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老廠房與倉庫改建的文化創意群落紐約SOHO
SOHO是英語單詞SOUTH OF HOUSTON的縮寫,指的是處于紐約下城HOUSTON街南。老廠房或倉庫建成文化創意群落的典型。二戰后,空置的大量廠房,因為租金便宜且空間巨大,吸引了大批藝術家進駐,自發形成了一個創意群落。
SOHO并不是一個獨立的社區,而和西村、格林威治村以及小意大利合在一起成為曼哈頓島的第二區。
2.柏林 “水塔”Wasserturm改造的藝術區
東柏林有一棟看起來非常中式的建筑叫做Wasserturm,是柏林最早的“水塔”,早期用于當地供水。
水塔地下部分是挖空的弧拱空間,有一大一小兩個主體,中間連通,里面有層層環繞的水泥槽,人可以穿行其間,非常幽閉。因為弧形空間有獨特的聲音效果,現在這處公共設施被藝術家用來作為展出sound art gallery(聲音藝術)的場地。
3.洛杉磯釀酒廠改造形成的The Brewery藝術村
美國洛杉磯The Brewery藝術村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村,前身是個釀酒廠,由一群藝術家自發形成。近幾年藝術村對外開放,每年有兩次公眾開放日,接受游人進入參觀。開放日在春季和秋季舉行,一般是每年4月和11月中旬,游人可以免費參觀。
300個單位內聚居了約500名藝術工作者和創作人,當中有畫家、雕塑家、音樂人,也有攝影師、舞團以及網頁設計師,他們在這里創作、生活,令藝術區充滿藝術氣息。社區中的建筑、街道裝置也是藝術家們的創作,許多藝術家會將新品放在公共區域展示,作為一種區內交流的手段,因此在這里也時常能欣賞到最新潮的設計。
4.西班牙:Mediodía發電廠改造為CaixaForum美術館
CaixaForum由一個1899年的發電廠Mediodía改造而來,Mediodía電廠由JUSUS CARRASCO于1899年設計,是馬德里老城區不多的工業建筑之一,2001年被Caixa基金會收購,耗資9400萬美元進行改造。
CaixaForum坐落于馬德里的文化中心地帶,緊鄰3大重要的美術館:普拉多博物館(Prado)、索非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Reina Sofia)和提森·波涅米薩博物館(Thyssen-Bornemisza)。
5.阿姆斯特丹防御建筑迪默丹堡改造成全新的文化館
迪默丹堡是“阿姆斯特丹防線”的一部分,屬于荷蘭的國家歷史遺跡,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中。在阿姆斯特丹的防線之內,迪默丹堡尤為特別,因為它是一座僅僅擁有兩個沿海炮臺的堡壘。
Stadsherstel Amsterdam NV公司于2006年成為迪默丹堡的主人,想在堡壘內建立一處文化場所。在這里游客們可以了解到古堡的變遷,了解到阿姆斯特丹防線的歷史。emma Architecten建筑事務所在這片區域內設計了全新的文化館,使這棟堡壘重新煥發了生機,同時也滿足了大型活動、旅游和餐飲的需要。
沿岸而建的炮臺——迪默丹堡是阿姆斯特丹防線的一部分,它原來圍繞首都而建,建于1880年至1914年之間。該防線距離阿姆斯特丹15公里,包括46個堡壘和炮臺、堤壩以及水閘,水閘控制著泛濫的河水,保護阿姆斯特丹的土地免受洪災。
6. 美國廢棄的巧克力廠、毛紡廠改建的露天購物中心
1864年,這里叫做毛線磨坊(Woolen Mill),1893年,意大利移民吉拉德里以細火慢熬生產的意大利巧克力,推出后大受歡迎,便買下這棟大樓作為工廠;1964年,已經廢棄的巧克力廠、毛紡廠等舊建筑被改建為商店及餐飲設施,成為全美第一座工廠轉型的露天購物中心,并改名為“吉拉德里廣場”。
7.日本19世紀的紡織廠廠房改建成觀光旅館
日本將一棟19世紀的紡織廠廠房改建成觀光旅館,這個改造獲得日本建筑界的最高獎——建筑師學會獎。
觀光旅館倉敷常春藤廣場由明治時期建成的倉敷紡織廠改建而成,保留紅磚外墻的觀光及街區原貌,紅磚上攀爬著綠意盎然的常春藤,極富特色。其多功能廳“Floral court”的裝飾和墻面皆花意盎然,由建于大正初期(19世紀初)的工廠講堂改造而成。寬廣的酒店庭院內,建筑與空間洋溢著明治、大正時期的浪漫氛圍,新與舊完美融合,并設有休憩廣場、文化設施、手工坊,是追求文化內涵與舒適體驗的各年齡層賓客的絕佳選擇。
8.滑鐵盧火車站改造成地下滑板公園(Tim Greatrex,Hellicar&Lewis)
地下滑板公園 House of Vans London (“倫敦 Vans 之家”)是倫敦唯一的室內滑板公園,匯集了滑板場地、電影院、畫廊、酒吧、音樂現場等功能,是一個富有創造力的綜合活動空間,一年來頗受街頭文化愛好者和藝術家喜歡。
倫敦 Vans 之家坐落在滑鐵盧火車站底下,毗鄰著名的涂鴉街 Leake 街。這里過去曾用作劇院,至今已有超過 150 年歷史了。負責項目的設計師 Tim Greatrex 和事務所 Hellicar&Lewis 沒有對這片古老的地下空間做結構性改變和過多修繕,而是保持其原有風貌,比如我們依然能從斑駁的磚墻、壁畫中看到舊時的痕跡。
9. 柏林釀酒廠改建的The KINDL當代藝術中心
The KINDL當代藝術中心的前身是柏林釀酒廠。藝術中心保留了建筑原本的內外結構和部分現在看來也很美的釀酒設施,場內空間很大,長期舉辦各種藝術展、研討會等,展出和活動非常非常多。尤其是在“柏林48小時”這種平民藝術節里,滿園都是art show。
10. 馬德里屠宰場改建的當代藝術中心
Matadero Madrid英譯馬德里屠宰場,原來是一個大型的屠宰廠區,離馬德里的市中心有一定距離。現在被一大票當地的建筑師進行了改建與重建成一個當代藝術中心,不同于其他的藝術館,Matadero Madrid關注的是把高冷的藝術送到普通居民的身邊,讓藝術平民化,這里也有世界性的巡回展覽,但是更重要的是它給當地的年輕人藝術家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
本文作者:四夕,執惠旅游專家作者。微信號:sixi7890,歡迎關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