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
登錄新媒體的迅猛發展讓人類的記憶變得短暫,如同金魚般只有七秒。在喧囂、乏味和信息泛濫的環境中,記憶被重塑,大腦的保護機制驅使人們不斷追尋新的熱點。旅游業因此越來越趨同于娛樂業,熱衷于追逐流行符號,淺嘗輒止的旅游和打卡式旅游成為常態。盡管如此,游客的本質并沒有隨著時間而改變,他們依舊遵循著“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的傳統旅游模式。
新媒體的興起使得社交媒體成為人們獲取和保持聲望的新舞臺。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的注意力變得異常寶貴,如同金魚般的短暫記憶使得旅游業開始偏離其傳統路徑,轉而追求流行符號和短期熱潮。
網紅現象的深度解讀
最早可以追溯到影視包裝明星,隨著視頻平臺崛起,平臺造“網紅”成為常態,如旅游局長劉洪、賀蛟龍,理塘丁真、菏澤郭有才等。網紅”即“網絡紅人”,最初指的是因獨特外貌或言行在網絡上走紅的普通民眾,現在泛指一切主要通過網絡特別是社交媒體獲取和維系聲名的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紅經歷了幾代的演變,從最初的博客時代,到圖片傳播,再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視頻內容,電商為其商業化提供了新的契機。
網紅的本質是內容產業的核心。他們以人格化網生內容塑造網絡形象,具有強大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在移動互聯網和視頻時代,個人品牌成為了吸引用戶注意力的關鍵。網紅的崛起,不僅標志著傳統營銷方式的轉型,更是從B2C(企業對消費者)到C2B(消費者對企業)的轉變的體現。這一變化體現了社區認同的力量,品牌和消費者因此得以融合。
網紅的本質特征,內容產業的核心。從本質上講,網絡紅人是以人格化網生內容塑造,具有較強傳播力與影響力的調性網絡形象。因此,網紅經濟本質上是一種內容產業,吸引用戶的關鍵在于內容的質量和個人品牌的建立。在移動互聯網和視頻時代,個人品牌成為吸引用戶注意力的主要因素,而不僅僅是平臺或應用程序。
社區認同與C2B轉變。網紅的崛起標志著傳統營銷方式向互聯網化轉型,特別是品牌營銷方式。這一變化體現了從B2C(企業對消費者)到C2B(消費者對企業)的轉變,消費者成為商業行為的起點,要求個性化、實時關注和隨時消費。此外,網紅通過構建社區認同,實現了品牌和消費者的融合,共同推動了營銷的根本性改變。
社會價值與經濟效應。網紅現象不僅是互聯網時代的一種社交現象,還反映了社會價值導向。它滿足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了主動求新求變的事業追求。同時,網紅經濟通過內容、社群和電商的結合,實現了商業變現,為電商公司提供了新的流量來源和營銷策略。
網紅的本質在于其作為內容產業的核心角色,通過個人品牌和社區認同,推動了從B2C到C2B的營銷轉變,并在滿足社會多樣化需求的同時,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應。
互聯網話語對旅游業的重塑
互聯網的崛起使一切變得互聯網化,旅游業也不例外。旅游業的經營模式開始觸網,產生了所謂的“網紅產品”或“爆品”經營思維。旅游網紅產品因社交媒體上的網紅推廣而變得非常受歡迎,滿足了現代游客對于新鮮體驗和高質量拍照的需求。如今“網紅”一詞已經高度泛化,被廣泛應用在各類場景,從眾多的“網紅咖啡”到“網紅酒店”,從“網紅斑馬線”到“網紅民宿”,從“網紅玻璃棧道”到“網紅產品”,形成了完整的網紅經濟模式。
在市場的熱捧下,在“網紅”的高額回報誘惑下,在資本的推動下,萬物皆可紅,文旅行業也跟著眼紅。對景區而言,打造“網紅產品/景點”意味著消費市場的認同、超高的人氣和更強的發展動力。但是另一方面,一個個翻車的“網紅產品”也讓人們不禁擔憂,“網紅產品”到底是一陣風,還是未來旅游的常規形態?讓我們不妨扒開“網紅產品”的外皮,看看“網紅經濟”的本質。
