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體育旅游的概念其實并不新鮮。站在旅游行業的角度來看,體育旅游作為主題旅游的一種,和文化旅游、鄉村旅游、美食旅游等等一樣,是更加細分的,迎合人們消費升級需求的旅游產品。如果從體育行業的視角出發,體育旅游位于整個產業鏈條的衍生層,屬于體育賽事IP的衍生產品。在整個體育產業鏈的衍生層,鞋服和裝備制造占據著絕對的支配地位,體育旅游份額還較小,但發展潛力巨大。在整個體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的前提下,體育旅游的發展也肩負著體育產業升級的重要使命。
2015年旅游行業實現總收入4萬億,較前一年的增幅達到12%。同年體育行業的總產值也達1.8萬億,可以保持16%的年均增長。據國家體育總局的預測,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將達到5萬億。數據告訴我們作為服務性消費的新興產業,旅游和體育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增速迅猛。2015年的體育旅游市場只有1700億的規模,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對標一下歐美國家,體育旅游通常占到旅游行業總產值的25%。未來中國體育旅游發展的潛力是巨大的,但同樣也要看到需求的培育需要時間。體育行業的結構調整,以及旅游行業本身的發展現狀都會制約體育旅游的發展。體育旅游要迎來大發展,還要克服一系列的挑戰。
體育旅游存在的問題
當下體育旅游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是我們無法忽視的。
1.優質產品缺乏
體育旅游在產品供給層面存在著巨大的挑戰。體育熱,馬拉松熱是近年才興起,出境觀賽也是近年來才漸成規模。在這之前體育旅游的需求并不旺盛,所以對應的供給層面缺乏豐富的產品,也缺乏優質的產品。可以說產品的“量”和“質”都嚴重不足。一些大型的旅游集團的體育旅游起步也比較晚,近年來才有所發展。小型的體育旅游創業公司受限于現有的用戶人群,新產品的拓展也很受局限。
2.渠道錯位,供給未能準確對接需求
傳統的旅游產品生產商和渠道商所輻射的人群并非是精準的體育旅游參與者,并且體育人群的需求也未被真正解讀。目標人群在俱樂部?協會?微信群?還是各種垂直社區?如何準確地touch到他們,又如何為他們打造真正需要的產品,是體育旅游的生產者和渠道商需要重新審視的。
3.消費者消費體育旅游產品未形成習慣,尚處于獵奇階段
新興事物出現后,一定有一撥跟風、嘗鮮的人群。其中有多少能夠轉化為忠實的、產生復購行為的用戶?有多少購買行為僅僅出于獵奇心態,僅僅是一次性消費?體育旅游業者既要利用獵奇人群這種心理實現成功的營銷,同時又要留住有重復購買意愿和購買能力的用戶,對于目標客戶群的重新認知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4.缺乏專業化服務,對于體育內容理解程度低
傳統的旅游業者,對于體育旅游理解較淺,很多所謂的“體育旅游”產品僅僅是在旅行中安排一次觀賽,或者參與一次當地賽事。產品生產者本身就不是體育旅游的用戶,對于用戶需求的理解度和把握度都很低。市場又處于剛剛發展階段,整體服務經驗缺乏沉淀,自然很難提供專業化的服務。
5.供應鏈整合難度高,對于資源端掌控能力弱
對于傳統旅游業者來說,如何獲取優質的體育賽事資源(比如門票),成為了一個不小的挑戰。本身優質、熱門賽事的門票就是稀缺資源。賽事方的一些賽事相關資源,以及增值服務(如:深度觀賽配套服務)更是只給到信譽良好且有長期合作歷史的服務商。如何將目的地的優質體育資源整合起來,從獲取資源,到打包成產品對于體育旅游的業者都是難題。
6. 生產、運營銷售效率普遍低下,信息化水平低
