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以下是“共享經濟之父”、著名暢銷書作家杰里米·里夫金在GIC全球創新者大會的演講,他描繪了一個理想的、具有烏托邦特色的共享經濟社會形態:隨著計算革命帶來的指數級增長,會重塑能源、通訊與交通模式,而這些模式最后都會加速“分享經濟社會形態”到來的腳步。
這周我們發過一篇文章說《能制造風口的人,從不擁抱變化》,如果將這兩篇對比來看,有一些東西還是很有趣也很重疊的。無論何種經濟形態,它都致力于改變人們的生活質量與生活效率。商業是人類的產物,而人總是會想節約更多自己的時間(所以需要任何事情上的高效),在這些節約出來的時間里提高生活質量(所以我們在發展這樣那樣的生活方式)——新能源其實也是讓人的生活環境更好,從而質量更高。
所以無論給這些經濟形勢套上任何模型,它的本質沒有改變。共享經濟的美妙之處是可以讓效率變得非常之高,而成本卻更低;分享經濟的前提是數據處理已經呈現出指數級的增長,可以通過計算更有效更創造性的去分配資源,這個前提有幸的是,早已經到來了。共享經濟如果是一個河床,那么它已經具備了擁有潮水的力量。
新的經濟在誕生
我覺得來到這里很棒,這里有新千年的創造者。開始的時候我要非常清晰地說一點,國內生產總值在放緩,每個國家都是如此,所有地方都是這樣的。GDP放緩,是因為生產力放緩了,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是如此。過去的20年,一直是這樣的。非常清晰的是,我們開始看到新的經濟要誕生了,我們也看到已經誕生了一個新的經濟范式。我們可以理解為危機和機遇。
我們需要知道新的經濟范式是怎樣改變的,我們想知道它是怎么產生的,我們可以畫一個路線圖。你們這一代人就可以畫一下,看一下它在歷史上是怎么走的。歷史上差不多有7次經濟范式的轉變,是一個協同分享的結構。它們有個共同點,也就是在某個時刻,出現三個不同的技術并且融合,從而創造一個共同的技術平臺,和新的基礎設施,造成根本性的變化,來改變我們如何在整個價值鏈上進行管理。
這三個基礎的技術,第一個是通訊,可以更加有效管理我們的經濟活動;其次是新能源,可以驅動我們的經濟活動;第三是新的交通模式,使我們經濟能夠運轉。所以,在通訊、能源和交通,以及物流這幾個領域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會改變我們管理經濟和經濟能力的基礎。經濟活動,要管理賦權,并且要管理我們的產品和服務。
例子1
第一次工業革命在19世紀發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在20世紀。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在英格蘭,英國用的蒸汽機孕育了一種新的生產方式。之后在整個英國,又發明了電報,這些通訊技術與新能源結合起來,把蒸汽機加上輪子,做了火車頭,就有了火車,從而可以在全國性的鐵路系統上運轉整個經濟。
能源和交通這是很關鍵的,催生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和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大大地提高了生產力,所有的經濟形態都產生了,這是一個平臺。因為基礎設施一旦到位,就能夠增加生產力,管理能源,并且以此推動我們的生產活動。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在美國和德國,核心的電力和通訊變化之后,在經濟活動中,使得我們有了一個大的跨越,這是由無線電的電話推動的。有了電話,就像有了因特網一樣重要,電話之后是廣播和電視。亨利·福特發明了汽車裝配生產線,把所有的人推到了道路上,然后道路把所有的經濟活動都給轉變了。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在20世紀產生的,到達巔峰是在2008年,那時波洛克原油還不到140美元一桶。在2008年,所有的購買力下降了,在所有地方都是如此,那是一個經濟的地震啊!經濟市場在60天之后就崩潰了,我們都感到了崩潰,但是還有更大的隱患呢。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太陽落下了,因為有了新的電子通訊,又有了新的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例子2
當默克爾成為德國總理的時候,她讓我去柏林。她剛上任幾周就讓我去解決一個問題:如何讓德國的經濟增長?我到了柏林,問了默克爾的第一個問題,我說:“默克爾,你如何讓德國的經濟增長?如何讓歐盟的經濟增長呢?”全球經濟在過去的一個時代是怎么增長的?靠通信技術、能源以及交通,它們都在成熟,但是沒有帶來任何生產力的提升,這怎么增長呢?
前幾天,我跟默克爾做了一個規劃,規劃了第三次工業革命。一個新的矩陣,能源、交通以及交流推動經濟共同發展的一種方式。最后,默克爾跟我說:“里夫金先生,第三次工業革命,會在德國發生!”
這就是第三次工業革命:通信技術。任何的經濟活動,如果一旦和互聯網活動結合起來,就可以減少邊際成本,并且提高我們的經濟生活。你們所有的人都有iPad,都有智能手機。這樣的技術,在過去的25年不斷地發展,這是互聯網催生的。這些通信技術都已經數字化了,它們都在轉變。我們有數字化的可再生能源網絡、數字化的自動GPS,以及無人駕駛的網絡,可以有一個三網的融合。
交通、能源和通信,都可以數字化,來讓經濟活動運轉。“互聯網+”有很多的困惑,告訴你們,對于“互聯網+”有一個誤解,這并不是說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數字化,我跟你們說的是“互聯網+”,三網融合,通信、交通和能源結合起來,就是“互聯網+”。
這三個互聯網它們都在一個平臺之上,它是架在物聯網之上的。我們會把傳感器都聯結起來,就可以分析實時數據。這些數據是干什么的呢?它們可以在交通、通信和能源網絡“來回”,所有的人都可以管理并且運行經濟活動了。我們在農業方面有傳感器,在工廠里有傳感器,智能家庭有傳感器,智能汽車、智能辦公室、智能庫房,都有傳感器,會組成大數據,在整個體系中推動經濟活動運轉。
世界將有大規模的變化
到2030年,我們會有一個大聯結。我們會有一個網絡平臺向所有人開放,這是一個關鍵。我們會有30億人連上互聯網,這是現在物聯網上的的情況。未來會有25美元的智能手機,所有人都可以連上網。你每天掙兩美元都可以買個智能手機,所以這是一個大躍進。從第一個手機誕生以來,我們現在可以看到一個幾乎沒有成本的手機,這都發生了什么?
