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大多數年輕人也許不會知道歷史上存在過一家叫做酷訊的公司,一些人的名字卻可能聽過很多次——唱吧創始人陳華、梅花天使創投創始人吳世春、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 酷訊在這個世界上只存在了10年。這家巔峰時期只有170人規模的公司,如今走出了30多位活躍的創業者。他們中的大多數成員是80后。
曾有人打趣說:“把這些創業者的公司加在一起,大概要值近千億人民幣。”
然而張海軍說,“這樣的加總毫無意義,畢竟和張一鳴的今日頭條相比,其他酷訊系創業公司看上去都未免顯得小兒科。”張海軍是酷訊最后一任CEO,見證了酷訊在2015年被美團收購。同年,他創立了蘑菇旅行。
今日頭條的創始人張一鳴是酷訊的第一位工程師。今日頭條估值超過90億美元,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具影響力的產品之一。
即使不算今日頭條,酷訊系創業公司的估值依然可觀。趣分期估值超150億元人民幣,融360估值近70億,唱吧估值42億,小豬估值32億,好車無憂估值10億。這幾家公司的估值總量超過了300億元人民幣。其他的酷訊系創業公司大多數已完成了A輪融資。
2006年,陳華和吳世春創立的酷訊曾是生活搜索領域最具“獨角獸”潛質的平臺。2008年金融危機后,兩位創始人先后被資本趕出公司。2009年酷訊被全球最大的在線旅游公司Expedia收購。2015年,酷訊被并入美團。猶如一縷清泉匯入浩瀚大海,沒有留下一絲漣漪。
許多酷訊人曾經設想:如果酷訊發展順利,至少會成為和去哪兒同等量級的公司。2013年,去哪兒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市值超過40億美元。不過今天來看,整個“酷訊創業幫”做到的遠遠超越了酷訊可能做出的最好成績。
這是一個所有酷訊人都沒有猜到的結局。
那些出走酷訊的創業者
很少有人注意到,在眾多離開酷訊的人當中,曾廷坤是第一位踏上創業之路的人。這位80后是玩蟹科技的聯合創始人,也是酷訊最資深的老將之一。他創業是在2009年10月,那時酷訊已被Expedia收購,繼而被裝入全球最大旅游社區TripAdvisor旗下。
吳世春正是在玩蟹科技完成了人生的第一筆天使投資——40萬元人民幣。吳世春是酷訊的聯合創始人兼第一任COO,不過那時候他已經不在酷訊。2012年,玩蟹科技發行的網絡手機游戲“大掌門”成為中國最火爆的武俠手游之一。2013年,這家公司被掌趣科技以17.39億元的價格收購。
40萬元獲得6億收益,吳世春在創投圈一戰成名。
這開啟了吳世春早期的投資模式,就是投資那些酷訊曾經的弟兄們。在很多酷訊創業者的心中,吳世春像是一位兄長,而不是教父。2014年,吳世春創立了梅花天使創投。
今天,吳世春掌管著三支人民幣基金,管理資金規模超過7億人民幣。8月的一天,在梅花天使創投位于亮馬橋平安國際金融中心的總部,吳世春說:“酷訊的人要創業,大部分都會來找我”。
吳世春很忙,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和不同的創業者溝通。很少見他西裝革履,他總是一身白色T恤。他說話語速很慢,不溫不火,對待年輕人很有耐心。
2011年,吳世春投了陳華40萬元。陳華是酷訊的創始人兼第一任CEO,他被看做酷訊當仁不讓的精神領袖。陳華離開酷訊是在2008年秋天,比吳世春晚了幾個月。
對吳世春來說,投資陳華是事先的約定。陳華和吳世春之間有著非比尋常的信任。在老酷訊人眼中,陳華身上凝聚著一些標簽:沒有城府、不善言辭、技術天才。吳世春給人的印象是“他的語速永遠跟不上他的思維”,他并不擅長表達自己。吳世春為人隨和,擁有廣泛的人脈和良好的人際關系。他會義務為大家對接資源。