首先,旅游、體育行業整體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其次,體育賽事資源的信息化對接,跨境、跨平臺的資源信息化聯通都相當的技術門檻,以至于目前大多數業者還是以手工或半手工的方式生產體育旅游產品。
體育旅游的定義
在上述的問題中,很多都涉及到體育、旅游兩個行業的特點以及當下的發展現狀,那么該如何定義體育旅游?是以體育為概念,以旅游為主體?還是要賦予其更多的專業體育色彩?我個人對于體育旅游的理解是:以體育為內容,以旅游為組織形式。
毫無疑問,當下是一個內容為王的時代,體育旅游之所以火熱,是因為體育內容、體育題材的獨特魅力激發并創造了增量需求。觀賽、參賽、體育景觀旅游、運動體驗游、體育培訓旅游等等一系列增量需求得到釋放,同時體育旅游較傳統旅游也實現了更高的附加價值和利潤空間。增量需求的產生是因為新的內容,剛剛提到觀賽、參賽、體育景觀旅游、運動體驗游、體育培訓旅游等等都屬于內容范疇。
國人對于體育旅游內容、體育題材的消費正在經歷一個從無到有的階段。體育旅游的潛在參與者,不僅包括忠實的體育愛好者,還有獵奇、嘗鮮者(俗稱的小白)。他們中間的很多人不僅表現了消費體育旅游的意愿,并已經體現出了消費能力。很多資深體育愛好者有強烈的消費意愿,卻缺乏相應的消費能力。反而很多體育小白,具備消費能力又愿意為體育旅游產品買單,這部分人群是體育旅游業者要著重關注的。在研究體育旅游時,我們不僅要關注垂直用戶群,同時也要重視有相應消費能力的群體,正是他們拓寬了體育旅游參與者的外延。
旅游產品本身就是體育旅游的組織形式,也是載體。當今旅游的概念早已從觀光游+大交通,發展成為本地生活的異地化。就組織形式而言,在交通、餐飲、住宿、購物之外,單一的“游”這個要素已經進化成為“目的地體驗活動”。旅游作為“體育內容”的載體,整合了產品中的所有要素資源,就像一條線串起了一顆顆閃爍的珍珠。旅游業者不僅要面對一些傳統的問題:如何控制產品成本,如何保障出行體驗,如何應對突發事件等,還要面對新的挑戰:如何獲取賽事門票資源,如何在產品中植入“體育內容”,如何根據賽事的發展情況,評估市場表現,及時做出反應和調整。
體育內容作為吸引和獨特的體驗,旅游產品來做組織和承載,這才是完美的匹配。二者無法分離,優秀的產品往往是結合度更高、渾然天成的產品。將體育內容和食、住、行、游、購、娛完美融合,讓用戶的興趣得到滿足并獲得前所未有的出行體驗。比如:“2016歐洲杯官方款待”旅游產品。游客不僅可以現場觀賽,還可以享受專屬的白金座席、米其林三星美食,以及比賽當日官方指定酒店到球場VIP通道的接送等服務。
體育旅游的分類
傳統意義上認為體育旅游可以分為:參賽旅游、觀賽旅游;體育景觀游(參觀標志性的體育場館,知名俱樂部)以及運動體驗式旅游(山地運動、高爾夫、滑雪),體育培訓旅游等類別。體育賽事已經成為了體育旅游的核心內容,無論是參賽還是觀賽旅游,或者圍繞著賽事核心區域和建筑的景觀游,都是基于賽事IP展開。頭部賽事,如世界杯、奧運會,以及歐洲五大聯賽、NBA、網球四大滿貫等,帶來的觀賽流量是超乎想象的。賽事舉辦期間不僅一票難求,而且房價、機票價格也水漲船高,拉動了目的地的整體消費。
中國游客赴海外的觀賽旅游近年也成倍增長。在2014年國際足聯世界杯期間,約有5000名中國游客前往巴西。今年,在里約熱內盧奧運會開幕的前幾天,中國外交部向赴巴西觀看奧運會的中國游客發出了安全警告。但仍約有3000名中國游客前往觀賽。隨著中國全民健身運動的蓬勃發展,馬拉松熱潮涌現,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跑出國門,站在世界馬拉松六大滿貫的賽道上。2016年柏林馬拉松有900多名中國人參賽,芝加哥也有將近600人參與,六大滿貫之外的賽事如雅典馬拉松、溫哥華馬拉松中國參賽人數約為100-200人。在中國人赴境外的觀賽和參賽旅游中,有一些顯而易見的特點:第一,賽事票務資源是核心,搞不定賽事門票或報名,產品就無法成形;第二,雖然增勢迅猛,但是出境參賽/觀賽的人群總量依舊偏小。