這就是變化,大規模的變化。我們要看到互聯網平臺的發展,我們要認認真真地應對它。我們需要創新,物聯網平臺非常的便宜,幾乎是零邊際成本。我們可以縮減數據,把那些沒有用的數據都剔除掉。我們可以看到我們聯結的活動,我們可以儲存這些活動的數據,我們也在從事經濟活動,我們也在這個經濟中循環,我們每天也在應對這個價值鏈。
如果你是一個中小企業,或是一個小企業,你們可以怎么做呢?你們可以到物聯網平臺上,把你們的價值鏈數據截取出來,之后用分析系統,做自己的算法,做自己的應用程序。所以,你們就可以不斷地增強你們的算法效率,每一步都可以來增強你們價值鏈的效率。算法的高效就可以讓你們86%的生產率都得到提升,之后的14%都是機器和人來做了。用沒有成本的技術,你們就可以自己創造應用程序和算法,可以讓軟件24小時管理和推動經濟運行活動。
這意味著什么呢?等于現在有一個新的平臺,可以大大地提高生產率,可以減少邊際成本(邊際成本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 比如,僅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而生產第101輛汽車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產第10000輛汽車的成本就更低了)。
邊際成本是一種成本,你付了固定成本之后,邊際成本就會在分銷產品以及服務中產生。我在沃頓商學院教書,在那里我們教新的領軍者,要不斷地發明新的技術,提高生產率和效率,這樣就可以減少邊際成本,提高市值。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想到,在資本主義社會當中,邊際成本會趨近于零。
共享經濟正在增長
隨著數字革命的發展,生產力變得如此的先進。現在服務和商品方面的成本,實質在資本市場是非常便宜的,而且邊際成本已經降到了零,促進了一個新的經濟系統的誕生,那就是共享經濟。所有人都已經參與到了共享經濟當中,那么這是什么呢?現在它是新的形態,共享經濟形態。這是一個很小的嬰兒,在資本主義這個父母的帶領下,現在正在繁榮生長。共享經濟,非常年輕,還沒有成人,并且沒有任何的意識。
在共享經濟成長的過程中,讓它找到自己的定位,讓它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資本主義,這個父母可以培養這個孩子,并且和孩子之間建立一種關系。所以,我現在對于創新者們的建議是:您已經進入了一個非常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現在就是交互和交換的經濟,基本上用零成本在發生。對于零成本的社會,變得越來越普遍。
2015年,資本主義將不會變為完全主導的社會形態,它要和共享經濟同享這個舞臺,因為共享經濟在逐漸地長大。現在青年人的社會里,你們的生活里面,已經有了部分共享社會的影子。我告訴你們一個例子:對于三個物聯網,包括交互物聯網,其實在這5年內,已經發展成熟了。假以時日后,這個會場里所有的人,包括數以萬計的青年人,將會用零成本生產并且分享服務和商品。在數字技術的發展上,你可以自己作為音樂人,而不用任何固定的成本。但是,如果你想分享這個音樂給別人的話,你可以用你的智能手機分享給一個人,或是幾十億個人,同時用基本上沒有成本的方式分享給他們。
我們有數以萬計的年輕人,正在生產并且分享他們的視頻。這沒有任何的稅收,也沒有任何的成本。所以,這么多的天才竟和別人用零成本在交流著。我們現在有數以萬計的學生,通過公開的課堂形式,上著最好的大學的一些課程。如果通過網絡把這個課堂分享給任何人,這都是零成本。這將是顛覆性的,這將是在15年內就會發生的事情。
20世紀的大工業也應該在走向衰落的步伐,電視也開始衰落,因為大家發現不能跟大家分享電視上的內容。另外一個例子就是維基百科,大家可以分享知識,而且這個成本就是零。所以,當一些很大的工業在衰落的時候,我們自己的公司已經開始產生,有些盈利,有些沒有盈利。我們已經開始創造一些不同的資源,創造不同的方法,來分享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有些人在市場里面,但是更多人是在社交媒體里面。你可以創造一些活動,連接不同的網站,從而創造價值,這就是顛覆。
我們可以猜想一下,從現在開始,第三次工業革命在虛擬社會里面,將會用零成本的方式呈現。我在我的新書《零邊際成本社會》里面說到:我們可以改變和沖破這個防火墻。現在在零邊際成本的線下,其正在影響我們現實的社會。這就是為什么大批的創新者,在你們這一代將會產生。我們現在改變了交通互聯網,因為有數字,有可再生能源,而且有GPRS自動駕駛系統。
第三代工業革命,將會建立在這個平臺基礎之上,因為數字化確實是用零成本的形式在發生。我們將會創造所有的創新、所有的應用、所有的網絡,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下,都可以實現。
邊際成本產生的新能源,沒有任何成本
讓我們看一下德國,在過去的十年里,自從默克爾說到我們將發生第三次工業革命,發生了什么事情?德國現在27%的電力都是風力發電產生的,沒有任何的成本。到2022年,38%的電力,都將會通過太陽能的形式發生;到2030年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在2025年后,40%的電力都將是通過可再生能源的形式發送。屆時德國所有的能源,都會從風能、太陽能、生物能、潮夕能當中發生。
太陽能、風能,在2025年會變得極為普遍。1970年,可能要花費1150美元才能買到一個太陽能發電片,在今年,差不多66美分就可以買到一個。它整整降低了幾十倍,就像現在智能手機一樣便宜。在未來的15到20年,這種技術將會變得越來越普遍,并且運用到第三次工業革命中。
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工業革命自己就明白這個道理。太陽能、風能,其實幾乎是沒有任何成本的。太陽能在德國可以帶來巨大的收入。所以,在德國,太陽能、風能、熱能,全是免費的,他們的稅也在下降。
例子1
在德國,現在已經進入了百分之百的能源消費為零的情況。任何的公司,一旦加入了這個平臺,就會有大大地節省你的能量,加大你的生產能力。因為邊界成本為零,能源使用幾乎是不用花任何錢的。
全球有4個主要的能源公司在德國,它們是大而垂直性的公司,是全球的跨國公司。對于大的能源公司,它們只是產生了40%的能源,沒有辦法再進一步擴張,沒有辦法再繼續生產化石能源。
而對于新能源,你可以在小的領域里進行生產,比如說太陽能、風能。在音樂、體育、報紙、電視行業,還有地產公司和其他的一些工業,建立了一種合作的體制,它們都從銀行里面獲得定息的貸款,這些銀行將會用這些公司省出來的錢,換他們的貸款。所有的人都獲得了這些貸款,都已經有能力產生了新的能源,它們在一起之后,讓它們的企業回到了正軌,這被稱之為T型的經濟增長方式。
