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每到五一、十一、春節長假,到處人頭攢動,平日憋壞的人們不管遠近都會出門旅行,偌大的城市成了空城,”不在旅行,就堵在去旅行的路上!“成了中國節慶的一道奇觀。這時也是眾多商家一年中最為掙錢的時候,像麗江、鳳凰、苗寨等國內知名的目的地,平日八十塊錢一間的房價,三百八能訂到就不錯了!從商人和旅游目的地的角度來說,恨不得天天是節日,有這種心理的也包括周邊的國家(含日本)。節慶對地方經濟的帶動顯而易見,“有節過節,沒節造節”成了許多地方帶動旅游發展的“法寶”,果真這樣嗎?
一、中國節慶的現狀:
中國人常過的傳統節日有十幾個,春節、元宵節、中元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等;如果加上其他五十五個民族節日,幾乎天天有節!藏族有“薩嘎達瓦節”、“望果節”、“雪頓節”、“藏歷新年”,傣族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彝族有“火把節”、“跳歌節”、“插花節”,蒙古族有“那達慕”、“祭敖包”、“祭灶神”,景頗族有“目腦縱歌節”、“新米節”、“采花節”………哪個民族都有一大把節日,還不算民族分支的節慶,中國算得上名副其實的節慶大國!
對于熱愛過節的國民來說,這還不夠,得想著法的造節過!不是有“三八婦女節”嗎,我造一個男人節!不一而足!現在許多地方為了彰顯自己深厚的文化歷史,不斷以名人文化名義過節。筆者的老家有一個“劉邦文化節”,據說年年搞,也沒見有多少人去旅游!山東曲阜有個“孔子文化節”也就罷了,全國各地每年也冒出不少“祭孔節”!
想必大家都聽過“天仙配”,知道里面的“男一號”董永,為了進一步“弘揚”“董永文化”,山東濱州市博興縣連續舉辦了七屆(2012年止)“董永文化節”,縣里對此舉高度重視,主要領導對媒體說:董永故里是博興縣三大名片之一,是進一步弘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把我國古代孝文化進行現代化轉化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而推動經濟發展……
以上這些都不算什么,在云南筆者曾經參加過最奇葩的節日,此縣實在沒什么節日可過了,于是造了“為紀念某某總書記為獨龍江公路通車5周年題詞暨旅游節”!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主持會議的民委主任:據我們所知,某某總書記題詞太多了,搞一個節慶紀念,有什么意義呢?民委主任沉吟半天后答:當然有意義,意義十分重大!具體什么意義?嗯,我還沒有梳理出來……(全場爆笑)!
二、節慶活動是旅游目的地營銷的法寶嗎?
其實,誰也無法確切的回答分題目的問題,但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國內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少有幾個是靠節慶推出來的。節慶活動的成功與否,是靠數字說話的,我沒有做全面的調查,不敢武斷的一刀切。
前幾年,云南某縣,連續舉辦了幾屆“錢王之鄉旅游節”。其中一屆的大致內容是這樣安排的:
1、開幕式晚會;
2、招商引資洽談;
3、旅行社線路考察;
4、商貿展;
5、媒體記者采風;
開幕式晚會邀請了劉歡、韓紅、沙寶亮、楊鈺瑩、胡兵、殷秀梅等等國內知名明星演出,據主辦方說一線明星的價格為稅后35萬元一首,僅邀請明星一項至少花掉二三百萬,尚不算高大上的會場布置、電視臺轉播等等費用,估計開幕式晚會一項,不會少于五百萬的開銷!縣里如此重視,效果如何呢?幾年后,筆者單位做過一項全省的景區近三年經營情況的問卷調查,該縣的兩個主要景區三年間每年的收入不超過50萬,只有一個景區一年盈利十幾萬!投入和收益大大的不成正比!
以往的地方節慶,往往是以政府為主導,財政出資占大頭,也有些比較聰明的政府提出“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具體這戲怎么唱的,鬼知道!近幾年,國家提出了節儉辦節和取消縣慶后,節慶似乎比以往少了許多,但擦邊球式的辦節仍有越演越烈之勢!
相信辦節的初衷大多是好的,但能否更理性、更科學一些呢?
三、目的地需要什么樣的節慶
首先,發展旅游,要把自身產品做好,渠道暢通,服務跟上,才是發展旅游的根本,節慶不過是增加曝光率的一種宣傳噱頭。大多數的節慶,節慶當天,人滿為患,節慶過后門可羅雀,如云南的“油菜花節”、“摸你黑”!
筆者個人認為除傳統節慶外,為旅游目的地打造一個合理的、深受廣大游客喜歡的、為地方持續帶來效益的旅游節慶應該有以下特征:
1、與當地民俗、傳統文化、地域特征相吻合、不生硬、不牽強,從心理上不讓游客排斥,這才是“造節”的基礎;萬一哪天出來一個“西門慶文化節”、“秦檜文化節”,可就罵聲一片了!
2、旅游節慶一定要算賬;政府要算賬、企業要算賬,是否節慶活動真正能為地方帶來收益,帶來延續性;
3、正視節慶,不要以為知名度能帶來效益;事實表明,許多地方靠辦節知名度起來了,但游客量沒上來,入不敷出。
(執惠旅游專家作者:朱海峰 上海景域集團云南首席代表 云南省旅游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協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