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動漫周邊產業逐漸顯露出變現能力。
《2019中國品牌授權行業發展白皮書》(簡稱《白皮書》)顯示,2018年,隨著IP風口的來臨和大文娛行業的發展,娛樂IP和藝術IP授權已占全部IP授權市場的75%。
2018年消費者購買IP授權產品中,前三強品類為:服裝類(60.4%),玩具游藝(55.2%)和電子數碼(51.4%)。從消費行為上看,2018年,授權產品消費者在休閑娛樂上的月均支出超1000元的占比達76.4%,其中12.4%的人群消費超萬元;其在授權產品上的消費支出區間主要集中在1000-5000元,人群占比達30.2%。
根據艾瑞咨詢此前披露的數據,二次元領域在2015年融資超過5.46億元,其中絕大多數是天使輪或A輪等早期投資。這樣的數據相對其他領域并不起眼,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資本對二次元發展前景的肯定。2015年,我國泛二次元用戶數大約為2.19億,較2014年增長47%,其中核心二次元用戶超過5900萬,90后占比超過95%。用戶每年在二次元文化周邊上平均花費超1700元。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對比歐美、日本的發達產業鏈,國漫雖然市場前景廣闊,但仍在起步階段,尤其在自家IP的產出上仍道阻且長。除了更多爆款IP的產生,更需要配套授權產業鏈的不斷完善。
國漫逆襲進行時
2015年,現象級國漫《大圣歸來》上映,許多網民都自發為這部動漫宣傳。《大圣歸來》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國漫還是有人在認真做的,“國漫振興”不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變得指日可待。乘著這股“東風”,2016年《大魚海棠》也應運而生。2019年賀歲檔的《流浪地球》再次激起國人對于國產IP的熱情。
《大魚海棠》上映后,在迎來各方追捧的同時,也迎來了眾多的批評。對它的贊美集中在制作的精良、畫風的唯美,以及神話故事情節恰到好處的運用上。另一方面,針對故事情節單薄的批評,以及對其傳遞的價值觀的討論從未停止,影片也無法避免的被拿來與宮崎駿的《千與千尋》進行比較。
在動漫方面,日本已經形成了完備的產業鏈,相關產業發展趨于完善。但對現今方興未艾的國漫而言,仍道阻且長。我們需要給予國漫時間和空間來發展成熟。
《大圣歸來》聯合制片人兼執行導演郭磊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指出,從商業角度來看,當前的動畫電影項目,首先要樹立國際標準化的項目管理理念。
在國內影片的項目管理過程中,團隊之間的溝通和協調非常重要。每個環節都要考慮到與其他環節的銜接。拿動畫電影來說,錯誤的制作流程大多是一個“正金字塔”,常常是最開始的初稿畫得非常好,但后續的工作人員因為各種原因對導演的意圖理解不到位,導致每進行一步都是在減分,片子到最后就變成了一部爛片。
正確的電影流程,應該是一個“倒金字塔”。最初的草圖可以是非常輪廓化的,之后每一個環節的工作人員都非常清楚導演的意圖,每一個環節都是在進行添加、修正和升華,到最后就會得到一部比較完善的片子。
動畫和其他的藝術形式不一樣,動畫是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一整個世界。各個環節的創作者都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突破自身的局限,博采眾長,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導演的意圖,做出來的東西才越真實,越有生命。
此外中國電影票房雖增速明顯,但中國的電影衍生品市場還未完全發展成熟,尚處于初級階段。而作為國內IP營銷的先行者,動漫行業依托本身多樣性的內容所授權生產的衍生品,長久占據著大量的市場份額。
授權市場升級
世界授權業協會(LIMA)報告顯示,全球衍生品市場2017年的產值為2716億美金,LIMA主席瑞奧托(Charles Riotto)預測:“2016年,美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授權市場。雖然中國現在的規模僅為日本的2/3,但到2020年,中國內地和香港就將成長為亞洲最大的授權市場。”
2017年我國衍生授權商品零售額達到89億美元(約合747億人民幣),增長率全球最高。美國《授權》雜志的調研顯示,中國被62%的全球授權商列為未來重點開拓的市場,與美國、日本相比較,中國授權市場尚有巨大的成長空間與潛力。
我國IP授權行業雖然起步晚,但可以充分借鑒國外成熟經驗,結合本土特性,尋求新的發展方式。
借助互聯網東風,中國IP授權行業通過多樣化渠道吸引了不同年齡段的用戶,積極運用互聯網技術提升持續產出和轉化的能力。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我國的網絡銷售比例在全球范圍內排名第一,近30%的被授權商品都是通過網絡平臺售出,這表明了中國消費者非常信任網購,網購的模式也使得更多人接觸到被授權產品。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被授權商的定位不再是“生產商”,他們更愿意以“設計師”的一面接觸用戶。廠商直接面對消費者,方便更好地聆聽消費者需求,從而提供更富有針對性的產品,并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忠實用戶。將線上場景遷移至線下搭建小型主題館,同一IP打造不同的產品場館,也可以增強用戶的歸屬感。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唐唯珂,原標題:《國產動漫產業爆發還差幾個IP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