每個人都將產生新能源
這對于能源公司意味著什么?它們必須要改變它們的現狀,同時也必須改進它們的狀態。在將來,有數以萬計的人,將會在數字化方面和互聯網上生產他們的能源。在10年的經濟范圍內,我們將會在世界范圍內生產我們的電力,并且是共享經濟的狀態。在25年內,你就會看到這一代有數以萬計的創新者,每一個人都會生產他們的新能源。
在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他們都會生產這種能源:風能、太陽能、熱能,特別是太陽能和風能。
所以,我們講到能源公司現在最大的模式是什么?產生能源,把能源傳送給我們,管理這個能源的網絡。你管理了這個能源網絡,你可以售賣這些電力。更多的能源被售出,你就可以掙更多的錢。所以我們掙錢的方式,主要是賣電。作為電力公司,該公司建立了一個合同中心,大公司、小公司還有私人公司都這樣,并且管理了所有的價值鏈。
但這個邊際成本,對于公司來說,可以大大地縮小。確實有很多公司,他們分享他們的生產力,還可以返回到能源公司,這叫做“反向的合同”。
中國現在怎么做呢?在過去幾年內,當新總理就職的時候,李克強總理雖然沒有見過他,但是他經常說之前讀過我的書,其中包括《第三次工業革命》。現在他到了中央政府,包括國務院,將我剛才和大家講的想法付諸于實踐。中國現在確實和德國的步伐是一樣的。
在過去的幾年內,我和汪洋副總理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中國能源部部長說中國中央政府已經從四年內撥款1100億美元,給中國電力設備加上一個新的模式。所以,每一個人可以分享并且生產,就像德國一樣。看了德國,大家再看中國,再看一下歐盟,所有的都是一樣的。我們從互聯網、數字、新能源和交通方面,都給GPS、無人駕駛和物流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這就是我說的“互聯網+”。
汽車就是在第三次世界革命中的一個例子,我們用自己的經營方式創造了我們新的方式。你們都有汽車,對吧?你們都可以到處移動,因為有了車。所以,分享汽車的服務在世界各地都有,因為我們有自動導航系統,這都是互聯網給我們的系統。中國、美國、歐洲的年輕人都會買智能手機,它們把你跟互聯網分享設備系統都聯結起來,它就會給你一個GPS導航系統的聯結網絡。它在90秒鐘的時間可以讓你連接起來后,就可以在網上支付。
為什么我們馬上就可以用非常廉價的方式來獲得它們?這就是我要給你們提的一個建議了。你們、你們的孩子、你們的子孫后代,不會再買汽車了,汽車時代結束了。不是今天,但是會終結。你們會分享汽車,會有一個汽車的網絡,每一個車分享出來之后,那車就不用再生產了。
這意味著什么呢?對于一個中型的美國城市來說,你看我們可以減少80%的生產了!所有的車都可以減少,這都是汽車分享帶來的。汽車是第三大排放來源,第一大是我們的建筑,但是我們通過可再生能源可以減少排放。
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排放源,你知道是什么嗎?導致氣候變化的第二大來源是什么呢?是牛肉的消費,是畜牧業。沒有人愿意談畜牧這回事,你們知道在中國和美國,我們需要改變我們的食物鏈,你們可以應對第二點。
第三點就是交通,80%的汽車得減少了。那還需要的20%汽車怎么辦呢?可能是電的,可能是零邊際成本的可再生能源推動的,可能是3D打印出來的。現在第一輛3D打印車已經在路上了,還可能是無人駕駛的,這都是零邊際成本的汽車,不需要10年就能實現。
克萊斯勒公司已經有一個任務,無人駕駛技術在今年就要上路了,這是一個革命。中國是太陽能的領軍者,是風能的領軍者,現在也該是電動車的領軍者了。對于交通者來說,有兩個模式,第一個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在一段時間內,還會有上百萬的汽車,但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已經來了,汽車會更少。所以在這個新的時代,交通公司可以改變我們的物流網絡,也可以用低排放的模式來推動,可以是零邊際成本運營。
分享智慧
分享經濟都有空間,但是你必須是一個精明的商業人士。在董事會當中,他們都在讀《零邊際成本》這本書,每個星期都有人在讀。我們可以看一下從第二次工業革命到第三次工業革命是怎么過渡的?我們路在何方?
你們都是年輕的創新者,你們是社會的企業人,但是你們需要有創新者的模式。好生活的標志,就是每一個人都能分享他們的智慧,同時是公共分享。
各位,我們都是新一代的創新者。亞當·斯密說:“人們如果只追求個人利益,不顧及他人利益,個人利益也難以實現。”社會的創新者,你們有不同的想法,因為你們有因特網。你們要知道,如果用開源的方式來分享信息,分享你們的才能,你們就會形成一個網絡,這個網絡也會惠及于你。
在我這一代,還有之前的那一代,第一次工業革命誕生的人,有一個基本的哲學思維模式,我們相信自由是排外的,都認為每一個人有自主性,每一個人追求自我利益而不是公眾利益,但是通過追求自我利益的時候達成大眾利益。這意味著要自由,你要獨立,自己要形成一個島,要排他的,你不需要依靠他人,這是自由的定義。
而在中國有道家、佛家、儒家的傳統,它們認為不僅僅是自主性,而要追求一個社會性,我們每個人的個性通過與其他人和社會的接觸,能夠得到一個升華,在“互聯網+”這一代,人們長大的時候都會有一個分享的網絡。自由,并不是排他的,而是共榮的。你們都是相互聯結的。你們聯結起來,相互建立關系,不斷地在一個網絡當中,讓你自由。因為你有更多的能力來創造關系,并且過得更好。這是一個對自由完全不同的理解。
我們對權利的了解也是不一樣的。互聯網之前的那些人認為,我們的關系是一個金字塔,是從上到下的。但是你們的年輕創業者說這個權利是一個梯子,我們都可以不斷地分享。如果你的能力提升,別人也都可以受益。所以說,這是一個像氧氣一樣的東西。
所有人都互相聯結的
最后,我這一代人,以及我之前一代的人,都是在一個地緣政治時代生活的。我們相信,每個人之間都在打仗,都在爭資源。所以,有民族和國家。企業之間也在打仗,都在爭取稀缺的資源。但現在,新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后,我們會從稀缺到富足,實現這樣一個轉變:從富足的一代,到生活得更好的轉變;從功能混亂的社會,到一個生態文明的社會。所以,我們會看到相互聯結的新一代,就在我們的這個世界中產生。
我們從海底一直到天空,所有的生態在互通,來不斷地維持生命。所有的學生,他們都需要有這一種深層的思維模式,像呼吸大氣層當中的空氣一樣。我們要同家族、同社區來聯結,還有更大的社區,我們也要同他們建立關系。北京有高中生,紐約有高中生,東京也有。他們回到家跟家長說,為什么我們不能開兩輛車呢?我們都可以分享汽車,那么我們有個電視不看,那不是在浪費資源嗎?
