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疫情之下,作為中國第一旅游央企,中國旅游集團正在經歷著自己的斷舍離、起轉合,極目四顧野茫茫,也在極力閃轉騰挪。
2020年,對于中國旅游集團是一個十字路口,對于中國旅游業亦是一個十字路口。立在路口的風向標,除了小圈層的產業風向標,更有旅游業無法左右的政治、經濟、全球格局等等時代風向標。
風云激蕩的大時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裹挾其中的自然人、法人如何自處、如何探路、又如何鼓舞同道一起勇敢前行,是必須直面回應的。
中國旅游集團董事長萬敏、總經理杜江都是近兩年走馬上任,猝然遭遇了本輪大疫情,“萬杜配”能撐得起門面,開啟一場別開生面的探路之旅?
這趟探路之旅,除了對中國旅游集團意義重大,也注定會是中國旅游業的一段隱喻。
疫情之下的艱難跋涉:是要溫吞水,還是破釜沉舟?
疫情爆發后,即使如中國旅游集團這樣的身段和資金實力,也要考慮降本控費,做出了過“緊日子”、“苦日子”的架勢和措施。旗下多個公司推行了員工輪崗輪休工作方案。有的事業群員工月度固定薪酬下調10%,在可接受范圍內。
與此同時,中國旅游集團積極搞一些產品促銷,也試水直播,聲稱開展全員營銷、交叉營銷。停航狀態的“南海之夢”郵輪也沒歇著,組織了面向公眾的免費參觀,進行營銷預熱造勢。
另外,擴張的步伐沒有完全停下來,還準備新開業22家酒店。
最重要的,集團進一步鎖定了海南,既指向目的地,也指向免稅業務。與海航搞戰略合作、撐起第二屆海南離島免稅購物節等。
人才招聘也在默默發力,校招、社會招聘、云宣講都在低調潛行。
可以看出,中國旅游集團并沒有慌亂,還在支撐一個大型旅企的應有顏面和戰略推進。
回望合并之初,2016年8月3日,中國港中旅集團與中國國旅集團在北京召開重組大會,“中國旅游集團”第一次在會上揭牌。
中國旅游集團隨后主動邀請了三四家媒體,主動釋放了這一消息。易水當時混在其中,問了些業界關心的問題。兩位相關負責人現場回應得比較有水平且意味深長,后面幾年發生的事情也基本印證了他們釋放的信息含量。
合并之后,中國旅游集團體內的公司實在是太多了。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集團員工人數4.3萬人,全資或控股企業584家,網絡遍布內地、港澳和海外近30個國家和地區,總資產近1300億元。據內部口徑稱,每年接待游客超過6000萬人次。
從歷史上看,港中旅和中國國旅,兩家各自就經歷多次大整合,長期以來各自體內的一些公司還在磕磕絆絆地磨合整合之中。2016年,兩家進一步整合成“中國旅游集團”,體系內更是錯綜復雜。
甚至,當時還有傳言,華僑城未來也可能會融入進來,畢竟既有歷史淵源,世界之窗、綿繡中華、中國國旅等具體項目也都流淌著雙方的血液。直到現在,這個可能性也很難說未來就會被完全排除。
當前,中國旅游集團確實需要拿出不破不立的勇氣、決心和智慧,否則,“整而不合”、“重而不組”、“兼而不并”的歷史覆轍就會再次重蹈。
疫情之下,對于中國旅游集團而言,最好的整合協同方式,并不是停下來原地去整頓融合,而是在踏步行軍中實現步調的協調,并不斷創造新的可能。
事實上,不少大型央企都會遇到一些共性問題,如用人論資排輩、團隊執行力不強、開拓創新精神不足、運營管理精細度不夠等。中國旅游集團有沒有遇到類似問題或者發展瓶頸,是需要捫心自問并進行對焦整改的。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市場經濟就是要打破成規,打破枷鎖,向約定俗成叫板。
忙了四年,中國旅游集團搗鼓出了啥?
2016年以來,中國旅游集團的整合過程基本是摸著石頭過河。特別是董事長張學武、總經理姜巖到齡雙雙退了下來,他們都在集團干了近20年,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和汗水。
2017年12月,中遠海運集團總經理萬敏調任中國旅游集團公司董事長;2018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杜江任中國旅游集團總經理。
就此,中國旅游集團正式進入“萬杜配”時代。
外界一般評價,萬敏、杜江都頗為機敏、低調、好學、寬厚、持重,情感鮮少外露,做事得體周全。也有一種聲音認為,兩人都缺少點狠勁。
回望2016年以來,中國旅游集團忙了四年,到底折騰出了什么?
