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很多投資者都會給創業家灌輸這樣的理念:「 你的想法太狹隘,你應該考慮和追求更大的市場板塊。 不然你就是在浪費我的時間和金錢。我們只想投資能夠改變世界、真正做大事的初創企業。」
我一直認為這條建議純屬扯淡。對于那些方才起步、對于產品和市場還處在摸索階段的初創企業而言,這條建議簡直如同砒霜。
舉個栗子:
Yahoo 和 Google 起初都不過是一個毫不起眼搜索界面,全世界聽過或者在乎它們的人類甚至不到 1%。
Facebook 一開始不過是 Mark Zuckerberg 想約會的大學同學照片集。
Twitter 起初只是一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能發 140 字狀態的推送應用,而且推送范圍只有那么一小圈怪咖。大多數人甚至不知道這個應用為什么存在。
Uber 起初就是把幾個書呆子和一些不太酗酒的出租車司機連接起來的蹩腳手機應用。
大部分初創企業都是從「垃圾」產品、從一小部分觀眾或用戶或消費者做起,那些產品可能太垃圾以至于幾乎無法解決任何問題,整個團隊和公司看起來毫無前途。
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初創企業可能都非常平庸,然而依然很成功。這樣聽著是不是很像無腦雞湯?別急,繼續看下去。
重點在于:如果初代產品很垃圾但是依然能運作或者派上用場,那就意味著這個公司的潛力值得期待。
大部分創始人都以為他們要討得所有人的歡心才能叫成功。然而現實里他們的第一步只要關心產品是不是勉強能發揮作用,是否能成為極小部分的用戶的最優選,這些條件是否能支撐到他們遇到下一次機會就夠了。至于推出新產品或是產品優化,這些事都可以留給下一階段。
秘訣在于找到屬于你的利基市場:一定要選好 客戶細分 + 產品差異化 這個基本組合,保證你在市場里可以 KO 掉那些比你更垃圾的產品。
我把這套戰略成為: 利基就是王道!
然而大部分 VC 都不懂這些,尤其是那種業務營銷經驗少又正好中了頭獎投資的幾家公司大告成功的 VC。這種人給創業家的建議普遍都比較愚蠢,常見語錄為:
1)「你的想法太狹隘」
2)「你的目標市場在我們看來還太小」(這套說辭在 A 輪 B 輪融資完全可以理解,不過放在起步階段就不合適)
3)「我們只資助有野心改變世界的創業家」
其實對打算投資巨款(2.5 億 - 10 億美金以上)的 VC 們而言,說出這種話倒也并不奇怪,畢竟他們需要與其相配的巨額回報或是巨大的成功。然而對于 剛剛起步的創業家 來說,短期內這些話簡直是在倒幫忙,因為他們可能要過一兩年才能遇到很好的市場機會。
你的最簡可行產品越是垃圾,你就能越快越準地找到用戶的需求和難處借此獲得機會。這樣的機會很可能會讓你小小的初創公司多活一天。這句話可能聽起來有違常理,不過這就是事實。
再舉個栗子:
假設你開始創業,你的公司生產針對女性的產品,而你的對手是 Proctor&Gamble 或者 Johnson&Johnson 或者 BabyCenter 或者 ShoeDazzle,或是其他利潤可觀的巨頭。
是不是覺得很絕望?
現在再假設:你的那些巨頭對手的市場雖說是面向女性實則廣而不精、未經細分、缺乏針對性,他們唯一注重的就是客戶年齡段:18 至 65 歲。
根據我們先前所說的「利基就是王道」,你可以專心制作針對下列客戶的產品:
- 年齡段為 25 至 40 歲的女性
- 生活在城市地帶
- 年收范圍為 5 萬 - 10 萬美金
- 生活忙碌,愿意用金錢換取短短幾分鐘空閑的女性
現在事情就變得簡單多了。你可以縮小目標客戶范圍,找到更具體的問題,制定更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譬如讓本來就對這類產品有需求的用戶掏腰包所需的成本會相對較低),因而產品細分也能做得更好。
事實上即便你的產品比那些巨頭的要差,你依舊可以賣的更貴,賺更多的利潤,因為那些巨頭的客戶群太廣,市場營銷也不如你有針對性。而且因為他們是大公司,他們進步和創新的速率勢必比你慢,因此你總能走在他們前頭,而他們永遠趕不上你。
總之,如果你真的想把公司做得很大,你終究必須要擴展自己的市場,改變售賣的產品,在有多個客戶群的前提下與其他大企業競爭。然而在創業的頭幾個月,你的任務無外乎就是獲得立錐之地,推出 MVP(最簡可行產品),以及最重要的一點:存活下來。這才是你的目標,而不是急著做大或者想著要改變全球。記住要沉住氣,縮小視野,鎖定針對客戶群,然后做你的初代產品——不必有多好,只要勉強能用,能讓客戶為它買單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