我們希望孩子們回到家說,這些東西是從哪兒來的?漢堡是從熱帶雨林中來的嗎?熱帶得人需要把樹都砍掉,把我們的生態系統都破壞掉,來養牛。孩子他們會說:不!我們不能為了生產漢堡來養牛,不能破壞土壤了,不能再毀壞樹林了。這樣的話,我們森林就會滅絕了。樹會吸收二氧化碳,如果沒有樹,就沒法吸收二氧化碳了。溫度會上升,孩子們就吃不飽飯了。干旱和洪澇,就是因為漢堡產生的。互聯網的一代會考慮到:我們每天做的所有事情,都會影響其他的人,影響其他的動物,影響其他的生物圈中的個體。
我們所有的人都是相互聯結的。如果其他的人過得不好的話,我們也會受到損失。這種新的方式,就是我們生活在一個大氣圈,我們的自由不是獨立的。現在我們會有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因為商務都是由故事產生的。一旦故事有了,那我們就會建立成商業模式,就會完成我們的故事。那并不是說只是去設計一個APP。我們要做所有的創新,產生新的故事。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大氣圈當中,我們所有的人都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
我們面臨著一個危機,一個前所未有的危機。我們是最年輕的物種,我們現在面臨著氣候變化,它會推動你們這一代以及后代的變化。氣候變化的可怕之處在哪里呢?這種變化會改變水循環。有人說,下雨了,有雪,根本就沒有變暖。這不對!這是一個水的星球,生態體系在上百萬年內,都是由云來維持的,云在地球的上空。氣溫每上升一度,就是因為氣候變化了。
從第二次工業革命當中,由于各種核能、內燃機的交通,推動了氣候的變化。氣候上升一度的話,大氣就會被擾亂,它們就會少吸收7%的二氧化碳。我們正在不斷地滲透,全世界都是這樣。水的活動也在受到擾亂,去年波士頓下了8尺的雪,很多地方都有洪澇,夏天有干旱。今天早上加利福尼亞起火了。就在今天早上,巴基斯坦干旱。臺風、颶風,每年都會發生。我們的生態系統趕不上水系統的變化了。
這些氣象告訴我們,我們現在處在一種滅絕的活動循環當中。每一次大的滅絕,需要1000萬年才能恢復。我們現在是在第六輪滅絕的活動當中。
科學告訴我們,我們要改變各種的生活,你還在孩子的時候,可能就要面對這種變化了。我們根本就不知道現在有多么的嚴峻,我們在“睡覺”。跟你們說,在“互聯網+”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時代,99.5%的物種都會滅絕。如果我們每一個人有移動的技術,有我們的商業模式,我們就可以提高效率,可以減少邊際成本,提高生產率。如果我們用這種技術監控數據、分析技術,寫我們的算法,那我們就可以監控我們的價值鏈,提高我們的效率。這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少用資源,不浪費它。
零邊際成本是一個模式,減少碳足跡的重要模式,可以提高生產率。我們就是要分享汽車、分享家庭、分享衣服、分享玩具。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來分享,這就是分享經濟。
真正的創造力,就是考慮自由、考慮我們的星球、考慮權利。用不同的方式來思考這3點,你們就會創造創新、創造分享經濟。這樣我們就可以學習共存共榮,共同分享我們在地球上的生活。如果光是考慮賺錢的話,那就不會有革命。我們會創造新的故事,會創造新的企業。我們需要共同生活,拯救我們的物種。同時,在新的社會,我們會過得更好,實現生態文明。
杰瑞米·里夫金像一個喋喋不休的布道者。關于未來,他充滿了樂觀的想象:將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生產我們所需要的東西,而且人們在彼此之間進行的各種交換,不是為了利潤,而是為了共享。我們不再是物欲的奴隸,也不再是流水線上被異化的零部件生產者或組裝者。這一切都是因為零邊際成本社會的到來。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不管是為住房供暖、運行電器、為辦公場所提供電力、驅動車輛,還是經營全球經濟,我們在社會和生活中所使用的大部分能源的邊際成本都將接近于零。同樣,成百上千的愛好者和創業公司都已開始使用免費軟件,利用廉價的再生塑料、紙張以及其他當地現成的材料,以接近于零的邊際成本打印出自己的3D打印產品。
日前《財經》記者就上述問題與杰瑞米·里夫金進行了探討。
被顛覆的“資本主義”
《財經》:到底應該如何理解“零邊際成本”?
里夫金:我們正在看到的是一個過去誰都沒有發現的、根植于資本主義內部的悖論。亞當·斯密(Adam Smith)、卡爾·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或凱恩斯(Friedrich Von Engels)都沒有發現。這一悖論已帶來市場無形之手的巨大成功。如今,無形之手即將獲得終極勝利,這一勝利將孕育出的新生代是基于“協同共有”(Collaborative Commons)的共享經濟。父代需要孕育新生代,在發展“協同共有”中找到價值,最終獲得混合式經濟——部分是資本主義市場的交換經濟,部分是協同共有的共享經濟。
這一悖論就是:在古典經濟理論中,企業總是在尋找新的技術來提高總能效和生產力,降低邊際成本,希望由此提供更便宜的商品和服務,贏得客戶和市場份額,并給投資者帶來可觀的利潤。在古典經濟理論中,最優市場就是以邊際成本銷售的市場。
但是,在整個資本主義歷史中,沒人預見到一次科技革命能如此極端地推動生產力,將一些領域的邊際成本降至近乎零的水平,導致商品和服務可能變成免費,并不再限于市場銷售。這就是現在大規模發生的情況,顛覆了所有產業。
這意味著你和我,無論是(生)產消(費)者、中小企業、大企業,還是社區團體、非營利組織,都能透過我們感興趣的經濟價值體系,挖掘(通信、能源和交通物流)三大互聯網提供的大數據,運用我們自己的分析來創建算法,大大提升我們的總體能效和生產力,降低邊際成本,開始以近乎零的邊際成本生產和共享一系列產品和服務,而這一切是免費的。
《財經》:這會顛覆整個資本主義體系嗎?