現在看,它完成了公司制的改制工作,基本梳理清了業務板塊結構以及定人定崗,但除了加碼中免、成立中旅銀行引起一些關注外,其他具體業務突破效果不算搶眼。
當前,中國旅游集團已經形成了六大業務板塊——旅行服務、旅游投資運營、旅游零售、酒店運營、旅游金融、戰略創新孵化。
種種跡象表明,這六大業務板塊,中國旅游集團還是挺想進行品牌優化提升。比如將六大業務板塊,分別“提煉”為——中旅旅行、中旅投資、中旅免稅、中旅酒店、中旅金融、中旅資產。這種打造方向,只有一個解釋:力圖形成一個品牌矩陣,并發揮好內部聯動、互相賦能的作用。
四年來一系列人事調整變動之下,近期各個主要業務條塊也基本確定了相關負責人。
李剛執掌酒店運營、陳榮執掌旅行服務、鄭江執掌旅游金融、蔣洪執掌旅游投資運營,王斌領銜戰略創新孵化,彭輝、陳國強操刀以免稅為主體的旅游零售,再加上馬王軍擔任總會計師,冉德章、宋歌兒執掌辦公室人力資源以及宣傳工作……
一套人馬隊伍總算齊整了,本來等著2020年發力大干一場,卻遭遇了一場大疫情。
家底、能力和心氣:決定著一個企業的走向
疫情之下、當前競合格局中,中國旅游集團向何處去?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看看中國旅游集團手上到底有些啥牌。
旅行社方面,中國旅游集團基本收齊了最知名、歷史最悠久的幾塊牌子——中旅、國旅、港中旅。可以說,這個板塊是該集團的“長子”產業。甚至有些小業務都是具有獨特優勢的。比如,它的證件業務保持國內市場份額第一,有的還是獨家的,如受公安部委托,它在香港地區獨家辦理“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這種地位就注定不僅僅是經濟屬性。
景區方面,擁有和運營世界之窗、錦繡中華、嵩山少林景區、沙坡頭景區、德天跨國瀑布景區等30多個景區,再配套一些旅游地產、城市休閑地產。
酒店方面,擁有“維景”、“睿景”、“旅居”三個系列特色品牌酒店,在內地、港澳和英國持有和管理酒店近200家。
購物方面,以免稅為核心的旅游零售業務是該集團的“拳頭”產業。旗下中免集團成為中國免稅行業的領頭羊,還一鼓作氣把日上、海免都收了,目前國際免稅行業排名第四。
旅游金融方面,主要擁有旅游產業基金、旅游特色銀行、融資租賃公司、香港安信信貸公司等。中國旅游產業基金特別是中旅銀行,還是有些看點的,只是有些動能并沒有釋放出來。
其他戰略孵化方面,如郵輪業務、房車業務等,都在謀求成長。根據目前的推進進度,有了兩艘郵輪——“南海之夢”號運營三亞至西沙航線,“鼓浪嶼”號是國內首艘自主運營的豪華洲際郵輪;房車業務開辟了川藏線、云南—東南亞出境線等旅游線路。
這種家底厚度下,如果中國旅游集團的心氣就放在國內,基本算是暴殄天物。這就如同中免一樣,如果現在的目標還是中國第一或者保持國內第一,就會是個笑話。但是如果自己后天不努力,未必就能把國內頭部旅游集團甩開。
中國旅游集團的心氣,是要打造國際一流旅游集團,在全球競爭中確立優勢地位。這可能也是它正在做的。
這一件件事、一個個戰略,需要有人去做、去深入推進。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這個千古不變的道理,對于十字路口的中國旅游集團顯得尤其重要。
大疫之下,開倉放糧。對于中國旅游集團而言,“人才”就是它活得更好的“糧”,不拘一格用人才。國企通常面臨的一個人事考驗,就是能否打破論資排輩的慣性,以業務實績為導向。
現在的旅游市場日新月異,年輕消費者正在引領旅游消費的浪潮,疫情更是將形勢推到更嚴峻的地步,中國旅游集團需要啟用更多年輕人、更多能人、更有擔當的干部。
疫情之后,能否領航中國旅游業?
置身2020,中國旅游集團以及中國旅游業需要修煉好自己,也要發出自己的一分光為外圍營造更好的時代環境。中國旅游集團需求去探路、去摸索、去導航,擔起中國第一旅游央企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為自己、也為旅游業講出好故事。
第一,擔當故事怎么講?