2012年,陳華推出了唱吧。上線一個月,唱吧用戶數量突破了100萬。如今唱吧在移動K歌市場位居第一,用戶近3億。D輪融資之后,唱吧估值42億元人民幣。對唱吧的投資為吳世春帶來了數百倍的收益。
陳華說吳世春跟自己有很多默契,“我跟他沒有什么隱藏”。也是這個8月,在位于北京太陽宮大廈21層的唱吧總部,陳華談起了酷訊的曾經。他已離開酷訊整整8年。陳華身著淡紫色T恤衫,搭配米色短褲,腳踩一雙Crocs洞洞鞋。他的辦公室是長方形布局,辦公桌和會客沙發之間略顯空曠,地毯上沒有放置任何東西。正午的陽光透過寬闊的落地窗撒進屋里,溫暖而和煦。
在一定程度上,陳華既是梅花天使的GP(普通合伙人),也是LP(有限合伙人)。陳華個人的天使投資都是通過梅花天使來完成。
創立梅花天使的這一年,吳世春和陳華投資了趣分期。這是一家為年輕人提供分期購物的商城,全部支持零首付分期支付。目前趣分期已完成Pre-IPO融資,估值近30億美元。這個項目讓吳世春獲得了數百倍收益。
趣分期的聯合創始人徐錚曾在酷訊擔任工程師和研發經理,他被認為是酷訊人中性格最為溫和的創業者,一些關系很好的老酷訊同事現在還把他喚作“錚姐”。
徐錚加入趣分期的創始團隊得益于陳華和吳世春的力薦,趣分期創始人羅敏和徐錚從陌生到相識,一拍即合。徐錚一直擔任趣分期的技術負責人。
在一些投資人看來,玩蟹科技、唱吧和趣分期,三者投其一即可聞名于投資圈。這三家公司中,有兩家是酷訊系創業者的“作品”,另一家也與酷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作為酷訊的創始人之一,吳世春沒有浪費任何一個機會。
“投資就是投人,而且是投熟人。”吳世春的投資邏輯在酷訊系的創業者身上一次次被驗證。
黃浩的背后也站著吳世春和陳華。他是陳華在北大計算機系的師兄。離開酷訊后,黃浩先后去了趕集和360。其間,黃浩一直在琢磨創業。
2014年10月,在亞運村附近的一家湘菜館里,陳華、吳世春和黃浩三人重逢。一頓飯的功夫,黃浩獲得了陳華和吳世春的天使投資。此后,黃浩創立了趣炒股,并邀請老同事許飛加入了創業團隊。許飛曾在酷訊擔任機票事業部總監,離開酷訊后一直在連續創業的路上打拼。
類似的還有彭程。彭程是酷訊系當中工作經歷最豐富的創業者。他是陳華在北大計算機系的師弟,畢業后曾先后任職于微軟和谷歌。彭程在2006年加入酷訊并擔任研發經理。2008年離開酷訊后,彭程去百度做了一年,然后去了趕集。
“想不想創業?”吳世春時常這樣問彭程。
2014年,彭程從趕集離職。他抱定了創業的打算,但還沒有確定方向,于是找吳世春商量。彭程本打算做一個高凈值人群的在線社區,以高爾夫球作為切入點。這個想法被吳世春否定了。后來彭程聊起了互聯網洗車。吳世春直言“沒有商業模式。”
彭程最終聚焦于二手車平臺。這個項目彭程和吳世春聊了兩次,中間只間隔了一周時間。隨后彭程獲得了梅花天使300萬元的天使投資,他創立了“好車無憂”。一年后,好車無憂完成了5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目前好車無憂的估值超過10億元人民幣。
因為熟悉和了解,投資酷訊創業者的決策都做得很快。劉佳是酷訊早期的開發工程師,2015年創立“家的要素”,吳世春和陳華是他的投資人。“我看好你,這么多年你做了很多靠譜的事情。”見到吳世春時,劉佳沒有想到對話如此簡單。一天后,吳世春和陳華在微信上做出了投資決定。
張海軍是2008年末接掌酷訊的。通過大幅裁員和流量變現,幾個月時間內酷訊實現了盈虧平衡,但他最終無法改變酷訊的命運。酷訊被Expedia收購的時候,陳馳曾對張海軍說:“一年后等酷訊平滑過渡了,咱就出去創業吧。”
出生于1974年的陳馳是酷訊系最為年長的創業者,他是張海軍邀請來酷訊的。他先是擔任酷訊銷售副總裁,后兼任酒店和機票事業部總經理。加入酷訊前陳馳曾在奇虎的創始團隊工作。
不過一年后張海軍選擇留下:“我們引入的投資人是Expedia這種世界頂級的公司,為什么酷訊不能去打一場翻身仗?”
