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原標題:李開復:“互聯網+”不是投機,傳統企業的“困”和“變”
12月5日-6日,中國企業領袖年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閉幕會中,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發表了閉幕演講。
李開復分析指出面對互聯網+,傳統企業面臨三大挑戰:
第一,傳統公司還是不太了解互聯網的規則,運營模式還是圍繞著過去的思維;
第二,傳統企業背著巨大的成就包袱,容易陷入“創新者的窘境”;
第三,互聯網有去中央化的作用讓市場更加扁平化,過去靠信息不對稱或者黑盒操作獲取高利潤的傳統公司將面臨災難性的挑戰。
李開復同時在演講中給出了自己的兩點建議:
第一、在巨大科技潮流下和互聯網改變一切的前提下,一個傳統的公司,在做好自己業務的同時,要敢于用年輕人并放權給他們,真正去了解互聯網商業模式和運作模式是如何帶給公司挑戰和機會。
第二、對于一個傳統的大公司可能很難兩種思維并存,既有以前做成傳統公司的基因,又有互聯網公司的文化很困難,那么合作的模式,或者拆分子公司是比較可行的方向。
最后,李開復提出,創新工場非常看好有傳統公司經驗又理解互聯網、愿意用沒有包袱的創業來實現夢想的創業者,愿意和傳統企業共同協作讓互聯網+和中國傳統企業互聯網走得更融洽,共享未來!
以下為李開復演講實錄:
李開復:非常榮幸來到2015(第十四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剛才分論壇和互聯網創業者有比較深度的交流,何社長告訴我在座80%以上是來自于傳統行業,今天的閉幕致辭我想更多地談一下互聯網+對傳統行業帶來了什么意義和機會。
互聯網+浪潮中傳統企業的“機”和“變”
互聯網這個概念可以更廣地去理解,它不止是傳統的互聯網也是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互聯網的變現模式,包括了支付等移動互聯網的各種能力等。
如果宏觀地定義成為互聯網+,下面會怎么發展呢?過去的20年可以看到各方面的發展,先把網絡鋪開,這是物理互聯網,在上面有了PC,再上面有各種基礎的服務,比如搜索、電子商務、支付,再加上最近的移動、社交甚至在移動互聯網上已經有3.5億人直接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來付費,已經形成了非常巨大的平臺。
回顧這兩三年,互聯網高速且具有侵略性地在侵占傳統行業,同時它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內容和機會給所有的傳統行業的運營者。當我們打開報紙、打開《中國企業家》,不止是看到互聯網出現了什么產品,出現了什么技術,看到更多的是,房地產、出行、金融等快速進入互聯網行業,例如滴滴、快的等,看到的是互聯網在改造傳統行業。
這種趨勢是挑戰也是機會,有很多上市公司老板來問我,我們怎樣能夠成立一個互聯網部門,該如何做互聯網+?
在此,我分享一下我的顧慮。我看到的更多是想通過資本運作,杠桿出更高的股價,或者把已有的商品放到網上賣,前者是投機的行為,后者是比較簡化的思維,并沒有深度理解互聯網思維、互聯網運作,互聯網的精髓是什么。
傳統公司運營如果用這樣非常簡單的思維看互聯網,把它當做電商、當做微信公眾帳號對待,那么未來可能會被有著更多的互聯網基因的公司所挑戰。
這個趨勢不僅僅是中國的趨勢,我自己在美國工作多年,也看到很多美國公司面臨這樣的挑戰,美國現在最牛的媒體是誰?傳統的媒體不在表中,我們會發現美國最牛的是赫芬頓郵報和Buzzfeed,而不是紐約時報、華爾街時報這些耳熟能詳的公司。
國內也是今日頭條或者是微信公眾帳號、是微博而不是傳統公司,這是需要警惕的。我們也看到了美國傳統公司他們試著擁抱互聯網但是最終還是沒有勝出,各個電視頻道在努力互聯網化,但是最后勝出的是Netflix。國內的情況可以類推。
傳統公司在互聯網+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命運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千萬別把互聯網+當做投機的過程或是簡單的電子商務服務上線的過程。
李開復:互聯網+不是投機 傳統企業的“困”和“變”
傳統企業攜手互聯網+的三大困境