疫情之下,需要大型旅企承擔更多的行業責任,也需要其為整個行業暖場。2003年非典疫情,就是由實力相對雄厚的大型旅企挑頭為行業造勢、暖場,有些是帶有行業公益性的。
本輪,攜程、同程、驢媽媽等大型民企都承擔了不少行業責任。中國旅游集團也應該展現更大的使命和擔當,其實它是推出了“愛心補給站”、“免稅店”變成“免租店”等貨真價實的舉措。酒香也怕巷子深,國企做了好事也要學習民營企業把故事要講好,大了說也是為行業提氣振奮。
配合國家戰略,是央企的責任。可以看出,在應和宏觀政策方面,中國旅游集團對外借勢“一帶一路”,對內深挖“海南自貿區”、“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同時在旅游扶貧、文明旅游、港澳交流等方面也多有著墨。
有些擔當故事完全可以講得更好。比如,中國旅游產業基金名頭很大,可一直沒有什么代表性作品,業界稱之為“自娛自樂”也許是嚴重點,但確實還處于“體系內循環”。這個產業基金既然有這個規模和分量,在疫后完全可以選擇合適的標的,打造、成就兩三個體系外代表性作品,真切體現出對整個旅游行業恢復的扶持和擔當。
第二,海南故事怎么講?
這一波海南紅利,中國旅游集團應該說下手還很及時,比別人快走一步,也把握住了節奏,成了先驅而不是先烈。
2018年9月,中國旅游集團境內總部就正式從北京遷入海口,明顯是將海南作為一個新的增長極去對待,準確預判了海南的發展形勢。除了免稅,未來能否在海南實現旅行服務、海洋旅游、目的地建設等領域的深耕,值得觀察。
第三,上市故事怎么講?
國旅、中旅、港中旅,這幾塊旅行社王牌攢在手里,不折騰上市都覺得虧得慌。眾信、凱撒、中青旅都可以在A股,國旅實質性退市后,沒有理由不推動再造一個“中國旅行”或“中旅旅行”。
當然未來也不排除兼并收購一些合適的標的,“裝置”到旅行服務體內,增加資產證券化的砝碼,甚至利用母公司的綜合優勢,更多地切入目的地資源進行整合。
三四年內,中國旅游集團體內這樣的上市公司能再有兩三個,也是一個標志性發展成果。
第四,在線化故事怎么講?
貴為第一旅游央企,如果局限在傳統的線下勞作,特別在疫情激發下進入的在線化大提速時代,中國旅游集團如果沒有作為,就將失去一個時代。
合并前,幾家旅行社各自持有的芒果網、星旅網、國旅在線都是半死不活狀態,現在的跡象是統一整合到一個新平臺“我和旅行”中,目前狀態還是溫吞水。在線旅游做第二都意義不大,更別說溫水煮青蛙式地活著。
中國旅游集團必須認真思考在線化的布局問題,通過線上化升級推動商業模式升級、運營模式升級。甚至可以深度協同,突破中旅、國旅、港中旅的一畝三分地局限,加大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也可以將旅行和免稅實現“勾連”,充分利用免稅的利器突圍,加大新型電商交互模式的探索力度。
第五,高質量發展故事怎么講?
高質量發展,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中國旅游集團不缺資源和政策扶持,需要進一步整合好資源、用好用活用透政策、堅持高度市場化的運營手法,將“既強也優”作為價值導向實現高質量發展。
當前,中國旅游集團的免稅業務異常突出,旅行社由于行業整體現狀并不如意,其他板塊的優勢更不明顯。
未來,六大業務板塊都亟需各自真正打造出一套品牌系列,在市場叫得響,也可以借用資本杠桿作用加大對優秀標的收購、持股,引入活水,加速內部的良性循環。
事實上,中國旅游集團能講的故事太多了。再比如,新業態故事怎么講?結合中國旅游集團的資源稟賦看,郵輪、房車、研學旅行特別是港澳學生研學、智慧酒店、自駕游等新業態都可以是發力點。
遙想當年,銀行家陳光甫1928年設立中國旅行社香港分社,塑造了中國旅游集團的前身。90多年前,一代業界宗師就講出了旅游好故事。陳光甫先生曾對中國旅行社提出這樣的要求:“人爭近利,我圖遠功;人嫌細微,我寧繁瑣。”
時過境遷,仍為良訓。對中國旅游集團以及疫后的中國旅游業,亦應如是觀。
當然,陳光甫先生為1927年創刊的《旅行雜志》所撰一段發刊詞更令易水嘆服——“夫足涉全國者,省分之見自消;遍游世界者,國疆之念漸泯。蓋旅行不特可以辟眼界,且足以拓思想,其益之大,有如是者”。
當前,在全球呈現出狹隘民族主義甚至民粹主義思潮沉渣泛起之際,此語不啻為金玉良言,旅游業原本或亦可有更大作為、更大格局。
本文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執惠立場。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易水文旅”(ID:T-newmedia),作者:周易水,原標題:《中國旅游集團的十字路口:“萬杜配”能否帶領第一旅游央企為疫后旅游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