“大家說好了一年時間,我都等了一年多了。他們還是太猶豫。”陳馳無法接受的不僅僅是對創業的猶豫。他一度希望酷訊以更加激進的戰略和去哪兒展開競爭,但酷訊的擴張卻處處受到掣肘。“招一個人要向美國總部申請3個月。”
2011年夏天的一次高層會議上,因為戰略分歧,陳馳對張海軍拍了桌子。同期,去哪兒獲得了百度近3億美元的戰略投資。
“不干了。”陳馳隨后加入了趕集網的內部創業項目“螞蟻短租”。陳馳走后,陸續有十幾位酷訊的產品和技術經理加入了陳馳的團隊。2012年,陳馳離開趕集創立了“小豬短租”。目前,小豬完成了C輪融資,估值達32億元人民幣。
張海軍留守酷訊,一直到2015年底。當時酷訊已經被美團收購。隨后,張海軍和楊建創立了蘑菇旅行,并很快獲得了數千萬人民幣的天使投資。在現在的“酷訊創業幫”中,張海軍和楊建成為了最晚創業的人。
根據酷訊人的不完全統計,張海軍和楊建分別是酷訊系的第33和34位創業者。在這個創業者名單上,還包括融360聯合創始人劉曹峰、游啊游創始人鄧文龍和仲毅、口碑旅行創始人周青松和嚴峻、提分網創始人曾志平、橙貓創始人譚中意、6人游創始人賈建強、滑雪族創始人侯麗瓊、游譜旅行創始人趙楊……
今日頭條是酷訊創業者中規模最大的項目。張一鳴是最早的員工之一,也是酷訊的第一位工程師。他2008年離開酷訊,很快加入了微軟,但感到“不適應”。
“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你遵循流程中的每條細則,條條框框比較多,我認為不適合特別有想法、特別有沖勁的人。”隨后,張一鳴以技術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飯否,但最終飯否被關停。
2009年酷訊被Expedia收購前,海納亞洲(SIG)的合伙人王瓊找到了張一鳴,希望將酷訊的房產搜索業務獨立,由張一鳴全權負責。在此背景下,張一鳴創立了“九九房”——一款垂直房產搜索引擎,這被看做張一鳴第一次獨立創業。在創立今日頭條之前,張一鳴還曾嘗試打造一款類似Instagram的圖片社交平臺,卻在嘗試“內涵段子”時取得了不錯的反響。最終,張一鳴在推薦引擎上找到了靈感,并在2012年創立今日頭條,投資方包括SIG。
目前,今日頭條估值超過90億美元。據說,張一鳴現在少有參加前酷訊同事的聚會,不過他和一些關系較好的老友一直保持聯系。
酷訊十年:來過,酷過,愛過
陳華是北京大學計算機系的傳奇人物。他出生于1978年。那一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開始實行“分田到戶”的家庭承包責任制。
研究生畢業前,陳華等人開發出來的“天網”FTP和“天網”Maze已經名聲在外。1999年,還在北京大學讀大三的陳華經雷鳴引薦加入北大“天網”開發團隊。“天網”由北京大學網絡實驗室研究開發,是國內第一個基于網頁索引搜索的搜索引擎。
雷鳴是陳華的師兄。他后來被稱為“百度創始七劍客”之一。李彥宏曾稱雷鳴為“中國最好的工程師之一”。
2000年1月,李彥宏在中關村創立了百度。當年3月,美國納斯達克創下5048.62點的新高。但很快互聯網泡沫破裂,科技股遭遇大規模拋售。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企業有500家破產,40%退市,納斯達克蒸發3萬億美元。
2002年底開始,Google突然變得“不好用”了,搜索時經常出現“本頁無法訪問”,然后就會暫時無法連接Google。此后,Google網頁快照功能多年在中國大陸無法被使用。在此背景下,百度開始崛起。
陳華在2004年研究生畢業,他選擇第一份工作是微軟亞洲研究院。
