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各位嘉賓下午好!非常感謝大家的到來,也非常感謝執惠旅游來到深圳。因為今天的時間有限,所以我簡單把一些干貨拋出來。
關于我和泰久
我先介紹一下我自己的背景和泰久的一些情況。我在美國硅谷工作了近十年,以前在思科做互聯網,2002年跟思科幾個同事在美國硅谷創立了一家公司,2004年英特爾把我們的公司收購了,2005年我歸國創業,所以我在美國工作了十年,在中國創業十年,但是旅游行業我也是新兵,所以跟大家多學習。
泰久主要做的智慧影院和智慧旅游,為電影行業大院線和旅游提供O2O技術支持,例如中影集團、萬達、幸福藍海等。例如看電影從手機上選座買票,每兩張票就有一張是從我們公司系統出去的。
我們進入旅游行業是在2012年,跟華僑城集團合作打造華僑城的智慧旅游云平臺。2015年8月份我們掛牌新三板,這是我們公司的大概背景。
移動互聯網時代,口碑更重要
1.移動互聯網對旅游的改變
講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剛才很多的老總也都介紹了,移動互聯網對行業的改變還是蠻大的,在旅游行業里面產品和口碑的關系變得緊密,因為口碑的傳播比以前更重要了。
主要原因是旅游行業發展趨勢由最初的資源主導逐步向游客主導過度。過去旅游的方式是走馬觀花看風景,所以資源是最重要,比如我有一個好酒店剛好又在一個風景名勝區,那么酒店的獲客的能力就會比較強。現在則不同,中國地大物博,有好山和好水的地方也很多,資源的開發也越來越多,所以資源的重要性開始下降。
第一個原因是隨著80年尤其90后逐漸成為旅游消費的主要群體,年輕化和個性化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以前旅行社是獲取信息的來源的主要渠道,現在移動互聯網的在旅游行業把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摘除了,隨著VR的推出,未來你甚至可以預知你見到的所有東西。比如你要出游,你能提前看見預定的酒店、要去游玩的景區等,甚至目的地城市的詳細情況。
但是,這也存在一個弊端,由于它的便捷和迅速,用戶吐槽也會隨之便捷和迅速傳播,口碑的影響變得特別重要。比如十月四號青島大蝦事件的快速傳播。
還有朋友圈的影響力,由于廣告的吹噓夸張造成了很多惡劣影響,從而導致大家對朋友的信任度逐漸上升。朋友圈的口碑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移動互聯網的出現使得朋友圈的鏈接非常短,朋友圈的信息傳播很快。比如說一個廣告吹噓毛里求斯好玩和我的一個朋友照慧(劉照慧)在朋友圈發個毛里求斯好玩,那我肯定選擇相信照慧了。
2.旅游體驗的復雜性
第二是旅游體驗的復雜性。實際上在旅游體驗比較難提升的,因為旅游體驗是非常復雜的,他不僅包括旅游口碑,還包括旅游體驗本身。我用我們做了很長時間的提高觀影體驗比例,對于消費者而言比較好的觀影體驗是,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提前在手機上選場次、選座位,支付完成后到電影院的打票機取票,觀影,這樣整個體驗流程是非常簡單順暢的。其實提高觀影體驗實際上是比較容易的,因為它的內容比較統一;消費流程方面,一致化、標準化之后就可以達到比較高的體驗。
但是在旅游行業,無論從產品還是流程上都相當復雜,要真正做到很高的體驗不花費很多的精力是很難的。主要原因是旅游行業碎片化很嚴重,流程和產品都很復雜。最初的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購娛”,已經延伸擴展。
旅游就是本地生活的異地化,本地生活是“吃住行游購娛“一體化,這六個只要有一個環節沒有做好,旅游體驗就很難完整。例如:去青島游玩,住的海景房,交通也非常好,但是你如果不幸吃了38塊錢一只的大蝦,吃完這個大蝦之后你的體驗肯定就不好了。這就是說旅游體驗要真正做好、旅游口碑也很重要,不論從產品還是從體驗角度來講,任何一個單一環節的做好,實際上不足以提供給游客一個很完美的旅游體驗。所以說旅游體驗的提升不是一家企業可以做的出來,再旅游行業的各個環節上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提升。
3.游客體驗的雙核心