海外觀賽和參賽旅游最為媒體、行業所矚目,這個話題往往和國人與日俱增的消費能力,以及出境旅游熱潮所聯系在一起。除此之外,運動體驗式旅游和休閑度假的結合,將是未來體育旅游的一個快速增長點。這種模式在國外已經相當成熟,舉辦過兩屆冬季奧運會和四次FIS高山滑雪世錦賽的瑞士圣莫里茨,周邊擁有4個大滑雪區、8家五星級酒店和24家四星級酒店。圣莫里茨的自然環境和基礎設施可以提供一流的運動體驗,并且可以滿足旅游者的一系列度假需求。游客既能參與與冰雪運動,又能停留下來產生更多消費。目的地氣候條件以及自然地貌特征有著本身的稀缺性,在這些稀缺區域建設度假區和體育休閑設施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實現了壟斷效應。
除了度假村之外,在大型的娛樂休閑綜合體建設中,體育元素也被融入進去。在濟南,萬達投入了600億建設萬達文體旅游城。規劃中的冰籃球館約10000個座位,可實現籃球場和冰球場的快速互換,將打造設施先進國際水準的專業場館,可以承接國際賽事。可以想象未來的體育旅游將隨著基礎設計的不斷升級而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更多體育主題的一日游,兩日游等短途產品將成為人們的選擇。
體育旅游的機會
體育旅游出現種種新變化、新發展的同時,一些新的機會也逐漸清晰:
1.與賽事深度結合的機會
票務資源是觀賽/參賽旅游的核心資源,和賽事深度綁定不僅保證了賽事門票的來源,還可以拿到賽事相關的一些獨家資源,營造深度體驗性的產品。從長遠發展來看,和賽事深度結合也可能介入到賽事整體的品牌營銷層面,當然這需要對等的實力。對于一些長尾賽事來說,尤其是以國內的賽事為例,和旅游的深度結合是他們重要的變現渠道,作為高客單價的賽事衍生品,來自旅游的收益很可能超過賽事本身的報名收入。旅游產品和賽事是天然的匹配關系,賽事給旅游提供了新內容,旅游又為賽事帶來了消費人群。
2.垂直化、專業化的機會
垂直的體育旅游平臺、賽事旅游平臺缺乏,整個細分領域也缺乏專業化的產品和服務。對于體育有深入理解,懂賽事又懂旅游產品的專業人才缺失,導致了當下的產品無論從廣度和深度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中國,每一項運動都有數百萬,甚至幾千萬的忠實參與者,絕對的數量值并不小。把每一項運動的垂直人群服務好已經蘊藏了巨大的商業機會。
3.與目的地資源深度綁定的機會
國內很多地方政府、景區都在積極落地各種賽事,常見的有各種路跑、自行車賽、籃球賽、以及廣場舞比賽。而賽事旅游又給地方、景區帶來了巨大的客流量。與目的地資源深度綁定就是依托目的地的自然、人文資源和基礎設施、以及賽事IP在創造新的休閑方式,除了直接參與賽事,又激活了目的地的消費,一舉多得。
4.信息化改造的機會
體育和旅游都有重線下、重體驗的特點,但是并不意味著說可以輕視線上流量的左右,可以質疑技術化改造的價值。從整體的行業層面來講,旅游尤其是體育旅游信息化程度非常低,產品的生產、銷售、營銷等各個環節都存在著被信息化改造的機會。就體育旅游來說,如何借助移動互聯網提升效率,降低邊際成本,是業者們可以去發力探索的。
體育旅游的發展必將豐富人們的出游選擇,優化整個體育產業的產業結構。更重要的,這是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和宣揚的。當下體育旅游還處于最初級的發展階段,希望大家多多關注,為這個領域的進一步發展貢獻自己的思路。
*本文作者:韓澤(Henry),左馭資本董事,執惠專家作者。
【號外】由執惠主辦的《2016中國旅游大消費年度峰會暨頒獎盛典》將于12月14-15日在北京舉辦。旅業年度盛會,執惠誠邀您的參與、見證。了解詳情及報名請點擊鏈接:我要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