吳世春比陳華大一歲,當時在經營一家名叫商之訊的公司。作為百度的前幾十號員工,吳世春曾在百度有過一段難忘的工程師經歷。一次偶然的機會,百度的老同事段暉撮合了吳世春和陳華相識。陳華為吳世春兼職做技術顧問,每月顧問費8000元,除了每周六工作一天,平日里只需周三或者周四下班后前往吳世春的公司。
2005年8月,百度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上市當日漲幅高達354%。百度創造了自2000年以來華爾街首日上市漲幅最高的記錄,它也是在華爾街首次公開上市漲幅最大的外國公司股票。
2005年冬天,陳華打算回老家過年。春運期間一票難求,苦不堪言的陳華為了隨時關注火車票轉讓信息,動手開發了一個在線搜索系統,沒想到火車票的問題迎刃而解。陳華隨即找到了吳世春,兩人一拍即合。這款火車票搜索引擎成了酷訊的雛形。
作為商之訊的CTO,吳世春無償為陳華提供了一臺服務器。2006年1月1日,搜索引擎上線當天,服務器就因不堪負荷而癱瘓。那天酷訊有幾萬人同時在線。
“超乎自己想象的火。”回憶當年,陳華滿是自豪。
2005-2006年,中國正值“Web 2.0”的創業風口。繼新浪、搜狐、網易等門戶網站之后,豆瓣、土豆、優酷、去哪兒、58同城、趕集……一批深耕內容的互聯網公司相繼崛起。酷訊趕上了搜索引擎優化的浪潮。
2006年3月,酷訊獲得了聯創策源100萬美元的投資。幾個月之后,又完成了1000萬美元的第二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聯創策源和SIG。這一年,陳華27歲,吳世春28歲。
此后,酷訊開始野蠻生長。到2006年底,酷訊每天有400萬次查詢,上千萬的瀏覽量,全球排名1000名左右。酷訊公司員工50人,同時維護和升級8個搜索頻道。
2007年1月,阿里巴巴以估值1億美元的價碼意圖收購酷訊。據說當時投資方聯創策源的態度是:“如果酷訊有機會自己上市,為什么要賣給阿里?”那時候阿里巴巴的估值是幾十億美金。7年之后,阿里巴巴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如今,阿里巴巴的市值超過2400億美元。
2007年6月,谷歌也推出了生活搜索。據陳華回憶,當時酷訊做了連續三周的密集宣傳,從各個角度批判谷歌的抄襲行徑,“主要就是罵谷歌。”
拒絕了阿里的酷訊仍然沒有盈利,壓力顯而易見。酷訊選擇了大規模擴張,很快擁有了11條搜索業務線。包括:房產、火車票、機票、酒店、度假、招聘、購物、圖片、交友、車、社區。
那時的吳世春樂觀滿滿。吳世春回憶,2008年2月,他代表酷訊參加了一場國航的發布會。時任去哪兒CEO莊辰超也在現場。當時酷訊和去哪兒是國航最重要的兩家線上合作公司。吳世春說,國航公布的銷量數據顯示,酷訊比去哪兒略微領先。
然而危機已經悄悄臨近。一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持續升級。投資方與酷訊創始團隊之間的摩擦也在不斷醞釀。在酷訊創始人的回憶中,聯創策源說酷訊的用戶數據增長太慢。SIG方面則認為,酷訊花錢太多,遲遲沒有盈利。
此后SIG推薦的CEO空降酷訊。隨后的一次董事會上,投資方和創始人之間發生了激烈的爭吵。董事會投票決議,吳世春被罷免了COO。
陳華也投了贊成票。回憶當時陳華的做法,吳世春說:“他以為舍棄一個人可以換來一個更好的結局。”陳華覺得是自己太軟弱,“當時不知道要去爭取自己的權利。”此時,還在酷訊的陳華只掛著CTO的頭銜。
“早知如此,大不了我就在公司請兩個保安,見到投資人就打,打完了回家。”陳華回憶起當時的情形,調侃中帶著嘆息,“當時我們還是太年輕。投資人也太著急。創始人一旦離開團隊,這家公司就注定沒有了生命力。”