里夫金:20世紀規模最大的一些縱向一體化企業(通信、娛樂、新聞、知識和唱片行業)在過去14年中已黯然倒下。我用不著一一告訴你在這一近乎零邊際成本現象的背后有哪些報紙和雜志倒閉了。由于YouTube,電視收視率下降。美國的千禧一代每周只看20分鐘廣播電視。他們在YouTube上制作和分享自己的視頻。
整個行業都被顛覆了,但也涌現了新的資本主義企業。例如,阿里巴巴、騰訊、谷歌、Facebook和Twitter。這些新公司建立了“共有”,允許數百萬人制作并互相分享虛擬商品。在這一過程中,其他行業也被顛覆了。
數億年輕人以及任何時候連在互聯網上的每個人(30億人)已成為產消者。他們制作和分享自己的音樂、自己的消息博客、自己的社交媒體、自己的免費電子書,在維基百科上分享自己的知識,在YouTube上以近乎零邊際成本與每個人分享自己的視頻,這都是基于共享經濟和協同共有。報名參加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OOC)的學生已達到600萬,這些課程由一流大學最優秀的教授傳授,邊際成本近乎為零,可以免費獲得大學學分。將這些課程攢在一起的固定成本是1萬美元。將課程發送給1個學生或10億學生的邊際成本近乎為零。
《財經》:人們交換和共享知識信息較為容易,但要生產和共享實物商品和服務就不那么容易了。
里夫金:過去其他行業可能認為,“我們是安全的。這只發生在虛擬世界。這不會影響實體世界。”現在情況已經不是這樣了。
通信互聯網正在開始與數字化可再生能源互聯網以及數字化交通物流互聯網相融合,使得我們能以近乎零邊際成本生產和共享我們自己的綠色電力、我們自己的3D打印產品。這些產品的分銷將基于數字化、GPS導航的交通物流互聯網,這也正朝著近乎零邊際成本發展。這的確令人驚嘆。這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但我在《零邊際成本社會》一書中提到的每件事都早已發生。這是一個趨勢。實現物聯網平臺,需要兩代人的努力。
《財經》:3D打印有規模效應嗎?
里夫金:奧巴馬總統稱,他希望每所學校都有一臺3D打印機。但十年后,中國和美國的一年級孩子除了擁有智能手機,還將擁有一臺小的3D打印機。他們將坐在自己的3D打印機前,創造各種各樣的軟件和越來越精密的產品。整整一代成長的過程中將使用軟件,創造和共享各種實物產品,就像他們的千禧父輩們小時候制作和共享虛擬商品(視頻、信息和新聞)。
《財經》:制造業的未來會是怎樣的?
里夫金:上億的發燒友和初創企業家們也在開始以很低或近乎零的邊際成本智能制作自己的3D打印產品,在市場上以低邊際成本出售或在“協同共有”模式下以近乎零邊際成本進行共享。3D打印使用的大多數軟件都是免費的。千禧一代共享免費軟件。他們不獨占,因為共享帶來的效益遠超獨占。你可以將你的知識進行眾包,更快地推向市場成為共有資源。
這些年輕人在使用回收紙、回收塑料和回收金屬品,融化后用于3D打印機的耗材。軟件會一層層堆積打印產品。這就是“增材制造”,材料用量只是“減材制造”的十分之一。在歐洲的微觀裝配實驗室(FAB)中,這些年輕人正在開始用自己的光伏電板來驅動3D打印機。在有些地方,他們正在將3D打印產品推向市場或“共有”,以接近零的邊際成本應用于可再生能源驅動的電動車中。
十年后,這些電動和燃料電池汽車將在FAB實驗室中以低邊際成本進行3D打印。首臺3D打印電動汽車strati 剛剛問世。這是一輛意大利設計的3D打印汽車,未來幾個月將進入商業銷售。十年后,3D打印的產品將實現上市或“共有”,3D打印的無人駕駛汽車將在數字化交通物流互聯網的智能道路上行駛。無人駕駛汽車早已在美國的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經過測試和駕駛。
20世紀縱向一體化的制造業巨頭將如何與這一代進行競爭?他們這一代能以非常低或零邊際成本智能制作產品,然后在交通物流互聯網上以很低或零邊際成本交付。
但這并不意味著傳統行業已行將末路。明智的公司會在40年內從第二次工業革命邁向第三次工業革命。它們必須有兩個組合:老的與新的;集中式與分散式。
《財經》:大公司將退出歷史舞臺?
里夫金:零邊際成本現象早已顛覆了德國傳統的電力行業。正如你所知,光伏和風電的固定成本是一條指數化曲線,就像電腦芯片一樣。當我是個孩子的時候,電腦的成本是幾百萬美元,數量也不多。現在,在中國你可以買到25美元的智能手機。這是因為我們做到了每兩年芯片容量翻番,成本減半。在光伏和風電行業,過去20年我們有類似的指數化曲線。20世紀70年代,光伏發電的每瓦特生產成本是68美元。如今,每瓦特的生產成本是66美分。還會下降,降到接近零的水平。
目前,德國的綠色電力占比為27%。這只花了七年時間,令人驚嘆。四五年內(2020年前),德國的綠色電力占比將達到35%。一旦我們支付了光伏電板和風機的固定成本后,邊際成本接近于零。太陽不會發送賬單,風不會發送賬單,地熱也不會發送賬單。只要維持光伏電板、風機和地熱泵正常運轉就行。
《財經》:向綠色電力轉型的資金從哪里來?
