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來自臺北故宮的最新統計顯示:截至去年,其總體營收大約9億元新臺幣,其中文創產業收入高達8億余元新臺幣,數字直逼門票收入,成為一大穩定利潤來源。這些文創衍生產品不僅讓文物有了新的生命力,更生動地走入了觀眾的生活,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
文創之路:歷經50余年三個階段
梳理臺北故宮的文創之路,大約走過三個階段,前后經歷50余年。上世紀60年代,臺北故宮決定開始做文創,當時沒有錢,和臺中一家印刷廠賒賬,印了1萬多元新臺幣的物品去賣,還掉錢后一算還節余了2萬多元新臺幣,就靠這起家一路走到現在年產值總體超過9個億新臺幣。
“最開始沒有經驗,就是比照展出的文物單純復制,平面的、立體的,強調仿真,做得越像真的越好。一年營業額大約在1至2個億。”
到2000年左右,臺北故宮文創開始有了質的飛躍:不再求其仿真,而是求乎創意。究其原因,是世界知名的設計公司阿萊西在全球做了許多活潑生動的藝術紀念品,給了臺北故宮很大的“刺激”。
臺北故宮的文創產品開發有沒有可能走這條路?向阿萊西取經的同時,臺北故宮迅速定下了包括目前還在部分執行的文創發展思路。“博物院人力有限,我們從事文創工作的全部人馬不到20個,一年如果要開發出1000多種商品,困難很大。”金士先介紹,秉照盡可能吸引民間資源來參與的思路,臺北故宮采用“海選”方式面向全球所有廠商做創意征件。臺北故宮深諳“消費心理學”:通常觀眾看完展品時消費沖動會達到頂點,也最有購買欲望,因此那時期開發出的商品主要是在臺北故宮自己的禮品店售賣。當時博物院一年游客接近400萬人次,通過這一創新,實現了營業額的第一次翻倍。
“我們是一個博物館的品牌,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知名度,但它不是一個商品品牌,缺乏合適的市場銷售渠道。”臺北故宮拋出的第二個策略便是同有實力的品牌進行合作,并積極參與大陸和國際市場的文創展會,努力搭建市場橋梁,謀劃全球布局。
第三個階段則是臺北故宮自己做高端開發。比如臺北故宮自行創作的高仿瓷器和畫作,自己發行的出版品,這類商品定價較高,市場份額也不大,滿足的是小眾市場,用以證明博物館的供應能力。
“文物再生”:可以花哨不能“褻玩”
與一般的文創商品相比,“文物再生”是臺北故宮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文物基礎上進行設計、研發,臺北故宮也動足了腦筋。
其一位從事設計的人員說,最傳統的做法就是“同樣的造型進行異材質的呈現”,比如原材質是銅或瓷器,在文創衍生產品中可以變成琉璃。
第二種是吸收文物本身的元素加以轉換,以此制作成常用日用品,走入尋常百姓家。
第三種就是“原樣完整再現”,不過其復制技術不同于傳統,已然是采用數碼技術和科技手段做高仿真的輸出。
“目前我們在發展的還有‘小眾的小眾市場’,比如我們自己發行的《四庫全書》、《龍藏經》大套書,動輒喊價上百萬、千萬人民幣,套數不多、客源穩定。通過這樣集資的方式也完成古跡再造,通過科技化的手段來實現文物的保存和傳承。”
對于文物進行創意再造,臺北故宮給設計者的限制很少,“花哨、新潮和卡通我們都可以接受,但有損博物館形象和文物價值的‘褻玩’則不行,比如做成成人玩具和盥洗用品。”有一次,臺北故宮最熱銷的康熙朱批“朕知道了”紙膠帶被盜版商做成了卷筒衛生紙,臺北故宮就堅決“不答應”。還有一次,有人找上門來談合作,說要把臺北故宮的部分書法作品印到馬桶上,并邀請當紅明星代言,“這可能是個好創意,但是我們明確拒絕了。”臺北故宮表示,文物就是文物,有一定的社會價值和教育性,要給它尊敬,才會有永續性。
消費主力:大陸游客購買量超四成
“文創產業有一個‘可怕又可愛’的地方。它敏感度高,因為市場需求而改變,不是民生必需品,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一種‘奢侈品’。”臺北故宮的文創產品如今做到8億多元新臺幣的年產值,和兩岸交流增強、開放陸客赴臺觀光緊密相關。
有一個數據:目前到臺北故宮觀光的大陸游客超過全體游客的30%,以此估算,陸客對臺北故宮的消費貢獻度約超過40%。“游客在臺北故宮的人均消費金額大約是1000元新臺幣(約200元人民幣,記者注)。以大陸游客而言,他們的消費能力不是最頂尖,但是數量龐大,加上對于我們所開發產品的文化內涵熟悉度高,因此是主要的消費人群。”
除了在臺北故宮的銷售“主場”,目前在島內的一些書店和酒店也能購買到其文創衍生產品。在營業額不斷翻番的同時,臺北故宮也在主動鋪開賣場網絡,如今已擁有20多家經銷商。
*本文轉載自景區研習社。
【號外】由執惠主辦的《2016中國旅游大消費年度峰會暨頒獎盛典》將于12月14-15日在北京舉辦。旅業年度盛會,執惠誠邀您的參與、見證。了解詳情及報名請點擊鏈接:我要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