陳華在2008年秋天離開。其時,擁有150年歷史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請了破產保護。雷曼兄弟是去哪兒的投資方。那時酷訊被認為是去哪兒在國內最大的競爭對手。
2008年底,張海軍接掌酷訊,他以無法改變這家公司的命運。被收購,然后是再次被收購。2015年8月,酷訊被收入美團時,據說估價只有數千萬美元。
美團正式收購酷訊前,吳世春曾找到張海軍,想商量如何把酷訊買回來。“……你怎么不早說。”張海軍一陣嘆息。兩周之前,美團和TripAdvisor簽下了收購協議。
“既往不戀,縱情向前。”吳世春從前美團CEO王興那里聽來了這句話。說起酷訊,這句話他一直放在嘴邊。
解碼酷訊創業者現象
“賣給美團可能是酷訊不壞的一種結局。”在工體南邊的一座寫字樓里,背對著如血的夕陽,張海軍追憶著酷訊的過往。他終究還是選擇創業,沒有覺得自己可以去做一個高管,或者還可以像吳世春那樣去做做投資。
“創業是很苦逼的。我是覺得你的樂趣就在此,就在于掌控一件事,然后按照你的想法去推動一件事情。那就去做好了——其實很簡單。”張海軍說。
“酷訊有一種不安分的基因。”在張海軍看來,絕大多數酷訊人是有一種創業情懷和夢想的,他想成就一些事。
“我們在酷訊的時候,酷訊是一種類似硅谷的氛圍。我們一直希望技術去改變。我和陳華都是工程師出身,工程師是最沒架子的。我們不懂什么是官威,也不懂政治斗爭。我們跟董事會打交道完全沒有任何經驗。”吳世春這樣概括酷訊的氛圍:平等、包容、自由、技術派、工程師文化,大家都尊重能力出眾的人。一些創業者則用“沒有江湖氣息,人都很單純”形容他們眼中的酷訊。
張海軍說:“很多公司認為銷售是最重要的、賺錢是最重要的。工程師是離賺錢和業務最遠的人群,在酷訊卻是最受尊敬的。”
“你就突然覺得,IT原來是可以改變一些非常非常頑固,你認為看上去根本不可能改變的事情。這個時候,你會覺得這個事特別有意義”。黃浩說,“我覺得非常酷。”
不過黃浩也認為,工程師文化主導的背后,是對行業理解不夠深刻,過于注重技術而沒有完善產品。
“敢于創新、不甘于平庸。這些都深刻影響了我。”一念及此,陳馳滿是感激。
不過他也說,工程師文化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是:產品、用戶體驗的思維不足,對市場、產業的觀察深度也不夠。但優點在于:簡單、平等、尊重技術、有執著的信念想要做一些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為什么酷訊會出來那么多創業者,黃浩的感覺是,酷訊構建了一種全員創業的氛圍。“大家進來之后都覺得自己是潛在的創業者——首先定位自己是在改變一些事情,而不僅僅定位自己是員工。”
黃浩本科在北大時就做了一個叫飛魚網吧的項目。那時還是1997年。研究生畢業后,他又一次創業但失敗了。加入酷訊那年黃浩30歲,當時是酷訊年齡最大的工程師。
黃浩做傳統軟件出身,是酷訊讓他真正理解了傳統軟件和互聯網的區別。黃浩記得,到酷訊接受第一個任務,他問什么時候做完?答案是明天上線。黃浩當時心里頭一萬個打鼓,按照他的想法,應該是把代碼寫完,經過測試,必須花很長時間去做到全方位周全。結果第二天直接上了,也沒有出現問題。
他發覺,做傳統軟件基本上在為那些未知焦慮。“你總會把一些未知的東西考慮到你的時間范圍之內。而互聯網開發,你沒有時間去考慮那些未知,你只需把已知的考慮清楚,未知出現了再去解決問題”。