里夫金:數百萬小業者(農戶、消費者和小企業)聯合起來建立了電力合作社。然后,從銀行申請獲得低利率貸款。銀行很樂意提供貸款,因為你可以用節省下來的能源費用進行支付。你虧不了。在德國,這樣生產的電力絕大部分來自電力合作社的小業者。四大電力公司EnBW、RWE、Vattenfall和E.ON生產的綠色電力不到總量的7%。
那么,輸電公司扮演什么角色?它們不會一夜間就告別第二次工業革命。這是一個30年的轉型。在新模式中,它們將負責運行數字化能源互聯網,就像阿里巴巴、騰訊負責建設和管理通信互聯網公有資源一樣。未來電力公司賺錢的方式是盡可能減少賣電。它們將與幾千家公司訂立合同安排,在物聯網平臺上管理經過其特定供應鏈的大數據流。輸電公司將運用分析,創建能極大提升總能效和生產力的算法,降低整個供應鏈中生產和分銷商品/服務的邊際成本,帶動一大批公司繁榮發展。反過來,這些企業會與輸電公司共享其生產力增長。換言之,輸電公司賣出的電量減少,但獲得的利潤更多,優化了成千上萬客戶的總能效和生產力。
《財經》:“資本主義”企業將不復存在?
里夫金:對,也不對。阿里巴巴、騰訊、Facebook和谷歌這類公司是資本主義企業,但正如我講的,資本主義將孕育“協同共有”。在孕育共有的過程中,數百萬人能生產和共享各種各樣不再進入市場的產品和服務。
我的全球小組正在為歐洲最古老的工業地區——法國北部(北部-加來海峽)構建第三次工業革命。這涉及到每年5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逐步投入,延續未來20年。
猜猜誰加入了我們的陣營?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所有法國大公司。這些法國公司將畏懼心變成了機會。全球最大輸電公司之一ERDF、大建筑公司布伊格(Bouygues)、大輸電公司阿爾斯通(Alstom),還有施耐德(Schneider)、藍格賽(Rexel)、雷諾-日產(Renault-Nissan)等等。
為什么?他們很明智。他們還沒有離開第二次工業革命,但他們知道,他們必須轉向第三次工業革命。但這要求全新的業務模式。
讓我再舉一個例子。你真正看到物聯網帶來顛覆效應,向零邊際成本社會推進的領域是汽車交通行業。汽車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我們圍繞汽車建立了全球經濟。問題是千禧一代不想擁有自己的車——那是爺爺奶奶們做的事……不那么酷了。全球范圍內的年輕人們都在用三個互聯網拼車。他們使用智能手機登陸網站(設立這樣的網站成本非常低)。用戶立即接入物流互聯網(GPS導航),不到3分鐘,一位有車的人就會聯系到你。你到了目的地,見了新人,你又有了新朋友。年輕人喜歡拼車。這些孩子不再打算買車。這不是他們的做法。他們從注重“擁有”變成了注重“使用”。他們是“協同共有”共享經濟的一部分。讓我來告訴你,拼車將在未來幾年席卷整個中國,就像如今的西方一樣。
一輛車被拼車,就有15輛車無需再生產。拉里·伯恩斯(Larry Burns)是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前執行副總裁。他剛剛在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做了一項研究,研究內容也包含在我的新書中。他研究了密歇根州的一個中型城市安娜堡。他說,即便是在這么早期的階段,我們都可以立即省掉80%的汽車。拼車能讓我們以較低的成本擁有相同的移動能力。想想這項研究——減少80%的汽車。想想像北京等城市的交通擁堵。在人口稠密的市區,我們可以在下一代時間內將當前路上的10億輛汽車減少80%。剩下的2億輛汽車將共享,這些車是電動或燃料電池汽車,使用本地生產的近乎零邊際成本的可再生能源,采用地區內回收材料用低成本3D打印,而且它們將是無人駕駛汽車。這代表汽車和物流行業的巨大轉變。
基礎設施為王
《財經》:零成本社會似乎意味著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
里夫金:日前我與貴國副總理汪洋會面時,就談到了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是,歷史上所有經濟范式的重大轉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在每一次轉變中,你都可以看到三項科技革命的同時出現:新通信技術,能更有效地管理經濟活動;新型能源,能為經濟活動提供更高效的動力;新運輸方式,能更有效地促進經濟流通。英國人憑借廉價煤炭和蒸汽機領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美國人憑借貝爾的電話公司、得克薩斯州的油井和亨利·福特的汽車領導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現在我們開始看到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基本框架:通信、能源和交通的新融合。通信互聯網正在演變成一個超級物聯網。數字化通信互聯網正在與數字化可再生能源互聯網以及數字化交通物流互聯網(GPS導航)融合,創造出一個物聯網。物聯網正在整個經濟產業鏈中部署傳感器。IBM、通用電氣(GE)、思科(Cisco)、西門子(Siemens)和其他公司正在部署數十億的傳感器。我們有傳感器可以監測糧食作物、廠房、倉庫、智能道路、零售商店和智能家庭,向物聯網發送回大數據。
讓我們回到基礎設施。日前,我在布魯塞爾向歐盟委員會新領導層提交了一份備忘錄,闡述了歐洲如何建立物聯網平臺和如何向全面數字化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經濟轉型。我們必須建設基礎設施。
讓我來談談你們需要什么樣的基礎設施和什么樣的政府。2013年我對貴國副總理汪洋說(在日前的對話中也進行了重申),中國有三項寶貴的資產能幫助中國和德國一起領導第三次工業革命。第一項資產,中國的土地面積遠遠超過德國:你們是可再生能源的沙特阿拉伯。德國沒有很多太陽能。你們擁有全球任何一個國家最多的太陽能照射。你們擁有全球任何一個國家最多的海上風能。你們擁有最多的地熱能,最多的生物質能,最多的水力資源……你們有10萬個沙特阿拉伯。可再生能源是永遠的,用之不竭。這是第一項寶貴資產。你們擁有無窮盡的優質可再生能源。每個人都有,但你們真的很幸運。
第二項寶貴資產:你們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你們是社會主義,但你們擁有市場資本主義。歐洲同樣,程度可能不同。你們需要這樣的體制來推動基礎設施。在我的國家,我們是純粹的市場經濟。有一半以上的國家說,“我們不想讓政府投資于新的基礎設施。我們希望政府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美國有一半人口就是這樣傻,他們沒有意識到是誰補貼建設下水道系統、公立學校、管道、電網、交通軌道以及高速公路,他們希望政府什么也不要干。這阻礙了我們。
第三,你需要有一個社會,能理解政府和產業各有其職,政府必須是先行者和促成者,與產業一起架設基礎設施。政府必須設立法規、條例、標準、互用性、激勵機制以及路徑圖,這是政府要做的。如果你們沒有這樣的政府,你們的經濟就是牛仔經濟,沒有政府來監督架設,你們怎么來做呢?基礎設施是一項公共物品。
《財經》:但很多人認為我們的政府對經濟干預太多。
里夫金:你們需要平衡。
《財經》:國家電網正在推進智能電網,但不是分布式電網。他們希望有一個全國性的高速電網,但是集中式的。
里夫金:但劉振亞的文章說,能源互聯網將使得幾百萬中國人能生產可再生能源,然后將綠色電力送回電網。如果不是這樣,能源互聯網是為了什么呢?我是從字面上理解他的講話的。我和不同的政府機構見過面,他們都在談論怎么做。或許有傳統利益牽涉在內,他們不希望適應改變。在每個國家都會有一番掙扎。在我的國家,有些電力公司也希望建立一個智能集中式電網。不只是中國是這樣。但能源互聯網的本質就是分布式。只有這樣,你才能實現其價值以及隨后的經濟規模。我向你保證,中國也會是分布式的。可能會有一些阻力,但將來一定會是分布式的。
我要說的是,你必須對這一架構的本質有足夠的信心。物聯網平臺的架構是網絡中立,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企業參與者,以協作方式與他人共享。架構就是這樣。這是你們能走向一個近乎零邊際成本社會的唯一途徑。架構和技術將勝出。我想會有一番大的掙扎。傳統利益的阻力越大,這個過程就會越長。我希望每個國家的新一代商業領導者能推進得更快一點。
《財經》:擁有網絡才擁有未來?
