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這是今年死掉的第N家創業公司。互聯網金融產品e租寶受相關部門檢查,暫停業務。同時為了防止不實傳言引發恐慌和無序贖回、提現,e租寶平臺向社會各界宣布暫停平臺交易。
群眾迅速圍觀,而后各自散去。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認,我們天生喜歡把目光朝向成功的創業公司,也熱衷于消費被BAT承包的新聞頭條。但事實是,創業的成功率僅是死亡率的一個零頭。
年關將至,Mr.B12回顧了2013年后成立并在近三年死掉的創業公司,一聲嘆息。雖然失敗的作品有著缺陷與遺憾,不過他們的「死亡筆記」仍值得與各位創業者分享。
根據IT桔子的數據顯示,國內2013年后成立的公司死亡數量(已關閉狀態)為406家,其中2013年成立的公司死亡量占比為90.6%。江湖流傳「中國創業企業的失敗率為80%左右,企業平均壽命不足3年,而大學生創業失敗率更高達95%」。
Paul Graham 曾在《How Not To Die》一文里對死亡的創業公司做了分析:一般說來,創業公司死亡,要么沒錢了,要么就是關鍵創始人逃跑,而通常這兩者是同時發生的。
數據有話說
Funders and Founders發布的調查顯示,創業者第一次創業成功率只有12%,第二次創業成功率為20%。創業成功與輸錯兩次12306驗證碼還能買到火車票一樣,是小概率事件。
美國市場研究機構 CB Insights 做了一項關于硅谷創業失敗的調查研究,總結出最關鍵的20大因素,其中非市場需求、資金短缺、團隊不合適是大部分公司失敗的主要原因。
他們的事故成了一個個「寓言故事」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創業大抵是同一個道理。與裹了幾層包裝的成功案例相比,創業失敗的教訓才是最實在的通關攻略。創業是一次艱難的跋涉之旅,若能未雨綢繆,或許能看到更美的風景。
1、山寨品的水土不服
故事的主人公是中國版 Airbnb的「愛日租」。
愛日租由德國孵化機構 Rocket Internet 投資控股,2011年6月在北京成立。愛日租是中國首家專注于日租、短租房行業的在線預訂網站,為提供日租公寓的商家和有日租需求的租客提供一個在線租房平臺。上線一個月后,愛日租獲得了200萬美金天使投資。北京時間2013年7月10日,愛日租正式關閉,相關業務由歐洲wimdu接管。
先從山寨的基因說起。Rocket Internet 創始人 Samwer 三兄弟就是依靠快速復制成功的互聯網項目,在運作到一定規模后高價賣掉。拼的就是眼疾手快。團購網站 citydea 5000 萬美元賣給 eBay的Alando.De ,7 億美元賣給 Groupon,走的都是這個模式 。妥妥的用實力證實了自己的山寨能力。
“愛日租” 最初也打算走這個模式。愛日租作為國內第一家模仿Airbnb占領短租領域的公司,期望在風華正茂之時,挑挑揀揀尋找個好歸宿,并吸引了Homeaway 以及藝龍的垂青眷顧,不過最終因協商難產而不歡而散。
愛日租的「砸錢=市場地位」這個曾經看似合理的算法,現在卻成了公司敗亡的危險信號。當螞蟻、游天下、小豬短租迅速崛起時,愛日租的商業價值跌落,依靠資金投入換取市場的行為便無法快速獲取回報。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齊白石先生的這句話倒也十分巧妙。
2、實現了自己的夢,未解決用戶的痛
故事的主人公是小龍女龔海燕。
龔海燕的成長和創業經歷一定有「傳奇」這個標簽。她當初為了解決自己的個人婚戀問題,創辦了世紀佳緣,也因此嘗到了創業成功的滋味;在世紀佳緣路演過程中,她發現自身英語問題,產生了創辦91外教的想法。