網紅產品的時效性與景區產品研發
從產品研發看,網紅產品的時效性在數字化時代,越來越來短,呈現出“曇花一現”和遍地開花的同質化現象。如媒體眼中的旅游網紅產品玻璃棧道、懸崖秋千、懸崖泳池、樹屋、天空之鏡等都已經開始爛大街了。網紅產品的工業化生產與復制很快就失去網紅的色彩。
網紅的花期越來越來短,倒逼景區要尋找持續經營的產品基礎。設計簡單、投入小的網紅產品都會因粗制而迅速枯萎,靠網紅產品引流也是不現實的。如何在競爭中保持內容輸出的持續性,是網紅產品面臨的挑戰。制作精良、設計考究、投資較大的場景化產品,如網紅書店、咖啡店、餐廳,通過文化、內容的裝飾,可以延長網紅產品的花期。
對于景區產品研發而言,應當立足于持續經營的理念。網紅產品可以作為階段性的經營策略,為景區帶來新鮮感并快速迭代。然而,好的景區往往是經過時間的沉淀和自然成長的,如螺髻九十九里、望仙谷、小人國、迪士尼都是景區經營者自我創造的結果。
景區產品的研發應注重自身特色,不能過分依賴外部智力機構。只有真正立足于自身文化和特色的產品研發,才能打造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旅游產品。新媒體時代的旅游業在追求網紅經濟的同時,也應保持理性和長遠的眼光。只有深入理解網紅經濟的本質和社會價值,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長紅景區打造
以麗江古城為代表,是在有策略、有計劃、有路徑的精心籌備下誕生的產物。在2000年左右,麗江市委宣傳部與《新周刊》等文化媒體聯手,開啟了一種新型的營銷宣傳模式,其目的并非單純地推銷景區景點。麗江以其美麗的自然風光、豐富的人文底蘊以及濃厚的地域特色,成為了一種逃離都市喧囂的生活方式,逐漸進入了大眾視野。
自此,麗江不僅是一個旅游景點,更成為了一種小資生活方式的象征,向人們販賣著都市中難以尋覓的慢節奏生活,如咖啡館、小院落、音樂和充足的陽光所構成的悠閑生活。以至于“今天你麗江了嗎”成為了那時的流行熱詞。至于文藝青年、小清新以及窮游黨口中的麗江,那已是多年后的事情了。
從麗江旅游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小眾旅游目的地是如何通過獨特的定位,緊抓社會關注焦點和流行文化,利用媒體手段進行包裝和推廣,最終培育出一個現象級的旅游目的地。隨后的十多年間,除了少數電影帶火的旅游景點,如《非誠勿擾》讓北海道和三亞鳥巢酒店聲名大噪,再無其他現象級的網紅景點問世。然而,在2013年《爸爸去哪兒》首播后,幾乎是一夜之間,網紅景區的批量生產在全國范圍內掀起熱潮。從中衛沙坡頭、東北雪鄉到云南的普者黑,這些曾默默無聞的景區迅速成為當年的熱門旅游景點。
隨后的一系列熱門戶外真人秀綜藝節目,如《極限挑戰》、《奔跑吧兄弟》、《花樣姐姐》、《跟著貝爾去冒險》以及《向往的生活》等,為國內眾多旅游景區帶來了互聯網時代的“流量紅利”。而到了2018年左右,隨著抖音、小紅書等短視頻社交平臺和生活方式類平臺的興起,新一代網紅景區也隨之誕生。
從永興坊的摔碗酒到茶卡鹽湖,從洪崖洞到長空棧道,這些景點和旅游項目在短視頻平臺上迅速走紅,其特點或是獵奇、或是唯美、或是驚險、或是刺激。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景點的走紅也帶動了所在城市的知名度,成都、重慶、西安等西部城市在抖音平臺上風光無限,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網紅城市”。
這一系列的變化展示了新媒體時代下,如何通過精準的定位、有效的營銷以及媒體的推廣,將一個普通的旅游目的地打造成一個現象級的“網紅景區”或“網紅城市”。這不僅為旅游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反映了社會文化的變遷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