來追。三段故事,三段內容,打動屌絲的情懷。一句話要還原到人的場景,還原到情感。
案例2:阿凡題
阿凡題的創始人陳李江大生講道:“有了阿凡題,作業沒難題”,典型的工業時代的思維,有了阿凡題,天天阿凡題(提),更有場景感。阿凡提,本身的標簽屬性是靈心巧思———你不需要阿凡題,如果你是阿凡題。阿凡題的使命是成就每個人都是自己的阿凡題(提)。這樣落腳在人,從人的動線出發,會更有場景感。
案例3:圈子賬本
圈子賬本:明算賬,親兄弟,每個圈子都是從AA開始,一個感性的時代需要理性的賬本,只有懂得記賬的你,才能走進我的圈子,只有明算賬才是親兄弟,圈子賬本給出的不是記賬而是關系。
案例4:木鳥短租
木鳥短租創始人黃越說:“木鳥短租,一間房一種生活”木鳥短租,一間房一個世界;人生苦短必須性感,但是性感也只在一間房。在一間房里,我們是最完美的解決方案:一間房代表了自我不放棄,也代表了超越平庸生活的努力,我們只專注你的一間房,我們不關注你的其他;可以在一間房活出自我的精神和天地。從一間房或者人去落腳木鳥短租,讓產品場景更性感。
可以看到,定義產品還是要回歸到應用場景。有了場景,產品更容易落地,這樣做品牌做傳播相對來講都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