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當前,伴隨著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加,傳統文旅業態與其他產業不斷融合,新興業態不斷出現。近日,國務院和國家有關部委連續下發數個關于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及產業發展的意見或關聯措施。可以說,如今利好的政策環境、巨大的消費潛力、新興技術的迅猛發展等因素,使得我國文旅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新機遇。那么,這些利好政策對促進文旅消費起到哪些推動作用?文旅企業應該適策發力?
文旅產品供給迎來大升級
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當前,伴隨著我國文旅消費進入快速增長時期,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由過去缺不缺、夠不夠的層面轉向到好不好、精不精的層面。
在此背景下,文旅企業必須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豐富完善文旅產品供給體系,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仔細研讀4個意見,調整產業布局、發展融合業態、升級產品供給、釋放內需潛力等文旅產業發展新思路躍然紙上:
8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提出了繼續推動國有景區門票降價、提高移動支付便捷程度、開發入境旅游產品及特色商品、鼓勵把文化消費嵌入各類消費場所、打造特色類文化旅游演藝產品、推動旅游景區提質擴容、大力發展夜間文旅經濟、豐富新型文化和旅游消費業態、加大文化和旅游市場監管力度等9項措施。
8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提出了20條穩定消費預期、提振消費信心的政策措施。其中與文旅消費直接相關的就有3條:鼓勵主要商圈和特色商業街與文化、旅游、休閑等緊密結合,適當延長營業時間,開設深夜營業專區、24小時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飲街區;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充分利用開放性公共空間,開設節假日步行街、周末大集、休閑文體專區等常態化消費場所;保護和發展中華老字號品牌,對于中華老字號中確需保護的傳統技藝,可按相關規定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相關資金。
8月26日,科技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廣播電視總局等六部門印發《關于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加強文化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完善文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加快文化科技成果產業化推廣、加強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促進內容生產和傳播手段現代化、提升文化裝備技術水平、強化文化技術標準研制與推廣8項重點任務,充分釋放科技對文化建設支撐作用和創新力。
8月26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山東)、(江蘇)、(廣西)、(河北)、(云南)、(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
在山東片區,允許注冊在自貿試驗區內的符合條件的外資旅行社從事除臺灣地區以外的出境旅游業務。優化外籍及港澳臺人才發展環境。進一步為來自貿試驗區開展商務、旅游等活動的外國人提供入出境便利;山東濟南片區要重點發展文化產業、人工智能等;
在江蘇片區,推動郵輪、游艇等旅游出行便利化。促進文物及文化藝術品在自貿試驗區內的綜合保稅區存儲、展示等;
在廣西片區,深化國際文化創意和體育賽事合作,依托現有交易場所開展演藝及文化創意知識產權交易,其中南寧片區要重點發展數字經濟、文化傳媒等現代服務業;南寧片區重點發展現代金融、智慧物流、數字經濟、文化傳媒等現代服務業,崇左片區重點發展跨境貿易、跨境物流、跨境金融、跨境旅游和跨境勞務合作,打造跨境產業合作示范區,構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陸路門戶。為來自貿試驗區開展商務、旅游等活動的外國人提供入出境便利;
在河北片區,在數字商務發展示范區內探索建立影視、游戲和音樂等數字內容加工與運營中心,依法依規開展數字內容加工與運營服務;
在云南片區,建立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旅游合作機制,支持打通連接多國的邊境旅游環線,推出自駕游等跨境旅游產品,鼓勵設立邊境旅游試驗區和跨境旅游合作區;在云南昆明片區,重點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文教中心等;
在黑龍江片區,推進黑河口岸游輪(艇)界江自由行,研究大黑河島設立國際游艇碼頭口岸。支持舉辦大型國際冰雪賽事。
從上述相關政策的供給端可以看出,文化產業和旅游業跳出影視、出版、觀光等傳統領域,融入國民經濟的“大循環”中,彰顯了文旅經濟的全新布局。4個《意見》覆蓋面廣,涵蓋了文旅產品供給亮點、文旅商業場景消費熱點及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的重點,三者之間相輔相承、互為支撐,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提升了文化和旅游生產的精準度,進一步增強文旅產業發展新動能。同時,也為推動文旅消費市場主體變革提供了內生動力。
眾所周知,經濟的平穩增長離不開內需拉動作支撐,消費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在投資放緩、出口受阻的今天,地位愈發凸顯。所以,瞄準文化和旅游激發潛力,既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適應旅游形勢發展變化,也是刺激消費、擴大就業、提振經濟的務實之舉。可以說,4個《意見》的出臺,為文化和旅游消費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也為培育重點文化和旅游消費領域細分市場找準了著力點。
文旅投資空間迎來大拓展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和第一大投資市場。要適應包括4億多中等收入者在內的14億居民消費升級和分級態勢,必須調整優化產品結構、服務結構、產業結構、投資結構,暢通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和投資循環。
此次數個政策的推出,通過一攬子政策,促使業界洗牌、促進業態更新是肯定的。尤其是對拓展文旅產業投資空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1033元,同比增長10.9%;國內旅游人次和收入分別達到30.8億和2.78萬億,分別增長8.8%和13.5%,不僅繼續高速增長,而且優于眾多行業。