第三游客體驗是雙核心驅動的,產品本身是一個核心,消費流程是它的另一個核心。比如說我們主推樂園的產品,產品本身是很好的,買一張門票進去,有各種玩的東西。但是它的體驗呢?我們怎么去玩,玩樂園項目的整個過程,到最后玩出完出來。游這個環節,流程共同組成旅游體驗。所以只有這兩個核心都做好,旅游體驗才能得到保證。然而目前我們大部分的旅游要素提供商和供應商往往只關注消費者本身,對消費流程關注太少。其實消費流程的提升手段恰恰是移動互聯網作為工具可以來輔助的。
產品本身更多的由資源決定,比如說華僑城投資歡樂谷,體驗過程的完整和優化,其實是需要消費流程中我們能夠提供更方便的工具和更透明的信息。比如”吃“,我們做VR,提供更好的內容實際上就是為了在消費流程上下功夫。雖然很多的餐廳本身我們是不可改變的,但是我們的消費流程卻是可以改變的。
4.旅游六要素的體驗提升
第四個,關于旅游六要素的體驗提升。其實在旅游六要素里大家去只有分析透哪些比較容易改善,實際上創業的成功就在這個環節。
我們再用雙核心去分析”吃“,例如吃的產品本身,像大蝦,這個產品好改進嗎?我覺得有點難度,很難。因為餐飲它本身是眾口難調的東西,每個人的口味都不同,無法做成標準化,所以在”吃“上要做改進實際上難度是挺高的。
但是也有很多成功例子,既要把產品做好,同時又把去吃的體驗做好,像海底撈,雕爺牛腩等。他們的成功實際上就是把吃產品本身和去吃這個消費流程這兩個環節都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從而達到了比較好的消費體驗,也就有了更好的口碑,傳播變得更容易。
所以當你把產品本身做好,再通過移動互聯網的手段是實現消費流程的優化,那么雙核心的體驗提升是比較容易實現的。
而在六要素里,”住“實際上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去提升的,首先產品本身比較容易打造,資源決定了產品定位。所以只要在消費流程上下功夫。例如很多的快捷酒店,如果不是因為公安局一定要去檢查你的身份證,好像有些零售的客棧是可以完全的自助化入住。這也是我為什么看好中國未來的民宿發展的原因,它真可能在體驗上超過標準的新型酒店。
所以在民宿上下功夫說不定創業更容易成功,因為你能提供更好的旅游體驗、更好的口碑。當然要做”吃住行游購娛“全面的提升,我覺得還是需要比較大的投入、比較大的努力才能做得到,也不是一兩家創業公司能做到的。
那么主題公園怎么去提升呢?首先我們看一下主題公園痛點是什么?主題公園一旦投資完成,把主題項目拆除后,一般是很難改變它本身產品的,所以只能從消費流程入手。那么怎么提升用戶在主題公園游玩的消費過程,從而打造更好的旅游體驗呢?
首先需要發現造成消費過程不順暢的原因在哪,一是人多,買票就得花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從而造成體驗不好;二是熱點項目人多;三是熱點的線路擁堵等,從而造成消費體驗很差,然后導致口碑差。
5.技術是提升體驗的好工具
那么如何改善呢?
舉個例子,購票人多這方面,我們用了一些技術手段來做這個事情,第一是線上分流,通過華僑城的官網、華僑城的微信提前買票;第二是在入園購票環節提供智慧購票,通過掃入園的二維碼,直接手機支付進場。
在熱點的項目預約分流,手機智慧排隊,基于我們的手機和我們的系統計算出我們的位置和時間,預約熱點項目。而這樣的系統實際上是雙贏的,對游客是體驗的提升,對景區運營商是盈利能力的提升。
而對于熱線線路的處理,我們主要采用智慧導游,路徑分流。用視頻主動提醒和告知游客實際路況。
我們看上面這些東西它改變了產品嗎?都沒有,它都不動它的產品,但是它在產品的消費流程上,在他體驗的過程上做了功夫,但是解決了痛點,也提升了旅游體驗。
所以也在消費流程上解決痛點,也就是提升旅游體驗升,還會促使口碑提升。
最后總結一下,真正去打造一個產品,就要么在產品上下功夫,要么在體驗流程下功夫,任何一個做好了都能提升游客的體驗和口碑,如果是雙流程下功夫那基本上可以把體驗打造到極致。
資本對接經驗分享
再分享一下我們在資本市場跟資本對接的背景,希望能夠對大家未來在資本市場有一些借鑒價值。泰久在國內融了好幾輪資,而我在美國創業十年,所以我們對中美兩國的資本市場有一定的體會。
1.中國資本的崛起
前幾天洪泰資金的合伙人盛希泰說中國資本已經錯過了整整一代互聯網,BAT以及在上一代互聯網好的領軍企業、科技企業沒有一家是由中國人民幣基金投資的,從現在開始中國資本市場必須要一洗二十年之恥辱。
那么我們想想中國資本為什么會錯過互聯網一代?是不是看不到好的企業?為什么會錯過?
