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曾被譽為“史上成長最快的公司”,如今風光不再,團購網站鼻祖Groupon(高朋)周二宣布,全球裁員1100人,約占員工總數的10%。在海峽對岸的臺灣也列入此次裁員名單中,Groupon甚至直接宣布退出臺灣市場,裁撤 115位員工。
裁員主要涉及到國際訂單業務部門和客服部門。Groupon在聲明中也承認,公司在很多國家表現并不好,會陸續關閉包括摩洛哥、巴拿馬、菲律賓、波多黎各、泰國及臺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分公司,Groupon預計,此次裁員帶來的遣散費和福利補償成本為3500萬美元。
不過,令人感到奇妙的是,這些臺灣被裁員的員工們紛紛在Facebook上發表“感謝文”?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這兩雙相對比下,最近一篇名為《一個創業公司倒下的128小時》的文章里,考拉班車被塑造成這輪資本寒冬中“著名的犧牲品”,副標題“我走了哦”,“你給我滾!”等,而文章內容里,更是隨處可見的抱頭痛哭和無聲嘆息。
兩岸職場在面對裁員,怎么會有這么大的落差呢?還是邏輯認知不符呢?
根據臺灣風傳媒報導,一位在Groupon擔任業務的女性員工表示,本次美國Groupon裁員,雖說消息來得突然,但公司也給了妥善的安排。
除了比勞基法優渥的遣散費,更請來職涯規劃師替員工找出路。尤其在溝通時采用一對一的職涯諮詢,主動提供員工領取失業補助等資訊,而且也不是當下就要員工收拾東西走人。
這位女性員工說,“一般人聽到資遣一定會暴動或抱怨,但我們這兩天,整間公司都在擔心后續要怎么幫助廠商,第一時間都在擔心別人。而且應該沒有聽過公司被媒體洗臉,遭資遣員工還跳出來維護的吧”。
然有些媒體報導:“酷朋收攤,都沒人接電話”。但在關鍵的危機時刻,才能看到一群人的本質。這位Groupon女性員工表示,業務們都正常上班,畢竟還需要處理廠商和消費者的后續服務,一整天都忙著接電話,甚至反而比平常更早到公司。
雖然在得知消息當下的情緒難免負面,充滿著震驚、疑惑、難過、不解、訝異。但在冷靜下來后,比起在新聞上常見的遭資遣可能領不到薪水、還需要組工會抗議等等,員工得以感受到公司的誠意,因此沒有引起過多的反彈,反而還讓許多員工也都在Facebook上發表對公司的不舍和感謝。
突然失業,大家擔心的也許是頓失經濟來源,但對于這位業務女性員工來說,“公司的資遣費足夠撐過失業期,遭到資遣可能反而是個新的轉機”。
她說,在大公司遇到大規模資遣也不用太悲觀,因為這次的新聞,對其他公司來說就是一波人才釋出,有許多認識和不認識的公司看到新聞紛紛打電話給她,打算延攬她加入。
也許,下次真正面對資本寒冬時,你會想起這邊文章,這世間上還是有不同的看法與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