這就告訴我們,不管外部環境怎樣變化,文化和旅游依然是朝陽產業。正如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王曉峰在《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新聞發布會上所說,我國文化和旅游的發展空間很大,未釋放的消費需求也很大,是最能釋放消費潛力的領域之一。基于這些分析判斷,從今年上半年相關文旅上市企業中報業績就可窺見一斑。
近期,宋城演藝發布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17億元,同比下降6.21%;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7.85億元,同比增長18.0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6.18億元,同比下降2.85%。公司上半年旅游演藝主業實現營收10.34億元,同比增長 15.99%,重回強勢主業。
當下正值半年報披露期,整體來看,文化產業和旅游業作為朝陽行業發展空間依然廣闊,長期向好邏輯并未改變。業內人士認為,維持對文旅游行業“看好”的投資評級,筆者建議可以著重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免稅文旅游消費行業。如,海口隨著市內免稅店的開門迎客、國際免稅城項目的建設,海口正加速向國際購物天堂邁進。根據海口海關數據,截至第一季度,離島免稅政策設施8周年以來,海關共監管銷售離島免稅品5787.4萬件,銷售金額445.2億元人民幣,購物人數1366.8萬人次。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海口和博鰲兩家免稅店均由中國旅游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海南省免稅品有限公司統一運營,所有貨品由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公司統一從原產地直接采購,海關全程監管。隨著離島免稅政策效應進一步擴大,文旅消費前景可期。
其二,酒店行業龍頭。如,廣州酒家發布2019半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51億元,同比增長20.22%;歸母凈利潤0.64億元,同比增長10.19%;扣非歸母凈利潤0.51億元,同比下降4.98%。其中,2019上半年,公司餐飲業實現營收3.37億元,同比增長14.01%,占比為35.43%。
此外,8月28日,首旅酒店集團發布2019年半年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36,763萬元,同比增長8.14%,旗下的酒店主業務和景區業務板塊均實現了利潤雙增長。受當前消費升級以及商旅出行需求的推動,中高端市場成為酒店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其三,門票降價預期下對門票收入依賴較低,且具備異地復制可能的優質景區類公司。如,近期天目湖發布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半年度營業收入219,841,537.54元,同比增加0.2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3,714,323.83元,同比增加9.56%。該公司主打一站式旅游服務,深度挖掘單客消費潛力,且門票依賴度低,具備靈活性和市場空間。此外,憑借著交通的便利性和長三角廣闊的休閑游市場,開發模式和運營能力均具備可復制性,外延拓展的能力更強。
文旅消費市場迎來大回流
每一項新政出臺,都意味著新的機遇。此次,國務院辦公廳接連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將一系列促進文旅產品和文旅商業消費政策“大禮包”拋向市場,各地文旅企業紛紛應聲而動,結合開發入境旅游產品、打造文化消費嵌入場所、開展夜間文旅活動等新需求細分供給,力促文旅消費大回流。
一是入境游免稅購物需求有望集中爆發。近年來,國出境游免稅購物需求集中爆發,讓境外零售、免稅業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也刺激了我國免稅業的快速發展。除了前文提到的海口國際免稅城項目外,國內首家郵輪港進境免稅店正式敲定在上海落戶,計劃于今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11月5日-10日)正式開業。目前,上海郵輪港業務占全國郵輪市場63%,消費潛力巨大。在業內看來,隨著我國首家郵輪港進境免稅店開業進入倒計時,我國免稅市場中各個類型業態的布局也已接近完整,這為下一步我國重點引導境外消費回流做了鋪墊。
二是夜文旅將成為夜間消費的重頭戲。《文旅消費意見》提出,我國將大力發展夜間文旅經濟,鼓勵有條件的旅游景區在保證安全、避免擾民的情況下開展夜間游覽服務。到2022年,建設200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夜間文旅消費規模持續擴大。《商業消費的意見》也提出,鼓勵主要商圈和特色商業街與文化、旅游、休閑等緊密結合,適當延長營業時間,開設深夜營業專區、24小時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飲街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截止目前,全國已有19個省市推動旅游“夜經濟”政策措施,均增加多個夜間旅游消費項目等。此舉,將有效拉動市民和游客消費增量。
三是文旅商業開發熱潮已為大勢所趨。文旅商業致勝的本質是優質體驗,優質體驗的來源則是通過對風景、歷史文化的精雕細琢與匠心運營,用豐富飽滿的文化內容與游客產生精神上的共鳴。如,從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不到半年時間,萬達先后蘭州、延安、甘肅、潮州和沈陽等地簽訂了總投資約1800億的文旅項目協議。這一系列的動作,讓本身已熱度不小的文旅地產又沸騰起來。其實不止萬達,近幾年許多地產商也紛紛進軍文旅地產行業,如恒大、保利、世茂、佳兆業等。從這些標桿企業的一系列動作來看,在中國消費升級的廣闊前景下,文旅地產將迎來發展新機會。
四是文旅科技加速周邊業態融合發展。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背景下,文旅產品正朝著數字化體驗轉變,并借助互聯網思維打通線上線下兩個場景。科技部、文旅部等六部門印發的《關于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建成100家左右特色鮮明、示范性強、管理規范、配套完善的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00家左右擁有知名品牌、引領行業發展、競爭力強的文化和科技融合領軍企業,使文化和科技融合成為文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此外,時髦又好玩的如VR 體驗館等科技場所正成為年輕一代的網紅打卡地,其消費需求不言而喻。
結語
一個個撲面而來的重磅文化產業政策,折射出一個新文旅經濟時代的到來已勢不可擋。文化和旅游產業界人士,只有主動借勢發力,不斷增強市場主體發展的內生動力,精準拓展文旅游新業態,提升文旅產品供給質量,才能真正釋放出文旅產業在擴大內需方面的積極作用,進而不斷發展壯大文旅產業。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作者:文旅小軍哥,原標題:《國務院三天兩頭密集發布文旅政策,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