酷訊也讓黃浩第一次知道了VC。此前創業他不知道別人給你錢,你出讓一點股份,還讓你有決策權。這在當時是不可想象的。來到酷訊他才第一次認識到,原來有這樣一撥人,創業可以這么玩。
黃浩在酷訊的工號是34。2009年離開時,工號早于他的人都離開了。之后黃浩先后在趕集和360干過一段時間,最后還是選擇了創業。第一次創業選擇做法律垂直搜索,沒有成功。休息兩個月之后,他做了趣炒股。
“酷訊的創業的基因,是陳華和吳世春留下的。”盡管陳馳加入酷訊時,兩位創始人早已離去。陳馳2011年離開酷訊的時候,酷訊每年增長超過100%,但是去哪兒增速已是指數級。那時候按照外資企業的標準,陳馳的年薪有100多萬,不過他回憶說“本質上我還是想自己創業”。他認為在一個外資公司的意義不是特別大,甚至覺得有點浪費時間。
“我和陳華這兩任CEO,都是屬于那種極力地推崇和倡導創業精神的人。這也讓很多加入酷訊的人,都會潛移默化地被這種思潮所影響。這是一把雙刃劍,你能理解嗎?真正做企業,你會發現,它永遠是個雙刃劍。因為你鼓勵年輕人去冒險,鼓勵年輕人去創業,但是那樣就會培育出很多不安分的心。這個時候,人才流失也在所難免。”張海軍如是說。
某種程度上,酷訊像一個創業訓練營或者孵化器。每個剛到酷訊的人都有一個人帶,帶他的人叫mentor,意為導師。一個導師一次帶一個人,最多同時帶兩個。導師會一直帶到新人從試用期轉正。好車無憂創始人彭程的mentor是張一鳴。而黃浩是周青松的mentor。周青松是口碑旅行的創始人之一。
酷訊內部還有兩個“民間組織”——技術委員會和產品委員會,分別由張一鳴和寇建發起創立。離開酷訊后,寇建在去哪兒待了8年,現任去哪兒酒店云事業部CEO。
通過兩個委員會,酷訊員工常常自發組織交流和學習。下班之后,會有專人來選題并組織一些興趣講座。只要愿意聽,都可以參與。
“確實能學到很多東西。平常處理工作是一方面,但大家都有思維盲點。從這些交流當中能夠獲得很多啟發。有人可能擅長爬蟲方向,他這一期就可以來做一個爬蟲結構和算法的專題。和沙龍很像。”后來創立了游啊游的鄧文龍說。
除了委員會的討論之外,每周例會也為大家提供了交流機會。每個部門的產品、所有的研發都會討論,大家各抒己見。周青松說:“不像現在的一些公司,大家提問題,很少有人能回答得出來。我們當時大家都很踴躍地參與。大家都把自己當成了創業團隊的一員。”
“這種相互學習的氛圍一直持續,就算離開酷訊之后,我們后來做的許多事情,我也會向以前的朋友咨詢。這種氛圍很吸引人,沒有層級。”口碑旅行是周青松的第二次創業,第一次創業是在2012年。
劉佳這么說:“我們在酷訊經歷了很多。大家在非常年輕的時候,非常開放,有理想,有追求,一起拼搏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接觸了如何做大一款具有龐大用戶量的產品,如何面對金融危機,如何面對創始人危機。當我們自己有想法,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老板還愿意投錢,萬事俱備。”
黃浩有時候會想,酷訊那么多人創業,可能與酷訊沒做成功有很大關系。“人就是這個樣子,有些夢本來碰都不敢碰,想都不敢想,但酷訊讓你真真實實感覺到了。最美的夢好近,就差那么一點距離。你曾經參與進去,貢獻了很多力量,大家自然而然都不安分。”
有人會因此說起楊建。楊建是“陪伴酷訊最久的人”。從陳華和吳世春創立酷訊之初,到酷訊先后被Expedia和美團收購,楊建一直沒有離開。楊建與去哪兒前CEO莊辰超是多年好友,據說在他和張海軍創業蘑菇旅行之前,莊辰超曾多次邀約楊建跳槽,楊建一直沒答應。
有一個故事是,2014年的一次酷訊聚餐,楊建多喝了幾杯。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嚎啕大哭:“我就不信我們做不過去哪兒。”那時候,去哪兒已在紐交所上市,市值一度超過50億美元。