傳統的企業為什么會遇到這么大的挑戰來接受互聯網或者擁抱互聯網+呢?其實最重要的理由是傳統公司還是不太了解互聯網的規則,運營模式還是圍繞著過去傳統公司的思維。舉個簡單的例子,有很多做報紙雜志的朋友,包括國內國外的,他們對我說得很簡單的話,我們是做內容的,未來內容為王,所以互聯網不形成威脅,甚至國外頂尖品牌認為他們的品牌是最重要的,他們忽略用戶在互聯網時代來臨后會擁有更多的選擇,他們更希望看到他們想看到的內容,可以有長尾效應和個性化效應,過去編輯幫你挑選內容相對長尾的思維是落后的。
還有制造內容的報紙和雜志,他們并沒有真的了解到,也許他們可以生產最好的內容,但是實際上生產流程和生產速度經過互聯網時代已經改變了,他們也沒有了解到,社區是帶來眼球最大的模式,社區的運營比傳統的發行更加重要。
互聯網的流量跟傳統雜志的行銷模式、發行模式完全不同,他們更沒有了解到,其實生產最好的內容跟生產產品經理的思維是一致的,內容應該有迭代,了解用戶背后大數據,不斷觀察用戶的使用和互動行為,來不斷打磨內容而不只是寫了就丟出去。這樣的例子還可以移植到汽車、消費領域,沒有互聯網思維和運營模式的公司,沒有真正抓到互聯網精髓的公司。
第二個問題,傳統的公司有巨大的包袱,它可以杠桿化過去的成功做更多的業務,包括互聯網業務,但是最大的挑戰是過去的成功可能形成了它巨大的包袱,比如說美國的柯達公司,其實數碼相機是柯達發明的,但是它擔心數字化相機會傷害已有的產品,所以故意把發明藏了起來。成功企業做的越大,越不能允許自己接受一個新發明的事物或者產品,因為每做一個新的事情可能會蠶食甚至顛覆它過去的成功,恰恰是這種限制的思維被美國經濟學家定位成創新者的窘境,帶來了很多傳統公司逐漸衰落的命運。
傳統的公司不止是房地產、做汽車的公司,甚至高科技公司也是一樣。當我在蘋果的時候,蘋果搞不懂軟件,軟件時代來臨時蘋果迷茫了,互聯網時代來臨時微軟迷茫了,社交時代來臨時谷歌也迷茫了。高科技公司發現科技潮流很快,如果不能深化理解,并且愿意用壯士斷腕的心情去擁抱新技術,放棄過去傳統經營的業務中得到的營收和利潤,那么在沒有包袱的互聯網公司進攻下可能就無法對抗。
第三,很多傳統公司經營很好,也得利于過去信息不對稱或者是分割市場,也許某個公司有非常大的知名度壟斷了其所在的市場,但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被分割的市場形成了完整的平臺,過去靠信息不對稱或者黑盒操作獲得高利潤的傳統公司,互聯網的去中央化給他們帶來更大的挑戰。
比如我們看到余額寶的推出,讓很多錢從銀行轉到了余額寶,其實銀行過去有著不合理的利潤;也看到了過去如果要買一輛進口車要支付相比國外消費者很多倍的價錢,但是隨著互聯網汽車電商時代的來臨,價格快速下降。所以互聯網有非常巨大的去中心化的作用,如果一個傳統公司是靠信息不對稱來獲利,那么它在互聯網的時代會面臨比較大的災難。
傳統企業在互聯網+浪潮中的突破之道
在巨大的科技潮流和互聯網改變一切的前提下,一個傳統的公司,我會建議在要做好自己業務的同時,要敢于用年輕人并放權給他們,真正去了解互聯網商業模式和運作模式是如何帶給公司挑戰和機會。
對于一個傳統的大公司可能很難有兩種思維并存,既有以前做成傳統公司的基因,又有互聯網公司的文化很困難,那么合作的模式,或者拆分子公司是比較可行的方向。
這樣的浪潮下,創新工場給今天創業者帶來了巨大的機會,過去我們投資的很多互聯網創業都是一些低成本的創業,非常年輕的創業者,沒有很多的經驗,包括我們投資的美圖和很多其他的公司。
但是隨著互聯網開始接觸到傳統企業,我們今天投資的創業者反而是四五十歲的創業者,他們又懂傳統公司又懂互聯網,比如投資了馬東是來自于央視又在愛奇藝工作過,我們還投資了裝修方面的專家,也是在裝修領域已經深耕十幾年,有著豐富的領域經驗和背景,并且希望用互聯網的方式來優化改造傳統行業的創業者。
我們特別喜歡這些有傳統公司經驗但是又真懂互聯網,愿意用沒有包袱的創業來實現夢想的創業者,讓這兩批人能夠聚合在一起,共享未來,產生利潤,這是我們最看好的模式,例如樂視和小米都是非常好地把握住了傳統加互聯網的機會。
創新工場非常愿意和在座的傳統公司合作,如果你們認可我剛才的思維,我們可以共同協作讓互聯網+和中國傳統企業互聯網走得更融洽,彼此加分,謝謝!
【號外!】執惠私享會第二站將于12月19日(周六)下午在深圳舉辦,此次活動邀請到了多家深圳旅游O2O代表企業的創始人、高管,一起探討“2016年如何在‘互聯網+旅游’里煉金”的話題。除了干貨分享外,執惠旅游還將在現場抽出幸運觀眾送出由安科運達提供的塞舌爾、巴厘島往返機票!趕快約起來吧!報名請戳?“我要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