2.中美創業的資本環境對比
這實際上與中國資本市場和美國資本市場本質的區別有關。作為創業者來說,要拋掉有色眼鏡來對待中國資本市場,不要一心只想著的融美金,現在融美金可能還真沒有融人民幣好。從我的角度來講,來講一下美國硅谷與中國在創業初期的資本環境對比。
我主要從天使人群、資金來源、核心人才三方面來做闡述。創業公司的種子、天使,PreA,A輪都屬于創業初期。我們首先來看天使人群,美國硅谷的天使人群基本上是成功創業家和專業的早期投資人,實際上硅谷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領軍之地實際上存在了有四五十年的歷史了,從70年代的英特爾、蘋果、微軟就已經開始。所以硅谷早期的創業家通過科技創新、科技創業最終成功,然后賣掉公司,退居二線成為了天使投資人。
中國的專業投資人很少是專注早期的,現在有一些了,還有非常少量的成功創業家。美國資本的資金來源要么是企業家自己的,要么是成功的硅谷企業的,本身是成功的科技企業把錢給到這些人,并且設有專業的早期基金。
中國資本的資金來源則是房地產、制造業、政府、資源礦產等行業,而這些行業的收入來自于之前的政策紅利,或者是之前的制造業的背景,所以他們必然對這些比較熟悉,對科技不熟悉也很可怕。
為什么中國會錯過互聯網一代,因為互聯網在早期的時候是虧損狀態,像道旅這樣不融資靠自己成功的這種企業比較少的,很多企業基本上很多的早期虧本的,所以投資人都不敢投。
在硅谷人才是從大型企業向創業企業流動.在中國,以前人才都是往大企業匯聚,而華為、中興、BAT等這樣的大企業就像蓄水池。現在BAT有一些企業的人才卻開始往外流。然而流失人才對創業型企業而言也是個雞肋。創業型企業需要他的經驗和技術,但是卻無法承受他的一系列要求,期權,比大企業還有高的工資等等。
而中國的投資人又特別看中你收入多少?成本多少?有多少人才?所以實際上在中國創業比在美國創業難多了。
那為什么我要回國創業呢?主要是因為我認為在美國,華人創業還是有天花板的,比如在硅谷有10萬大陸留學生有,但真正在硅谷創業成功的中國大陸留學生一個巴掌就數得出來。所以雖然在中國創業比在美國難,但是中國創業的機會對我們華人來講比在美國多!
3.要做風口上的豬嗎?
那我們看看這是比較流行的一句話,風口上的豬,我們要做風口上的豬嗎?但實際上我覺得這個話大家要注意點,豬它能飛嗎?飛不起來;風會一直刮嗎?不會的。中國有句話,驟雨不終朝,飄風不終日,摔下來就是死豬了,說不定肉餅了。所以做風口上的豬大家要三思,不要那么著急去做風口上的豬,追風是很危險的。
4.企業家要關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最重要的還是要關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因為打鐵還需自身硬。當企業有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資本會追逐你,融資就不再是難題。而且就算別人不追逐你當,市場也會接受你。快的公司不一定能永遠活下去,但是只有活下來的公司最終才能走向成功。
那么核心競爭力來自哪呢?
一個是前瞻性,再一個市場空間,而吸引投資人的正是你的前瞻性,我們看一個創業企業有沒有前途就看它的前瞻性。另外就是獨特性、競爭門檻,以及團隊執行力。當你有了這些東西,資本市場可能會追逐你,就像中國的詩經有句古詩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我講的就是這些,謝謝大家。
* 本文演講人:陳龍軍 (泰久信息董事長); 整理:四夕。
* 本次執惠私享會獎品贊助來自安科運達、錦尚達、深圳捷旅,執惠旅游在此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