里夫金:是的,這是關鍵。得到繁榮發展的公司(可能是已有公司轉型,或是新公司)是那些建立、服務和管理新共有網絡(能源互聯網、交通物流互聯網)的公司。它可能是輸電公司、信息通信公司或者能管理能源互聯網的電信電子公司。交通物流公司(和其他公司)能管理交通物流互聯網。建立和管理物聯網事實上涉及到每個行業(建筑、電信、有線、信息通信、輸電和交通物流)。唯一一個我找不到其位置的行業,是石油行業。在有些領域我們還會需要石油(包裝材料、工廠使用的潤滑油),因此它們還不會完全消失,生物化學尚未能提供現成的替代產品。但是在新的基礎設施中,它們不會再扮演重要的角色。
物聯網將推動整個全球經濟向前發展,每個國家都必須鋪設自己的基礎設施,這將創造出各種各樣新的商業機會和眾多的就業機會。這是一項龐大的任務。對于中國和其他每個人而言,終極問題是:未來20年你想在哪里?如果你仍停留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你就死定了。你將無法將經濟向前推動。美國就是這樣悲劇地走上了一條相反的道路。它帶領世界進入了通信互聯網,但是在能源和交通互聯網方面停滯不前,美國問計于頁巖氣和瀝青砂,這些長期而言不會帶來任何不同。它們能給你帶來5年-10年的廉價能源,僅此而已。但它們會讓我們停留在老的框架下。德國和中國正在三個互聯網領域全面推進,希望建立一個超級物聯網。如果美國失去了十年時間,30年后它可能成為一個二流國家。
《財經》:繼數字化鴻溝之后,會出現基礎設施鴻溝嗎?
里夫金:印度工商聯合會的負責人拉吉夫·庫馬爾(Rajiv Kumar)幾年前找到我。他問我是否愿意為印度啟動第三次工業革命制定一個總規劃。我說,“不。但我愿意與你們年輕的商業領袖們合作,我們一起來做些什么。”我們制定了一個宏大的總規劃。我去了印度和印度工商聯合會,宣布了這項第三次工業革命總規劃。我與辛格先生的內閣部長們進行了會談。雖然過程緩慢,但如今第三次工業革命已開始在印度農村發生。在印度農村,有一些小創業公司正在快速推進。發展中世界可以推進得更快一點,那里本來就沒有基礎設施。經營這些小創業公司的很多人都是女性,依托小微貸款。她們正在將成百上千的村莊連接起來,有些村莊有200戶家庭,每個村莊2000美元。
《財經》:這需要大量的投入。
里夫金:每個人都說,“錢從哪里來?告訴我!”我對你們的副總理說:在歐洲,錢是現成的。去年,我們投資基礎設施花了7400億歐元(近1萬億美元)。問題是這些錢進入的是20世紀的傳統基礎設施。集中式通信,價格高昂的化石燃料和核電,跑在非智能道路上的、過時的內燃車輛。這里沒有更多的生產力空間了。我們不能從過時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平臺上發展經濟。
如果我們只拿出這1萬億美元基礎設施投資的25%,用于每個國家的新物聯網基礎設施,30年內我們就能完全進入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國和世界其他地方也是一樣。
由于這是一個共享平臺,物聯網基礎設施有利于大陸塊之間的移動。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對人類的未來提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愿景。他們希望建立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高科技絲綢之路經濟帶,從上海一直到愛爾蘭海。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讓人激動的時刻之一。
他們正在談論跨越歐亞大陸的高速鐵路。但這只是一個開端。中國必須首先在國內建設物聯網基礎設施,這可能需要中國所有產業和工人兩代人的努力。電信、電力、信息通信、建筑、交通物流和制造業都必須參與進來,共同構建物聯網平臺。這將需要數百萬非熟練工人、熟練工人和專業工作者的參與。你們將這樣推動經濟的轉變。然后,物聯網科技平臺可以在歐亞大陸輸出。
歐亞高科技絲綢之路不只是高速鐵路。它是跨越歐亞大陸的通信、能源和交通物聯網。通信、能源和運輸的數字化將我們帶向零邊際成本(不管是在信息技術、能源,還是交通物流行業)。如果我們能跨越歐亞大陸(在通信、能源和交通物流領域)架設一個物聯網平臺,我們將邁向近乎零邊際成本和極端生產力,并在歷史上首次創建一個單一的經濟空間,共同享有最大程度的可持續發展和終極生產力。
如果我們能實現這一點,這個宏偉的愿景,將成為其他大陸效仿的基礎。這一高科技絲綢之路將把我們從地緣政治帶向生物圈經濟。基于化石燃料的整個工業革命與地緣政治密不可分,因為化石燃料不是隨處都有。誰控制了化石燃料,誰就主宰了世界。如果我們能開始跨越歐亞大陸、建設這一高科技絲綢之路,每個人都能共享他們的可再生能源,這些能源近乎免費。要建立能源互聯網,你必須擁有大塊土地。如果大陸的某個地區多風,你會希望儲存風能,將其發送至其他地區。如果一個地方陽光充足,另一個地方總是多云,你希望能共享富余的陽光。如果有些地方雨水很多,水力資源豐富,他們希望能與其他地區共享。又或者,如果某個地區正值收獲季節,有太多的生物質能,他們希望通過能源互聯網與其他地區共享他們的綠色電力。土地面積越大(比如整個大陸),小業者就越有機會共享富余的能源。
更開放的未來
《財經》:你總是特別樂觀,不過那些擁有網絡的公司或政府會制造新的壟斷嗎?