為了拓展教育平臺,她又創辦梯子網,進軍K12教育。此后不久,她推出直播平臺那好網,計劃打造一個在線教育的生態環,但最終因資金鏈斷裂而宣告結束。
「我兩次創業最大的失誤就是不聚焦,由于自己犯了一些錯誤,到最后這些錯誤導致的不順影響了心態。我已經沒有這種勇氣和決心繼續堅持了。」龔海燕用這樣一句話總結了自己的失敗創業。
梯子網、那好網關閉后,龔海燕試圖重新聚焦于91外教,但為時已晚。在被51talk收購的發布會上,龔海燕認真反思了自己的第二次創業經歷。創業者遇到難題時,不去深究問題根本,以為轉換方向就能找到另外的突破點,顧此失彼啊。
3、定位不清,偏離初心
故事的主人公是凡客。
凡客由卓越網創始人陳年于2007年創立,目前已完成7輪融資,估值超過30億美金,完成了融資長跑,卻還是未能換來上市。
29元的T恤、69元的帆布鞋,凡客最初「小而美」的定位隨著2011年凡客體走紅開始變了味。2011年開始,凡客拓展產品線,銷售的產品除了原有的服裝,還出現了家電數碼、日用百貨等。產品增多,品控下降,當初主打的質量牌也成了凡客彼時的痛。
「凡客和我都要重新開始」,陳年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說過。凡客從當初的上萬人到裁員后的300人,從產品的盲目擴張到如今戰線收縮,陳年用了整整三年時間試錯,最終結果也并非他所愿。
打開凡客的官網首頁,凡客還在默默的做著雙十二的促銷活動,只不過這次的銷量也只能他自己知道吧。
4、掉進了自己挖的“錢坑”
故事的主人公是我愛洗車和跑路的CEO李東晉。
11月份,成立了僅10個月的「我愛洗車」宣告倒閉,CEO李東晉在欠下了百余萬后失聯了。我愛洗車是一家為車主提供上門洗車O2O服務的公司。和很多O2O一樣采用燒錢攢客戶的方式。“我愛洗車”長時間做活動,洗一輛車一直是7元,甚至零元洗車。
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車后市場涌現出40多個O2O項目。用“0元洗車”、“1分錢洗車”的方式開啟了「自殺式火拼」,洗車行業的砸錢大戰一刻沒停過,砸錢的公司也正一個個倒下。
O2O洗車希望采用燒錢補貼用戶的方法,能夠迅速幫助用戶建立起新的消費習慣,但洗車既非剛需,也并非高頻的市場。企業燒錢只是在盲目的擴張,盈利模式不清晰,最終還是是無法站穩自己的腳跟。
5、商業模式錯了,步步錯
故事的主人公是舍得網。
舍得網2008年成立,2013年關閉,曾是中國最大的以物易物網站。其創始人馬健,曾任百合網副總裁、萬向通訊CTO、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中研院副總裁。
舍得網的模式很簡單,用戶只要登記自己的閑置物品,并舍給需要的人,就能獲得舍得券。有了舍得券,可以免費索取別人的二手閑置物品,或者加點錢得到別人的全新閑置物品,也可以憑券換購全新商品。
舍得網挖掘了需求,但卻把解決需求的方法變得復雜。用舍得券來代替金錢,無疑給交易帶來更多的不便利。后來,舍得網的盈利模式由最初的「向用戶要錢」,調整為“向合作的購物網站收取訂單返利(CPS營銷)”。
2009年10月,通過和京東、當當、卓越等購物網站合作,舍得網的服務模式從“購物后一站”轉為“購物前一站”,轉型為幫用戶省錢的導購,試圖來適應用戶和市場的選擇,最終還是被淘汰。
商業模式要夠簡單,能在市場上扛得住。舍得網用實踐證明了錯誤的商業模式終是行不通的。
一份不愿叫「驗尸單」的名單
創業的江湖中,非生必死,高樓之下,尸骨為基。
高能預警,以下是一份真的很長很長的名單,他們的故事若你想聽,請繼續關注B12接下來的細分領域「驗尸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