酷訊是他們的曾經,也是這個大眾創業時代最具啟迪意義的案例之一。
酷訊創業幫名錄(部分)
陳華,唱吧創始人,酷訊創始人。2006年3月—2008年9月先后擔任酷訊CEO和CTO。
吳世春,梅花天使創投創始人,酷訊聯合創始人。2006年3月—2008年5月擔任酷訊COO。
張一鳴,今日頭條創始人。2006年3月加入酷訊,2008年離開。曾擔任酷訊技術總監。
寇建,去哪兒網酒店云事業部CEO。2006年3月加入酷訊,2008年5月離職。曾擔任酷訊產品總監。
彭程,好車無憂創始人。2006年4月加入酷訊,2008年6月離職。曾擔任酷訊研發經理。
徐錚,趣分期聯合創始人。2006年5月研究生畢業后加入的酷訊,酷訊的第二名工程師。2009年5月離職。先后在酷訊擔任了工程師、研發經理等職位。
劉曹峰,融360聯合創始人。2006年6月加入酷訊,2008年9月離職。曾擔任酷訊旅游度假組技術負責人。
鄧文龍,游啊游聯合創始人。2006年6月加入酷訊,2009年10月離職。先后擔任酷訊產品經理,機票產品總監。
劉佳,家的要素創始人。2006年7月加入酷訊,2009年2月離職。曾在酷訊擔任開發工程師。后擔任小紅書技術副總裁。2015年創業,獲得了吳世春的天使投資。
曾志平,提分網創始人。2006年加入酷訊,2008年離職。曾負責酷訊機票搜索。2014年創業,獲得了吳世春的天使投資。
黃浩,趣炒股創始人。2006年10月加入酷訊,2009年8月離職。先后擔任搜索組負責人,房產組負責人,機票組負責人。2014年創業,獲得了吳世春的天使投資。
許飛,2006年10月加入酷訊,2009年4月離職。先后擔任酷訊總裁助理、機票事業部總監、公司銷售副總裁。近期已加入酷訊系創業項目趣炒股,擔任產品經理。
譚中意,橙貓CEO、中意斯正裝創始人。2006年11月加入酷訊,2007年7月離職。曾擔任酷訊求職搜索產品經理。
王曉宇,瓜子二手車產品副總裁。2006年11月加入酷訊,2008年10月離職。
嚴峻,口碑旅行聯合創始人。2007年3月加入酷訊,2008年11月離職。曾擔任酷訊實驗室項目負責人。
周青松,口碑旅行聯合創始人。2007年5月加入酷訊,2008年11月離職。曾擔任酷訊房產搜索引擎負責人。
張海軍,蘑菇旅行創始人。2007年8月加入酷訊,2015年8月離職。先后擔任酷訊VP,酷訊COO,酷訊CEO。
謝欣,今日頭條VP。2007年加入酷訊,2014年離職。曾擔任酷訊技術負責人。2010年曾代表酷訊參與“非你莫屬”的節目錄制。
李燁,掌象(廈門)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2007年5月加入酷訊,2008年11月離職。曾擔任酷訊產品經理。
仲毅,游啊游聯合創始人。2008年2月加入酷訊,2010年3月離職。先后在酷訊擔任機票研發工程師,火車票研發工程師。
陳馳,小豬短租創始人。2009年5月加入酷訊,擔任酷訊銷售副總裁。2010-2011年兼任酒店和機票事業部總經理。2011年6月離職。
賈建強,6人游創始人。2010年5月加入酷訊,2012年12月離職。曾擔任酷訊度假業務VP,產品運營中心總經理。
侯麗瓊,滑雪族創始人。外號“大命”。2010年7月加入酷訊,2014年8月離職。曾擔任酷訊廣告部銷售總監。
趙楊,游譜旅行創始人。2010年12月加入酷訊。2014年4月離職。曾擔任酷訊酒店事業部總經理兼商務VP。
* 本文轉載自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