里夫金:我認為,圍繞網絡中立將出現很大的掙扎,當蒂姆·伯納斯·李提出萬維網時,整個想法是管道是保持沉默的,在每個末端的人是聰明的,可以共享他們的創意。這個網絡的設計初衷是開放、中立和透明,因此每個人都是一個“社會創業者”,但基于“協同共有”共享個人才能。如果你摧毀了網絡的中立性,它就完了,誰也沒好處。沒有一個現成的體系能朝著零邊際成本社會和共享經濟推進。
我們擔心的是電信公司、有線公司和電力公司可能會說,“我們建設了管道,我們希望在價格上有區別。”事實上我不是很擔心他們會這么干。德國輸電公司沒有能力阻止幾百萬小業者組建電力合作社來生產他們自己的接近零邊際成本綠色電力。唱片業試圖用加密和訴諸法律等手段來阻止年輕人共享音樂。這不管用。報紙、雜志和書籍出版社都試圖阻止人們以近乎零邊際成本、自由共享信息產品。一旦有了技術,就會被應用。只有一種方式能阻止,那就是每個政府都宣布電腦、光伏電板、風機、3D打印機等等為非法,但這不可能發生。長期而言,我謹慎樂觀。
我有點擔心正在開始創造“共有”的新資本主義企業(Facebook、Twitter和阿里巴巴)。當它們開始看上去像全球壟斷企業,就必須要被視為國際公用事業公司,因為它們提供的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公共物品,而且人們無法從其他地方獲得。
日前,我們在布魯塞爾進行了辯論。我們有一個數字法案日(Digital Action Day)。我與歐盟副主席尼莉葉·克洛伊(Neelie Kroes)的立場一致,我指出互聯網巨頭公司必須受到管制。我們在20世紀就是這么干的。我們可以保留大部分這些公用事業巨頭公司為私營公司,但政府對它們進行價格管制,以確保開放和透明。
《財經》:在你看來,政府如何對物聯網抱有更加開放的態度呢?
里夫金:必須得給物聯網呼吸的空間。這是一個過程。中國也不是唯一面對挑戰的國家。各國在互聯網方面都有各種各樣的限制。所有國家都有。這是一場爭奪,這種情況要經歷幾代人才會轉變,而不會神奇地在一夜之間變得完美無缺。我的年紀足以讓我認識到這需要25年、35年、甚至45年才能實現。這是新和舊之間的爭奪。
經濟大衰退期間,所有西方人都對銀行和金融行業失去了信心。他們意識到后者是利用別人的壞家伙。隨后,我們用自己繳納的稅款幫他們擺脫了困境。這就是人們失去信心的原因。我們必須重新獲得社會資本和社會信任。
物聯網的有趣之處在于它以協同共有為基礎制定自己的規則,從而建立社會信任。聲譽網站的數量正在迅速增長,這樣就可以用信譽進行個人評級。假設你跟別人分享了住宅。這些網站會從很多方面對屋主和使用者進行評級,比如他們相互友好嗎?他們講衛生嗎?有效率嗎?還是不講衛生,沒有效率?如果失去了社會評級和社會信用,這個體系就會把你拒之門外。聲譽網站對個人社會信任度的評價可以在協同共有中找到,比如共享的服裝、汽車、住宅——幾乎所有東西。這些共有物品建立了它們自己的社會管理規范。這一點相當有趣。
《財經》:這和我們所熟悉的信用資本不一樣。
里夫金:不一樣,它不是信用評級,而是人們的社會聲譽。相信我,年輕人不想失去他們的社會評級,因為這是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決定了他們能否待在這個共享圈里,和別人分享汽車、住宅、服裝、工具、玩具以及其他所有物品。
我想理解這種變化的最佳途徑是玩具。在美國,有關玩具的情況非常有趣。以前,父母給三歲女兒買回來玩具時會說:“我們在商店買了這件玩具,現在把它給你。這是你的財產。既不是你哥哥的,也不是你妹妹的。這是你的玩具,你得照顧好它。這是你的責任。”
這個三歲女孩首次接觸到了資本主義市場的財產交換。她在心里想:“這個玩具不是哥哥的,也不是妹妹的我有了他們沒有的東西。也許我永遠也不會用它,但我也永遠不會把它給他們。現在我有了權力、控制力、地位和財產。”這樣的孩子已經為參與市場經濟做好了準備。
現在,在我們國家和歐洲出現了一些規模巨大的玩具共享網站,他們有成千上萬的玩具。我想中國可能也開始出現這種網站了,我知道韓國已經有了這種網站。年輕的父母在這些網站上支付會員費從而獲得信用。他們可以挑選一件適合自己子女年齡段的玩具,網站就會把這件玩具送到他們家里。10年-15年后,通過自動運輸互聯網,這樣的玩具會由無人機或者使用可再生能源并以接近于零的邊際成本打印的無人駕駛汽車遞送。
年輕的千禧一代父母會給自己的小孩兒一件共享玩具,然后說:“以前這個玩具和另一個小女孩玩,給她帶來了快樂。她很喜歡這個玩具,而且非常小心地照顧它。因為她知道,有一天你會想和它玩。”這樣,小孩子就會知道玩具不是財產或所有物,也不代表地位。它帶來的是一段經歷。她要小心照顧這件玩具的原因是自己玩過之后,其他小孩兒也可以快樂地和這件玩具一起玩。這樣的孩子已經為共享汽車、住宅、玩具和工具做好了準備。她已經準備好參與到基于協同共有的共享經濟之中。她再長大一點兒(五六歲)時,就會接觸到財產和市場,隨后就會生活在一個雙重系統中。年輕一代會在市場交換經濟中有自己的私人財產,但他們也會在運營邊際成本為零的共享經濟中度過一些時光。我很喜歡這種情況。它能讓年輕人在兩個世界中成長,而不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